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質子定奪
  在秦國,此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代英明神主的秦昭襄王嬴稷,驟然瀕天天,這對於秦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後王太子安國君嬴柱,哭著像個淚人,但又如何,人死不得複生,英主的瀕天,秦國今後該如何對待天下。

   還好此刻的山東六國已經是體無完膚,不然如此以來,也許秦國會招來滅頂之災。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道理天下諸侯皆知,也因此,即使昭襄王死了,那麽他留給後王的帝師依然存在,短期內雖然不可對外擴張。

   但是人想滅秦,也是難之又難,秦國的天空不再火紅,征伐的鐵蹄好似靜止,當下蒙驁之子蒙武參見安國君。

   “蒙武,你來了”

   “太子,如今王已經瀕天,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你說錯了,我父王還沒死,他隻是出去周遊秦國各地,學習商君了解秦國”

   “太子”

   安國君抬起手來,示意不要再說:“好了,別說了,在我父王回來以前,作為太子安國君,我理當為父王分憂解難”

   昭襄王看似天下無雙,霸氣逼人,但是對自己的兒子可謂是盡心盡責,多有太子為質,而安國君則在秦國,王一步也不讓他離開。

   為了名正言順的保護自己的兒子,特封安國君,也就是在王征伐天下的時候,安國君總理國政,當然國內也是一切安好。

   足以證明安國君治國的能力,而昭襄王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一統天下,不然嬴柱的治國能力,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當然,人算不如天算,嬴稷算的再好,天意不允許一切都歸零,不過嬴柱此時的治理秦國也是必然趨勢。

   經過幾場大大戰役,秦國當下不易再戰,否則秦國的經濟會崩潰,國民會被長年累月大賦稅壓的踹不過氣。

   而勉強爭奪的土地會被吐出去,先攻下來大地土也會依次分裂,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

   當然嬴柱還沒有上台,提倡治理秦國,也是應該且必須的,不難看出此王能力亞於嬴稷。

   “蒙武,整合秦軍分三大陣營,提拔田恬為鎮南將軍,統領十萬大軍於秦南鎮守,提拔魏謙為鎮北將軍統領軍隊五萬,以備於抗擊匈奴,你親率十五萬大軍鎮守函穀關,隻守不攻,同時接應上下秦軍,並讓剩餘的秦軍全部從趙國撤回”安國君嬴柱而道。

   蒙武尊令。

   在趙國,嬴政已經是一顆無用的棋子,早晚會被趙國遺棄,於是王翦與尉繚子商議,一定要盡快將嬴政救回秦國,不然恐怕招來殺身之禍。

   而尉繚也明確,嬴政是大秦未來的希望,此時的大秦進入到了全力防守大狀態,所以休養生息,以待再戰,而嬴政似乎是眼前大家的希望。

   思索片刻,二人決定書信,請呂不韋協助此事。

   在呂府,一封等待已久的書信終於到來了,呂不韋等待已久的機會就在眼前,作為商人而言,他所投資的,並且婉轉拒絕在趙國為仕,就是為了可以在秦國一展頭腳,終於,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出現,呂不韋怎麽可以放過。

   對於一般人而論,驚喜來之可慶,而眼前的呂不韋似乎非常淡定,並不是呂不韋不開心,而是他對此事看的非常之中,對於呂不韋的規劃,首先是與秦人為伍,再者為秦國效力,隨後在秦國謀取臣職,但是非一般的職位能夠滿足呂不韋的胃口,對於呂不韋而言,秦相之位不拿下,所有的投資都等於零。

   然,一直以為嬴政是自己親生孩子的呂不韋,內心更大的渴望乃至於王父,於是,呂不韋開始了一係列的精心策劃,並傳來了自己的多位門客則其中有一人名為丹羽,此人個性內向,但是善於謀劃,且滿載陰謀,對於丹羽,呂不韋其實根本不信任,但是呂不韋卻知道此人有吞雲吐霧之才華,故而不可放棄。

   門客們一人一杯茶,唯獨丹羽什麽都沒有:“主人為何如此對待門客,似乎不太符合禮儀之道”

   “丹羽,對了,忘記給你上茶了,來人啊”

   “主人無需補給門客茶水,一切話語盡在其中,既然如此怠慢,還請原諒丹羽先行告辭”

   “丹羽先生,切勿急躁,等呂某慢慢說來……”

   隨後丹羽做了一個手勢,動作不大,隻有呂不韋看到,其中多有含義,呂公有難處,在下願效力,呂不韋微微一笑,內心而道:“此人果然非同一般”心底知道其想法,可是表麵還要裝作不太樂意:“既然留不住的客人,何需浪費時間,大可離開,呂某門客多不勝數”

   看見呂不韋對丹羽的驅逐,其他嫉妒丹羽之人紛紛而迎合,古往今來,唯獨不缺少的就是小人,所以隻要人有才華,必定會有人妒忌,而丹羽之人也很有趣,從不願意與眾人紮堆,因為他明白,天上的雄鷹為何要跟地上的母雞紮堆,一頭本為猛虎的野獸,也不需要跟任何不相幹的貓狗予以計較,這就是強者。

   校場之上,跟隨一縷青陽,一支龐大的軍隊雄赳赳……

   “列隊!”

   隨著一聲氣魄的話語而出,整齊有序的大軍開始列陣,士兵們緊握著長戈,首先衝在最前沿,止步定格。

   再後,騎射兵突出,瞄準遠方,瞬間羽箭如雨,並帶著有力呲聲,於空中落在大地.

   瞬間,擂鼓聲與士兵們的嘶吼聲融為一體,籠罩大地,而下一幕則是,震耳欲聾馬蹄聲,精銳騎兵重甲入畫,騎兵們排列,並衝殺進了戰場,雖說隻是操練,但如此的氣魄,不亞於真正的戰場廝殺,隨後一展趙國大旗映入眼簾。

   領頭的之人,滿臉的胡須,雙眼殺氣,如虎似豹,一別數年不見,如今的李牧已經明顯脫胎換骨,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被擊退,從而匈奴被李牧教訓的是幾十年不敢侵犯趙國北長城。

   此時,一位來自邯鄲城的信使駕馬出現,帶著王詔走向帳前,信使雪白披風迎風飄蕩:“李牧聽令!”

   李牧順勢跪下接旨:“末將李牧接令”

   “趙王有令,近年來,李牧捍衛北地有功,特加封鎮西侯,統領十萬趙軍,即可趕往秦趙邊境,目前秦國勢力逐日衰弱,在廉頗將軍的引薦之下,特派李牧奔赴西地雁門關”

   李牧接令,隨後在特使耳邊輕語:“王有話拖特使帶給李牧沒?”

   “大王明著是加封你為鎮西候,實質兼任鎮北將軍,暗中帶領士卒趕往我趙國長城邊境駐軍,北方匈奴屢屢犯我趙國邊境,源頭需要徹底斷絕,大王讓李牧將軍全心奮戰,護我趙國國民,揚我趙國國威!”

   李牧微微一笑,最後一擊,匈奴就沒有任何機會了,李牧自有辦法,大王如此的聲東擊西戰略,李牧一定響應。

   李牧起身,並回頭看著自己的士卒:“兄弟們,戰士們,每日練兵為的是什麽,現在我王給了我們一個機會,為趙國向秦人討回一個公道,你們願意同本將軍赴湯蹈火,為趙國安寧做出貢獻嗎?”

   眾將領們齊聲高呼:“視死如歸,跟隨李牧,視死如歸,衛我國之尊嚴,視死如歸,攻伐秦人”將士們的呐喊激昂。

   作為鐵將的李牧忍不住感動,隨後眼中蘊藏了一絲淚水,看到如此的士氣,信使也十分喜悅,但在喜悅之下,信使內心則疑問道:“跟隨李牧?難道不是跟隨趙王嗎?”信使的疑慮,似乎多餘,但是能夠有疑慮,就不會是一個好事的開始。

   當然此時李牧的內心,想法則截然不同:“匈奴長年累月給我趙人帶來麻煩,我李牧雖不才,但是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必須要護衛我趙國榮譽,捍衛我趙國尊嚴!匈奴也好,秦國也罷,總而言之,李牧一定讓他們好看”

   清澈的河水邊,倒影出了兩個孩子的身影,嬴政和紫彤漫步走在河邊,這時候嬴政突然轉過身來,並看著紫彤:“紫彤,你聽說過趙國的李牧將軍沒有,聽說他在趙國北疆名氣可大了,我總聽仲父說,不知何時才能夠有機會目睹其容顏”

   紫彤笑了笑,並回答道:“哥哥說他厲害,那他就一定厲害”

   突然嬴政話鋒一轉:“是厲害,可是我聽說趙國軍隊厲害一般用於防守,李牧也是出了名的隻守不愛攻的將軍”

   紫彤連忙問道:“那李牧將軍豈不是很差勁?”

   嬴政回答:“不一定,攻守在戰場之上都很重要,死守很多時候也未必是一件差事,要根據戰場之上的變化而調整”

   紫彤看了看嬴政,然後疑問道:“對了,北邊的匈奴是哪個諸侯國?齊、燕還是什麽別的諸侯國屬地?”

   嬴政解釋道:“聽王夫子說匈奴是除了秦、齊、趙、燕、楚、韓、魏以外的蠻夷國,也可以稱作胡人,是北方的一支遊牧民族,專靠搶奪擄掠為生”

   聽到這裏紫彤驚訝道:“什麽都搶?”

   嬴政連忙回答道:“是啊,無論是財富,女人,還是養的牲口,食物,什麽都搶”

   “那多可怕啊”

   嬴政笑著說道:“是啊,紫彤要是在邊疆,說不定也會被搶去,誰叫紫彤長的這麽美呢”

   聽到嬴政的話,紫彤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嬴政連忙安慰道:“別怕別怕,紫彤,我這是開玩笑的,我這是開玩笑的,不是還有政哥哥,誰欺負你,我就跟誰急”

   紫彤依然在哭泣,接著嬴政很認真的說道:“紫彤你別怕,要是匈奴真敢把你搶走了,我嬴政就算是踏平整個北邊,殺盡所有的匈奴,也會把你給救回來,你放心好了”

   紫彤的哭泣聲逐漸變成了抽泣聲,然後說道:“你不是趙政嗎?怎麽突然叫嬴政呢?還有打打殺殺倒地有什麽好的,我不願意你去打打殺殺的”

   嬴政頓時間發現自己失言了:“嬴政趙政都是你政哥,這個不重要,哎,你們女孩子不懂的,生為男兒就應該馳騁於戰場,頂天立地,即使死在他鄉也在所不辭這才能……”

   聽到這裏紫彤又哭了起來,而嬴政不解:“你怎麽又哭了?”

   紫彤回答:“我父親就是打仗死的,政哥對我很重要,我不希望你也這樣…”

   嬴政用安慰的語氣說道:“政哥隻是開玩笑的,政哥這不是好好的嗎?政哥也沒去戰場對不?政哥答應小紫彤,不去戰場,可以不?”

   聽到嬴政的話,紫彤立馬就開心起來,兩小無猜天真無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