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回神都的路上,趙客和岑長倩走得很近,也不是兩人有太多的共同話題,而是兩人與其他人沒什麽可聊的。

    “趙統領,你這次回去定會受到太後的嘉獎吧。”

    趙客嗤笑一聲,“岑尚書太看得起我了,我不過是走了個過場,平叛的事我可沒怎麽參與,倒是您,定會被太後看重,從此青雲直上。”

    “我與趙統領同是走了個過場,還是丘將軍與麴將軍的功勞最大。哦,丘將軍更大些,他可是斬敵數千人。”

    岑長倩陰陽人的功夫不低,可他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一旦行軍,主帥就是軍中地位最高的人,這種地位,旁人無法撼動。

    “岑尚書,做人要學會韜光養晦,做官更是如此,太過心直口快於人無益。”趙客好心提醒道。

    “我還不用你這個乳臭未幹的孩子教。”

    趙客閉口,畢竟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她也沒有必要再提醒了,畢竟,沒人能救得了一隻撲火的飛蛾。

    等到神都,趙客還未來得及換身衣服,就被武後急召,她暗暗在心裏罵道:催命呢,煩死了。

    趙客遠遠地看見李貞父子的頭顱在旗杆上掛著,不由悲從中來,即便她對這段曆史已經熟悉到不能在熟悉,但還是為之震撼。

    越王李貞之亂的結束,預示著李唐宗室的劫難開始,這種局勢無法逆轉,畢竟武後現在還未登基,當今聖人還是李家人,這也意味著武後可以名正言順地清洗李唐宗室。

    “明鏡。”上官婉兒從另一條路上截住了趙客。

    “上官舍人。”

    “你是要去見太後?”

    “正是。”

    上官婉兒神色凝重,趙客一猜就知道太後找自己不是什麽好事。

    “太後有意讓你來主審李唐宗室謀逆案,你想個辦法推了,莫要讓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

    趙客感激地看著上官婉兒,“多謝姐姐,今日之恩,沒齒難忘。”

    上官婉兒頷首,“也切記不要惹太後生氣,這個檔口上惹她生氣對你無益。”

    “明鏡明白。”

    事實證明,在哪兒安插眼線都不如在武後身邊安插眼線,雖然上官婉兒不是眼線,但她能在關鍵時刻起作用,她比任何眼線都靠譜。

    武後心情大好,滿麵春光,趙客進殿後還未參拜就被她直接扶住。

    “明鏡,你這次立了大功啊,朕當初果然沒看錯你。”

    “為太後分憂乃臣分內之事,真正的有功之臣是這次前去平叛的將士們。”

    武後欣慰地看著趙客,“不驕不躁,在這方麵你比任何人都做得好。”

    “謝太後誇獎。”趙客拱手道。

    武後握住她的手腕,又道:“朕想讓你來主審宗室聯反案,你覺得怎麽樣。”

    趙客雖然打了一大堆腹稿,但武後問出口後她差點呆住,怎樣拒絕才不會讓武後生氣,這是個很難的問題。

    須臾,趙客回道:“明鏡自然想在這件事上為您分憂,但眼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非得臣去做。”

    武後一頓,“何事?”

    “太後可記得《敕錄》?”

    “你的意思是?”

    趙客抿嘴,“臣的母親當年將它偽裝成了《小兒戲水圖》,所以無論是臣,還是臣父,都未發現它。”

    “好,你盡快回去著手準備,讓你母親當年安插的暗探盡快發揮自己的作用,至於宗室聯反案,朕再另尋他人。”

    “是。”

    “好了,你一路舟車勞頓,快些回府歇息吧。”

    “是。”趙客行禮後退出了集仙殿,她原以為武後會不高興,沒想到她壓根不在乎,或者說她一直沉浸在喜悅當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趙客在糊弄他。

    趙客出宮後立刻去見了狄仁傑,狄仁傑此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看到趙客後他立刻上前,“我聽說宗室聯反案牽扯到了廬陵王殿下,現下情況如何?”

    “恩師放心,李靄前來告密的時候已經說明此事與廬陵王無關,手信為黃國公李譔所偽造,所以太後並沒有打算為難廬陵王。”

    狄仁傑放鬆了下來,“如此便好,這個李靄,承李唐皇室庇佑,自己又是李唐子孫,竟做出這等出賣宗室之事,罪不容誅。”

    “恩師放心,他也活不了多久,太後對於這種小人,從來都是利用完就殺,咱們且看他的下場便是。”

    狄仁傑突然想到了什麽,又問:“太後是不是讓你來擔任宗室聯反案的主審了?”

    趙客點點頭,“太後的確對學生提過此事,但學生想法子給推了,而且學生在見太後前,上官舍人已經提前告知過此事。”

    “如此便好,如今雖是太後把持朝政,但坐在皇位上的還是聖人,由此太後便可以借此事來肅清李唐宗室,你若是做了主審,那便會成為李唐的罪人。”

    趙客長歎一聲,“不知會有多少李唐子孫被牽連其中。”

    “我突然想起了當年的李賢太子,”狄仁傑抹掉眼角的淚珠,“他因太過能幹受到了太後的猜忌,好好的一個帝王之才被一個宵小給活活逼死,實在是令人心痛。”

    “李賢太子在世時,滿朝文武皆對他恭恭敬敬,高宗皇帝對他也甚是喜愛,如此耀眼的他竟被親母當成了絆腳石,悲劇啊。”

    “現在追憶過往也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廬陵王和當今皇帝。”

    趙客點點頭,“恩師放心,學生一定竭盡全力。”

    “對了,《敕錄》上你所更換的名字我已全部按照你母親的字跡模仿完成,等過幾日你便將它親自呈給太後。”

    話落,狄仁傑走到案前取出冊子,趙客接過翻了翻,笑道:“恩師果然是恩師,我竟看不出來任何模仿的跡象。”

    “自你離開後,我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於是便仔細研磨你母親的字跡,這才領會到了她的精髓。”

    趙客尷尬地笑笑,她母親的字跡還需領會嗎?整個寫得跟狗爬似的,不過確實很難模仿,因為很少有人能把字寫得這麽難看,當然徐柏除外。

    “也不知太後每次看到我母親的字時會作何感想。”趙客合上冊子,手指摩挲著粗糙的書皮。

    “好在你的字好看,太後還曾向我誇過你寫的折子呢。”

    “若不是恩師在學生練字時屢屢教導,學生也不會寫的規整。”

    練字的那段時間是趙客這一輩子最痛苦的時間,寫不好被狄仁傑罵被許敬忠打,還要接受自己阿爺的嘲笑,好在後麵她練好了,不然到現在都會因為字被說教。

    這次大亂後,主帥丘神績被擢升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告密者李靄被擢任為右散騎常侍,可謂是風光無限。

    尤其是李靄,沒有一絲對李唐宗室的愧疚,反而還沾沾自喜。

    武後命蘇珦為宗室聯反案的主審,為的就是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等人也牽出來送上斷頭台,隻可惜蘇珦笨,並沒有領會武後的深意,反而一直強調其他幾王並未參與此事,搞得武後頭大。

    隨即,武後將蘇珦貶為河西監軍。

    蘇珦走的那天,趙客偷偷地潛進了他的馬車。

    “趙統領,我已被貶為河西監軍,你就不要再為難我了。”蘇珦此時倒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是我連累了您。”趙客微微躬身。

    “談何連累不連累的,”蘇珦冷笑一聲,“我算是看透了,太後分明是想讓李唐的天下姓武,一個竊國賊你還要效忠於她嗎?”

    趙客的嘴角抽了抽,“蘇監軍如此耿直的人,怎麽可能會理解在下呢?”

    “我確實不理解趙統領,明明效忠武後卻要我無論如何也要保護李唐宗室,您這是為了什麽?”

    趙客無奈地看著蘇珦,心道:活該你被貶。

    趙客不得不懷疑蘇珦是怎麽當上官的,這麽明顯的事都看不出來,真不知道他是裝傻還是真傻。

    “蘇監軍,知道得越少越好,另外,令尊與令堂現下身子有恙,不宜離開神都,便交由在下照顧吧。”趙客扯了扯嘴角,蘇珦若是連這句話都不明白,那真的可以進豬圈了。

    “ 你——”蘇珦怒氣衝衝地抓住趙客的手臂,“你這是何意?”

    趙客甩開蘇珦,“在下沒有別的意思,何況在下不認識你啊。”

    “我明白了,”蘇珦恨恨地道:“若是我父母有恙,我定會與你魚死網破。”

    趙客邪笑一通,“若是蘇監軍想不通認識了在下,那麽在下很樂意辦兩場喪事。”

    話落,趙客離開了蘇珦的馬車,隻剩下氣到心疾快發作的蘇珦。

    蘇珦被貶後,武後又任命周興為主審官,他一插手,勢必會刮起一陣腥風血雨。

    李唐宗室的悲劇也就此拉開序幕。

    周興剛一接手案子,就逮捕了李元嘉,李靈夔、常樂公主,還有李元嘉之子黃國公李譔,而因告密暫時逃過一劫的李靄卻越來越囂張,甚至要舞到自己父親麵前。

    趙客看著如此離譜的李靄,心想他肯定是腦子被驢踢了,抑或者被李靈夔給教歪了。

    他可真是徹頭徹尾的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