第181章 (一八零) 文學路
  文學修了文學牆,然後安了文學門;

  村民喝上文學水,現在走上文學路。

  近一段時間,張文學還真是搞了不少建設項目。的確也讓昔日光禿禿的南嶺變成綠油油的核桃園,同時也讓小河小學變成了銅家灣鄉,乃至銅鑼縣裏麵的一個璀璨耀眼的小學。

  作為張文學,既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又看到了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客觀講,通過張文學的努力,學校在硬件方麵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大的變化,但是在軟件方麵,張文學感覺還要繼續下工夫。

  這個軟件方麵,就是老師們和同學們的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學校教學方麵的設施與技術的改善。

  畢竟,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力,也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元素,也是校長最應該負責到底的東西。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當然要依靠廣大的老師們和所有的同學們。

  怎麽才能從根本上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呢?

  首先,要創造和諧友好的氛圍。要讓老師們感覺到關愛,感覺到關心,在學校感覺到在家的氣氛。

  其次,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號召教師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在教學中加大情感因素,應采用“大密度、小台階”式教學法,讓學生多獲得學習的快樂,以增加學習的原動力。

  作為一名校長,既要有眼前的具體目標,也要有將來的長遠計劃。

  所以,張文學在進行完學校基本建設以後,隨後就要進行教學方麵的創新與改革了。

  腦中有宏圖,內心就堅強,腳下自然有力量。

  目前,張文學還要為老師們做幾個具體的事情。一是把學校的道路鋪設好,而是在運動場和操場附近和新修道路的旁邊安裝一些路燈,讓操場和運動場有些燈光,以方便師生和村民鍛煉身體和健身方麵的活動。

  另外,近期還要為教師和一些中午不回家的學生建設一個小食堂,方便老師們和中午不回家的學生們就餐。

  到如今,張文學也忘不了自己剛報到時候和田老師一塊吃的野餐,雖然感覺口味還不錯,但是想一想也是十分心酸的。

  堂堂人民教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輝煌的事業,卻在學校一個角落用最原始的手段製作全世界最簡單的午餐,簡單到每一次想想都讓人心酸的地步,簡單的總讓人哭的程度。這又怎麽和教師的偉大身份相匹配呢?

  張文學覺得,教師應該有瀟灑的活法,有相當的經濟實力,生活在相對優越的狀態,否則就不會讓學生們羨慕,否則就褻瀆了知識在人生中的地位。

  所以,張文學下一步要給老師們免費提供比較好的午餐,隻有吃得好才有體力幹好活,隻有吃得好也才能有愉悅感,才能用教師的快樂引領學生的快樂。

  眼下,張文學馬上要做的就是在夏季雨季來臨之前,把學校內的道路硬化好。

  張文學在小河小學這幾年最大的感觸就是校內道路建設不好。

  小河村地處低窪地帶,夏天又經常下雨,所以,學校內的道路泥濘不堪的時候特別多。

  甚至,不少老師夏天穿的涼鞋都被黏土黏住好幾次,甚至鞋帶或者鞋跟都掉下來,甚至還有摔倒過的,弄得一身泥土,不得不回家換了衣服再回來上課。

  學校也發過雨靴,但是高溫下,穿著雨靴上課,任誰的腳也受不了靴子裏的溫度。

  而且,經過這一段的工程建設,原有的土路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張文學決定重新規劃一下學校道路,然後用小石頭塊鋪一下,然後用混凝土澆灌成水泥路。

  張文學思考了一下,大約是兩橫兩縱四條小路。

  張文學和老師們商議路的名字的時候,大家異口同聲說是“文學路”,張文學接著就笑了,說:

  “別鬧了,咋能用我的名字命名呢。”

  經過商議,兩個橫著的路名是“文化路”和“成才路”

  另兩個縱著的道路就叫“園丁路”和“狀元路”。

  這一次,張文學實在是不敢再欠債了,於是自己找了幾輛拖拉機把平整土地時候翻出來的小石頭拉到學校,老師們和幾個附近村民幫助鋪設石頭塊,然後讓姐夫拉來一車水泥和一車石子,並且帶來幾個人,和沒課的老師們以及張文學找來的幾個幫忙的一塊幹起了這個活。

  因為前期道路地瓜石塊早已鋪好,再加上來的幾個人也沒有休息,經過一整天的時間,就用混凝土把道路澆灌完畢。

  這樣,兩縱兩橫學校道路建設順利竣工!

  大家回頭望望,新的大道平整而氣派,寬綽而修長,亮亮的,平平的,讓人感覺到非常舒服和愜意;

  大家互相望望,還是異口同聲說:

  “這就是‘文學路’。”

  路在眼前,充滿希望;道路綿延,通向遠方;眼前有路,不會迷路;大路朝天,希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