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甩鍋
  於禁斬殺昌豨的消息傳到許都,天子得到曹操為於禁請功的奏表,天子不禁笑出聲說道:“好,好一個於文則。居然可以做到這一步,朕還真是沒有想到。曹操的確有人格魅力,麾下文臣武將,都是當世人傑。傳令,封於禁為虎威將軍。”

  “陛下,不打算讓曹操繼續忙碌著了?”

  一個尖細的聲音突然響起。

  “那怎麽可能,不過現在天下哪裏還有不安分的勢力。”

  天子摸了摸下巴緩緩問道。

  沉默了片刻,尖細的聲音再次響起:“陛下,袁熙袁尚以及北方烏桓還在,依奴才看來,曹操為了北方安寧,一定會北伐烏桓。”

  “烏桓,嗯,烏桓是個不錯的選擇,烏桓經常侵擾我朝邊界,的確應該打。曹操那邊有什麽動靜?”

  “奴才聽聞曹操安排劉曄負責開鑿平虜、泉州二渠以通水運。”

  天子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不管天下人怎麽說,這曹操的確比董卓李傕等人有才能。董卓自稱尚父,簡直可笑。呂不韋也不過稱仲父而已;李傕郭汜等人更是目無法紀,公然搶奪朕跟朝廷大臣,朕在他們眼中哪裏是天子,簡直連貨物都不如。曹操比他們都聰明的多,自始至終,都對朕行臣下之禮,天下群雄就算怎麽看不慣曹操,但是都沒有借口。朕可是特別想給天下群雄借口,不過曹操太聰明,做事滴水不漏,難得難得。”

  “陛下太誇獎曹操了。”

  尖細的聲音響起,天子擺了擺手一臉平靜地說道:“這倒不是誇獎,曹操做事的確思慮周全。就說這平虜、泉州二渠吧,平虜渠起自呼沲,入於泒水;泉州渠南起泉州,其渠上承潞河,下接溝河河口入鮑丘水。這二渠開通以後,黃河以南的物資可以經白溝,借二渠入海,然後經海運直達遼東,人力物力花費上,要節省很多。”

  尖細的聲音聽到天子的話語,連忙奉承道:“依奴才看來,還是陛下更勝一籌。陛下對天下山川河流那可是了如指掌呀。”

  天子一臉平靜地說道:“在皇宮裏麵什麽都做不了,你以為董卓李傕等人他們隻是一介武夫嗎?他們一直提防著朕呢,朕不可能讀經史子集,隻能讀點天下山川河流、醫卜星相的書籍,久而久之,自然了解清楚。”

  “陛下隱忍,奴才佩服。”

  尖細的聲音顫顫巍巍地回答道。

  天子緩緩站起身說道:“曹操開鑿二渠,看來是已經做好準備要攻打烏桓,不過朕可不想等太久,你這奴才有什麽好主意可以讓曹操馬不停蹄前往烏桓?”

  “這。。。。。。奴才一時沒有主意。”

  天子聽到回答,大笑起來:“你沒有,朕有,所以說,奴才依然是奴才。”

  。。。。。。

  曹操得到消息,劉曄負責開鑿二渠工期進展順利,不過鮮於輔從幽州傳來不好的消息,自從袁尚、袁熙兵敗後,此二人利用自己在河北的影響力,散布謠言,脅迫冀、幽二州軍民十餘萬戶投奔蹋頓。尤其是幽州,一下變成真正人煙稀少的地方。

  曹操聽到這個消息恨不得立刻率領兵馬攻打烏桓,不過曹操氣憤歸氣憤,冷靜下來曹操也知道現在進攻烏桓,根本是不可能的。隻能等劉曄盡快開鑿二渠,隻有二渠鑿通,糧草物資才能得到及時補充。

  曹操想到這不禁用手按著額頭希望讓自己大腦輕鬆點,就在這時,荀彧拿著一份公文來到曹操麵前。

  曹操看到荀彧出現,緩緩問道:“文若,你怎麽來了,你是尚書令,沒有重要的事不用來找孤,你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荀彧雙手抱拳緩緩說道:“曹公,許都送來公文,在下以為應該讓曹公親自過目。”

  “許都,咱們那位天子又出什麽難題了,你荀彧都無法解答?”

  “這,還是曹公親自過目吧!”

  荀彧雙手將公文遞送到曹操麵前,曹操麵無表情地翻開公文看了看,曹操不禁冷笑一聲緩緩說道:“咱們這位天子呀,別看年紀輕,但是這心思可遠超同齡人。”

  荀彧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天子以公文形式詢問曹公有關烏桓事宜,這如果回答不好,恐怕天子那邊會不高興。”

  曹操看了看手上的公文,公文內容很簡單,“朕聽聞曹司空平定河北,然北方仍有烏桓,朕知曹司空學識淵博,請曹司空解釋烏桓來由”。

  看似隻是天子關心烏桓來曆,其實回答不好,很有可能讓天子借題發揮。

  曹操看著荀彧問道:“文若,你認為這份公文應該怎麽回答?”

  “在下以為,天子看似詢問烏桓來由,其實是想逼曹公盡快攻打烏桓。一說烏桓,就繞不開北方邊疆屢受其害。我漢朝以來,北方邊疆就從來沒有太平過。如果我們回答的太輕描淡寫,恐怕又會給天子抓住話柄認為我們知情不報。”

  曹操緩緩站起身說道:“秦朝之時,蒙恬北拒匈奴,漢朝以來打也打了和親也和了,這烏桓依然出現,的確令人頭疼呀,怎麽回答似乎都能被天子抓住話柄,難呀,真是難。咱們這位天子隨時都在給孤出難題,孤都已經到鄴城了,還是躲不開天子呀,文若,你說是不是?”

  “這,曹公乃漢朝司空,理應聽命陛下,如若不聽命,豈不是給劉表孫權等人借口。。。。。。”

  “行了行了,孤隻是發發牢騷,你怎麽還來勁了。替孤叫君泊公仁等人,孤要詢問一下他們的意見。”

  。。。。。。

  “哇,這個問題問的看似簡單,原來裏麵暗藏殺機呀,不好回答不好回答哦。”

  “君泊,你不要誇獎咱們天子提出的問題,你倒是想想該怎麽回答呀!”

  曹操一臉平靜地看著段萍說道。

  段萍聽到曹操的問題,想了想一臉笑容地問道:“那這烏桓究竟是什麽,曹公有準確解釋嗎?”

  眾人聽到段萍的話語一臉詫異地看著段萍,段萍心想:“不知道應該沒有錯吧。”

  此時荀彧緩緩說道:“烏桓是塞外的一支遊牧民族,分為上穀、巡西、遼東、右北平四部,後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部聯合,是為三郡烏桓。漢高祖時期,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擊破,部眾離散,烏桓這一支逃至烏桓山,漢武帝時期,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臣屬漢朝,被南遷至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禦匈奴;光武帝期,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一帶駐牧。”

  “哦,聽起來烏桓各自為政,那怎麽現在又怎麽團結了呢?”

  段萍一臉疑惑地看著荀彧問道。

  荀彧緩緩說道:“烏桓雖然分成若幹部落,各自為政,實力有強有弱,其中遼四部勢力為最。在初平年間,烏桓單於丘力居去世,由於兒子樓班年幼,而從子蹋頓有武勇智略,因此由他代立為單於。並總領右北平、漁陽、上穀三郡的烏丸部落,各部眾皆聽從他的號令,深受部族的擁戴信服。蹋頓與袁紹聯合,請求和親,並派軍隊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瓚。袁紹假托朝廷名義,拜為單於。而蹋頓也以繼續支持袁氏為由,屢次入塞為害。”

  段萍聽荀彧說完,心中不禁佩服荀彧,心想:“這啥腦瓜子呀,雖然說人腦開發完全比得上容納量是天文數字,但是現代人這大腦都沒找到方法開發,難道古代人的大腦還開發完全了,那這麽說,現代人還退化了嗎?”

  “君泊,君泊!”

  “啊?”

  “在想什麽呢,文若都已經給你說完烏桓的曆史了,你想到怎麽回答天子的這個問題沒有?”

  段萍想了想連忙說道:“這簡單,甩鍋!”

  “甩鍋?這炒菜的鍋甩出去有什麽用?”

  曹操一臉疑惑地看著段萍問道。

  段萍連忙擺手說道:“不是炒菜的鍋,是背黑鍋的鍋,也就是找替罪羊。”

  曹操聽到段萍的解釋這才聽懂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那君泊準備找誰為替罪羊?”

  “袁紹呀。剛剛老荀也說了,是袁紹借著朝廷的名義,封蹋頓為單於的,才給蹋頓理由為禍邊疆,再說了,袁紹都已經掛了,讓一個死人當替罪羊,這也沒什麽關係呀。”

  曹操聽到段萍的話語咳嗽了一聲,荀彧此時小聲說道:“君泊,袁紹當年可是曹公向朝廷上表封為大將軍的,這樣一來,豈不是要牽扯到曹公身上。”

  段萍聽到荀彧的話語,想了想一擺手說道:“不用擔心。當初朝廷拜袁紹為大將軍,是讓袁紹忠於朝廷,但是袁紹與曹公開戰,就表明他是奸臣了呀,找人寫臭袁紹好了。總之一定要甩鍋給袁紹,而且咱們一點牽連都沒有。”

  眾人聽到段萍的話語思考起來,董昭雙手抱拳緩緩說道:“主公,君泊所言不無道理。讓袁紹來當替罪羊,就算天子動怒,袁紹已經死了,難道還能再死一回嗎。”

  “嗯,那就辛苦本初兄了,不過這件事要讓袁紹當替罪羊,光我們說恐怕不夠,最後有人能夠陳列袁紹罪狀,這樣才能讓袁紹當一隻完美的替罪羊。”

  董昭笑著說道:“主公,陳琳曾經事袁紹袁尚兩父子,當初替袁紹寫的檄文主公都稱讚不已,不如就讓陳琳執筆,盡訴袁紹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