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二七一)? 聯歡會
  香港回歸舉國歡,中華民族展笑顏;

  小河小學小河村,村民學生大聯歡。

  “平靜的日子,總會讓人心生波瀾。”

  生活就像大海,大部分時候總是風平浪靜,但是有時候也是波瀾迭起,甚至有時也遭受狂風暴雨,時而掀起滔天巨浪。

  生活本身無滋無味,平淡似水,大部分時候平平靜靜,但是平靜中也隱忍對大風大浪的需求,波瀾不驚中也蘊藏著對不平凡生活的追求。

  所以,大海要有波瀾,生活要有驚喜,即便沒有自然的驚奇,人們也要努力創造人為的刺激。

  其實,不僅生活要有波瀾,學習的過程也要有適當的調節,要輔以學習點美術或者音樂,上點體育課什麽的,這樣學習的過程才不會索然無味,學習才不會半途而廢。

  所以,生活需要變換形式和內容,需要在不同的時段做一些不同的新鮮事情。學生學習過程要有不同形式的娛樂活動加以調節,所以,在適當的時候,利用適當的機會,完全可以創造一些新的娛樂形式,以便讓學生體驗生活的波瀾,讓學生增加內心的快樂,以便增加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情趣和樂趣。

  因此,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張文學抓住“慶香港回歸”這一大快人心的事件,再借助“慶元旦”這個值得歡慶的時刻,張文學和老師們商量以後,決定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底這舉行一個“慶香港回歸和元旦晚會”,並且小河小學學生聯合小河村村民進行一次聯合晚會。

  舉辦這個晚會的目的當然首先是慶祝香港回歸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感受祖國強大的力量,同時調節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波瀾壯闊,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有所放鬆,獲得大腦的放鬆和短暫的快樂。

  於是,張文學把搞好這個晚會當作一個重要任務來做,因為張文學第一次搞這樣一個晚會,對於搞這樣一個大型晚會張文學根本也沒有經驗,所以,張文學一點也不能怠慢,必須用心精心努力做好。

  於是,張文學幫助各班班主任物色有才藝的學生苗子,然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感覺,張文學鼓勵學生在班內學生麵前大膽試著表演,然後張文學指導學生把動作表演到位,把聲音傳遞清楚。

  同時,張文學配合村幹部對於有才藝的村民進行訪問,給他們講講參加演出的好處,鼓勵他們抱著娛樂的心態去參加演出,已達到讓自己快樂和讓觀眾高興的娛樂目的,張文學告訴這些有才藝的村民要抱著“貴在參與”的心態去參賽,不要在乎自己的水平,不要在乎自己的技能,更不要過分計較什麽理想的效果,隻要參與了,大家娛樂了,大家高興了,自己盡興了,那就達到了舉行這個晚會的目的了,所以,不要膽怯,不要有顧慮,對於個人而言,能夠登台演出就是英雄,隻要有過程,就一定會贏得尊敬和佩服的。

  “一句好話暖三冬。”

  在張文學的精心指導和熱切鼓勵下,小河小學的不少同學積極報名參加晚會項目,小河村的村民也被張文學真心的話語和熱心的鼓勵所感動,然後就有不少有藝術特長的村民報名,表示要在聯歡晚會上表演節目,尤其,小河村自發形成的樂隊,也就是有幾個老漢形成的演奏樂隊也不約而同要求到場演奏,並且另外自創了一個說唱節目。這個說唱節目是說張文學的,雖然張文學倒也不願意把自己說得多麽偉大,但是張文學也不忍心掃了這些多才多藝人的興,所以,張文學也就違心勉強同意了。

  這樣,經過各方麵精心準備,節目單終於出爐。

  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六點半,小河小學學生代表和小河村民部分代表共一百多人參加了“慶回歸慶元旦晚會”,晚會以學生載歌載舞的演唱開始,以小河村村民的器樂合奏結束。整個晚會熱鬧非凡,流光溢彩,歌聲嘹亮,舞蹈喜慶,在座所有人時而喝彩,時而鼓掌,整個晚會曆時兩個半小時,充滿了溫馨喜慶的氛圍,讓大家輕鬆而快樂,喜慶還歡樂。

  在晚會的節目中,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幾個村民合說的說唱節目《張文學》。

  這個節目的內容是:

  說文學

  金山銀河有銅鑼,

  銅鑼縣有張文學。

  文學是個好少年,

  學習刻苦上師範。

  成績優秀不簡單,

  中考成績鄉狀元。

  師範畢業回小河,

  教師教學沒的說。

  當了校長建新校,

  嶄新校園都叫好。

  文學修建大操場,

  小河村民健身忙。

  小河建設遊泳池,

  小河學生有出息。

  文學做事為人民,

  魚水情深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