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二六二) 嘉獎
  文明校園已評上,小河小學美名揚;

  文學受到縣嘉獎,喜得獎金和獎狀。

  “無心插柳柳成蔭。”

  說實話,連張文學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當校長這個鄉村小學竟然被縣裏作為“市文明校園”的候選學校被報到了市裏。因為,縣裏隻推舉了一個學校,那便是小河小學,張文學心想其它縣裏的名校那不要反了天了,那些個名校長是不是會驚訝得合不攏嘴啊?因為自己都感到驚訝,所以,那些名校沒有被推舉上去,那些名校長有點想法也是正常的,縣裏要是把小河小學換成別的名校,他張文學也是毫無怨言的,也是心悅誠服的,也是甘心情願而且絕無怨言的。

  可是,張文學反過來一想,小河小學被評上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後來聽教育局領導說,隻是因為其它學校沒有標準遊泳池才沒有資格參評的。張文學心想,多虧自己在早些年就有讓孩子們安全遊泳的想法,否則,張文學才不會費那“九牛二虎之力”去引水建設遊泳池呢,現在好了,不僅可以培養遊泳人才,還可以參評“文明校園”,那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了。

  張文學突然恍然大悟了。生活的特點就是活活活,人生的特點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工作的特點就是未雨綢繆,領導魅力就是高屋建瓴和高瞻遠矚,所以,凡事不能夠完全按常規出牌,應該跳出圈子想問題,應該幹著今天的事,想著明天的危機感,眼光要前瞻,思想要前衛,思路要超前。隻有今天快人一步,將來才能快人很多。

  張文學因為愛思考和琢磨已經嚐到了甜頭,但是人家張文學不止品嚐了甜頭就完,人家還要思考怎樣永遠嚐甜頭,怎樣經常快人一步。

  這不,張文學已經嗅到了上級領導搞素質教育的意圖,張文學決定下一步把遊泳課和籃球課放在學生日常課程中,讓所有學生參與到素質教育的活動中經受鍛煉,一是全麵提高學生體質,從而為產生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也有利於培養更全麵的複合型人才,從而讓小河小學名副其實成為一個發展全麵有賦有特色的文明學校,讓學生德智體全麵發展並且學有特長的應用型人才。

  在確定小河小學作為“市文明校園”候選學校報上去以後,吳副縣長和教育局長也一塊來到小河小學一次,吳副縣長一是考察一下小河小學的標準操場和遊泳池,二是他本人也很好奇一個小學校長是怎樣搞出這樣的一個大攤子,進行這樣一個大動作的,同時作為領導,也要看看張文學是不是有什麽難處,是不是需要縣裏幫助償還一下債務什麽的,作為領導,不能讓幹大事的人出力流汗再傷心,更何況建設學校本就是政府的事情。

  當然,都說張文學校長其實很年輕,而且是個靦腆的大男孩,根本不像一個叱吒風雨、呼風喚雨的大領導,看上去也沒有什麽魄力,但就是這樣一個大男孩校長,卻把一個村小建設成全縣頂尖和全市一流的文明校園,而且學校成績總是第一名,教育改革市內出名,素質教育方麵培養出遊泳省冠軍,在市長那裏,在市遊泳館和市中心小學都有相當大的名氣。

  越是說得離奇,也就越引人好奇。於是吳副縣長就約教育局長直接驅車去了小河小學。

  不知怎麽,當吳副縣長的車子行駛在小河村村裏的大道上的時候,並沒有人駐足觀望吳副縣長的車子。看樣子,驅車來小河小學的人多了,人家小河村的人都見怪不怪了,對於來來往往到小河小學參觀學習的人們都熟視無睹了。

  不過,教育局長停下車子問路時候,竟然有好幾個村民不約而同前來指路和說話,還沒有同情這些人的來意,就打開了話匣子。

  有個高個子上來了點年紀的男人用自己的大嗓門說:

  “說起這個張文學呀,是學生娃娃的福星,不僅校長當得好,還讓娃娃們直接吃上國家糧,比上高中考大學的都有出息。”

  另一個中年婦女說:

  “人家張文學都把家裏的錢放到建設學校了,把地給了學校,把樹木捐給學校,把自家的豬給了建設學校的工人吃。”

  還有一個年輕人說:

  “張文學會教學,會搞改革,學生娃娃的成績總是最棒的,素質教育搞得好,你們跟人家張文學要好好學學。”

  吳副縣長聽著這些人七嘴八舌的談論,一開始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聽著聽著也就明白了幾分,村民們把他們當成來小河小學學習的了。

  吳副縣長也就將計就計吧。於是,吳副縣長笑著問道:

  “你們誇獎張文學這麽好,難道他就沒有一點缺點嗎?”

  結果,吳副縣長這番話,受到了那幾個村民的立即反駁。

  一個背著框的村民說:

  “你這個人怎麽這麽不會說話,張校長是學生娃娃的親人和恩人,也是你們這些當官的學習榜樣,怎麽好意思直呼張文學呢?就連我們這些長輩都不舍得喊張文學的名字,我們都喊張校長。你來學習,要謙虛,人家張文學才會把‘多板教學法’告訴你的。”

  另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奶奶也不依不饒,說:

  “就是啊,你要口甜一點,也才能學到張校長的真經,他的學問多著呢,他的能耐大著呢,幹啥都好,幹啥都行,夠你學習個一年半載的。我們這些大人和學生娃娃都可尊敬張校長了。”

  吳副縣長一聽來百姓的話,心裏麵也就明白了張文學是如何幹成大事情的,所有這一切是因為他有一顆無私的心,他有一顆上進的心,他有一顆火熱的為學生、為家長和為村民服務的心。

  這時,吳副縣長的大哥大電話突然響起,秘書在電話裏說市裏來了領導,要同吳副縣長工作匯報。此時此刻,吳副縣長對於張文學的印象也已經很全麵了,於是,吳副縣長給司機說掉頭回縣政府,張文學那裏已經不需要考察了,隻需要對張文學馬上通報嘉獎,馬上給小河小學和張文學校長分別發獎金。

  於是,吳副縣長和教育局長在沒有和張文學謀麵的情況下進行了一次有關張文學的采訪,此後,張文學的全麵形象已經刻畫在吳副縣長的心裏麵。除此以外,吳副縣長還收獲了一手關於張文學在建設學校、教學方麵以及素質教育方麵的材料,此行不但消除了吳副縣長的疑慮,而且還加大了吳副縣長在全縣範圍嘉獎張文學的決心和信心。

  果然,兩天以後,張文學接到電話,讓自己和教育辦公室黃主任一起到教育局小會議室開會。

  會議由教育局長主持,吳副縣長通報了張文學在學校建設、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和特色教育等方麵的成績,尤其對於這次“市文明校園”評選方麵做出了貢獻,因此確定張文學為“銅鑼縣最優秀校長”,除了把榮譽證書頒發給張文學以外,縣裏獎勵小河小學資金十萬元,另外頒發給張文學個人一萬元作為對張文學對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的獎勵。

  會後,張文學帶著這十一萬獎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小河小學。並且張文學對黃主任說現在帶著這麽多錢不方便,答應日後宴請黃主任。當然黃主任也心領神會,說:

  “去吧,一下子拿到這麽多錢,吃什麽也不會香的,以後有機會,你就好好安排一下這些錢吧。”

  “那好吧,請好吧。我一塊錢也不會花在自己身上的。”張文學樂嗬嗬向黃主任進行了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