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夷陵之戰(49)
趙谘離開以後,孫權雖然心裏還沒有底,但也不能坐以待斃,他盡可能調動兵力,安排好了宜都、秭歸等前線城池的防務。
但因為不知道曹丕是什麽態度,很多防守曹軍的兵力不敢隨便調動。
孫權準備與劉備大戰,每天聚集百官商議,離不開商議擊退劉備軍之策。
經過雙方實力對比,眾人怎麽都找不到短時間獲勝的方法。
好在孫權的底子不薄,轉而征集糧草軍資,為持久戰做準備。
好在前往荊南平叛的潘濬不負所望,出兵不到一月,就已經擊破兵力與他相近的樊胄。
前幾天,又傳來捷報,潘濬大勝習珍一陣,而且已經把習珍困在一個縣城,與黃蓋形成合圍之勢,取勝隻是時間問題。
潘濬因為要收服荊南的世家大族,而習家無疑是一根標杆,因此,他並不急於采用強攻的手段,而是非常有耐心地想要招降習珍。
雖然暫時無法回軍,但潘濬得到孫權賞識,有心給孫權分憂。
潘濬體諒孫權兵力不足的難處,就先讓譚雄率五千軍,先回到江陵助戰,他自己還有近五千軍隊,擊敗隻有不到兩千參軍的習珍,還是有把握的。
潘濬敢於軍隊提前撤回來,就是已經穩住了荊南的局勢,可以說給孫權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把譚雄撥到自己的親信愛將孫恒手下。
這天,出使魏國的趙谘,派信使飛馬來報,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魏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禮當遠接。
曹丕篡漢,孫權一直是孫權期望的事情。
作為能夠與魏國掰手腕的大勢力,曹丕終結了大漢皇朝,等於給了孫權自然一個立國的良機。
但孫權畢竟名分不夠,還被劉備拿來立威,不得已聯合曹丕抗擊劉備。
顧雍作為孫權手下僅次於張昭的重臣,雖然對篡漢自立的曹丕非常抵觸,但也不得不讚成孫權暫時依附魏國。
但顧雍認為,孫權雖然暫時不宜立國,但好不容易能夠擺脫漢朝名義上的屬下,不應該再接受曹丕的封賞,成為曹丕的下屬,又給自己帶上戴上一道枷鎖,因此,向孫權進言道:
“主公,我們為了對抗劉備,不得已暫時依附曹丕,但為了便於以後立國,並不需要接受曹丕這個有名無實的爵位,主公可以用以無功不受祿為名,謝絕曹丕的封賞。這次出征劉備,還是以漢室的名義,自稱上將軍、九州伯之位,便於與劉備爭奪軍心、民心。如果接受了曹丕的吳王封爵,那就是明確了君臣關係,到時候主公立國,名不正言不順,無端被曹丕指責為逆賊,壞了自家聲譽。”
孫權割據江東已久,畢竟名分不足,雖然曹丕、劉備先後稱帝,但他還沒有立國的底氣。
劉備稱帝,不敢討伐曹丕,卻要拿孫權立威,前線戰爭已經打響。
孫權不怕打不過劉備,他貯備了大量的糧草,有信心守住幾個大城池,就怕沒有曹丕名義上的支持,荊州的世家大族生出異心。
荊州那些世家大族都在觀望,如果孫權在這個時候拒絕曹丕的封賞,曹丕一怒之下,發兵來夾攻荊州。
孫權兩麵受敵,那些慣於見風使舵的世家大族,肯定會變成牆頭草,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劉備的懷抱。
那時候,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不但荊州難保,就連整個江東,都會陷入危險之中。
孫權並不在乎吳王的爵位,但他已是騎虎難下。
他主動向曹丕臣服,自然不可以出爾反爾,反過來拒絕曹丕的封賞,就對顧雍說道:
“元歎多慮了!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曾經接受項羽封賞的沛公爵位,那是為了順應時勢,現在我也麵臨同樣的局麵,如果不接受爵位,你有什麽理由?很可能造成曹丕反目,這個險我們冒不起!”
顧雍雖然看重禮法,但也不是拘泥之人,再沒有出言反對,算是默認了孫權的決定,隨同孫權一起遂率百官出城迎接使者。
邢貞受曹丕委托前來封賞孫權,並不是給孫權一個吳王封號那麽簡單,他還有試探孫權誠心的任務。
因此,當他看到孫權在城門口迎接的時候,卻故意以上國天使自傲,入城門而不下車。
張昭作為孫權手下的首席大臣,自然容不得邢貞放肆,對著車駕厲聲喝道:
“禮無不敬,法無不肅,而使者敢自尊大,豈以江南無方寸之刃耶?”
邢貞一聽張昭的話語,就知道孫權臣服並不誠心,但他也不能自己把事情搞砸,逼得孫權和曹丕決裂,連忙見好就收,下車與孫權相見,並車入城。
孫權把邢貞接入城中,受了封爵,命張昭收拾美玉明珠等物,遣使者陪同邢貞前往許昌謝恩。
……
……
馬謖離開越巂郡,在半道上就聽說了樊胄被潘濬擒殺,這敗亡的速度,讓馬謖難以相信,他非常惋惜。
一路上,馬謖也有些自責,荊南起事,是他和馬良精心設計的一個配合劉備收回荊州的計策。
現在事不可為,雖然不是他的責任,但也間接說明了他的計策是失敗的。
因此,荊南之敗,他也是有責任的,他不由加快了速度,想要趕往前線,主動向劉備請纓,看能不能挽回荊南局勢。
到達江州以後,馬謖又有些猶豫了。
他一直在有熱臉去貼劉備的冷屁股,每一次都是替他人做嫁衣。
就在馬謖下定決心再作一次嫁衣的時候,探馬有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習珍與潘濬交戰,大敗一陣,被圍困在一個小縣城之內。
習珍被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敗亡在即,荊南之事已經是回天乏術。
馬謖長歎一聲,對劉備此戰的前景,充滿了擔憂。
他雖然有心給劉備出主意,但現在是丁憂之身,擅自前往前線,反而引起劉備的反感。
馬謖心中鬱悶,恨不得對劉備的事情甩手不管。
但終究不能讓沙摩柯和馬良出事,左思右想,隻得轉道前往成都,想要先去見一下諸葛亮,看他安排了什麽後手。
到了成都,剛好是入夜時分,馬謖並沒有先回馬家大院,先找了一個飯店隨便吃了點飯菜,直奔諸葛亮府上。
諸葛亮把馬謖接入,剛要談論前線的戰事,諸葛亮卻接到了馬良傳來的捷報。
馬良在捷報中說:
“陛下親自領軍,將士們士氣高漲,張苞、關興武藝高強,一路攻城拔寨,江東軍全線潰敗,大軍已經深入到荊州三百裏,再往前就是江東最後的一個險要之處——夷陵城。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劉備隻要攻下夷陵城,就可以兵臨江陵城,占據江陵,就等於重新占領了荊州。
但因為不知道曹丕是什麽態度,很多防守曹軍的兵力不敢隨便調動。
孫權準備與劉備大戰,每天聚集百官商議,離不開商議擊退劉備軍之策。
經過雙方實力對比,眾人怎麽都找不到短時間獲勝的方法。
好在孫權的底子不薄,轉而征集糧草軍資,為持久戰做準備。
好在前往荊南平叛的潘濬不負所望,出兵不到一月,就已經擊破兵力與他相近的樊胄。
前幾天,又傳來捷報,潘濬大勝習珍一陣,而且已經把習珍困在一個縣城,與黃蓋形成合圍之勢,取勝隻是時間問題。
潘濬因為要收服荊南的世家大族,而習家無疑是一根標杆,因此,他並不急於采用強攻的手段,而是非常有耐心地想要招降習珍。
雖然暫時無法回軍,但潘濬得到孫權賞識,有心給孫權分憂。
潘濬體諒孫權兵力不足的難處,就先讓譚雄率五千軍,先回到江陵助戰,他自己還有近五千軍隊,擊敗隻有不到兩千參軍的習珍,還是有把握的。
潘濬敢於軍隊提前撤回來,就是已經穩住了荊南的局勢,可以說給孫權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把譚雄撥到自己的親信愛將孫恒手下。
這天,出使魏國的趙谘,派信使飛馬來報,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魏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禮當遠接。
曹丕篡漢,孫權一直是孫權期望的事情。
作為能夠與魏國掰手腕的大勢力,曹丕終結了大漢皇朝,等於給了孫權自然一個立國的良機。
但孫權畢竟名分不夠,還被劉備拿來立威,不得已聯合曹丕抗擊劉備。
顧雍作為孫權手下僅次於張昭的重臣,雖然對篡漢自立的曹丕非常抵觸,但也不得不讚成孫權暫時依附魏國。
但顧雍認為,孫權雖然暫時不宜立國,但好不容易能夠擺脫漢朝名義上的屬下,不應該再接受曹丕的封賞,成為曹丕的下屬,又給自己帶上戴上一道枷鎖,因此,向孫權進言道:
“主公,我們為了對抗劉備,不得已暫時依附曹丕,但為了便於以後立國,並不需要接受曹丕這個有名無實的爵位,主公可以用以無功不受祿為名,謝絕曹丕的封賞。這次出征劉備,還是以漢室的名義,自稱上將軍、九州伯之位,便於與劉備爭奪軍心、民心。如果接受了曹丕的吳王封爵,那就是明確了君臣關係,到時候主公立國,名不正言不順,無端被曹丕指責為逆賊,壞了自家聲譽。”
孫權割據江東已久,畢竟名分不足,雖然曹丕、劉備先後稱帝,但他還沒有立國的底氣。
劉備稱帝,不敢討伐曹丕,卻要拿孫權立威,前線戰爭已經打響。
孫權不怕打不過劉備,他貯備了大量的糧草,有信心守住幾個大城池,就怕沒有曹丕名義上的支持,荊州的世家大族生出異心。
荊州那些世家大族都在觀望,如果孫權在這個時候拒絕曹丕的封賞,曹丕一怒之下,發兵來夾攻荊州。
孫權兩麵受敵,那些慣於見風使舵的世家大族,肯定會變成牆頭草,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劉備的懷抱。
那時候,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不但荊州難保,就連整個江東,都會陷入危險之中。
孫權並不在乎吳王的爵位,但他已是騎虎難下。
他主動向曹丕臣服,自然不可以出爾反爾,反過來拒絕曹丕的封賞,就對顧雍說道:
“元歎多慮了!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曾經接受項羽封賞的沛公爵位,那是為了順應時勢,現在我也麵臨同樣的局麵,如果不接受爵位,你有什麽理由?很可能造成曹丕反目,這個險我們冒不起!”
顧雍雖然看重禮法,但也不是拘泥之人,再沒有出言反對,算是默認了孫權的決定,隨同孫權一起遂率百官出城迎接使者。
邢貞受曹丕委托前來封賞孫權,並不是給孫權一個吳王封號那麽簡單,他還有試探孫權誠心的任務。
因此,當他看到孫權在城門口迎接的時候,卻故意以上國天使自傲,入城門而不下車。
張昭作為孫權手下的首席大臣,自然容不得邢貞放肆,對著車駕厲聲喝道:
“禮無不敬,法無不肅,而使者敢自尊大,豈以江南無方寸之刃耶?”
邢貞一聽張昭的話語,就知道孫權臣服並不誠心,但他也不能自己把事情搞砸,逼得孫權和曹丕決裂,連忙見好就收,下車與孫權相見,並車入城。
孫權把邢貞接入城中,受了封爵,命張昭收拾美玉明珠等物,遣使者陪同邢貞前往許昌謝恩。
……
……
馬謖離開越巂郡,在半道上就聽說了樊胄被潘濬擒殺,這敗亡的速度,讓馬謖難以相信,他非常惋惜。
一路上,馬謖也有些自責,荊南起事,是他和馬良精心設計的一個配合劉備收回荊州的計策。
現在事不可為,雖然不是他的責任,但也間接說明了他的計策是失敗的。
因此,荊南之敗,他也是有責任的,他不由加快了速度,想要趕往前線,主動向劉備請纓,看能不能挽回荊南局勢。
到達江州以後,馬謖又有些猶豫了。
他一直在有熱臉去貼劉備的冷屁股,每一次都是替他人做嫁衣。
就在馬謖下定決心再作一次嫁衣的時候,探馬有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習珍與潘濬交戰,大敗一陣,被圍困在一個小縣城之內。
習珍被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敗亡在即,荊南之事已經是回天乏術。
馬謖長歎一聲,對劉備此戰的前景,充滿了擔憂。
他雖然有心給劉備出主意,但現在是丁憂之身,擅自前往前線,反而引起劉備的反感。
馬謖心中鬱悶,恨不得對劉備的事情甩手不管。
但終究不能讓沙摩柯和馬良出事,左思右想,隻得轉道前往成都,想要先去見一下諸葛亮,看他安排了什麽後手。
到了成都,剛好是入夜時分,馬謖並沒有先回馬家大院,先找了一個飯店隨便吃了點飯菜,直奔諸葛亮府上。
諸葛亮把馬謖接入,剛要談論前線的戰事,諸葛亮卻接到了馬良傳來的捷報。
馬良在捷報中說:
“陛下親自領軍,將士們士氣高漲,張苞、關興武藝高強,一路攻城拔寨,江東軍全線潰敗,大軍已經深入到荊州三百裏,再往前就是江東最後的一個險要之處——夷陵城。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劉備隻要攻下夷陵城,就可以兵臨江陵城,占據江陵,就等於重新占領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