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攻心為上
  清晨

  咚咚咚咚咚咚

  一陣節奏鮮明的鼓聲把王三一從睡夢中叫醒了,王三一趕緊從鋪上爬了起來。

  今日已經是實行王爺定的新軍規的第三天了,前兩天如果犯了錯還不用被罰,但如果今天再犯錯可就沒有通融的機會了。

  按照規定,在第三通鼓聲停止之前,所有士兵應該整理完自己的被褥並在營帳前麵列隊站好。

  現在已經是第二通鼓了,自己這組最晚起床的士兵才剛剛開始疊被子。

  “快一點,快一點。”

  王三一嘴上催著,自己手裏也沒停。

  規定要求被子要疊的像一塊豆腐一樣,他沒吃過豆腐,但他動手能力很強。負責自己的百戶示範了兩遍之後他就掌握了疊被子的技巧。

  第二通鼓結束前王三一就已經帶著隊員們在營帳前麵列隊站好了。對麵的營帳動作稍微慢了一點,看來是疊被子還不太熟練,不過很快也都站好了。

  收腹,挺胸,抬頭

  三通鼓畢,由百戶組成的檢查團開始四處巡視。

  “你們他娘的是要害死老子。”

  王三一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咒罵,估摸著應該是某個百戶發現有自己有部下還沒收拾好。

  也無怪這些百戶這麽上心,因為按照規定百戶要對自己的部下全權負責,士兵每犯一個錯誤都會扣除相應的分數。到月底的時候,分數最低的百戶就要在全軍麵前檢討,連續兩個月最低就直接降職了。

  而且朱棣在設計的時候為了防止互相包庇,不僅安排組團檢查,如果發現包庇的情況,舉報還有賞。

  檢查完內務就該出操了,對於這項規定,士兵們的意見是最大的。

  大早上起來的誰跑得動?但是沒招,因為不光他們得跑,百戶、千戶也得跑,甚至王爺每天也跟著一塊跑,這你就沒啥可說的了。

  “老王,你說王爺這麽折騰咱們是為了什麽呀?”王三一的隊員氣喘籲籲的問到。

  “誰知道呢,跑操的時候不許說話。”

  “沒關係,我看李百戶在前麵跑著呢。”

  “你有勁說話還不跑快點,要落隊了。”

  “不行了,沒吃飯真的跑不動了。”

  “你要是落隊才是真要沒飯吃了。”

  “哎,你聞,這是肉香味嗎?”

  王三一嗅了嗅:“好像是,這是要給我們開開葷?”

  “這也太香了!”

  一想到等會可能有肉吃,所有士兵的眼睛開始冒光,腳底下又生出了幾分力氣。

  好不容易熬過了艱難的跑操,所有人集中在校場上準備開飯。每個人麵前擺了一張小幾,小幾能容下四個人同時吃。朱棣也沒例外,他唯一比士兵們多的是一個小板凳,可以不用坐在地上吃。

  此時整個校場除了時不時響起有人因為喘的厲害而咳嗽的聲音以外就沒有別的聲音了。

  雖然大家都很餓了,但還是得克製住自己的欲望,因為在開飯之前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

  “今天誰起個頭?”朱棣望向坐在下麵的千戶們。

  好幾個人同時舉手。

  “火真你來吧。”

  這個草原漢子上泛起了純真的笑容,因為這是遊牧民族最喜歡幹的事情。

  火真用他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張嘴唱道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一,二,起”

  整個軍營裏回蕩起了漢子們嘹亮的歌聲,這也算是他們軍營生活中為數不多的調劑。再加上聲音小了可是要重唱的,是以嗓門一個賽一個的大。也沒啥不好意思的,反正都是五音不全的主。

  朱棣聽著這熟悉的歌聲:“這才像點樣子。”

  用了三天的時間,朱棣先是把說有的千戶百戶集中起來統一培訓,一遍一遍地示範每一個動作,有的百戶不識字,他就安排能看懂規則的人一遍一遍的去講。做不對就接著做,做到對了為止。

  這兩天可是把朱棣累壞了,他安慰自己:“畢竟萬事開頭難嘛。”

  朱棣並不打算把這些士兵訓練成什麽特種兵。

  可以,但沒必要。

  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有凝聚力的軍隊就已經足夠他現在用了。

  “啟稟王爺,都指揮使陳亨求見。”

  “讓他進來。”

  隻見陳亨麵帶笑意的從外麵走了進來:“聽聞王爺近日在整頓軍紀,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說正事。”

  “前幾日王爺不是打算新建一個延慶衛嗎,末將今日是來抽調士兵的。”

  “你也看到了,我們現在剛開始進行整訓,得等三十日之後才可以把他們帶過去。”

  隨即朱棣吩咐道:“唐千戶,由你負責跟陳指揮使對接,可以先把軍屬們遷至到延慶州安排好,等訓練結束之後可以直接去居庸關駐防。”

  說罷,朱棣又不懷好意的看著陳亨:“陳大人有沒有興趣跟本王在軍營裏走走呢,看看這裏的訓練情況呢?”

  “正有此意。”

  此時還是上午,陽光還不強烈,上午的訓練科目是隊列練習。

  走到校場,陳亨看到一排一排的士兵頭頂木碗,雙手下垂,手和腿之間還夾著一張薄紙。

  陳亨稍微一想便明白了這是在練什麽:“王爺真是好手段。”

  “小技巧罷了。”

  “正所謂一動不如一靜,想讓這些糙人靜下來可不容易啊。”

  “陳大人若是覺得這些方法還不錯,完全可以用在其他部隊上,本王可以派出教官們幫助你進行推廣。”

  朱棣說這話的時候當然是抱著暗中滲透的心思,但這是陽謀。打著提升軍隊戰鬥力的旗號,他陳亨也說不了什麽。

  “不急,不急,再看看的。”陳亨笑著回應道。

  朱棣畫風一轉,突然開口問道:“陳大人對目前形勢有何看法?”

  “王爺何出此問?”

  “北元現在是百足之蟲,死而未僵啊。二月的時候文英在和林又取得了一場大勝,然而還是沒能傷及它的根本,我漢人什麽時候才能擺脫遊牧民族的侵害呢?”

  “王爺是擔心前方的戰事不利?”

  “那倒不是,我們現在背靠江南,糧草供應源源不斷,各地人口也在逐漸上升,可謂是兵精糧足。再加上將星閃耀,與北元作戰斷沒有戰敗的可能。”

  “然而這曆史上又有哪個朝代徹底打敗了北方那些遊牧民族呢?他們就像野草一樣,風一吹就又長起來了,你可知這是為何?”

  “願聞其詳。”

  “我們漢人的社會相比遊牧民族無疑是更加先進的,我們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他們卻不行。極度落後的生產力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哪怕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他們也得通過劫掠的方式來獲得資源。同時還可以通過戰爭消耗自己的人口來為自己減輕壓力。”

  “這麽說來,那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朱棣高深莫測的說:“不,當然有辦法。”

  陳亨心裏癢的不行:“那辦法是什麽?”

  “以柔克剛。既然他們想要那些資源,那就給他們好了。”

  “那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們?”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況且這些東西可不是白給他們的。”

  “王爺是想與蒙元通商?”

  “本王要的是他們的心。”

  可能是怕自己的話被誤解,朱棣趕緊補充說:“這天下為何分分合合,卻總是我漢人坐天下?是因為這片土地上已經深深的根植了我們的民族文化,蒙元的那一套東西在這裏是行不通的,這些傳承千年的文化才是我們最厲害的武器。”

  “當這些遊牧民族跟我們說一樣的話,吃一樣的飯,穿一樣的衣服的時候,他們就成了我們的一部分,自然也就不再是一個威脅了。”

  “你看這些士兵。”朱棣伸手指了指。

  “他們有如此強的意願參與訓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剛剛從過去的那種朝不保夕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有著一股強烈的保家衛國的心態。可等到五十年之後呢?那時候的人恐怕早就忘記了戰亂年代的日子是什麽樣的,他們還會有這股為國戰鬥的意願嗎?”

  “蒙古人也是一樣,如果給了他們安逸穩定的生活,甚至都用不了五十年,他們就會安於現狀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果這真能如本王所想,便可保我大明興盛數百年而無憂。我大明的子民就再也不用經曆我們曾經經曆過的那一切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陳亨嘴裏反複的回味著這句話。

  當陳亨抬頭再看向朱棣的時候,發現朱棣本就高大的身材在自己心中又拔高了幾分。

  “王爺的這番話為何沒有跟聖上說?”

  朱棣看了看天:“有些話,你們能說,他們能說,唯獨我不能說。”

  陳亨若有所思,心裏想的是“王爺應該是怕自己鋒芒畢露,被聖上所忌憚。畢竟藩王沒有參議這種大事的權力。”

  然而朱棣想的卻是,如果自己把民族大團結這種思路拿出來,豈不是會被後人一眼看穿。

  陳亨做了一番心理鬥爭:“臣明白了,可否由臣替王爺上奏與陛下分說清楚,不能讓王爺心中所想遺珠滄海。”朱棣現在在陳亨心中已經是一個默默的為國為民的偉大藩王了,自己身為人臣,自然要幫助這位王爺實現這一願望,幫助大明再也不受遊牧民族所害。

  朱棣雖然不知道陳亨到底明白了些啥,但最終的結果正是他所期待的。

  “好,那就拜托陳大人幫本王上書,陳說這一想法。另外,推廣新式訓練方法這件事...”

  “微臣會安排各級軍官來王爺這裏學習,隨後在北平所有衛所中推廣,還勞煩王爺幫助培訓一番。”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