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八十四)? 救孩子
  鄰家倆孩鬧矛盾,被推孩子腦受損;

  盛怒之下搶人孩,老師挺身救孩子。

  張文學擔任一年級的教學任務和一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工作。說實在話,一年級教學工作倒是還算基本勝任的。雖然原來沒有教過一年級的學生,但是,也跟著教一年級的老師聽過課,也研討過教起始年級學生的方法,而且,一年級的知識很簡單,主要的精力和時間也就花在用怎樣的方法和語言去教會學生知識的技巧上了。

  但是,對於一年級學生的管理,班主任真的是要相當費腦筋的,真的是:“學生在校一分鍾,老師緊張六十秒。”

  即便如此,也不一定阻擋住學生意外的出現,也阻擋不了學生之間矛盾的產生。

  小孩子嘛,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事多。其實,事多的原因就是在家被寵得太厲害了。你想啊,在家都是“小皇帝”,“小王子”,“小公主”或者爺爺和奶奶的“小寶貝”或“小心肝”,哪一個不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呀?個個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幾乎一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孩子以個人為中心的欲望就得到了無限膨脹。但是,到了學校,各方麵的條件發生了變化,幾乎任何東西都要分享和共用,就不能夠獨享獨吞了,所以也就不能夠以自我為中心了,應該培養集體主義,應當講究團結友愛的風格,應該心態隨環境而轉換,但是這是需要時間來慢慢進行的。而且,孩子們之間很喜歡比較,希望通過對比,展示自己的優越地位,但是,比較總是有傷害的成分。比來比去,勝利者如果驕橫,而失敗者都自卑,就產生了矛盾,而矛盾升級了,就是打架。而小孩子雖然小,但是打鬧起來卻不知輕重,意料不到後果,有時候也會發展到不好收拾的程度。

  孩子鬧矛盾,家長會著急。孩子的臉,變化得快。作為班主任,對出現的問題,大部分都不難解決。有時候,老師把兩個小孩的矛盾上午調節好,到了下午,孩子們就玩在一塊了,好像兩者之間什麽矛盾也沒有發生過似得。

  但是,家長之間就不如孩子轉變快。說實在的,孩子嗎,在一起,哪能沒有矛盾啊?隻要沒大事,就是沒事,是不應該斤斤計較的。但是,事情發生後,有的家長非得分出個子醜寅卯來,非得分出個是非對錯來,所以,這樣的界定和區分就不是很容易的。再則,就是錯了的小孩,他或她,也就口頭認錯,也說不出更加深刻檢討的話語。還有,作為家長或老師,總不能夠再用體罰的方式來打回去吧?那不成了動物世界的討伐手段嗎?

  何況,家長們的心態也需要改變一些的。有的家長一聽說孩子鬧矛盾或者打架了,第一句話就問自己的孩子吃虧了沒有,也不計較什麽理由,甚至不關心對方孩子情況怎麽樣,這也是不正常的心理。在對孩子完整思想理念的健全方麵起到了不應該有的反麵作用。

  所以,班主任處理矛盾的時候。占了較大優勢孩子的家長就心安理得,就內心得意,貌似英雄凱旋歸來的姿態,當然,有點吃虧孩子的家長就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唯恐老師不嚴格執法,盼望老師能夠把打自己孩子的肇事者連同他或她的家長一同進行嚴厲處置和懲罰,最好,能開除這個惹事生非的學生,去除害群之馬,然後,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從此,杜絕班內和校內打架鬥毆事件,還校園一片寧靜。

  可是,班主任別說沒有這麽大的權利。即使有這個權利,也絕不能因為學生年幼和天真犯下個小錯誤,就剝奪了孩子受教育的權利。那不是為人師者應該做的事情,那是***武斷的統治手段。受教育者,隻要不是觸犯法律,隻要還有通過教育就能改變人的這樣一絲餘地,就不能把他推向社會。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者的職責。所以,班主任隻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教育孩子,改變錯誤,然後理性地慢慢茁壯成長。

  樹大自直,人大懂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知識的增加,孩子們之間的團結友愛之理念就會增加,集體主義觀念就會增強,他們很快融為一個集體,矛盾自然就減少了。

  但是,張文學覺得眼下最好的管理方法是多多陪伴,當前最好的班級管理的重點就是防患於未然。

  這不,張文學隻要不是很忙,不管同學們在上什麽課,在上什麽自習,不論在課間,在班空,還是在上課前,下課後,還是別的老師正在上課的時間,張文學一定抽時間到班裏或班附近轉一轉,哪怕隻轉一圈,哪怕從窗子裏隻瞅一眼,看看人全了,沒事了,這才回辦公室批改作業或者寫備課。這個方法確實挺好的,同學們知道班主任常來,也不敢惹事,有了小事情,問問老師,老師解釋清楚了,也就把分歧和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裏了。

  所以,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們相處融洽,班內和諧,同學們之間很團結,也從未有過矛盾什麽的情況。成了近幾屆一年級班級中表現最穩定的優秀班級。學校領導和老師們也都誇獎張文學治理班級有思路,有辦法。就連最難的起始年級也能帶出了優秀班級。

  因此,大家就更加佩服這顆教壇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令人最感覺意外的事情還是悄然來臨了。

  星期二的上午第四節課也就是上午最後一節課上完以後,張文學雖然是在一年級二班上的課,但是,還是像往常一樣,下課後就直接回到自己擔任班主任的一年級一班的教室門口,看著家長來接孩子回家吃午飯。

  這個工作很重要,因為一年級孩子是不能自己回家的,如果家長有事來不了,也要吩咐其他人來接,那個時候也不是很嚴格,隻要有個大人把孩子接走就行。當然,也有家長提前安排好讓順路回家的老師捎帶孩子回家的,張文學的家就在本村,也幹過不少這樣的事情。

  那天上午放學後,張文學就笑容滿麵地看著家長把孩子接回去,家長認識張文學的也很多,張文學也高興地和家長們打著招呼。

  忽然,一個家長上前抱住一個名字叫張小貝的時候,張小貝突然哭了,而且邊哭,一邊從那個人身上往下掙紮,嘴裏大聲喊:

  “我不跟你走,你和我家有仇。”

  張文學一聽話音不對,立即把課本等扔到地上,急速衝進了教室,隻見一個大個子粗壯的男人正抱緊著張小貝,張文學一看這個形態也馬上知道這個不是張小貝的爸爸,因為張文學認識本大家子張小貝的家長,張文學還得管張小貝的家長張文新叫哥哥呢。

  但是,抱著張小貝的這個彪形大漢,張文學也熟悉的,是張小貝家的隔壁鄰居,大概叫王什麽,張文學記不清他的名字了。平常,也有鄰居替接孩子的,所以,文學也就沒有太過驚奇。

  但是,孩子說有仇,這就有可能有點問題了。一般說來,誰也不放心一個和孩子有仇的一個人去單獨接這自己的孩子的。

  於是,張文學就上前問:

  “這個家長,先放下孩子,先說說看是誰讓你來接的孩子?”

  這個家長居然拿眼瞪了一下張文學,大聲嗬斥道:

  “老師,你別管。這是,我們兩家的事情。我得把這個孩子帶走,讓他爸爸給我家孩子治病。”

  張文學一聽,最初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稍後就明白了,這個壯實大漢是來搶孩子來了,不是家長自願派來接孩子的,也就意味著孩子要是被他搶走就是有危險的。

  事情情況明了,張文學首先第一步要把他懷裏的孩子搶過來,以免任何意外。

  說時遲,那時快。張文學先把沒有走的孩子分散了一下,在教室中間的學生,往教室後集中了一下,在門口的張文學用胳膊保護著送出了教室。讓他們在教室門口等候家長。

  然後,張文學就後退到教室門口,臉朝前望著這個搶孩子人的一行一動,然後,背對教室外麵的孩子,以確保孩子們的安全。同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張文學用身體擋住門口,擋住這個搶孩子的人,不讓他出去,以免不好把握局麵。

  但是,這個搶孩子的這個大漢,根本沒有把張文學放在心上,一心抱著孩子就要奪路而逃。於是,他立即抱著孩子準備撞開張文學,一路跑出去,依此要挾張小貝的家長拿錢給自己的孩子看病。

  但是,張文學也信誓旦旦,絕不能讓這個人帶著孩子逃出去,那樣的話,再想奪回孩子,保證孩子安全就難了。

  張文學也有些激動,梗咽這說:

  “大哥,你放下孩子就能走人,不放孩子,我死了你也休想過去。”

  “哼,你算老幾啊?犯不上為了這個孩子豁上命。我不傷害別人,光帶走孩子。也不傷害他,隻因為是他在和我的孩子打鬧時,把我的孩子推到了,結果腦袋撞在了石頭上,結果就腦震蕩了。他爸爸給了五百元錢就不管了,我抓起他孩子來,看他給不給錢。老師放心,我不傷害孩子,我不違法,我光要治療費。”這一會,這個大漢才解釋了事情的初衷。

  張文學這才明白幾分,說:

  “這樣,大哥,你把孩子放下,醫療費的事,我找人解決,該給你的一定給你,哪怕我給,都不少你一分錢。”

  “不行,不是我信不過你,是不用麻煩你。”

  “那你現在搶別人家的孩子已經犯法了,我是在挽救你。如果你不放手孩子,不但拿不到醫藥費,反而要進監獄的。”

  “我不信,你別嚇唬人。你要是不躲開,我就撞死你。”

  這個人,邊說邊用力走向了教室門口。

  正在這個大漢已經走向張文學的時候,張文學機智地喊了一聲:

  “大哥,你看那是什麽?”

  大漢聽到張文學的話,猛一回頭,張文學迅速出手從大漢手裏奪過來孩子,然後,照著大漢的大腿,使勁踹了一腳,就抱著孩子轉身離開,正好遇到聞訊而來正在奔跑而來的張小貝的爸爸迎麵跑來,張文學立即把孩子交給了他。

  張小貝的爸爸一看孩子安然無恙,心裏就踏實了,說:

  “那個家夥呢,送他到公安局!”

  張文學說:“你帶著孩子回家,我跟他說說,鄉裏鄉親的,隻要孩子沒事,盡量妥善處理。這裏交給我,就行!”

  這時候,羅校長和張主任也聞訊趕來,然後一塊進入教室,看看這個人的情況了。

  進屋一看,這個大漢果然沒有傷害任何學生,隻是坐在教室門口的地上在揉搓兩個大腿。

  張文學見狀立即走上前去,把他扶了起來,問:

  “對不起,我這小腿把您踢騰了嗎?”

  “疼倒是不太疼,剛才我還在想,你這家夥還挺聰明的,還用了手段搶走了孩子。我剛才也不是起不來,我想著你的話可能對,要不,違法了,還拿不到錢。我真糊塗呀,多虧張老師。”

  “對呀,那這樣,我和校長和小貝的家長商量一下,該給你的盡量爭取。”

  校長說:“是文學老師把你踢明白了。要知道,要不是文學,你搶孩子要頓大牢的。還不謝謝文學。”

  於是,這個大漢眼睛流著淚花,哽咽著說:

  “謝謝張老師,張老弟,你的一腳救了我的家庭!”

  後來通過村幹部協調好了兩家的矛盾,張小貝的家長也賠付了所有的醫療費,兩家的鄰居關係也漸漸正常了。

  張文學對搶孩子的過程雖然有點後怕,但是對這個好結果,他是很高興的,大家夥也對張文學的機智勇敢很讚賞,而且兩個家庭都很感謝張文學。

  是呀,張文學不顧個人安危,機智、勇敢而且果斷的行動不但救下了孩子,而且拯救了兩個家庭,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張文學在當地的名聲就更響了,除了教書棒還有“飛腳救孩子”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