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撤兵
  鄒丹看著劉和,並沒有多說什麽。

  其為父報仇,並沒有什麽可以指責的,雖然鄒丹知道劉虞乃自己撞死,但如今說這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即使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

  劉和看到鄒丹麵色平靜,不發一言,心中惱怒,轉身回陣。

  未過多久,便見城外敵兵陣型變化,許多士兵扛著雲梯從後麵上來,大戰一觸即發。

  鄒丹看著準備充足的敵軍,心情沉重,暗自歎道:“經此一戰,恐此生再不能為主公開疆擴土也!”說完痛苦的閉上眼睛!

  ……

  初平三年春,劉虞之子劉和並其父舊部,聯合廣陽人閻柔,召集烏桓與鮮卑大軍,兵攻漁陽。

  漁陽太守鄒丹領兵四千,與其廝殺一晝夜,終因兵力相差過於懸殊,城池失守,力戰而死!

  ……

  龍湊城,袁紹最近一反常態,已經連續數日未曾進攻。

  大帳之中公孫瓚麵色狐疑,開口問道:“袁紹數日不攻,亦不見其它動作,莫非有何詭計乎?”

  下麵坐著的公孫範聽完不屑道:“管他何計,吾等隻不輕動,其又能如何?”

  對於公孫範的話,公孫瓚隻是笑笑,並未評價,自己這個從弟勇則勇矣,但見識著實一般。

  單經一直坐在那裏思考,輕聲回道:“莫非其在等樂安戰事乎?”

  眾人明白單經的意思,如今雙方僵持不下,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戰勝對方,如此情況隻能等待外部發生變化,若袁譚順利攻下樂安,打敗田楷,己方士氣必會大受影響。

  再加之袁譚打敗田楷,青州再無敵手,可攜大勝之勢領兵來助,彼時兩下夾攻,極有可能導致大敗。

  公孫瓚聽完也覺得有理,卻見關靖坐在下方搖頭,心中疑惑道:“先生何以搖頭耶?”

  關靖算得上是公孫瓚最為倚重的謀士,深為信賴。

  關靖聽問回道:“吾以為袁紹絕非在等樂安戰況,其手下謀士頗多,田豐,沮授,許攸等人皆以知謀見長,擅出奇策,但至於何策……暫未猜出。”

  公孫瓚聽完心中更加煩悶,試問道:“若吾主動攻擊,加以試探,如何?”

  關靖思考片刻,點頭同意道:“主動攻擊到也無妨,可以一試!”

  公孫瓚見關靖同意,心中高興,站起身自信說道:“好,吾明日便親自引兵前去討戰,倒要看看其有何詭計?”

  話音剛落,門外一名士兵走進,稟道:“報主公,鄒太守派人前來送信!”

  公孫瓚聽是鄒丹,點頭回道:“引來相見!”

  不一時,送信之人進入,見到公孫瓚急忙拜道:“報主公,烏桓與鮮卑聯合出兵數萬,兵犯漁陽,鄒太守唯恐有失,特命小人前來求援!”說完取出書信捧與公孫瓚。

  “什麽?”公孫瓚聽到烏桓和鮮卑合兵數萬犯境漁陽,心中大驚,趕忙將信拆開來看,見信中所言果真如此,不由大怒,罵道:“塞外賊蠻,嫌吾當初殺得不夠乎?”

  關靖亦滿臉焦急,漁陽乃重地,絕不可有失,否則當真危矣,急忙起身說道:“求信一觀!”

  公孫瓚怒氣未消,氣衝衝將信遞與關靖。

  關靖急忙接過信來看,待全部看完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回道:“主公勿憂,按鄒太守信中所言,雖烏桓與鮮卑合兵數萬,然皆為騎兵,將軍亦知,胡騎不擅攻城,故漁陽暫時無憂也!”

  公孫瓚聽到關靖的分析,漸漸冷靜下來,點頭同意道:“先生言之有理,然數萬敵兵臨城,卻也不可大意,吾欲分兵回援,不知意下如何?”

  誰知還未等關靖回話,門外再次跌跌撞撞跑進一人,口中大呼:“報主公,薊縣急報,言漁陽失守,太守鄒丹戰死,四千士兵死傷大半,現大批胡騎正殺奔薊縣而來!”

  “什麽?”

  “什麽?”

  帳中之人聽後盡皆大驚。

  前麵之人剛說敵兵臨城,何以敗亡如此之快耶?

  公孫瓚雙眼瞪圓,大聲質問道:“烏桓與鮮卑皆乃騎兵,何以會如此快速攻破漁陽?”

  那人渾身顫抖,趕忙回道:“乃因劉虞之子劉和,匯同劉虞舊部領兵同行,因而失守!”

  “氣煞吾也!”公孫瓚一把抽出腰間寶劍,隻一劍便削掉案幾一角,怒而說道:“劉和豎子,勾連外族,吾誓殺之!”

  關靖待公孫瓚平靜一會,出言說道:“薊縣乃主公根本,當速救之!”

  公孫瓚焉能不知,當即下令整軍回援。

  關靖勸道:“今袁紹在彼,若吾軍一退其必領兵來追,主公可於半路設下伏兵,待袁軍追來趁機殺出,可大敗之!”

  公孫瓚聽完同意,當即下令道:“公孫範,單經聽令!”

  二人聽到點名快速起身,抱拳道:“末將在!”

  “命汝二人領一萬大軍斷後,將兵藏於半路,若追兵趕來,一齊殺出,袁軍必敗,彼時再速速領兵趕來匯合!”

  “諾!”

  “其餘人等,速速下去整軍,隨後回救薊縣!”

  “諾!”

  隨著公孫瓚一聲令下,整個大營頓時忙碌起來。

  公孫瓚這邊剛有動作,便被暗處的袁紹斥候發現,急忙回去稟報。

  袁紹聽完大喜,當即命人將手下所有文武叫來,準備出兵。

  袁紹看著匆匆趕來的屬下,滿臉喜色道:“剛剛斥候來報,公孫瓚正在集結人馬,大有拔營而走之勢!”

  眾人聽完盡皆大喜,郭圖搶先說道:“恭喜主公,必是劉和等人攻打漁陽得手,兵鋒威脅薊縣,公孫瓚不得已回兵救援,主公當立即出兵,其軍心以亂,必一戰可擒也!”

  田豐聽完起身說道:“今公孫瓚撤兵,必留兵斷後,主公當謹慎之!”

  袁紹不以為意,自負道:“公孫瓚士氣大落,軍無戰心,即使留兵斷後又能如何,吾平日尚且不懼,何況現在乎?”

  遂不聽田豐之言,命高覽領一萬騎兵率先追擊,自己則與顏良文醜,領三萬大軍隨後跟進。

  袁紹吩咐已畢,意氣風發道:“敗公孫瓚就在今日,諸位當奮勇爭先,揚吾軍威!”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