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八月十四,豫州。

    李貞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走來走去,他萬萬沒想到李靄會出賣自己,甚至出賣整個李唐宗室。

    “父親,我們現在該怎麽辦?”琅琊王李衝額頭上冒著汗,看起來很緊張。

    “要不,為父自縛去神都請罪?”李貞已經打起了退堂鼓,或者說他的內心本來不夠堅定,加之李靈夔之子李靄已經將此事告到了神都,對武後的畏懼讓他退意更甚。

    “父親,即便你向太後負荊請罪,她也不會放過我們,”李規跪在李貞麵前,“李唐天下絕不能落到武家人手裏,何況太後早就想清洗李唐宗室了。”

    李貞頷首,“規兒言之有理,這樣,衝兒你盡快回博州,我們隨時起兵。”

    “是。”李衝拱手。

    當晚,李衝帶著隨從騎快馬趕回博州,他依舊意氣風發,他誓要從武後手裏奪回李家的江山。

    八月十七。

    “王爺,大事不好了。”師爺拿著一張紙跑進來。

    李衝斥道:“慌什麽?何事?”

    “武後派了二十萬大軍來鎮壓我們,行軍大總管是左金吾衛將軍丘神績。”

    李衝手一抖,茶杯瞬間落在地上碎成一攤。

    當年太子李賢就是被丘神績給逼死的,如今太後讓他做主帥,意圖很明顯,就是想置他們於死地。

    “管不了那麽多了,你速速傳信於韓王、魯王、霍王,還有父親,號召他們同時起兵,共取東都。”

    “是!”

    李衝在博州招募了近五千兵馬,就這樣倉促地起了兵,至於博州眾多官員,他們都清楚李衝這樣做無非是以卵擊石,區區五千兵馬,怎麽可能敵得過丘神績所帶的十萬精銳,於是他們暗中商量著準備投降。

    當然李衝也心知肚明,但開弓之箭無法收回,他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他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那就是選擇攻占濟州。

    李衝帶著他那五千兵馬剛走出博州抵達武水縣,就被當地的縣令頑強抵抗,畢竟縣令清楚,李衝無法對抗朝廷派來鎮壓的軍隊,他若是放行,必然會被株連九族,與其連累全縣百姓,倒不如拚死抵抗得好。

    “王爺,武水縣易守難攻,我們根本上不了城牆。”

    李衝手機握著刀,來回踱著步子,現下別說搶渡黃河攻占濟州了,就連一個小小的武水縣他都過不去,這縣令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阻攔李唐的軍隊。

    這時,李衝突然想起三國時期孫劉聯軍火燒赤壁的事件,今日刮的是北風,不如他也效仿孫劉聯軍,火燒武水縣。

    即便是再易守難攻的地方,有了火不就守不住了。

    於是,李衝下令讓士兵把草車塞到南門,試圖用縱火的方式破開城門,借著火衝進城中,他做這項決定的時候,絲毫沒有為武水縣的百姓著想過。

    也許是老天爺不忍讓老百姓遭此大劫,在士兵點火後,風向瞬間逆轉,燒向了縱火的士兵,後麵的士兵瞬間大亂,紛紛向後退去,四散逃命。

    李衝此行出師不利,他現在能做的,隻能穩定軍心,讓活下來的人繼續為自己賣命。

    不料又跳出來個董玄寂,他遊走於軍中,四處宣揚:“琅琊王李衝謀反,太後和聖人已派左金吾衛將軍丘神績帶領十萬大軍來鎮壓,他必敗無疑,大家不要為了他的一己私欲而白白葬送了性命……”

    這句話傳到了李衝耳裏,他勃然大怒,當即就讓人將董玄寂捆起來。

    “董玄寂,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動搖軍心。”

    “你琅琊王自己造反就算了,為何還要拉著我們這些想好好活著的人,何況你現在兵馬已不足五千,如何敵得過朝廷的十萬精銳,你這是要把將士們送上斷頭台!”

    李衝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怒吼道:“董玄寂動搖軍心,罪不容誅,立刻將他給我砍了。”

    隨著董玄寂的人頭落地,搖搖欲墜的軍心徹底倒塌,剩餘的士兵們全部逃走,就連師爺也棄李衝而不顧,

    直至天明,李衝的身邊隻剩幾名忠心耿耿的家丁,他看著眼前的一片荒涼,不由懷疑起自己的決定。

    李衝看著遠處的天空,悲從中來,他感到絕望和沮喪。

    “王爺,不如我們回博州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個上了年紀的家丁勸解道。

    李衝渾渾噩噩的點點頭,在家丁的攙扶下上了馬。

    隻是他不知道,他即將要死在一個無名小卒手裏。

    李衝恍恍惚惚地進入城門,後麵的家丁也低著頭,沮喪極了。

    這時,拐角處突然衝出來一個人,不等李衝反應便飛速地砍下了他的頭顱,那人飛奔過去撿起頭顱,大笑道:“從此之後我孟青棒便可青雲直上,不再做這低賤的守門人了。”

    家丁見主子已亡,隨即衝到琅琊王府卷著之前的東西四處逃去,昔日熱鬧的王府也瞬間變得冷冷清清。

    這時,丘神績的大軍已兵臨城下,博州眾官吏為求生紛紛換上素衣,攜帶著家眷整整齊齊地站在城門口迎接丘神績的大軍。

    可他們高估丘神績的人品了,錯失李衝頭顱的他此時非常生氣,他的功勞竟然被一條看門狗給搶了,於是他將氣全部撒到了博州的百姓身上。

    他兵不血刃地來到博州,卻讓博州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為了能夠得到太後的獎賞,他不惜殺良冒功,命令手下將士屠殺城中百姓,並將他們的頭顱串在一起送回神都。

    這一日,博州足足死了幾千人,他們在瘋狂地求救,可是誰也救不了他們。

    博州幸存的百姓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怨恨誰,是不管不顧的琅琊王,還是生性殘暴的丘神績,亦是高高在上武後,可他們誰也不敢怨恨,他們甚至連說出實情的勇氣都沒有。

    反觀越王李貞,他正召集了一大群和尚在王府裏念經,自李衝發信後,隻有他舉兵響應,而其他幾王遲遲未動。

    如今李衝敗亡的消息傳來,他更加沒了底氣,現在唯一的路便是上京去請罪,這樣武後或許還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饒他們一次。

    “王爺,新蔡縣的縣令傅延慶求見。”

    李貞立刻站起來,“快快有請。”

    傅延慶召集了兩千餘人來投奔李貞,而絕望的李貞因為這少得可憐的人再次心懷希望,他認為還會有更多的人像傅延慶一樣來投奔自己。

    隨即李貞對外宣城琅琊王李衝已經攻破數州,現在正帶著二十萬大軍前來會合,有“二十萬大軍”做幌子,李貞又召集了五千多名士兵,這五千名士兵由汝陽縣丞裴守德來率領。

    他為了穩固軍心,又開始封官,大大小小封了幾百人,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些人根本就沒有效忠他的心思,紛紛盤算著該如何逃跑。

    隨後,李貞任命裴守德為大將軍,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裴守德,以此將他們徹底綁在一起。

    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放心,畢竟率領“二十萬大軍”的李衝早已敗滅,他早就落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於是他又花重金命管家從山上請來了道士。

    拿了錢的道士自然要“辦事”,他們拿出符紙,在上麵畫了幾筆,此符名曰“辟兵符”,李貞見狀,立刻命他們連夜趕製了近一萬張,並將符紙分發給將士。

    麴崇裕已經兵臨城下,李貞派自己的兒子李規和女婿裴守德出城迎敵,這群毫無戰意的士兵遇上訓練有素的朝廷軍瞬間潰不成軍,死的死逃的逃,李貞和裴守德見局勢不妙,立刻退回城中,此時他們身邊已經沒有了一兵一卒。

    豫州城的官吏和百姓見狀,立刻自發打開城門投降,畢竟誰也不想把命壓在一個造反的王爺身上。

    李貞的親信開始勸解李貞用自盡的方式來保全李唐宗室的顏麵,李貞也聽了進去,隨即與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全部自盡。

    麴崇裕趕到後,沒有為難其他人,將李貞一家的頭顱從屍體上砍下來送回神都。自此,“越王李貞之亂”宣告結束。

    這場叛亂從開始到結束隻用了十七日,李貞父子的兵力加起來不足兩萬人,何況這兩萬人不過是烏合之眾而已。

    但李貞父子至少沒有做縮頭烏龜,而且還是在他們清楚自己是以卵擊石的情況下。

    李貞父子的頭顱被懸掛在洛陽太初宮的旗杆上,這比武後頒布的任何製令都有威懾效果。

    這場叛亂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博州的官吏和百姓,他們明明已經投降了卻還是成為了丘神績的刀下亡魂,沒有人替他們喊冤,也沒有人敢。

    出賣李唐宗室的李靄,勢必會被李唐宗室唾棄。

    “翁翁……”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在遠處的山上俯視著豫州,“翁翁……”

    “四郎,我們快些離開此地吧,萬一被人發現可就走不了了。”

    男孩擦幹眼淚,“總有一日,我要讓他們血債血償。”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身旁的老人附和道,“我們快些離開此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