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和諸將
  曹操看了眼段萍,段萍連忙擺手說道:“嘿嘿嘿,我瞎說的,曹公不要放在心上。”

  曹操歎了口氣說道:“孤怎麽會妒忌文遠,孤高興都來不及。可惜呀,文遠太出色,讓文則文謙兩人知道。”

  “對他二人有啥影響?”

  段萍一臉疑惑地看著曹操問道。

  “唉,當年孤在宛城遭逢張繡先降後叛,場麵一度非常混亂。唯獨文則約束部下,且戰且退,就算有士卒戰死,文則的隊伍也沒有散亂。文則還處罰趁火打劫的青州兵,等築好了濠溝抵擋住張繡,才令人通知孤並作解釋。孤曾經說過文則能在當時敵人急攻,隊伍混亂之時,整頓軍隊,追討搶掠惡行,安營築寨堅守,古之名將猶不可及。”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想了想一臉尷尬地說道:“嗯,這老於跟張遼將軍兩人好像就可以進行比較了,但是這誰強誰弱,真難看出來,那樂將軍又是怎麽回事?”

  曹操聽到段萍的疑問,長長地歎了口氣:“文謙聽到文則與文遠兩人比誰強誰弱,文謙嘲笑兩人。說兩人因為沒有他勇武善戰,所以壓不住手下。”

  段萍聽到曹操的回答,心想:“樂進真是不嫌事大。不過想想也是,老於跟張遼兩人好像真的沒有樂進驍勇,等等,文則、文謙、文遠,真難得,三個都是以文為字,卻都是武將。”

  段萍不禁為自己的發現感到得意,不禁笑出聲,曹操聽到段萍笑出聲一臉不悅地說道:“君泊,孤現在因為三將不合頭都大了,你居然還能笑出聲,看來你已經想到辦法了嘛,說出來讓孤參詳參詳!”

  段萍聽到曹操的話語,連忙搖頭說道:“曹公,你別開玩笑了,我可沒有辦法。他們三人個個有功勞,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們三人都是曹公手下大將,要比個高低,還真沒辦法解決。”

  “那你還笑?是笑孤連三個將領都不能管住嗎?”

  曹操麵無表情地看著段萍說道。

  段萍連忙擺手說道:“誒,曹公不要誤會,雖然沒有辦法讓他們不爭鬥,但是可以找個人鎮住他們三。”

  “誰?”

  曹操聽到段萍的話語一下來了興趣,連忙問道。

  段萍不假思索地說道:“趙儼!”

  “趙儼,這是誰?”

  曹操聽到“趙儼”的名字完全沒有印象,程昱想了想雙手抱拳說道:“丞相,你忘了,官渡大戰之時,趙儼在陽安郡寫信給文若。信中以道艱路險,輜重必招致敵寇的襲擾以及百姓窮困,周圍鄰近的郡縣都有反叛之聲為由,請文若免去陽安郡綿絹。當時趙儼擔心文若不答應,還以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藏富於民安撫於民上奏文若。”

  曹操聽到程昱的提醒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啊,仲德公這麽一說孤記得了。趙儼,趙伯然嘛!當年他跟李通率領陽安郡軍民,平息了流竄於淮河與汝河之間的流寇,使陽安成為屏護許昌的堅固堡壘,免去了孤的後顧之憂。不過他是文官,文則等人可是久經沙場的武將,用趙儼能夠鎮得住他們三人嗎?”

  曹操看著程昱,程昱此時低下頭,曹操又看向段萍,畢竟“趙儼”是段萍提出來的。

  段萍不假思索雙手抱拳斬釘截鐵地說道:“能!”

  “君泊很了解趙儼?”

  “完全不了解。”

  曹操聽到段萍的回答,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曹操定了定心神看著段萍說道:“君泊對趙儼一點都不了解,那為何還大力舉薦趙儼?”

  段萍聽到曹操的疑問,一臉平靜地看著曹操回答道:“曹公,趙儼在陽安,可以協調將軍李通,想必趙儼知道跟武將應該如何打交道。要知道李通將軍可是一位狠人呀,趙儼能跟李通將軍相處融洽,老於他們三位雖然現在爭功排名,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是講道理的,讓趙儼去,合適。”

  曹操聽到段萍的回答緩緩捋了捋胡須,思考起來,程昱此時雙手抱拳說道:“丞相,君泊言之有理。伯然體恤百姓,又能協調武將,讓其協調於禁等三位將軍,相信不是難事,更何況,丞相,君泊舉薦的人何時出過錯呢。”

  曹操聽到程昱的話語,想了想說道:“嗯,仲德公言之有理,孤雖然不知道君泊如何做到的,但是君泊舉薦的人,都是人才。好,來人,傳趙儼快馬來襄陽。”

  過了幾天,趙儼來到襄陽拜見曹操。曹操上下打量了下趙儼,隻見趙儼颯爽英姿,雙眼炯炯有神,跟人一種威嚴但不失溫和的氣質。段萍看到趙儼的第一眼感覺氣質上還跟荀彧有點相像。

  曹操一臉微笑地看著趙儼問道:“伯然,可知孤為何急忙把你叫來?”

  趙儼一臉平靜地說道:“願聽丞相吩咐。”

  趙儼的態度讓曹操很高興,曹操不需要質疑者,需要的就是這種執行者。

  曹操笑著說道:“好,伯然。孤現在有一個天大的難題,君泊說隻有你能為孤解決。”

  趙儼雙手抱拳一臉平靜地說道:“願為丞相分憂。”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張遼、樂進和於禁三將現在分別屯兵長社、陽翟和潁陰三個地方。此三人都是孤心腹大將,但是現在他們彼此之間由於功高位顯而不服氣其餘二人,更是隨時可能發生嚴重的摩擦,我軍南下,目的是為了平定江南,現在強敵未滅,他們三人摩擦不斷,恐怕軍心不穩士氣低落,伯然你有何辦法?”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三位將軍能得丞相賞識,想必必定不是好勇鬥狠之輩,在下以為,應該向三位將軍陳以利弊,三位將軍一定會以大局為重。”

  “如果他們三人不聽,執意要分個高下呢?”

  趙儼聽到曹操的疑問,微微笑了笑緩緩說道:“丞相剛剛都說了,強敵未滅,那就讓三位將軍留住心中的火,戰場上比高低。”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伯然,那就辛苦你,周旋三地了。”

  “為丞相辦事,在下不會感到辛苦。”

  等趙儼走後,曹操捋著胡須看著段萍說道:“君泊,你又為孤舉薦了一位人才呀!”

  段萍尷尬地笑了笑,心想:“唉,可惜呀,這老趙日後的葬禮居然成了一個家族的催命符。”

  趙儼安撫三將成功,讓曹操心頭大石落地,可是不知怎麽的,孔融居然知道三將不合的消息,孔融又來到曹操麵前冷嘲熱諷。

  曹操此時氣得雙手緊緊抓著椅子,段萍站在一旁看到曹操雙手青筋暴起,真怕曹操直接把下麵的椅子撕扯的粉碎。

  賈詡看著孔融緩緩說道:“孔北海如此冷嘲熱諷,豈有大臣風範?”

  “賈文和,你憑什麽說老夫?當年不是你獻計,讓西涼兵馬反攻長安,這天下恐怕也不會亂成現在這個樣子吧!”

  說賈詡什麽都可以,就是這件事不能提。畢竟當年反攻長安的確是一條毒計,而目的隻是賈詡出於保命,但是想想蔡邕就歎息一下董卓就被王允關進監牢而死,賈詡他們這些西涼人不更是沒有生還的機會。

  賈詡知道當年獻計攻打長安的確不對,但是賈詡也沒有料到事情會失控成那樣,但是人為了活著,這又有什麽錯呢。

  賈詡本來還算是好脾氣,但是這次是真的怒了,看著孔融一臉不屑地說道:“哼,老夫?你孔融睜大眼睛看清楚,在我麵前自稱老夫,也不怕讓人笑掉大牙?老夫比你還大,孔融,虧你是孔聖人後人,連禮法都忘了嗎?”

  “賈詡你。。。。。。”

  “好了,我看孔北海你就不要與老賈爭吵了。這是你不對,你怎麽能揭人傷疤呢,不過當年那件事要是交給孔北海,孔北海一定不會那麽做,估計想都不會往那上麵想。我估計孔北海遇到那樣的情況要嘛隱姓埋名,要嘛身死,是吧!孔北海是無所謂的。”

  孔融聽到段萍出言嘲諷自己能力不濟,看了眼段萍一臉不屑地說道:“哼,段萍,你與賈詡都是一丘之貉,助紂為虐。”

  段萍聽到孔融連他都罵一臉憤怒地看著孔融,曹操開口吼道:“夠了,孔融,君泊文和為天下蒼生安寧,出謀劃策,你呢,身無寸功卻在這裏大放厥詞,你誹謗朝廷功臣,孤先記下,日後必定奏明天子,交陛下發落。”

  “哼!”

  孔融露出一臉不屑的表情,曹操看到孔融一臉不屑,表情冷峻地說道:“對了,孔融,你來荊州這麽多天,你去哪裏了?”

  “去拜拜正平之墓,丞相,你還記得誰是正平嗎?當年你借刀殺人,他現在還能看到丞相,希望丞相多福多壽呢。”

  “正平?”

  段萍一臉疑惑地看著賈詡,賈詡咳嗽了一聲緩緩說道:“禰衡禰正平。”

  段萍聽到“禰衡”的名字這才想起來,多年前那個恃才傲物的狂人,屢次譏諷曹操曹操當時居然能忍住不殺禰衡,而把禰衡送到荊州,最後禰衡得罪黃祖,死於大老粗之手。過去這麽多年段萍早就不記得禰衡了,沒想到孔融還記得。

  等孔融走後,曹操臉部肌肉微微抽動,語氣之中充滿肅殺之氣:“哼,孔融這個老匹夫,舊事重提,簡直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