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四九)溺亡
  預防溺水放心上,布防措施要跟上;

  報紙報道三溺亡,政府學校很慌張。

  萬物都很重要,但是還是生命至上。生活的真諦告訴我們,隻要活著,一切苦難都早晚結束,一切困難都能解決,一切坎都能過去,一切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

  所以,活著真的是非常重要。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福禍。”

  人生非常美好。但是,人生充滿了不定性,充滿了苦難,充滿了酸楚,甚至有時候也有失敗的結局。

  這就是人生所謂的酸甜苦辣鹹,生活的五味構成了人生的多味。

  之於多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受。

  有人善解人意,同時也善解生活,對於人世間的各種人就能夠知人善任,就能夠理解人意,就能夠協同同伴做好事情,就能夠妥當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別人的固執、任性和些許不足也能夠擔待,從不吹毛求疵,而是存異求同,用真情和大義去密切合作。這樣的人的生活就能平淡如水,就能把人間世事看得平淡,雖然不能對這個世界有較大的轉變,但也能較好地適應這個世界,也就是用自己的平淡對待人間的多味。世界再大,但是也改變不了我,我很渺小,但是也跟得上這個世界的步伐,兩者相處和諧,相得益彰。

  生活中的好滋味,自然不必說太多。

  生活中的甜,自然給人美好的感覺,甜東西能產生多巴胺,能夠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能身體分泌更多的荷爾蒙和更多的快樂因子,能夠優化性格,能夠讓人結交更多的朋友,總之,好處不勝枚舉,美不勝收。

  當然甜食過多也不好,據說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有可能導致心腦血管方麵的疾病。當然,這也符合辯證思維的哲學觀點。

  享受生活,任何人都入手比較快一些,適應得也比較容易。但是,之於生活中的苦與辣,那就是另一番滋味和感受了。

  對於辣這個滋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有人喜歡辣,辣味入口,一飽口福,反複咀嚼,盡享無窮的辣味,口腔火辣辣,食管熱乎乎,胃裏暖融融。然後,趁著辣味再吃上一大塊紅燒肉,辣裏混著油,油裏和著辣,又香又辣,有滋有味,真是滿足了味蕾,實惠了腸胃。

  當然,不喜歡辣的也是有的。對於不喜歡辣的,那就是一番憶苦思甜的滋味了,那就是一番棍棒酷刑的感受了。

  這裏主要說一下苦。苦是難吃的,苦是不喜歡接受的。

  雖然,苦也有好處,據說能夠抑製上火。苦東西能夠入藥,對治療一些疾病是有好處的。

  但是,無論生活的苦,還是人生的苦,都是很難接受的,都是讓人難受的。

  人生的苦楚,莫過於追求難得;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生死離別。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生死離別是自然界的恒常規律,但是,人們怎麽也不會預料到類似的事件陡然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一旦發上在自己身上那毫無疑問是飛來橫禍,是大難臨頭,是翻天覆地,是世界末日,之於當事者,當然難以承受,萬劫不複。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

  雖然人們無不喜歡生的美好,但是,老者故去雖然不舍但也是無奈的感覺。不過,後者要竭盡所能盡孝罷了。“百善孝為先”,對於作為兒女的也是對老人十分孝順的,所以就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有關孝子和孝孫的故事。

  但是,離別當中最淒慘的還是那種英年早逝和少年夭折的慘劇,那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淒淒慘慘戚戚的狀況令人痛哭流涕,讓親人捶胸頓足,讓長輩嚎啕大哭,活來死去,撕心裂肺的痛,讓人疼痛一生,中年喪子的苦,苦到全身,苦得生不如死,苦到盡頭,苦到絕望,苦到恨不得跟著逝者到那邊,苦得看不到幸存的點滴希望。

  世界很大,大的超乎想象。

  喜劇很多,多的數不過來;但是,悲劇也不少,悲劇不數不知道多少,如果真的數一下的話,數字還真的嚇人。

  據說,在一個大點的國家,因為各種溺亡、交通和其它以外而死掉的青少年,多的時候,整個國家加起來有五十多個人,也就是說,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度裏,青少年非正常減員可達一個班裏的學生數目。

  這個結果簡直觸目驚心,也確實不可理喻,當然也令人痛心疾首,這背後的千萬個愛這些孩子的大人,是如何和著淚水過日子的,他們的處境有多難誰人可知?

  誰知,這樣低概率事件在張文學所在的地區銀河市發生了。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五日,銀河日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用“溺水三人誰之過?”為標題,登載了銀河市鐵鋼縣的一個鄉鎮裏三名學生在河裏洗澡同時溺亡的事件。

  報紙上,一群疲憊不堪的人正圍著放在岸邊的三個少年遺體目瞪口呆,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捶胸頓足,一副淒淒慘慘的表情,一個慘不忍睹的情形。

  從文字表述不難獲悉,這三個小夥伴結伴在河灣深水處洗澡時候,一個小男孩突然腿抽筋,身體不由自主下沉,另兩個小夥伴救助時被帶到深水處,結果都腿抽筋,然後就沉入灣底,然後發生了溺亡事件。

  事件觸目驚心,不能不令人深思。

  於是,張文學在看到報紙後,立即召開了巡邏小河水域的班主任和骨幹教師會議,講清了形勢,分析了利害,同時也告知了責任,講明哪塊水域出問題,就追究負責老師的責任,責令老師們要不辭辛苦,確保萬無一失。

  此時此刻,張文學覺得防溺水這個工作很重要,發誓一定要記住教訓,把好生命關,給百姓一個滿意的答複。

  不經風雨不見彩虹,張文學也的確打了一個很漂亮的防溺水的仗,雖然這個仗還要持續不斷地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