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八十七) 演講賽
  形勢大好暖人心,教育發展催人進;

  全縣教育演講賽,捧得金杯成冠軍。

  生活在酸甜苦辣中悄然走過,故事在跌宕起伏中發展,人也在對錯好壞中不斷成熟起來。上天對張文學不薄,張文學也體會到了這種對他的情有獨鍾與真切厚愛。

  但是,命運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機會屬於一直不斷努力的人們。

  如此說來,在事業成功和人生幸福的成分中,自己努力的成分所占的比重還是要大一些的。

  所以,主宰成功和幸福的因素還是奮鬥者本人。

  眼下,張文學又接到一個任務,要代表銅家灣鄉教育辦公室去縣裏參加一個由縣工會和縣教育局舉辦的一個演講比賽。比賽的名稱是“講形勢,作貢獻”,將在六月二十號早八點在教育局大會議室進行。

  據羅校長講,這個演講賽本來應該逐級進行的,鄉裏也想讓銅家灣教育辦公室提前進行各演講,以便通過演講比賽選拔選手參加縣教育局舉辦的比賽,但是,無奈各學校都沒有老師報名。

  本來嘛,老師們就根本不願意參加這些個活動的,真要是參加個優質課比賽什麽的,還有可能主動些,如果沒有了學生,對著領導演講,那還真是不太適應。

  這與老師們的性格特點有關係。

  “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這句古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其間的道理還是有一些的。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誌銘,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證;

  富裕是富裕者的狂妄符,貧窮是貧窮者的低調因。

  更何況,教師自我封閉和謙虛低調還不隻是單單因為貧困的原因,還有因為教書育人工作的特點,而不得不生活在“辦公室—教室----家”的三點一線之中,就生活在自己這個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這個小圈子中,和外界的社會基本不太接觸,時間久了也就自我封閉了,雖然是漸漸習慣了,但是也就不太了解外麵的精彩世界了,從而適應麵喧囂世界的能力也就差了,膽量也小了,不要說對著領導侃侃而談,就是對待路人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人家笑話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出局了,已經不適應了。

  有的人按照社會地位和掙的錢數給人劃分地位。雖然是權作娛樂之用途,但是也說明了各階層人們在社會上的不同等級和地位。有人說:十二等級是教員,三點一線圍孩轉,所掙之錢養家難,山珍海味認不全。

  要說這個打油詩,雖然是調侃娛樂之用,但是還真是說說出了教師的主要特點,一點沒有誇大教師的清貧之苦,也沒有絲毫的貶低之意思。

  要讓我仔細體會一下,甚至作者還有一點點憐憫之意思呢。我也不知道上麵十一級都是什麽人物,也不知道後麵還有多少等級的職業類型。但是,教師這個層次的人絕對不是社會最低等的職業,至少得是倒數第二等級,這才符合我們國家這麽多年一直倡導的“尊師重教”的治國之道。否則,就是不客觀的,不真實的。

  由此可見,作者可能是懷著一腔“科教救國”熱血的憂國憂民的政治家,為教育,為教師委婉表達了迫切提高待遇和改善地位的訴求,為此,我們教師,我們家長,我們學生,我們所有關心教育,關心科技,關心國民素質,關心國家未來的人們,還都要感謝這位作者呢。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至於那首打油詩的作者到底是怎樣想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是,毋容置疑的是,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進展,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好轉,教師的工資待遇確實是有所提高了,雖然還是“山珍海味認不全”,但是,也要知道,教師也從來不太喜歡這些不必要的高價食品,而且吃起來很麻煩,甚至吃起來會出洋相,而且營養和價格的性價比也不劃算。也不是所有的認不全就是沒有錢,教師的內心也有普通人不懂的成分。

  泰戈爾說“鳥兒想做一朵雲,雲兒想當一隻鳥。”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

  教師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教師的心

  其實很簡單。一是要給他研究學術知識的空間和氛圍,這就是他的生命,幾乎就是他的一切;二是要讓他去從事他所喜愛的教書與人的工作。除此以外,隻要餓不死,就往死裏幹。因為有職業,才有尊嚴,幹得好,學生成才,家長高興,社會認可,才過得有滋有味,才活得有模有樣,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

  所以,“山珍海味認不全”是誇獎,是鼓勵,是願望,根本不是教師想要達到的目標!

  因此,清貧不是錯誤,不是恥辱,隻不過是一種不同於豪華奢侈的一種不一樣的生活,並且,比起腐化糜爛的生活不知要好多少倍。

  人生有好多種選擇,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無關金錢,不論地位。

  我們即使不讚賞教師的收入和地位,但是我們還要苟同教師們喜歡過的清貧生活,我們更要讚賞教師為學生,為社會,為國家所做的培育人才的偉大事業,更要為他們甘為人梯,願當蠟燭這種樂於奉獻的這種獻身精神而歡欣鼓舞。

  位卑未忘憂國,沉默但是偉大!

  說來說去,就是很簡單的事情。老師們都不願意出頭露麵去參加演講比賽。

  但是,到縣上比賽的這個人選必須上報,不能缺席。

  銅家灣鄉教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問了一圈,都沒有報名的,也沒有領導能說服哪個老師能報名參賽。

  沒有辦法就得想辦法。

  於是,黃主任把電話打到小河小學羅校長那裏,希望張文學能夠“雪中送炭”。

  羅校長聽到這個消息,也沒有自作主張,因為他了解張文學的演講才能屬於一般情況,甚至人多了的時候,都有點放不開,所以,演講能力就缺了一點,更何況這是縣級比賽,強手如林呀。

  但是,當羅校長找張文學征求意見的時候,沒想到張文學聽到要求以後,竟然很爽快地應承下這個任務來了。

  當然,羅校長有點小吃驚。

  張文學也明白校長的好意,於是說:

  “我覺得各方麵能力都是鍛煉出來的,幾乎沒有多少能力是天生具備的。容易做的事情固然好,但是沒有挑戰性。隻有挑戰不具備能力的,挑戰做不來的事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挑戰,做好不好做的事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才是真的有進步。”

  羅校長聽了這話很驚奇,很興奮。感覺張文學這家夥真的是不可小覷,將來肯定比自己強,能夠在事業上達到很高的高度。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很順利了。

  張文學根據演講題目“講形勢,作貢獻”寫了稿件,然後改了又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在演講比賽的前一天,張文學在銅家灣教育辦公室的小會議室裏進行了一個“小試牛刀”的小型演講會,教育辦公室在家的三個領導充當評委,聽了張文學的演講。

  幾個評委領導感覺張文學寫的事跡非常感人,但是對形勢的分析少了一點,張文學個人的激情還是少點,語調也太平淡。

  所以,張文學回到小河小學,等到學生放學以後,自己在辦公室裏又演練了幾遍,直到自己感覺距離領導的要求差不多了,而且稿件內容也已經背了下來,這才回家吃晚飯。雖然時間比較晚了,但是演講準備好了,吃的飯也就感覺比平時香多了。

  第二天,張文學和鄉教育辦公室分管工會工作的王主任一塊乘公共汽車到了演講比賽的會場。

  張文學抽簽,總共二十位選手,張文學是第三個出場的老師。按說,這個上場序號有點靠前,想拿個好名次的確有點不容易。

  但是,張文學表現十分出色。

  一是張文學雖然氣場不足,聲音不高。但是張文學寫的稿件內容充實,最主要張文學事跡突出,包括體育課上給孩子治療創傷,家長送錦旗,後來上電視的事情,還有最近發生的“飛腳救孩子”以及事跡上報的事情。這些事情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張文學娓娓道來就是最好的事跡介紹。所以,事跡突出、情真意切就是張文學演講的最大亮點。

  二是張文學聲音不高,但是形勢的分析鞭策如理,句句實情,有理有據地批判了那種不愛國,假愛國的思想,號召每一個愛國誌士都要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幹出一流的業績,那才是愛國的最好表現。

  張文學的演講打動了評委們,最後獲得平均九點八的優秀成績,一直到演講結束,一直保持著最高分。

  最後,張文學獲得縣演講比賽一等獎第一名。

  張文學獲得“一等獎”大紅榮譽證書,銅家灣教育辦公室獲得“銅鑼縣演講比賽金杯”。

  消息傳到銅家灣鄉政府和教育辦公室,所有領導都高興,都認為張文學是全鄉的救星和福將。紛紛表示,要好好培養這個銅家灣教育上的這個最亮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