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夷陵之戰(47)
潘濬擒殺樊胄以後,並沒有大開殺戒。
他與譚雄合兵一處,盡量收編樊胄手下的敗兵,經過整編以後,他的總兵力,差不多有一萬人馬。
潘濬得勝以後,手下將校都認為兵貴神速,潘濬會盡起大軍,前往零陵攻打習珍,譚雄甚至自請為前鋒。
但潘濬並沒有貪功急進,而是領兵大搖大擺進駐武陵城內休整,並大擺宴席,犒勞全軍將士。
習珍得到潘濬擒殺樊胄的情報以後,非常震驚。
習珍雖然不看好樊胄,但也想不到他敗的如此之快,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
習珍知道,現在的形勢對他非常不利!
他在零陵立足未穩,就要麵臨潘濬和黃蓋的兩麵夾擊,連忙問計於弟弟習宏。
習宏也認為,兵貴神速,潘濬必定會很快領兵前來,這就給了習珍各個擊破的機會。
因此,習宏建議習珍集結人馬,前往武陵方向主動迎戰潘濬,爭取在黃蓋出兵之前,擊敗潘濬的援軍。
潘濬名聲響亮,習宏也是習家的後起之秀,難免心裏對潘濬不服氣,以前因為是同僚關係,隻能悶在心裏。
自從潘濬投降孫權以後,習宏早就想和他在戰場上決個高低。
習珍在荊南起兵,習宏認為潘濬背叛主公,未必有臉麵前來荊南平叛,心裏還有點遺憾。
但潘濬偏偏就來了,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樊胄,讓習宏也非常忌憚。
此時習珍的實力也不小,他從武陵進兵零陵以後,穩打穩紮,先後占據了零陵北部的七個縣城,占零陵郡的近一半的地盤。
習珍進駐零陵,本是因為部隊缺糧。
他用習宏之計,裏應外合,先占據了一個縣城為立足之地,解決了缺糧危機,但也引起了零陵太守黃蓋的重視。
黃蓋,字公履,零陵人,是江東名將,年齡和資曆,還在劉備手下大將黃忠之上。
黃蓋跟隨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主公征戰,立下不少功勞。
他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黃蓋跟隨周瑜參加赤壁之戰,兩軍對峙,黃蓋提出火攻戰術,並親往詐降放火。
交戰之日,黃蓋一馬當先,乘船衝入曹操水寨,燃點柴草,火乘風勢,波及曹軍岸上的軍營。
在戰爭途中,身披重甲的黃蓋,不幸被箭矢所中墮下水中。
好在黃蓋水性了得,被韓當救起來,保住了性命。
但因為江水的浸泡,黃蓋箭瘡傷口連綿不愈,武功再也無法恢複舊觀。
戰後論功行賞,黃蓋被孫權任命為武鋒中郎將,因為身體原因,他在軍中任閑職,一直在家中調養。
孫權用呂蒙之計,擒殺關羽奪取荊州,又派張承收複了整個荊南,需要派遣可靠的人手擔任太守。
黃蓋因為年老和身體原因,錯過了荊州之戰。
黃蓋是零陵人,知道孫權收複零陵以後,就上書請求回老家養老。
孫權想起黃蓋立下的功勞,有心讓他衣錦歸鄉,就任命他為零陵太守,率領本部一千人馬前去鎮守零陵城。
黃蓋早年曾經做過郡吏,零陵太守的職位難不住他,他到任以後,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黃蓋雖然是武將出生,但並不魯莽。
他知道習珍起兵叛亂以後,並沒有急於領兵平叛,反而是收縮兵力,先保住郡城,並派使者前去求援。
習珍開始隻有不到三千的人馬,攻打數百人駐守的縣城不難,但要從江東名將黃蓋手中奪取零陵城,就不好說了。
習珍可不想損耗兵力,采用習宏的計策,避實就虛,攻打零陵北部的縣城,現在已經攻下七個縣城,聲勢大振。
因為糧草充足,習家在荊州的名望不小,招收補充了不少人馬,現在已經有六、七千人馬。
習珍公開打出了劉備的旗號,自號邵陵太守,與黃蓋分庭抗禮。
雖然習珍的聲勢越來越大,但黃蓋卻沉得住氣,堅守零陵城不出,等待援兵的到來。
習珍兄弟集結人馬,雖然數量並不比潘濬少,但他並沒有硬拚的打算,就在潘濬的必經之處,設下了埋伏。
出乎習宏的意料之外,左等右等,他並沒有等到潘濬到來,反而等到了樊胄部下的馬允,率領數百名敗兵前來投奔。
聽說潘濬並沒有急於進兵,習珍伏擊不成,有點進退兩難。
習珍與樊胄同時在荊南起兵,本來是響應劉備進攻荊州。
現在樊胄已經敗亡,而劉備進攻荊州的消息遲遲沒有傳來。
習珍與習宏商量,習宏認為如果退守等待劉備的消息,就必須分兵駐守七個縣城,很容易被潘濬各個擊破,隻有主動迎戰潘濬,方為上策。
於是,習珍沒有退兵,因為飽受缺糧之苦,他還是加強了縣城的防守,保護囤積的糧草,馬允帶來的敗兵,怕影響軍隊的士氣,也被習宏安排到縣城休整。
半個月以後,潘濬終於領兵到來,雙方對陣。
潘濬親自在陣前勸降,被習珍嚴詞拒絕。
潘濬派譚雄出陣鬥將,習宏親自出戰。
兩人交戰數十合,難分高下,但因為譚雄戰場經驗豐富,技高一籌,占據了上風。
見習宏久戰不勝,習珍害怕弟弟有失,鳴金收兵。
潘濬也不想與習珍混戰,雙方各自退兵,開始了對峙。
總的來說,習珍沒有穩固的後方,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探子傳來消息,一直堅守不出的黃蓋,也領著數千人馬出城。
雖然黃蓋並沒有前來夾擊習珍,但也是直撲距離最近的縣城,明顯是想先收複失地,抄習珍的後路。
一旦黃蓋收複失陷的幾個縣城,與潘濬形成兩路夾擊之勢,就是習珍敗亡之日。
因此,習珍如果不想敗走,唯有擊敗潘濬,才能獲得勝機。
但潘濬的兵馬數量還在習珍之上,就算是兩軍混戰,勝負也是難以預料。
要是樊胄沒有敗亡,或者蠻王沙摩柯還在武陵,習珍就有退路。
他可以且戰且退,退往蠻族的地盤,再給潘濬一個膽子,他也不敢深入到深山之中。
現在的形勢對潘濬非常有利,習宏擔心,潘濬他未必就願意出戰,他可以選擇拖垮習珍。
他與譚雄合兵一處,盡量收編樊胄手下的敗兵,經過整編以後,他的總兵力,差不多有一萬人馬。
潘濬得勝以後,手下將校都認為兵貴神速,潘濬會盡起大軍,前往零陵攻打習珍,譚雄甚至自請為前鋒。
但潘濬並沒有貪功急進,而是領兵大搖大擺進駐武陵城內休整,並大擺宴席,犒勞全軍將士。
習珍得到潘濬擒殺樊胄的情報以後,非常震驚。
習珍雖然不看好樊胄,但也想不到他敗的如此之快,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
習珍知道,現在的形勢對他非常不利!
他在零陵立足未穩,就要麵臨潘濬和黃蓋的兩麵夾擊,連忙問計於弟弟習宏。
習宏也認為,兵貴神速,潘濬必定會很快領兵前來,這就給了習珍各個擊破的機會。
因此,習宏建議習珍集結人馬,前往武陵方向主動迎戰潘濬,爭取在黃蓋出兵之前,擊敗潘濬的援軍。
潘濬名聲響亮,習宏也是習家的後起之秀,難免心裏對潘濬不服氣,以前因為是同僚關係,隻能悶在心裏。
自從潘濬投降孫權以後,習宏早就想和他在戰場上決個高低。
習珍在荊南起兵,習宏認為潘濬背叛主公,未必有臉麵前來荊南平叛,心裏還有點遺憾。
但潘濬偏偏就來了,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樊胄,讓習宏也非常忌憚。
此時習珍的實力也不小,他從武陵進兵零陵以後,穩打穩紮,先後占據了零陵北部的七個縣城,占零陵郡的近一半的地盤。
習珍進駐零陵,本是因為部隊缺糧。
他用習宏之計,裏應外合,先占據了一個縣城為立足之地,解決了缺糧危機,但也引起了零陵太守黃蓋的重視。
黃蓋,字公履,零陵人,是江東名將,年齡和資曆,還在劉備手下大將黃忠之上。
黃蓋跟隨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主公征戰,立下不少功勞。
他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黃蓋跟隨周瑜參加赤壁之戰,兩軍對峙,黃蓋提出火攻戰術,並親往詐降放火。
交戰之日,黃蓋一馬當先,乘船衝入曹操水寨,燃點柴草,火乘風勢,波及曹軍岸上的軍營。
在戰爭途中,身披重甲的黃蓋,不幸被箭矢所中墮下水中。
好在黃蓋水性了得,被韓當救起來,保住了性命。
但因為江水的浸泡,黃蓋箭瘡傷口連綿不愈,武功再也無法恢複舊觀。
戰後論功行賞,黃蓋被孫權任命為武鋒中郎將,因為身體原因,他在軍中任閑職,一直在家中調養。
孫權用呂蒙之計,擒殺關羽奪取荊州,又派張承收複了整個荊南,需要派遣可靠的人手擔任太守。
黃蓋因為年老和身體原因,錯過了荊州之戰。
黃蓋是零陵人,知道孫權收複零陵以後,就上書請求回老家養老。
孫權想起黃蓋立下的功勞,有心讓他衣錦歸鄉,就任命他為零陵太守,率領本部一千人馬前去鎮守零陵城。
黃蓋早年曾經做過郡吏,零陵太守的職位難不住他,他到任以後,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黃蓋雖然是武將出生,但並不魯莽。
他知道習珍起兵叛亂以後,並沒有急於領兵平叛,反而是收縮兵力,先保住郡城,並派使者前去求援。
習珍開始隻有不到三千的人馬,攻打數百人駐守的縣城不難,但要從江東名將黃蓋手中奪取零陵城,就不好說了。
習珍可不想損耗兵力,采用習宏的計策,避實就虛,攻打零陵北部的縣城,現在已經攻下七個縣城,聲勢大振。
因為糧草充足,習家在荊州的名望不小,招收補充了不少人馬,現在已經有六、七千人馬。
習珍公開打出了劉備的旗號,自號邵陵太守,與黃蓋分庭抗禮。
雖然習珍的聲勢越來越大,但黃蓋卻沉得住氣,堅守零陵城不出,等待援兵的到來。
習珍兄弟集結人馬,雖然數量並不比潘濬少,但他並沒有硬拚的打算,就在潘濬的必經之處,設下了埋伏。
出乎習宏的意料之外,左等右等,他並沒有等到潘濬到來,反而等到了樊胄部下的馬允,率領數百名敗兵前來投奔。
聽說潘濬並沒有急於進兵,習珍伏擊不成,有點進退兩難。
習珍與樊胄同時在荊南起兵,本來是響應劉備進攻荊州。
現在樊胄已經敗亡,而劉備進攻荊州的消息遲遲沒有傳來。
習珍與習宏商量,習宏認為如果退守等待劉備的消息,就必須分兵駐守七個縣城,很容易被潘濬各個擊破,隻有主動迎戰潘濬,方為上策。
於是,習珍沒有退兵,因為飽受缺糧之苦,他還是加強了縣城的防守,保護囤積的糧草,馬允帶來的敗兵,怕影響軍隊的士氣,也被習宏安排到縣城休整。
半個月以後,潘濬終於領兵到來,雙方對陣。
潘濬親自在陣前勸降,被習珍嚴詞拒絕。
潘濬派譚雄出陣鬥將,習宏親自出戰。
兩人交戰數十合,難分高下,但因為譚雄戰場經驗豐富,技高一籌,占據了上風。
見習宏久戰不勝,習珍害怕弟弟有失,鳴金收兵。
潘濬也不想與習珍混戰,雙方各自退兵,開始了對峙。
總的來說,習珍沒有穩固的後方,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探子傳來消息,一直堅守不出的黃蓋,也領著數千人馬出城。
雖然黃蓋並沒有前來夾擊習珍,但也是直撲距離最近的縣城,明顯是想先收複失地,抄習珍的後路。
一旦黃蓋收複失陷的幾個縣城,與潘濬形成兩路夾擊之勢,就是習珍敗亡之日。
因此,習珍如果不想敗走,唯有擊敗潘濬,才能獲得勝機。
但潘濬的兵馬數量還在習珍之上,就算是兩軍混戰,勝負也是難以預料。
要是樊胄沒有敗亡,或者蠻王沙摩柯還在武陵,習珍就有退路。
他可以且戰且退,退往蠻族的地盤,再給潘濬一個膽子,他也不敢深入到深山之中。
現在的形勢對潘濬非常有利,習宏擔心,潘濬他未必就願意出戰,他可以選擇拖垮習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