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夷陵之戰(48)
  雖然習珍是據城而守,但潘濬並沒有急著攻城,因為他也看的非常清楚,習珍孤城難守。

  對習珍的主動求戰,習宏並不太看好,他認為潘濬十有會拖延時間,等待黃蓋前來夾攻,就對習珍說道:

  “大哥,現在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縣城太小,難以堅守,潘濬肯定也看的清楚,未必會應戰。就算潘濬同意開戰,我們兵力處於劣勢,取勝的幾率不足五成,就算僥幸取勝也是慘勝,就再無餘力對付黃蓋,這分明是一個必敗之局,我料潘濬也不想傷亡太大,還會派人前來勸降,大哥不如順勢接受他的招降,可保全整個家族的利益。”

  因為習宏從小聰明過人,滿腹經綸,才學過人,更加難得的是,習宏能夠吃得苦,煉就一身好武功,典型的文武雙全,很得家族看中,習珍對這個兄弟也其以厚望。

  要是別人給他提出投降,肯定要被他訓斥一頓,但對習宏,他隻是白了一眼,耐心地解釋道:

  “我答應陛下,和樊胄一起在荊南起事,是要響應陛下進攻荊州。現在陛下的兵馬還沒有到,我唯有堅持下去,順天命而盡人事。我可以失敗,但絕對不能背叛,否則,不但為兄要擔當不忠不義之名,整個習家的聲譽也會受累,因此,我是絕不會投降的。”

  在一眾兄弟之中,習宏與習珍的關係最好,也不怕受到責備,見習珍抱必死之心,心中不忍,就繼續獻計道:

  “兄長不想背叛陛下,也不一定要以死相報,留下有用之身更好!我看不如偽降,等陛下與孫權相持之時,再次突然舉兵起事,打孫權一個措手不及,效果豈不更好?沒有必要一定要和潘濬死戰到底!”

  對於投降,習珍並不反對。

  這次樊胄的快速敗亡,給習珍一個不好的預感,劉備很難奪回荊州。

  而習家的根基在荊州,到了最後,還是需要向孫權投降,因此,他對習宏說道:

  “我忠於陛下,除了維護大漢正統,也是維護家族的好名聲,並不是想要和孫權結成死仇,把家族置於險境。因此,我隻能堂堂正正和潘濬一戰,而不能反複無常。偽降且不說能不能瞞過潘濬和孫權,就算能夠如願打孫權一個措手不及,但習家也將受到孫權的報複,如果孫權占據荊州,習家就麵臨滅頂之災。所以,我能夠以死相報,但家族卻可以審時度勢,擇機投降,在我死後,你可以帶領軍隊向潘濬投降,以保證家族的安危。”

  習宏理解了習珍的苦心,點頭同意了他的決定。

  習珍害怕弟弟跟隨自己赴死,就讓習宏領一千人馬,駐守縣城,保護城內糧草,他派人向潘濬下了戰書。

  習珍送出去戰書以後,坐臥不安,一直在等待消息。

  好在潘濬他並沒有避戰,當天就給了回信,答應三日以後決戰。

  潘濬接到習珍的戰書,當然知道習珍的意思,馬上聚將商議。

  眾將也都看出,習珍是孤軍奮戰,很快就會不戰而敗,因此,紛紛主張緊守營寨,避而不戰。

  但潘濬卻力排眾議,主張迎戰,眾將紛紛質疑,潘濬解釋道:

  “我這次前來平定荊南,並不是簡單地打敗叛軍收複失地,而是要得到當地世家大族的人心,這樣才能長治久安!在武陵,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斬殺樊胄,是因為要立威,樊家是一個商賈世家,本來就是主公要打壓的對象,剛好用來殺雞儆猴,而習家就不一樣了,是荊州的名門望族,素來終於漢室,我必須與他堂堂正正一戰,打的他心服口服,才能歸心。

  第三天清晨,雙方如約出兵,雙方擺開陣勢。

  按照慣例,首先始是鬥將。

  習珍敗不起,怕手下將領折了銳氣,親自出馬迎戰,連勝三陣,就連譚雄,也敗在習珍手下。

  不得已,潘濬親自出馬迎戰,兩人相鬥數十招,旗鼓相當。

  潘濬見習珍英勇,雖然連鬥三場,但自己還是無法取勝,塔克不想兩敗俱傷。

  於是,潘濬以不想用車輪獲勝為由,退回本陣,建議麾軍混戰。

  習珍出兵就是為了求戰,馬上同意,就親自領軍,準備衝開潘濬的中軍,擊敗潘濬。

  混戰開始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雙方還處於試探階段,就在習珍想要率先突破潘濬陣勢的時候,後軍突然大亂。

  習珍回頭一看,馬允率領數百精銳攻擊後軍,口中大喊:

  “降者不殺,潘將軍已經攻破城池,糧草被燒毀!”

  聽到這個噩耗,習珍軍心浮動,不少新兵全部落荒而逃,陣勢大亂,潘濬乘機攻擊,習珍大敗。

  好在習珍平時治軍頗嚴,軍隊並沒有完全潰散,習珍率軍且戰且退。

  習宏的軍隊沒有損失,但城裏沒有了糧草,他隻得棄城而出,接應習珍退到另外一個縣城,據城而守。

  兩人計點軍隊,隻剩下一千餘人。

  潘濬得勝以後,也不領軍追殺,隻是領軍收捕那些潰散的敗兵。

  原來,潘濬否決部下乘勝追擊的建議,領軍在武陵城休整,其實是在布局。

  他利用馬允這個內奸,領數百敗兵打入習珍軍的內部,剛好又被安排在縣城休整。

  潘濬剛好接見馬允派來的聯係人,正想著如何使用馬允這顆棋子,剛好習珍送來戰書。

  答應三天後與習珍交戰,就是在回信中與馬允約好了,在三天以後,雙方交戰的關鍵時刻,馬允出其不意燒毀習珍的糧草。

  習宏雖然了得,但也沒有想到馬允是內奸,被馬允趁亂燒毀糧草,心裏非常內疚,但也沒有辦法,隻有協助習珍堅守城池,等待劉備的消息。

  潘濬每日裏前來邀戰,剛開始習宏氣不過,還經常領兵出城迎戰,用言語辱罵潘濬,說他反複無常、不忠不義。

  但潘濬泰然受之,反而好言勸降習宏。

  交戰雙方互有勝負,傷亡雖然不大,但沒有補充的習珍也消耗不起,數天以後,開始堅守不出。

  潘濬並不想強攻城池,數次送書信給習珍、習宏,勸他們投降,習珍不予理會。

  潘濬為了表示誠意,不帶隨從,單人獨馬到城門下,要求與習珍對話。

  習珍態度十分堅決地對潘濬說:

  “我寧可為漢鬼,也不做孫權的臣子,你不可逼我“,說完,發箭射向潘濬。

  潘濬隻好返還,繼續圍攻習珍。

  習珍在小城內堅持了一個多月,糧箭皆盡,還是沒有等到劉備的消息。

  習珍對習宏和部下將士說道:

  “我受陛下厚恩,不得不以死相報,至於你們怎麽辦,你們自己決定吧!“

  說罷拔劍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