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齊心協力
  等三人回到安水村的時候,大家正在院子裏幹得熱火朝天。

  就連周老頭子都沒閑下來,正在一旁忙著用青磚砌大鍋。

  所以原本寬敞的大院子,現在已經做了規劃。正中央是一口大石磨,旁邊準備壘大灶開大鍋,為了方便,大鍋左邊還壘了一個石頭墩子,這樣可以用來放紅薯粉漿。大鍋右邊是口大水缸,等粉條出來後可以直接過水。

  至於院子四周,則支起了三根長長的竹竿,專門拿來晾曬粉條。

  “不錯,不錯。”沈小荷道。

  這可以說是最簡單最原始的流水線了,哈哈,想不到自己隻不過是大致說了一遍,她們就懂了。

  “對了,小荷,我們之前買了竹簸箕和竹篾搭子,是用來幹什麽的。”沈小蘭問道。

  “做河粉用的。”沈小荷說道。

  “河粉?這又是什麽?”沈小蘭又問。

  “河粉是又大米磨成漿,蒸至而成,比粉條軟,韌性沒粉條好,但味道也不錯。”沈小荷解釋道,“等明天你就知道了。”

  周子平和大妮這個時候正在拿著瓢子漏粉條,看著滿滿的紅薯粉漿從水瓢裏的洞漏下去,一條條白色的粉漿線條,入水後沒多久便浮了上來,變成了晶瑩剔透的紅薯粉。

  周氏和楊氏用長筷子把剛成型的紅薯粉撈起來,放入旁邊裝著涼水的小水缸中。楊氏則將小水缸中的粉條給掐成大小合適的長度,並碼整齊。最後鳳丫和二妮負責把這些粉條拿到竹竿上去晾曬。

  大家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不過每個人臉上的笑容都是一樣的。

  因為是同時用兩把水瓢漏紅薯粉漿,所以製作粉條的速度挺快的。

  留了一小部分粉條在桶裏泡著,給上學的周子平沈小龍和沈小虎嚐嚐鮮,其餘的全部都拿去竹竿上晾著。

  看著滿滿當當三竹竿的紅薯粉條,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好。往後,這做粉條可以成為她們掙錢的活計了。

  “所以,七文錢一斤紅薯粉可以做三斤濕粉條,一斤濕粉條賣四文一斤。也就是說,七文錢的紅薯粉可以變成十二文錢粉條,對不對?”周老頭子計算道。

  “沒錯,等於一斤紅薯粉可以掙五文錢,以後提高了速度,一天至少可以弄個幾十斤。再說了,我們人多,也不是隻盯著紅薯粉條。我後麵會繼續弄出河粉和米粉出來,到時候也是一個掙錢的小項目。”沈小荷說道。

  楊氏立馬緊跟著說:“這紅薯粉集市上賣七文錢一斤,如果我們自己去村裏收購,六文錢就可以買到,這也能大大降低成本。”

  “沒錯,現在我們剛開始做,還不怎麽熟練,多少會手忙腳亂。等多做兩日,熟練了之後就會更得心應手了。”沈小荷又道。

  把東西收拾好沒多久,周子安和沈小龍他們也放學回來了,見沈小虎一頭是汗,沈小荷大方地說:“現在我們家有掙錢的活計了,從明天開始,你們就坐牛車去上學吧。”

  “不行,坐趟牛車要浪費一個銅板,我還是走路得了。”沈小虎認真地說。

  “沒什麽浪費不浪費的,反正就幾個銅板而已,姐不會心疼的。”沈小荷一臉大方地說。她感覺現在自己就是個財大氣粗的暴發戶,壓根就看不上那幾個銅板。

  “這是在做什麽?”周子安看著院子被弄得有點亂七八糟,竟然還壘灶,不由得奇怪地問。

  “我們這是在做粉條呢,小荷聰明,又想出來的掙錢法子。”周子平說道。

  說話間周氏和楊氏煮了五碗熱氣騰騰的酸辣粉出來,招呼三個孩子快來試試味道。當然,其中一碗是給隔壁沈知華的,剩下一碗在灶上,留給去鎮上做工還沒回來的周文。現在朱氏每天隻要閑下來,都會過來這邊,搶著幫忙,所以在周家人心中,沈定柏一家也算得上是自家人了。

  大家一起說著笑著,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憧憬。

  ……

  沈家。

  沈定鬆有點不高興,因為今天他在書院裏看到了那個有錢的裴公子,那時候他正坐在書院的小樹林裏,獨自看書。

  “裴公子,這麽巧呀?你怎麽也在這?”沈定鬆露出一個自以為很親切的笑容,說道。

  “你是……”裴炎一臉茫然地看著他,很顯然,裴炎完全不記得他是誰了。

  “我是子安的大伯沈定鬆,我們上回一道在安水村吃過飯呢,裴公子還記得嗎?”裴定鬆繼續說。

  “哦,我有印象了。不過子安同學姓周,你姓沈,這是……”

  見裴炎疑惑地看著他,沈定鬆忙說:“子安的姑姑正是我弟妹,所以他也跟著我侄兒他們叫我大伯。”

  裴炎恍然大悟:“原來你是沈小虎的大伯呀。”

  沈定鬆……

  所以,裴炎記得沈小虎這個毛都沒長齊的臭小子,卻不記得自己這個堂堂的秀才,青山書院的先生?

  “正是正是。”沈定鬆說道。

  然後……然後裴炎繼續看書,不再理會他。然後氣氛有點尷尬,沈定鬆灰溜溜地走了……

  “爹,你的意思是沈小虎他們和鎮上徐府有關係?”聽沈定鬆這麽一說,沈知文忙問道。

  “和徐府有沒有關係,我倒不確定。但看得出,裴公子和沈小虎認識。”沈定鬆如是說。

  “好呀,怪不得他們這麽迫不及待要分家,原來是因為和有錢人搭上了關係。哼,這家人果真自私,難怪搬走的時候,連房子也不要了。”沈知禮立刻憤憤不平地說。

  他也不想想,現在沈家有沈秋生一家的房子嗎?難不成那片被狂風暴雨催倒的爛茅房也算得上房子。他似乎已經忘了沈秋生一家六口在堂屋裏打地鋪的狼狽樣子了。

  “爹,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沈知禮又問。

  沈定鬆看了他一眼,才道:“你以後去了書院,一定要和沈小龍沈小虎打好關係,對了,還有那個周子安。”

  “為什麽呀?我看到沈小龍他們兩兄弟,就恨不得吐兩口唾沫,罵他們一頓,你怎麽反而叫我去和他們交好呢?”沈知禮不耐煩地說。

  沈知文直接罵道:“你這豬腦子就不能開竅嗎?爹的意思是叫你借沈小龍他們為踏板,進而和裴公子成為朋友,懂嗎?”

  “哦,好的。”沈知禮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