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對林丹汗的周密布置
  內喀爾喀等蒙古諸部歸順後,朝廷為了表示一視同仁,並不禁漢蒙通婚,軍人也沒有限製。

   作為軍屬,自然是可以住在城中,並享受諸項優惠待遇。而象吳老板這樣納妾的,經過報備和審核,也能得到常住證。

   孔有德初率三千精騎來到通遼,征發蒙古諸部的人力,夯築城池,並在西遼河衝積平原屯墾耕種。

   而從遼東到通遼的道路,在歸順的蒙古諸部的努力下,也修建完成。沿途驛站暢通,無論是信息傳遞,還是物資運輸,都足以支撐孔有德所部常駐通遼。

   隨後是遼東遷來的五百戶漢人,以及軍中眷屬,充實了通遼城。人氣的旺盛,商貿的繁榮,使得通遼蒸蒸日止,兩年多的工夫,已顯出都市的氣象。

   孔有德手下的人馬也擴充至五千,有兩千是歸化蒙古騎兵,不再屬於蒙古貴族,也不屬於劄薩克,而是與明軍一樣。

   如果征召蒙古諸部的人馬,騎兵就能過萬。再加上遼東明軍,以及東麵的吉林府的兵力,抵擋察哈爾部東侵,已是綽綽有餘,甚至是占據絕對優勢。

   現在的戰爭已經不再是以兵力多寡來判斷實力,隻要不是相差懸殊,明軍的武器裝備便能起到決定的作用。

   至少,孔有德對於遏製察哈爾部東擴有著信心。信心的基石,則是他手下的五千飛騎兵。

   以騎兵牆橫推,建奴都不是對手,何況察哈爾部的人馬?

   巡視完商貿區,孔有德帶著騎兵返回城內,直接進入了兵營。剛在屋內坐下,拿出盒內的雪茄,參謀官便來匯報工作。

   “將軍回來了。”參謀官敬禮已畢,把一撂文件放在案上。

   孔有德咧了咧嘴,說道:“才出去十幾天,就這麽多公務?你揀重要的念說念說,不重要的你和老張看著辦。”

   “也好。”參謀官從上麵拿過三份文件,翻開念了起來。

   “凡出放土地,不論公有私有,一律應由紮薩克行文該管地方行政長官報經朝廷核準,照例由政府出放,否則以私放論;凡私放荒地,按情節輕重,酌量懲處:一、降爵、二、罰俸、三、罰牲;私放荒地仍撤歸官府另行處分,並追繳荒價……”

   “如擬開放土地係蒙、滿遊牧地段,由該紮薩克呈請朝廷核準開辦,同時亦須呈該地方長官備案;凡放荒之處須責成附近官府辦理,所收荒價半歸國家,半歸劄薩克,由放荒縣署和荒務局征收,分解分交;所收大小租應解國庫若幹,應分給該盟旗若幹……”

   孔有德吐出一口濃重的煙霧,說道:“朝廷出台此政,將放墾權握在手中,理所應當。隻是人口不足,是個問題。”

   參謀官笑了笑,拿起文件,說道:“遼東招募了不少朝鮮人,分到通遼的有一千,不日將抵達。”

   孔有德想了想,笑道:“好,能墾荒種地,能交賦納稅就好。隻是,這些人卻不宜安置在城裏,就在外麵新設的村屯吧!”

   “是,屬下也是這樣想的。”參謀官笑道:“這是萬全之策,盡管他們鬧騰不了什麽。”

   “一千人想鬧騰,出動一個騎兵小隊就全滅了他們。”孔有德撇了撇嘴,麵露不屑。

   參謀官點頭稱是,說道:“朝廷調拔的三千枝火槍昨日運到,老張正在給城內的百姓登記編隊,準備抽出時間進行訓練。”

   “三千枝——暫時夠用。”孔有德精神一振,說道:“有這三千武裝起來的城內居民,大隊出動也不用擔心城池。”

   停頓了一下,孔有德又補充道:“除了火槍訓練,還要加上騎術。以後啊,家家都要有馬,或者是馬車。地方這麽廣闊,沒有馬匹,十分不便。”

   參謀官開口稱是,也不與長官爭辯,要家家有馬或馬車,沒有個三五年,怕是實現不了。

   好在遼河上遊,屬於半幹旱氣候,宜農宜牧。除了墾荒耕種,也計劃著建立馬場。

   匯報好正事,參謀官笑著說道:“科爾沁左翼前旗劄薩克派人送給將軍兩名蒙古美女……”

   “退回去,退回去。”孔有德連連擺手,說道:“某已經下聘定親,好好的遼東閨女,什麽蒙古美女,某消受不起。”

   “不如留在府上,做個使喚丫頭也好。”參謀官建議道:“府宅那邊修繕得也差不多,下人不多,倒顯得空曠。”

   孔有德仔細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說道:“不妥,不妥啊!雖說蒙古諸部已經歸順,也算是大明子民。可本將的身份,留下蒙古女人,容易招人非議。”

   普通士兵娶蒙古女人問題不大,歸化的蒙古騎兵更是沒事兒,可孔有德覺得自己前程很遠大,不值當為這點小事受到影響。

   對於朝廷的意圖,將領們都清楚明白。與林丹汗早晚會有一戰,現在隻是遏製圍堵。

   斷掉了林丹汗東擴的企圖,是要逼著察哈爾部向西,與右翼蒙古諸部火並,明國坐收漁人之利。

   首先,林丹汗在左翼蒙古已經算是眾叛親離,明軍銳氣正盛,他未必敢與明軍開戰。

   其次,與明國貿易的據點廣寧,已經被歸順的內喀爾喀諸部隔斷。想要打通,明軍不僅會插手,更會直接斷掉貿易和市賞,林丹汗的目的就更不能達到。

   而右翼蒙古諸部力量薄弱,應該不是察哈爾部的對手。通過兼並右翼諸部,不僅能將明朝給右翼的“市賞”據為己有,更能恢複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

   形勢已經相當明朗,察哈爾部要維持貿易和市賞,就不大可能與明軍正麵衝突,對歸順明國的左翼蒙古諸部也就無法進攻兼共。

   所以,北進至通遼、雙遼、四平等地的明軍,數量不算太多,可實際作戰的可能性不大。

   至少,在短時間內,林丹汗不可能與明軍開戰,明軍也是坐觀虎鬥,等著被林丹汗逼迫的蒙古諸部紛紛來投。

   等到林丹汗在左右兩翼蒙古都是眾叛親離,便是明軍露出爪牙,一舉擊敗察哈爾部的時候了。

   孔有德舒服地半躺在太師椅內,眯著眼睛看著牆上的大地圖。現在是積累、蓄力,等到開戰的時候,通遼駐軍便是直插察哈爾部的尖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