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東林黨再起?
  錢謙益知道方以智學識廣博,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涉獵,其學識之雜,眾賢士無人可及。

  果然,原本爭論不以的場麵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人似乎在思索。

  那時方以智激情未了,仍就大聲說道:“漢唐集團之所以叫漢唐之名,分明明示他們與我等同宗同史,萬萬不同於那些披毛戴角的韃虜們!”

  這一番話直接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如果為韃虜行事,確實讓人心中不甘,若是為同宗同史的漢唐集團行事嘛,那真可謂是名正言順呢。

  想當初他朱家奪回了漢人的江山,也沒有見他們遍尋大宋皇家的後人,把天命重新還回趙家啊!

  明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

  大部分人開始明確表態了,認同這天下的江山就屬於人家漢唐集團------雖然是以他們不能理解的形式建立大業。

  錢謙益見閻爾梅等三人麵色發青,知道他們心中不滿,怕他們說出不好聽的話傳出去不好聽,便搶先說道:

  “漢唐集團的大兵所到之處免賦稅或半年,或一年,甚至三年,且問何人奪了天下後能夠如此大度?

  更何況他們隻讓百姓勞作幾日後便能發衣物發口糧------如此善行,老夫聞所未聞,這可不是一時一地之舉啊!”

  閻爾梅實在是忍不住了,便冷笑著說:“我聽聞他們時常威逼利誘一些大商大戶購買田地建立農場;又聞許多百姓為他們勞作都是苦不堪言,口中不敢說出半個不字------咱們讀書之人千萬別被而忘了大義,大明明主忠臣仍在啊------”

  大明明主忠臣仍在?!

  方以智聽了後滿口的苦澀,先前他可是親自投奔了那些人,知道他們已經是朽木不可雕也,完全是一盤散沙,每個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還哪裏有顧及天下大事之意。

  想到那些人的樣子,他的心中全是失落,突然間無力與別人爭論了。

  他隻是淡淡地說道:“漢唐集團大勢已定,多言無益,在下隻是對那些傳說中在水裏可以無帆而動,在陸上無牲畜可以飛跑的鐵車感興趣------”

  錢謙益見方以智沒有說到點子上,而且群賢中還有人變了臉色,似乎被閻爾梅說動了,他隻能親自出麵反駁。

  他當然需要群賢們都要站在他這麵------他知道自己如果能能裹挾的賢士越多,漢唐集團就會更加重視他,他們錢氏家族就會更加安全。

  他不求如同福建鄭氏家族那樣有權力上的勢力,他知道那是人家鄭家靠著戰功靠著為漢唐集團賣命才得到的;他也不求如同杭州城內郭氏家族和熱-赤大城內潘氏家族那樣富甲一方,那是人家有早早投靠漢唐集團的功業所成就的,誰讓他錢家當時孤陋寡聞呢------他隻求在天下仍然未全部安定下來之前,他錢氏家族能在漢唐集團的人那裏尋到一官半職。

  縱觀天下數千年吧,哪個大家族在官場上能沒有一點勢力?!

  他的子孫都是無能之輩,他這個老家夥隻能親自出馬了。

  錢謙益拱拱手道:“大商大戶購買田地興辦農場,此行為實屬正常,老夫即將在東北之地購買十萬畝------”

  十萬畝!

  群賢的眼睛都圓了------貧窮完全限製了他們的想象力。

  閻爾梅回了禮,冷冷道:“虞山先生好大的手筆啊------”

  其實他心裏想說的是,想必是被漢唐集團的人逼迫的吧,否則為何會去那苦寒之地買田地。

  錢謙益捋著長須擺擺手,道:“用卿有所不知,十萬畝田地都是荒地,一畝不過一馬票而已------而且這還是我錢家與周邊的於家、馬家三家共買。”

  閻爾梅忽然明白,這也許是錢謙益向漢唐集團的獻禮啊。

  “苦寒之地可種何物?”

  那時,還沒等錢謙益回話,方以智搶先說:“黃豆、甜菜之物大有所用!花生、玉米、土豆和棉花亦可------漢唐集團出產的蒸汽壓榨機任何人都可以用馬票買到啊,豆油和白糖的用處不必多說,就是那黃豆壓榨後所剩的豆粕從來不擔心販賣不出去!”

  錢謙益真心笑了,說:“密之也看《漢唐時報》的民生版?!”

  方以智剛來這裏時,他把自己關在一間小屋子裏,花了足足三個月才把錢謙益家裏所積攢的曆年來的《漢唐時報》看了個遍。

  錢謙益高興的是,方以智不同與群賢們,他不僅看《漢唐時報》的大義之文,同樣也細細觀看所謂的民生版,而且可能還把漢唐集團的廣告看過了。

  閻爾梅冷笑了一下,又說道:“十萬畝荒地所需勞力幾何?我所到之處看到那些勞力幾乎都為漢唐集團做事------”

  錢謙益笑著說:“用卿又有所不知,漢唐集團的人說過,他們會大批從朝鮮和日本雇傭勞工,隻加一點點的價錢散雇於我等,幾年之後,還會提供黑白膚色的勞力為我等驅使,隻需要我等找一些良農好好看管他們即可,而且還提供農業技術員專門到各家農場實地指導。”

  方以智也跟著高興起來,說:“良種、化肥、農藥和農業機械,他們也會售賣我等吧?!”

  “會的,會的!密之知道的真多------”

  “農耕之事乃是民生之本,不可不察!”

  方以智向著錢謙益做了一個長揖,正色說道:“天下百姓若是吃的飯飽,穿的衣暖,哪裏還會隨從暴徒作亂?!

  大明崇禎天子如何又會被逼死在煤山之上?!

  又哪裏會有甲申之禍?!

  隻願天下百姓過上好日,我等又管他誰來當天子大臣?!!”

  這番話情真意切,在場的所有人都麵有戚戚之色。

  那時,錢謙益歎了一口氣,說:唉,漢唐集團的人來的太晚了些-----”

  一時間許多賢士不自覺地點頭認可。

  但是到了最後,閻爾梅、歸莊和萬年少等三人到底還是告別了錢謙益,前去投靠他們認同的大明朝廷。

  錢謙益有些惋惜,也有些竊喜------剩下的賢士可都是堅定的追隨者。

  一時間,他都想重新豎起東林黨的大旗了!

  但是,他不能輕舉妄動,誰知道漢唐集團對早先的東林黨和複社是什麽態度呢。

  從那以後,錢謙益的那個招待所成了天下賢士的分流站,凡是來這裏的賢士,他們要麽留下,要麽去投奔大明朝廷了。

  錢謙益思忖良久,再加上與柳如是的商量,他決定走出關鍵的第一步:親自去拜見杭州商團的當家人巨商郭勿語!

  郭勿語給他的密信言語模糊,語意不詳-------何為民意代表,又何為揚清激濁左右異見大局?!

  他郭勿語此時為何會牽掛起了東林書院?!

  他欲老夫何去何從?!

  但是無論如何,還是先接受了郭勿語字不言的邀請為上。

  猜來猜去無益了,隻能當麵溝通才好。

  同樣的,他所圖的並非是郭氏家族的錢鈔而是郭勿語的人脈------整個杭州城內,無人不知他與漢唐集團的鮑威大人關係極好!

  聽聞鮑威大人有一次想把大好的西湖變成養雞鴨和大鵝的所謂立體養殖場------這明顯是暴殄天物、焚琴煮鶴的行為,雖然他當時的初衷是好的,聽聞是想給上學的娃娃免費雞鴨蛋吃------結果在巨商郭勿語的規勸後,鮑威大人從善如流,改變了主意。

  遊人如織的西湖終於得到了保全。

  縱觀各朝各代,能有幾個巨商能規勸了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所以,借助巨商郭勿語來接近鮑威大人是最好的方法,不唐突,不諂媚。

  當他正在算計著如何說服巨商郭勿語時,黃宗羲的回信到了。

  那信是穿著綠色製服的郵遞員親自送來的,說是掛號信,需要收信本人簽字。

  錢謙益提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他看著那貼著圖案精美的郵票的信封動了動眉毛,黃宗羲能如此回信,說明他根本不怕漢唐集團的人知道他與外人聯絡啊。

  他先前的小心有些小氣了。

  他拆開信封細細看了兩遍。

  在那信裏,黃宗羲說,事無不可對人言,漢唐集團的郵局絕對保證每封信件的安全和隱私,無事時可以認真看看《通信通訊法》,那是漢唐集團的人都要遵守的法律。

  黃宗羲說,按照漢唐集團的法律,他投靠韃虜強盜集團任職的經曆是無罪的,應該算是是脅從。

  黃宗羲說,漢唐集團寧可放掉一千個壞人也絕不冤枉了一個好人,疑罪從無呢。

  黃宗羲說,新版本的《漢唐大憲法》及其相應的刑法、民法很快就會重新出版,不日將在整個大陸發行,希望他好好看看其中的一條,“漢唐公民隻要在當地政府登記,便有自由結社、結黨的權利”。

  黃宗羲希望他能重新舉起東林黨的大旗------而至於他自己則無法加入任何黨派了,因為他是地方法官。

  漢唐大憲法同時有規定,法院、檢察院、巡警部以及軍隊人員不得加入任何黨派,除非本人脫離以上係統。

  錢謙益看完信後心裏大顫啊,漢唐集團竟然允許私人公開結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