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結交+備考
  第28章 結交+備考

    便如此刻, 謝良臣就發現那幾個人裏有暗暗瞪祝明源的。

    安慰完謝明文,祝明源又看向謝良臣,問道:“謝師弟, 你怎麽會想到去讀律書和算學,是有什麽特別的契機嗎?”

    兩人如今也不過是第二次見麵,可他卻已經十分自來熟的問起了私事,謝良臣也確信自己當初的確是看走了眼,這人才不會是什麽性格靦腆的書生。

    隻不過祝明源這樣心直口快的人謝良臣也不討厭,於是便道:“有時看經義看煩了, 便想著看其他書換換腦子。”

    他說的是實話,因為這裏唯一能打發時間的事就是看書,所以謝良臣也會經常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甚至誌怪類的雜書他也是看過的。

    “哈哈哈,原來謝師弟與我一樣, 我也常常看著看著就會不耐煩,總偷偷看話本,隻不過要背著我爹,否則被他發現了, 挨打事小, 丟書事大。”說到後頭, 祝明源還誇張的拍拍胸口,活似耍寶。

    謝良臣挑眉, 他可沒看出對方有什麽厭學情緒,剛才他答孫秀才的問題, 幾乎也可以算得上對答如流。

    坐在後頭的唐於成聞言, 也插話道:“那祝兄平日都看些什麽書?”顯然他對這個話題也心有戚戚焉。

    三人在這裏討論各自看的書, 一旁的謝明文則是在心底發出了一聲喟歎:估計這就是學霸的世界吧, 自己光是背夫子要求的文章就已經很費勁了,別人卻還能抽空看雜書,,

    還未等三人討論完畢,孫秀才已經進來了,他手裏拿著早上眾人交上去的文章,似乎打算逐一點評。

    開始上課,大家也就收聲端坐好,然後謝良臣就發現,這裏持兩邊觀點的人,在數量上竟差不多。

    隻不過人數上雖差不多,但文章質量卻大不相同。

    而且孫秀才點評文章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他會先閱讀一篇持“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文章,然後再讀一篇論點相反的文章,而且兩篇文章裏還有部分地方是針鋒相對的。

    這樣的講解注定課堂上不會安靜,實際也的確如此。

    尤其是分別寫兩篇文章的人,既然觀點被放出來討論,他們也就順勢想著找對方的漏洞,至於孫秀才則會故意放任他們二人爭論。

    然後在最終結果評定時,謝良臣發現,原本文章更甚一籌的人,有時在現場實際辯論時反而會落了下風,而孫秀才也會據此對這名學生提出指正。

    當然,辯論贏了的那個則也會得到額外的加分,然後他臨場發揮時說到的論點,孫秀才還會讓他再加到文章裏去。

    不得不說,孫秀才這法子著實是好,怪不得他的私塾能在鎮上開這麽多年,而且據謝正說,還有許多人想把孩子送來這裏,他卻要看資質收人,而不是給錢就收。

    大半個時辰過去了,其餘人的文章幾乎都被孫秀才誦讀過了,隻剩謝良臣和張籌兩人的文章還未被點到。

    他轉頭看了眼對方,想著估計他就是要與張籌論辯了,心裏正做著準備,上頭的孫秀才卻開口了。

    “剩下的這兩篇文論點都一樣,都道‘凡人在世,不可不作事’,不過兩人論證方式不同,文筆也各有千秋,你們可以傳閱看看。”

    嗯?兩人竟是寫了一樣的觀點?

    謝良臣還沒反應過來,孫秀才已經將兩人的文章遞了下來。

    因為坐在前排,所以謝良臣也第一個拿到了文章,不過卻不是他的,而是張籌的。

    他仔細將文章通讀一遍,在明了了對方的寫法之後,這才傳給了下一個人。

    文章雖是被他往後遞了,可謝良臣心裏卻還在想著他論證的方法。

    總的來說,張籌寫文同樣嚴格按照了一定的句式和結構來寫,隻是他不是像自己一樣,采取的是順序論證的邏輯,而是采用了“二難推理”。

    所謂“二難推理”,即先舉兩種假定,同時這兩種假定要絕對相悖,然後他再讓人做出選擇。

    可這種選擇卻不好做,因為無論你選擇哪一方,結果都是讓對方為難,而讓自己有利,從而最終達成目的。

    張籌用的就是這種辦法。

    比如他說,既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麽那些因為過食而導致生病的人,是繼續過量的吃東西,還是減少食量?

    要是繼續過量吃東西,那不就是自己主動找死?可要是不繼續,而是減少食量,那便說明壽命並非天定,而是重在人為?

    這種論辯的方法不算新穎,不過謝良臣此前確實也沒有想過,看來讀書多與同學們交流,確實比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好得多。

    他看了張籌的文章,張籌自然也看了他的。

    然後他就發現,這個比自己還要年輕幾歲的少年邏輯竟這麽嚴密,更難得的是,他文章寫得不輸自己。

    文章在同學間傳閱完,孫秀才又把各人文章發下去,然後讓每人根據今日討論情況,再把自己文章修改潤色之後交上去,這堂課便算是結束了。

    下午的課,孫秀才沒再講論辯,而是繼續之前的模式,新講了一篇大儒的經注後便讓各人提問。

    上完課,謝良臣便打算與謝明文回家,哪知他大堂兄見張籌還在伏案寫字,也表示要再呆一會。

    謝良臣無語,隻好陪他又多留了一會。

    就是這一會兒,他見上午挨了打的那三個少年互相擠眉弄眼,同時還頻頻朝祝明源看去。

    祝明源已經收拾好了東西,跟他拱手告辭:“謝師弟,明日再見。”

    謝良臣覺得那三個人眼神有些不善,想提醒祝明源小心,卻不好明說,便道:“今日天上雲多,祝兄不妨今日早些回家,你看中的書不如派家中小廝去取。”

    祝明源還以為真個天要下雨,偏頭朝外看了看,見天上雖有雲,可卻不黑,笑道:“謝師弟放心,這雨沒幾天的功夫下不來,我先告辭了。”言罷,他朝謝良臣再次拱了拱手,背著書箱出門了。

    西市的書店新上了書,不過卻不是經史子集,而是一本連載的探案話本。

    這書是時下最流行的話本,因為邏輯嚴密,案情又經常反轉,所以擁躉不少,每每上新便有人去搶購,去得晚了,有時還買不到。

    剛才聽人說那邊上了新冊,祝明源便要趕著去買下來。

    而且與前世的書粉一樣,他瘋狂的推薦謝良臣也去看這書,隻不過被他婉拒了。

    見他出了門,謝良臣裝作也在看書,低了頭,可眼光卻留意著那幾個磨蹭的少年。

    果然,就在祝明源離開後不久,謝良臣看見他們互相使了個眼色,然後也起身走了,隻不過離去的方向卻不是平日回家的路,而也是西市。

    還是不太放心,謝良臣便對謝明文道:“大哥,你一會先回去,我想起還有點事要辦,就不必等我了。”話落,他也背著書箱悄悄跟在了後頭。

    “誒,六弟!六弟!”

    謝明文伸出的手僵在半空,可謝良臣腳步未停,此刻更是連人影都瞧不見了。

    見謝明文還一臉的懵懂,旁邊的張籌倒是放下了筆,問他道:“你這族弟向來喜歡多管閑事嗎?”

    “啊?”謝明文聽他此言,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他是在跟自己說話。

    他是一直拿張籌當學習榜樣的,可卻因著對方高冷的氣質,一直沒敢搭話,此刻聽他主動挑起話題,有些受寵若驚。

    張籌將毛筆在筆洗裏洗淨,然後也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離去。

    謝明文見他動作,也跟著學,可做到一半他又覺對方剛才那話顯然是話裏有話,便問道:“張師兄剛才是在說我六弟嗎?”

    明明對方比自己還小一歲,不過因著張籌入學早,謝明文還是叫他一聲師兄。

    張籌將筆墨紙硯收好,然後背著書箱起身,隻是臨走前,他到底還是轉身提點了一句。

    “祝明源是學堂裏除了你族弟年紀最小的,偏偏他說話又口無遮掩,常常得罪人都不知道,這麽些年下來,早有人看不慣他了,你那族弟雖是看出來了,恐怕一人也是沒什麽用的。”

    今日的事實際算是導火索。

    本來那三個人就因為祝明源年紀輕輕卻比自己學的還好而心生嫉妒,偏偏他卻還一副自己並沒有很努力的樣子,總是口無遮攔。

    再加上他今天說他們挨打是因為不夠刻苦,又“炫耀”自己不耐煩看書卻仍能碾壓他們,終於,這些人忍不下去了,準備給他點顏色瞧瞧。

    聽說那三人要去揍祝明源,謝明文嚇得趕緊收拾東西也追了出去。

    他六弟真是的,這麽危險的事怎麽也敢冒險?!

    匆匆朝西市趕去,謝明文急得滿頭是汗,正慌張的左右張望尋找兩人,哪知卻看見了剛才那三個少年。

    此刻三人正狼狽的從一個小巷子裏跑出來,還時不時的朝後看,像是怕被什麽人追上,而且其中一人衣衫下擺還有些水漬。

    謝明文趕緊追上去,然後就在小巷子裏看見了頭上頂著個破竹簍的祝明源,和在一旁站得筆直的他六弟。

    見人被打跑了,祝明源取下頭上頂著的竹簍,兩眼冒光的看著謝良臣,興奮道:“謝師弟,你可真像書中行俠仗義的大俠!”

    他哪裏是什麽大俠,隻不過對方實在弱雞,力氣基本也就跟謝明文差不多,本來想著人多勢眾能欺負一下祝明源,哪知他一拳打過去,對方就痛得在地上打滾。

    謝明文聽說他們還打架了,趕緊上前,目光在謝良臣身上上下掃視,問道:“六弟你沒事吧?!”

    謝良臣還沒開口,那邊祝明源先一步插話道:“良臣他可厲害著呢!那姓周的起初見他一個人,還道要他少管閑事,否則連著一塊收拾,哪知良臣一拳下去,他就痛得哭爹喊娘,哈哈哈哈!”

    謝良臣無語的看著祝明源,這人剛才明明怕得很,可偏偏嘴上卻不服軟,頭上頂著個竹簍卻仍在打嘴炮,要不是自己來,他估計真得挨一頓好打。

    現在人跑了,他又好了傷疤忘了痛,開始嘚瑟起來,真是典型的記吃不記打,下次也還敢。

    聽祝明源說了事情的經過,謝明文終於放下了心,他沒想到自己這個族弟年紀比別人小好幾歲,可打架卻這麽厲害,關鍵他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會打架的人。

    不過雖然兩人都沒受傷,他卻擔心起了另一件事來,問道:“今日你們打架,要是被夫子知道了怎麽辦?”那天拜師孫秀才可是說了不許做出有辱斯文的事的。

    而與人打架,其實就算得上有辱斯文。

    這點謝良臣倒不怎麽擔心,因為他出手的地方全不在臉上,都在身上。

    若要被人知道,隻能是他們自己去告狀,而要告狀就定然要說起因。

    顯然祝明源也想到了這一點,就見他壞笑一聲,湊近謝明文道:“謝兄不必擔心,良臣他精著呢,一下都沒打在臉上,全在身上了。”

    兩人在那邊嘀嘀咕咕,謝良臣見祝明源時不時誇張的比劃動作,甚至逐漸開始添油加醋起來,懶得再聽,搖搖頭,拿起放在地上的書箱準備回家了。

    看他要走,祝明源立刻撇下謝明文,追上來,狗腿的湊近他,小聲發問:“良臣,你剛才到底是怎麽出的手,怎麽這麽厲害?我看你力氣好像也不是很大啊。”說著他還掰了掰謝良臣的手腕,滿臉的疑惑。

    謝良臣當然不可能天生神力,他最多也就是比這些文弱書生好一點,隻不過前世打架打得多了,所以知道拳頭打在什麽地方最痛罷了。

    他一直沒開口,祝明源也不在意,隻巴巴的跟在後頭。

    直到快出鎮子了,謝良臣終於忍不住停了腳步,轉身看他:“祝師兄不回家嗎?”

    祝明源砸吧下嘴,竟真的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你說我現在回去告訴我爹,說我去你家做客,他會不會同意?”

    謝良臣被他這想一出是一出的思維驚到,旁邊跟著的謝明文感覺被冷落,湊上來道:“從這裏走到平頂村,要走一個時辰,祝師兄能行嗎?”

    聽說要走一個時辰的路,祝明源遲疑了,他惋惜的看了看謝良臣,道:“那今日就算了,下次等學堂放假,我讓人套了車,再去平頂村找你,到時你可得教教我。”

    謝良臣怕他繼續糾纏,隻好敷衍的“嗯嗯”兩聲,他才不信這個連走路都嫌累的人真能去學打架。

    第二天,謝良臣剛到教室,就聽說昨天的那三個人請了病假,而且據說他們還打算從孫秀才這裏退學,以後要去別的私塾上課。

    這消息是唐於成告訴他的,不過對於他們為什麽要退學,祝明源卻道是對方嫌丟臉,畢竟他們其中一個還嚇得尿了褲子。

    對於這個說法謝良臣半信半疑,因為孫秀才並沒有多問什麽,他們說要從這裏退學,他很幹脆的就同意了,而且還把束脩退了一半回去。

    他總覺得這事孫秀才或許知道些什麽,可卻也想不通他怎麽會知道。

    教室的角落裏,張籌正在桌案上練字,謝良臣想起他大哥昨天說的話,又聯想到早上來時看見對方從孫秀才的書房裏出來,總覺得這事或許跟他脫不了關係。

    於是等上午課程結束後,謝良臣便走到對方桌前,朝他揖了一禮,道:“多謝張兄。”

    張籌頭也沒抬,卻是淡淡的“嗯”了一聲,收下了這聲道謝。

    嗬,這人倒是有趣。

    時間如水而過,三年過去,謝良臣也終於準備下場參加縣試了。

    在這三年裏,孫秀才的私塾甲班一直沒再添新人,而謝良臣也與祝明源、張籌還有唐於成成了好朋友。

    其中張籌和唐於成已經下場參加過兩場縣試和一場府試,隻不過隻有張籌過了府試,得了童生功名,而唐於成隻過了縣試,沒能過府試。

    原本謝良臣去年也想下場試試,可孫秀才說與其一次不中或是名次不好,不如多積累一年,厚積薄發,一鼓作氣拿下秀才功名。

    他說得確實也在理,便如現在唐於成,因為他縣試成績隻能算中等,府試便沒過,然後現在壓力就挺大,還時不時焦慮自己又要落榜。

    所以對於甲班裏年紀最小的兩個人,謝良臣和祝明源,孫秀才便道讓他們再等等,等二月再下場應考。

    要成為秀才,需得經過縣、府、院三場考試,而且每場考試從報名起手續就十分的繁雜。

    古人對於考生的出身要求很嚴格,大融也不例外,基本遵從了之前的製度,也就是出身倡、優、皂隸等職業的子孫不可參考。

    所以便要求考生報名時需得填寫詳細的履曆表,履曆表涉及三代,且要附上考生小像已備查驗。

    除此之外,還得有人作保。

    這裏作保有兩種方式,一是可以五名考生互結,也可以由本縣廩生出麵作保,其中前者要求若有一人信息虛假則連坐,後者則是要給作保費,價格大概在三兩銀子左右。

    因為這次考試隻有謝良臣和祝明源同考,所以他們便通過孫秀才找了一位廩生作保,他是本縣為數不多的廩生之一,因此找他作保的人不少,據說光是收作保費就收了一大筆銀子。

    除此之外,縣衙也還會再派一位廩生做副保,要是沒有官府派的這名副保,考生同樣不能參考。

    這便是為了防止有些廩生隻圖收錢,然後讓不符合考試要求的考生混進來。

    縣衙已經貼出了告示,公布了考期,與以往一樣,今年縣試仍舊隻考三場,每場考一天,北院正門卯時點名,搜身進場。

    考期雖是提前一個月公布,可是按照以往的慣例,縣裏從告示公布出來起,必定就有學子開始往榮縣趕,尤其是那種家裏不缺錢的。

    像張籌,因為當初去得晚,縣裏絕大部分客棧都已經住滿,他最後隻能住到很遠的地方。

    如此一來周圍環境吵鬧不說,有時甚至不怎麽安全,加上路遠以及每天要提前搜身進場,所以他嚴重的睡眠不足,最後也隻考了第七名。

    所以,謝良臣便與祝明源商量,他們早些出發,然後找一間近些的客棧住下。

    他要去縣城考試,謝石頭自然不放心,表示要去陪考,謝良臣本來想說不用,可見他爹一副他要去闖龍潭虎穴的模樣,又把話吞了回去。

    而祝明源家則更是誇張,他爹不僅親自去了,而且還帶了不少的人,有專門拿行李的,還有專門照顧他起居,給他鋪床疊被的,甚至連廚娘都帶了一個。

    等到出發那日,謝良臣看著自家一人挎著一個的包袱,再看看對麵兩輛馬車,終於釋然,一行人開始往縣城趕。

    因為有了馬車,這次他們去縣城的時間大大縮短,一日的功夫便到了榮縣。

    而且為了不讓兒子太過顛簸,祝老爺還特地讓車夫趕得慢些,否則他們到得更快。

    到了城門口,謝良臣便見已有不少書生模樣打扮的人進城,看來今年參考的人仍舊不少。

    實際上榮縣這幾年每年來考試的人都是逐年增多的,一是因為以前沒考中的還會繼續來考,二是每年都有新的考生參與進來,因此考生隊伍逐年壯大。

    聽唐於成說,光是去年就有500人應考,而總共卻隻取中了不到40名。

    雖然這取中率還不到十分之一,其實卻已經算高了,因為越到後麵錄取率會越低,而考生的人數不僅會更多,而且還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競爭更大。

    因此才剛進縣城,便是心大如祝明源也有點緊張起來。

    一行人沿著大街往貢院方向趕,一路便看見許多客棧已經掛出了牌子,還有小二在招攬生意,大多是在介紹本店情況,比如可以為考生們提供報信服務啊,或者說加錢可以包接送等等。

    一般會提供這些額外服務的客棧大多都離貢院較遠,而那些離得近的,根本不屑於招攬客人,反而是客人要上趕著他們。

    便如此刻,謝良臣他們一路坐著馬車往貢院方向去,越是靠近貢院門口的客棧,門前越是沒有小二招攬生意,可卻照樣人來人往生意好得很,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文人打扮。

    貢院就建在離縣衙不遠處,中間隻隔了條街,謝良臣已經來過這裏好幾次,當然清楚這邊算得上是榮縣的富人區,可是等問到客棧價格的時候,他還是吃了一驚。

    這條街上離貢院最近的客棧,走路到貢院要不了一刻鍾,可房價也貴,一間上房每天的住宿費是200文,至於吃飯則另算。

    200文,也就是說在這裏住一天就要差不多20升稻穀,住一個月就要6兩銀子。

    他們表示太貴了,掌櫃卻道:“客官可別嫌貴,咱們這可是全縣最好的客棧了,而且不僅客房住著舒坦安靜,那吃的東西也是沒得挑,便是那蜀中才有的竹蓀,咱們這兒的廚房也有,一道菜用料就得花上好幾兩銀子,說句冒犯的話,那可是宮裏的陛下才能吃的好東西,你說吃了陛下才能吃的東西,能考得不好嗎?”

    謝良臣本在想要不換一間客棧,卻沒成想聽到掌櫃這話,實在忍不住汗了一汗。

    平頂村雖家家戶戶都在種竹蓀,產量也比以前多,不過價格也相應的壓低了點,然後謝良臣看著情況,便讓他哥不要育種太多。

    左右這東西普通百姓目前都還消費不起,所以宰宰那些權貴富豪也沒關係。

    因此他們賣給周掌櫃的價格便最終定在了一百文一棵,而且他也主要是發往京城以及省城等地區,像縣一級的地方,周掌櫃幹脆就沒想過做這生意。

    因此,雖然平頂村產竹蓀,可是本地世麵上卻很少見到,加之交易都由他哥與貨棧交接完成,因此縣裏也並未有多少竹蓀流通。

    現在聽掌櫃說他們也拿到了貨,謝良臣便知這老板或許真是有點背景,想著住在這裏或許也不錯。

    而那邊祝老爺聽掌櫃吹噓一通,也心動了,一行人便在客棧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