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兵臨城下
  公孫瓚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去,隻見皆匯於趙雲身上,心中微動。

  趙雲勇武公孫瓚早已知之,其能與文醜大戰數十回合而不落下風,足以說明實力,但如今對麵袁紹並未敗退,其手下大將眾多,若此時將趙雲派去樂安,恐難有能敵顏良文醜者。

  關靖見公孫瓚猶豫,心中明了,出聲勸道:“於龍湊而言,其局勢非一人之力所能更改,而樂安不同,故將軍勿要躊躇,以免貽誤戰機矣!”

  公孫瓚聽完心下明悟,遂起身看向趙雲,說道:“趙雲聽令!”

  趙雲再眾人看向自己之時,心裏便以猜出,其正不想留在公孫瓚身邊,見此機會心中竊喜,聽到點名當即起身,抱拳回道:“末將在!”

  公孫瓚看著趙雲堅毅的表情,暗暗點頭,說道:“命汝領五百騎兵,馳援樂安,彼時聽從田將軍調遣,定要保樂安無虞!”

  趙雲聽完當即回道:“末將領命!”說完轉身離去。

  軍情緊急,雖龍湊城與樂安相距不算太遠,但亦需數日路程,故趙雲不敢耽擱。

  ……

  遼西郡一處府邸,劉和,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皆在,而在廳中尚有一人,麵容剛毅,棱角分明,此人正是閻柔。

  數日之前,眾人歃血為盟,共推舉閻柔為烏桓司馬,聯合烏桓與鮮卑,共同出兵討伐公孫瓚,今其秘密而來,便是與幾人商議如何行動。

  閻柔說道路“今公孫瓚身在龍湊城,與袁州牧相持日久,幽州空虛,吾等隻需選一緊要之處破之,其軍必亂,彼時袁州牧定然大軍壓上,公孫瓚必敗矣!”

  劉和回道:“若言必要之處,莫有如漁陽者,漁陽為薊縣北門戶,若破之便可一路直攻薊縣,為此公孫瓚特命大將鄒丹領兵四千守之,由此可見一般。”

  閻柔聽完思索一番,回道:“大公子所言有理,若破漁陽,公孫瓚定然吃驚,為防吾等繼續南下薊縣,必然回兵救援,到時袁州牧領兵壓上,公孫瓚守尾難顧,必難逃一死也!”

  幾人聽完盡皆同意,遂決定集結人馬,攻打漁陽。

  ……

  袁紹大營,連日攻擊不順,使得袁紹心情頗為急躁,看著兩邊下屬,沉聲問道:“今吾與公孫瓚相拒月餘,未有寸進,諸位可有良策教吾?”

  許攸聽完輕撚胡須,開口說道:“聽聞公孫瓚於易地修城,規模甚大,平地堆丘十餘丈而建樓,名曰易京樓,今已完工,始調四方之糧入其中。

  薊縣原為屯糧之地,糧草甚巨,公孫瓚派民夫晝夜運送,主公可遣大將一員,引輕騎前去截糧,公孫瓚聞知必分兵守護,主公再派兵於半路伏擊,敗其援軍,其心必亂,再於此處施以強攻,則公孫瓚必敗也!”

  袁紹聽完大喜,剛欲誇獎,卻聽審配搖頭駁道:“子遠此言差矣,公孫瓚領兵之人,焉能不守糧道,恐為誘敵之計也!”

  許攸聽完哈哈大笑,回道:“公孫瓚莽夫爾,手下又無智謀之士,焉懂施計,主公大可放心施為,必無差錯!”

  “這……?”袁紹坐在主位,聽著二人辯論,皆感覺有理,心中躊躇,猶豫不定,剛欲再問其他人意見,忽士兵進入,稟道:“報主公,劉和遣人送書!”

  袁紹聽是劉和心中好奇,不知何事,一旁荀諶卻臉上大喜,說道:“劉和送信,必為相約出兵,主公可細問之!”

  袁紹聽言急命將送信之人請來。

  不一時,一名士兵模樣之人進入,朝袁紹拜道:“見過袁公!”

  袁紹命其起身,問道:“劉和遣汝所來何事耶?”

  來人聽問,從懷中內層取出書信,雙手捧過頭頂,回道:“大公子所言之事,盡於信中,袁公一看便知!”

  袁紹命侍衛將信取過,拆開來看,未看兩眼放聲大笑,口中高呼道:“真乃天助吾也,如此公孫瓚必敗!”

  眾人好奇,皆看向袁紹。

  袁紹將信看罷,先命侍衛引送信之人下去休息,囑咐不可怠慢,而後對眾人說道:“劉和匯同其父舊部,共舉廣陽人閻柔為烏桓司馬,並聯絡烏桓與鮮卑,共同出兵攻打漁陽,故派人與吾聯絡,相約共同舉兵!”

  眾人聽完皆麵露喜色,沮援當先說道:“漁陽臨近薊縣,為其門戶,一旦有失,便可長驅直入,攻打薊縣。

  先前子遠亦言,薊縣屯有大量糧草,公孫瓚定然不會坐視不理,必派眾兵回援,彼時主公再施以猛攻,必可大敗之!”

  待沮授說完,眾人異口同聲,盡皆附和。

  袁紹聽到眾謀士難得意見統一,開心大笑!

  ……

  漁陽,太守鄒丹正查看往來公涵,甚是勤勉。

  正看間忽一名士兵慌張跑入,大聲稟道:“報太守,斥候來報,漁陽以北發現大批烏桓鮮卑兵馬,成聯合之勢,正殺奔而來,如今已過獷平!”

  “什麽?”鄒丹聽稟嚇了一跳,急忙問道:“敵兵有多少人馬?”

  “具體人數不詳,恐不下兩三萬!”

  鄒丹聽完揮退士兵,命其再探,自己則一臉焦急,於廳中來回踱步,心中想道:“烏桓與鮮卑雖近年未戰,然亦為水火,何以會聯合出兵焉?”

  鄒丹想不通其中緣由,不敢耽擱,當即伏案而書,向公孫瓚報信,請求援兵。

  兩日後,鄒丹站在城牆看著城外敵軍,一顆心不住的往下沉,本以為敵軍隻有烏桓與鮮卑,若如此尚可堅守,畢竟二族皆為騎兵,不擅攻城,隻要自己據城不出,雖隻有四千人,亦夠堅守。

  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城外敵軍之中除去烏桓與鮮卑,尚有大批漢家軍士,觀其穿著打扮,定為劉虞舊部無疑。

  至此,鄒丹終於明白烏桓與鮮卑何以會聯手而至,定是劉虞舊部暗中聯絡,同邀出兵,以為劉虞報仇。

  就在鄒丹心中暗驚之時,敵軍陣中騎馬走出一人,以馬鞭遙指鄒丹,大聲喊道:“吾乃劉虞之子劉和,汝主公孫瓚暴虐不仁,罪該萬死,念汝為從犯,概不由己,若開城投降,可饒汝不死,否則待大軍攻破城池,汝等皆死無葬身之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