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六十七)? 送禮
  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沒有做不成功的事,隻有不願做事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腳重要,做事的人更重要。

  人,注定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者。

  人,注定就要做世界上該做的事!

  人,注定成為做任何事情的智者!

  所謂智者,就是非常聰明的人。頭腦聰明,做事英明,歡天喜地,效果良好,花見花開,車見爆胎,人見人愛。

  那麽智者遇到不願意做又應該做的事情怎麽辦呢?

  當然,智者就有明確的答案了。

  如果不願,那就離開,幹脆索性不要沾染;

  如果該做,那就改變,努力嚐試學著喜歡;

  如果嚐試,無法改變,一定放棄不用再管;

  如果改變,變成喜歡,好好做完力求圓滿!

  如此說來,張文學就是這樣一個智者。當他聽到恩師的啟發,一開始覺得不可思議,非常紮心和鬧心,但是,張文學畢竟是一個愛思考的人。他經過冥思苦想,終於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現在感覺到老師說的這個事情是應該的,結論是最好做,而且通過對於羅校長的思考,羅校長在張文學發展方麵確實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所以,張文學感覺要從感情上私底下和羅校長溝通一下,從情感上接近一些,這樣有利於今後思想上的交流和工作上的溝通。所以,張文學已經成熟了,已經想通了,從內心了感覺已經應該做,喜歡做而且馬上做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了。

  想好就做,事不宜遲,說做就做。

  接下來,張文學進入物品的考量。

  張文學明白恩師的啟發。所謂“地雷”可能就是個大西瓜什麽的,所謂“手榴彈”就是白酒什麽的東西。

  說實在話,就這麽點東西,不要說校長先生,就是張文學自己也不放在心裏。

  不過話說回來,可能人家校長也壓根不在乎這些東西,但是有了這“三核桃倆棗”的物品,就看到了你對領導的敬畏之心、尊敬之意和追求進步的思想。

  另一個可能性也存在。即使張文學的恩師啟發張文學去走一走過場,表明一下張文學的想法、意誌或決心,以防因為自己沒有及時表達想法,人家校長因為不知道而把問題推向不好解決的境地。另外可能性就是或許人家校長頭腦一發熱或者從諫如流,聽了大家夥的想法,然後結論就不謀而合了呢。

  但是,這一些已經不是需要考慮內容了。

  現在就要思考應該拿點什麽東西既能達到和羅校長溝通感情的目的,又不會給羅校長造成心裏和物質負擔。也就是,不要讓人覺得我張文學是憑借送禮而達到目的的,而是通過利用“意思、意思”適當通融一點感情而為目的保駕護航的。

  當然,如果工作上受了挫折,誰又會可憐或同情你呢?

  也許,當你事事如願,馬到成功,會有很多人錦上添花。

  如此,人還是聰明絕頂好,還是未雨綢繆好。

  在這禮物選擇方麵張文學覺得難度不小,這種事情也不便再煩勞自己的恩師,因為老師已經是非常盡心了。

  張文學要給家長商量一下這個事情,畢竟家長經曆的事情多,家更是自己溫馨的港灣,是自己在困難時候停靠的地方,也是完全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地方。

  到了中午,張文學回到家裏,就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和張老師給自己提醒的事情告訴了爸爸和媽媽。

  首先張文學的爸爸張泰鬥誇獎了張文學的老師對於張文學的殷切的希望和善意的忠告,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隻有父母或者其他親人能夠做到這一步。並且告訴張文學也要好好尊敬善待自己的老師,在人生關鍵時候有個人能夠幫助你,是一輩子的福氣。

  然後,張泰鬥想到了自己家在銅家灣油坊裏還存著幾十斤花生油,於是想提出二十斤來當個禮物。張文學覺得這個禮物大了一點,但是爸爸和媽媽都說可以的,正好自己家裏生產的,也好說一點。爸媽覺得為了孩子的前途,即使砸鍋賣鐵籌錢也不算過分的。張文學說不過家長,隻好同意了。下一禮物嘛。張泰鬥覺得就依照文學老師暗示的,送兩瓶好酒。於是,張文學的媽媽拿出來一百元錢,讓張文學騎上自行車到鄉供銷社去買兩瓶好酒。張泰鬥特意關照文學,一定買好點的酒,不要買便宜的,就把一百元花光把兩瓶好酒買回來。

  張文學很擔心自己不會買酒,更不會買這麽貴的酒,兩瓶酒快要花光自己一個月的工資了。

  於是,張文學問爸爸:

  “鄉供銷社有這麽好的酒嗎?”

  “有,人家供銷社啥酒沒有啊?連茅台都有,就是怕你買不起呢。”張泰鬥覺得文學這孩子,確實還像個孩子,仍然需要鍛煉的。

  “那,人家售貨員要問我為何買這麽貴的酒,我咋說呀?”

  “傻孩子,人家賣西的哪有問這麽不著邊際的問題的呀?問的話,你就說孝順老子的。”

  “人家不會相信的,普通人家哪有喝這麽貴的酒的?他們會不會懷疑我送禮呀?”

  “不會的。沒人管閑事的。哪有像你當老師的喜歡刨根問底的?放心吧!實在不行,你就說給老丈人買的。”

  “那更不行呀,我這麽小,對象都不知道在哪,哪裏來的老丈人呀?撒謊會露餡的。”

  張文學說完這話,他的爸媽都笑了。

  媽媽說:

  “行了,孩子,到時候,你就應付吧。隻要下午把酒買來就行,你爸給你把花生油取回來,就萬事大吉了”。

  當然,事情設想複雜,其實做起來倒是沒有這樣複雜了。

  張文學很順利地用九十元買了兩瓶精裝的瀘州老窖,用一個自帶的書包包的嚴嚴實實綁在自行車後座上,售貨員倒真是沒有問東問西的,但是不保證村民朋友不會刨根問底的,於是張文學覺得還是隱藏不露比較好一點,免得費盡口舌還破綻百出。

  回到家裏,爸爸也順利取來了一大桶二十斤裝的花生油,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張文學決定利用晚飯時間給校長送過去,羅校長平時晚飯過後才騎自行車回到銅家灣鄉上的家的。

  於是,張文學的爸媽幫助文學用塑料袋子套好花生油桶,然後再用編織袋裝起來,然後再把兩瓶好酒放進編織袋裏,最後把編織袋紮起來,這樣就把禮物包裝的天衣無縫了。

  最後,張文學把禮品袋裝上張文學自行車的貨架子,就由張文學騎車直接前往學校了。

  張文學到了學校的時候,大小兩個辦公室裏麵,隻有羅校長一個人在校長室,而且也準備拾掇物品。準備啟程回家去了。

  張文學看到校長在辦公室內,就開始卸貨,張文學卸完袋子一看整個校園還是沒有別人,就直接搬到校長自行車貨架上了,並且用繩子橫豎紮好,確保萬無一失以後,就直接進入進校長室了,看見校長也笑嘻嘻地站立著迎接他,就說:

  “校長,謝謝這兩年您的提攜和關照。我爸爸讓我給你拿了點自己家裏加工的花生油,還有我姐姐拿給爸爸的兩瓶酒。我爸他氣管不好,不能喝,就一塊給您裝進去了,略表寸心吧。”

  “那怎麽好啊,你看看你想得多仔細,沒必要的。你工作這麽出色,都是自己奮鬥的,我也沒有操什麽心的。有其它事情嗎?”

  “沒事的,我就是下學期還是教我那兩個班。”張文學怯怯地說。

  “那不算事情的。青年人勇挑重擔,我們是支持的,何況,你教的那麽好。誰能換掉你,也不忍心呀。放心吧,這事我已經和老張商量好了。”

  張文學如釋重負,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

  “那好,校長,我那就先回家了,我爸媽還在等我吃晚飯呢。再見!”

  “那好。好好幹,我看好你的未來。再見!”

  張文學回家了。

  張文學騎的自行車飛快,

  張文學的內心非常爽快,

  張文學終於學會了和領導溝通的本領,

  張文學終於因為得以重用而感到內心非常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