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遼東急報,毛文龍領旨
  而這些糧草物資的數量,還不算是全部的損失。要知道,它們可不是遼西遼東本地所產,都是曆盡千辛萬苦,動用無數人力物力,才從內地運輸過去。

  按照古代的道路情況和運輸能力,途中的損耗和花費,都是很高的。如果路途太遠,或者全是陸路,損耗竟然能達到七八成。

  所以,兵書有雲:千裏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夫運糧千裏,無一年之食,二千裏,無二年之食,三千裏,無三年之食,是謂國虛。

  也就是說,如果在古代要打一場需要長途運糧的戰爭,足以把一個國家的財政拖垮。

  盡管向廣寧運輸糧草物資可以先走海路,在覺華或右屯等地中轉,上岸再運往各個衛所,但消耗和花費達到兩三成,也不算多。

  這樣一算的話,隻是廣寧大戰的驚人損失,就足以把熊廷弼治罪砍頭。

  冤嘛,說冤也冤,說不冤也有它的根據,而不是憑空捏造。

  看過奏書,朱由校心中為之一暢,看王體乾這個奴才更加順眼。

  這種稟報的活兒本不是他幹,可他卻親自來送,獻媚是沒錯的,可這奴才知道自己最急著想要什麽。

  “起來吧,別跪那兒礙眼。”朱由校卻不說好話,回到椅中坐下,又把奏書細看了一遍。

  王體乾從地上爬起,堆著滿臉的笑容躬身而立。看皇爺的神情和說話的口氣,便知道自己討了個彩兒。

  不是要討什麽賞賜,一個閹人做到司禮監掌印,已經算是頂天兒了,還能封王封侯不成?

  隻要皇爺高興,自己能在掌印太監這個位置上穩穩的,那就是最大的賞賜。

  捧高踩低,太監的爭權奪勢並不比官場上差多少。王體乾知道自己若失了勢,隻他得罪的魏忠賢,就得憋著勁兒弄死他。

  所以,總而言之,歸根結底,討皇爺歡心,才是最最保險的存身之道。

  “遼東的消息到了,想必天津、登萊的也快了。”朱由校輕輕拍著椅子扶手,估算著時間猜測著。

  王體乾躬身笑道:“皇爺說得極是。海路行船比陸路行馬要快,雖然接到聖旨可能要晚兩天,可算時間,也該有回奏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突然開口問道:“朕讓你取的東西呢,不是忘了吧?”

  “皇爺的吩咐,奴婢萬萬不敢忘記。”王體乾趕忙從懷中取出個小盒,媚笑著雙手呈上。

  朱由校伸手接過,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嗯,辦差倒還用心。好了,你先退下吧!若有天津或登萊的奏報,不管何時,就是半夜,也要馬上送來稟報。”

  “是,奴婢遵旨。”王體乾躬身退下,眼角的餘光掃過張裕兒,意味複雜。

  朱由校打開小錦盒看了看,乃是一隻赤金鑲玉的手鐲。這可不是一般的東西,乃是選後選妃時的用的標記。

  也就是在選美的終審中,太後或是太妃坐在簾後,秀女們三人一組,依次進入。若是太後或太妃相中,便賜一隻赤金瓖玉的手鐲,由宮女當場給她帶上。落選的則由宮女塞幾枚銀幣在秀女的袖中。

  張嫣便有一隻,乃是劉太妃所賜。雖然最後要經皇帝選擇,但張嫣至少也會成為妃子。

  “裕兒,你過來。”朱由校伸手相招。

  張裕兒不明所以,來到近前,躬身聽命。

  “童謠背得好,這是朕賞你的。”朱由校笑著拉起張裕兒的手,把鐲子給她戴上。

  張裕兒心中驚喜,拜倒謝恩,“奴婢謝皇爺賞賜。”

  剛才王體乾拿盒子,皇爺接過,張裕兒都看在眼裏。她便知道這可不是什麽背童謠得的賞賜,而是皇爺早有此心,不過是隨便找個借口罷了。

  皇爺心裏有自己呢,張裕兒偷眼看看手腕上的鐲子,心裏美滋滋,甜絲絲。

  朱由校也在看著張裕兒玉腕上的鐲子,微抿嘴角,嗯,這鐲子象手銬,這下“銬”住了,看你往哪兒跑?

  要不再弄一隻,中間連上鏈子,晚上和這丫頭玩兒點刺激的遊戲?朱由校咧開嘴,露出惡趣味的笑意。

  ……………….

  皮島位於鴨綠江口,處遼東、朝鮮、登萊中間地帶。

  《明史》載,皮島又名東江,臨登萊大海,長八十裏,不生草木,北岸與後金界隔八十裏海麵,東北海就是朝鮮。

  此時的皮島,已經沉寂已久,卻迎來了最為熱鬧的一天。

  天啟元年,都司毛文龍奉巡撫王化貞之命,率千總張盤等四人、兵兩百人、海舟四艘,攜五百石軍糧到遼東募兵。

  隨後,趁著鎮江後金軍守衛空虛,毛文龍以城中反正明軍和遼民為內應,一舉奇襲成功,占領鎮江,史稱“鎮江大捷”。

  接著,後金軍反撲鎮江城,毛文龍不敵,退出鎮江,一度退入朝鮮。

  在千總李景先的建議下,毛文龍率領殘軍及數萬逃難遼民,登上皮島、寬甸島,暫時休整喘息。

  就這麽兩個島,幾萬難民,成軍不久的數千疲敝之兵,毛文龍卻是做夢也想不到竟會有欽使前來,隨行的竟然還有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微臣領旨謝恩,萬歲,萬歲,萬萬歲!”毛文龍叩首抬手,激動不已地接過了聖旨。

  沒有給毛文龍加官晉爵,但卻拔內帑十萬兩犒軍,並暫時將登鎮的兩千水師劃歸其統領。

  另外,糧草物資也給了一批,可以使兩個島上的遼東難民暫時渡過難關,並武裝起四五千人的部隊。

  同時,朱由校命令毛文龍相機而動,從沿海對後金進行騷擾襲擊,以策應廣寧戰事。

  毛文龍收攏難民數萬,從中挑選精壯,拉起四五千人並不算難,難的是武器裝備。

  有了登鎮支援的甲仗器械、刀盾長槍,毛文龍底氣大增。騷擾襲擊嘛,咱在行兒啊!

  隻不過,毛文龍接旨起立,又暗自偷看了一眼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就這麽一道聖旨,怎麽會勞動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頭子、二品大員?

  駱思恭並沒有盯著毛文龍打量個沒完,但卻一直在觀察他的行動舉止,以及言語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