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秦昭襄王
  戰國末年,由於昭襄王的治理,讓在西隅一方的貧窮秦國,徹底實現了富國強盛之路徑。

   導致在戰國末年秦盛,六雄之弱,當然,當心自身利益受到波及的山東六國,終於按耐不住自己的恐懼,從而先發製人。

   為了可以瓦解秦國的勢力,不惜用盡各種方式,奸細,還是聯橫,計策貫通。

   一封來自周王畿的書信,傳到了齊國臨淄,齊王手持受邀函,聽說秦王要在秦國北郡與諸侯會務。

   齊王智謀,怎麽會不知道,這是天下想要聯合攻打秦國,當然對於齊國而論,秦國早就示好,所以與秦國一戰不實際,但是齊國也不想得罪秦國。

   而此刻大秦的國書也來到了齊國,其中有提到:“秦之崛起,勢在必行,齊王無慮,但求與五國聯盟,秦國想領教高低,秦齊友誼依然不變,隻在樂趣”不安的六國選擇了魚死網破的一戰,盟定於函穀關與虎狼之秦,一決雌雄!

   秦國也消除了齊國的疑慮,這樣以來,對於秦國而言有三大好處,第一可以證明此時秦國的實力,第二,在武安君與範雎之後,王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秦國不是單單靠二人,而是依靠秦王的明智,第三,為後主訓練一批新的將帥,供給後主所用。

   奠定大秦實質之崛起的一戰即將拉開序幕……

   等了半輩子的秦昭襄王聚集大臣,宮殿廷議,戰神白起已經隕落,範雎的陰謀論也成為了曆史,當下還有誰能夠撐起護衛大秦的重任呢?還有誰能與聯合的山東六國一決雌雄呢?

   “寡人!”

   秦之大殿上,群臣跪地,而殿正中央,秦昭襄王 嬴稷身姿挺拔,此刻的王已經是兩鬢白須,但威嚴絲毫不弱於當年。

   “大秦宣太後所教導出來的嬴稷,沒有冉侯、白起、範睢的謀劃,依然是爾等的明主王上,大秦唯一的希望,諸侯心中獨一無二的帝王,我此時的大秦,不止是中原第一,而且是天下第一!六國的聯兵,哼,能有多少?十萬,他們還有十萬兵甲可以籌齊嗎?寡人給他們來十萬秦軍,讓他們領教一下,我大秦的帝師,你們要記住,隻要有嬴稷在,隻要有嬴稷的子子孫孫在,聯軍能來多少人,就讓他們葬生多少人,凡與我大秦對抗者,隻有死路一條。”

   王又舉杯酒,撒於地上,隨後嬴稷麵容嚴肅,凝視群臣:“爾等的虎心狼姿,就是我大秦的驕傲,以我秦國今日之國力,雖不能徹底殲滅山東六國,但寡人相信也深信,在寡人百年之後,注定會出現一名英主,他會帶領寡人的遺誌,帶領寡人的大秦王師,將山東六國連根拔起,一統中原,天下歸心!”

   王的話音剛落,就在秦王宮內外,順勢傳來了兵將們排山倒海的呐喊聲,好似穿山越嶺,如雷貫耳,氣壯山河!

   此時秦國將士們的鬥誌已經調整到了極限,此時的大秦帝國,上下沸騰,心誌合一,人神無不畏懼,古往今來,少有的鐵血壯士魂,此時此刻,從鹹陽宮一直燃燒至函穀關,從秦北郡千裏而至秦南都,嬴稷揮動衣袖,目視遠方,且用威嚴的聲音說道:“大秦帝國的將士們,接下來就是你們報答故國的時候了,踏平山川重創六國,狼師聽令,全軍出擊!”

   一邊北郡秦王與諸侯會務,而另外一邊,函穀關內外沸騰,秦國將士與聯盟軍的將士們,手持尖刀利刃,開始互相擊殺,先鋒部隊作戰少時。

   隨後遠方傳來了響亮的號角聲,隨之奔騰萬馬蹄踏大地,震耳似欲聾,秦軍盾牌手已經嚴陣以待,六國聯軍,夾帶著飛揚的塵土與嘶吼呐喊,由遠而近。

   雙方的主力部隊很快的就交鋒上了,鐵血戰場,血如噴泉,擊殺、斷頭、刺殺與血拚,眾將士們為了榮譽,打的不可開交。

   一邊是捍衛國土的榮耀,一邊是捍衛諸侯的尊嚴,很快,六國的主力部隊源源不斷的補給而上。

   隨著時間的拉長,由於秦國戰士們好戰則是越戰越勇,有戰士即使身中數刀,也屹立不倒,如同滿載傷痕的戰狼,也如不死的野獸一般,咬緊牙齒堅持站立,並繼續廝殺,不到最後一口氣,是絕對不倒下的。

   如此的氣焰,很快的將盟軍的士氣威懾,迫使盟軍的士氣越來越弱。

   此次戰鬥,也是自秦非子建立秦國以來,麵臨的最大挑戰的一戰,也是秦昭襄王繼嬴稷位以來,麵臨的最大規模的一戰,好在六國的巔峰早已經不複存在,論被碾碎的魏武卒,被聯軍擊破的齊驕傲,水灌鄢鄖之楚國,長平戰後的趙國,舉國之力消耗殆盡的燕國,一直中原難以崛起的韓國。

   秦人絕不會放在眼裏……

   一國的兵力對抗六國的聯軍,此時在北郡的昭襄王緩緩出鏡,凝視早已經就位的六國君主,王緩緩坐下,並有周天子前來,順勢坐在嬴稷的正對麵,大門緊緊的關閉,六國君主與周天子不解。

   周天子而道:“莫非你要拘禁六國之王,好似拘禁當年的楚懷王一般”

   嬴稷微笑:“天子無慮,今日會談,隻在友誼,別無他意,如今我秦國的軍隊已經和盟軍的軍隊,在函穀關打的熱鬧,而我們隻需要靜靜的等待戰鬥結果,當然六國聯軍若敗了,收下天下,易如反掌,周天子,今日酒宴是為你我準備的,大周改秦,隻差時間了”

   “你!”周天子勃然大怒,則嬴稷安慰道:“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周天子順勢冷靜:“你不徹底滅我周王畿,就是等待今日,好羞辱本天子,逆賊反臣”

   “周天子說的好,秦王就是逆賊,不然今日也不會有六國聯合討伐對吧,當然今日一過,六國就知道應該站在我秦這一邊,還是站在你周那一邊,改朝換代的時間到了”

   周天子再度指著嬴稷怒罵:“天下是周的,你……”

   嬴稷打斷周天子的話語,隨後而道:“西周滅亡如今東周,而西周之前乃商,商源於夏,何來一家做主,長期當主人,不累嗎?周天子”

   諸王不言,保持一種中立的心態,因為大家覺得,此時六國聯軍才能夠讓傲慢無禮的嬴稷懂事,所以一切問題解決方法,在於戰場上的結果。

   野心勃勃的嬴稷,此時何止要威懾六國,最關鍵的則是,要徹底的將六國聯軍打怕,從此聞秦色變,回想當年赳赳老秦人,被十六路蠻夷聯軍欺辱,被山東六國排擠,不止是嬴稷,還有所有的秦人,他們都狠得下這個心。

   眼下隨著戰局的發展,正如秦昭襄王所預料的,六國聯軍如一盤散沙,而秦軍的將士們則是越發奮勇。

   盟軍的士兵們足一倒下,士氣也是越來越弱,秦之戰鬥力因士氣則越來越強。

   聯軍兵力不少,合計十萬,可惜的是,兵少將寡,還各懷私心,齊心尚且難勝秦人,合力更隻是一紙空口號,麵臨強大的秦國虎賁軍,在齊王的叮囑之下,齊國的士兵見形勢不對,故意後撤,並讓燕國的士兵衝上,這一幕卻被楚國士兵所看見。

   楚人聰慧,也選擇了向後退步,將領們看見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見一樣,這現象,讓趙國的士兵十分不滿:“六國聯盟,各個都怕死,還打什麽秦國”

   一名魏國的士兵喊道:“想要保留實力,該不是為了日後對我國不利吧?”

   齊國士兵怒吼:“哪來的雜兵,口出狂言”

   士兵們的辱罵聲,很快的化作了武力,在麵臨秦帝士兵的勇猛,六國的聯合兵不但不齊心,反而相廝殺,頓時使得盟軍陣營一片混亂,六國陣營互相廝殺,很快聯合伐秦,完全淪落為了一句空口號。

   韓國的小將韓雲怒道:“聯合兵乃烏合之眾,不以大用,兄弟們,突圍,撤軍”就在小將韓雲的呼召,韓國軍士也感到了事態的不對,於是同諸將一起帶領自己的隊伍殺出重圍,決定返回韓國。

   大秦的狼師卻不準備放走聯軍,徹底團滅人人軍功,才是秦國將士們的最終目標。

   六國盟軍落荒而逃,消息傳到了北郡,秦昭襄王開懷大笑:“山東六國聽著,今天寡人不會滅爾等,但爾等現在不過是羊馬野鹿而已,他日,我大秦的嬴氏子嗣必定會有一位虎君,帶領寡人的遺誌,掃平爾等,我會在安息的墳墓裏聽聞爾等屈服的佳音,中原將一統,四海將歸一!”

   周天子與諸侯都得到了前線的消息,大家驚恐萬分,王們依次離席,昭襄王並沒有像扣留楚懷王一樣扣留諸王,因為嬴稷知道,早晚有一天,在座的各位,包括周天子都將給大秦的子孫俯首稱臣。

   (公元前251年,一代帝王秦昭襄王在秦王宮內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此時此刻昭襄王留給後世秦王的,是一個等待吞噬天下的大格局,對於,等待已久的秦孝文王而言,父親的遺誌已經成為過去,而即將迎來的一個新時代,自己做好的充足的準備。

   比起嬴稷,嬴柱在個人後宮之上比較注重,嬴柱認為,後嗣誕生明主,多多益善才能選出能者,而眼下,秦王宮內大肆舉行嬴稷的葬禮,也當然,秦國曆代王主更替的時候,難免會引發內政問題。

   但嬴稷控製的局麵卻不同,早早的將太子安國君嬴柱召回,並搭理國政,此時的嬴柱從王者的角度而言,可能遠遠不如嬴稷,但是從治理秦國,休養生息的角度而看,嬴柱確實一等一的能手。

   嬴柱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堅守孝道,此舉動得到了滿朝文武的一致認同,當然已經大傷元氣的山東六國,正好乘此機會,恢複實力,而被昭襄王時代打擊過的六國,尤其是趙,短時間恐怕難以完全恢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