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殺劉備
  聽到麴演的話麴義有些懵,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這位成公大兄是誰。

  “哪位成公大兄?”

  麴演看著麴義一臉迷茫,不解的回道:“自是與將軍相交莫逆的成公英了!”

  “成公英?”麴義說完腦海中的記憶就像泄閘的洪水,瞬間噴湧而出。

  成公英金城人,複姓成公,單名為英,足膽氣,有謀略。

  麴義與成公英自少年時便已結識,雖然二人一個喜文一個喜武,但卻並未影響兩人的關係,朝夕相處,感情深厚。

  後來黃巾之亂暴發,麴義奉族中長者之命,出世投軍,本來成公英是要與麴義一起的,但二人在投奔何人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成公英的意思是直接去投盧植,盧植乃當世大儒,更是朝廷親封北中郎將,追隨他前景更好。

  而麴義卻執意要投韓馥,認為冀州富饒又臨北地,更適合他們發展,兩人為此爭論許久,互不相讓,直到最後誰也沒能說服對方。

  就這樣,二人一氣之下不歡而散,各奔東西,麴義領著族人去冀州投了韓馥,而成公英因為孤身一人無法遠行,無奈回金城投靠了老鄉韓遂,二人從此再未聯係。

  麴義坐在榻上整理著思緒,感慨萬千,麴演見此識趣的退了出去,做為下屬話不能多,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說完就行。

  此時麴義心裏真的很懊惱,自己一直感歎沒有遇到好的謀士,身邊缺少能為自己出謀劃策的人,結果先是與近在咫尺的郭嘉失之交臂,又與感情深厚的成公英鬧僵,人生可以不要這麽悲慘嗎?

  麴義在心裏鄙視極了這副身體的原主人,這麽多人才卻不知道珍惜,若早招募幾個,自己現在也不用這麽被動了,真是十足的蠢貨!

  麴義站起身在廳中不住的來回踱步,臉上時而皺眉,時而搖頭,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停住了腳步,快速來到案幾前找出紙筆寫起信來。

  字數不多,寥寥幾筆便以寫好,麴義放下筆將信拿在手中反複看了兩遍,隨即折好封印,向著門外喊道:“來人!”

  麴演快步進來,抱拳道:“將軍!”

  麴義將信遞與麴演,吩咐道:“找一機靈之人去金城,將此書親手交與成公英!”

  麴演聽到是給成公英的書信,喜出望外,快速接過領命而去。

  看著溢於言表的麴演,麴義滿意的點點頭。

  麴演識大體,重情義,忠誠心細,更難能可貴的是麴演還很聰明,很多時候麴義隻要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麴演就能心領神會,當真難得!

  解開心結,麴義頓時輕鬆了許多,其實很多時候困擾自己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尊心在作怪,一旦放下麵子主動捅破窗紙,就會猛然發現,自己之前的堅持是多麽的幼稚可笑!

  歎了口氣,麴義心中忽然想道:“也不知道袁紹和公孫瓚怎麽樣了,最好兩人再打一仗,否則即使自己到了北海也會有很大的麻煩……!”

  ……

  數日前陳留,被張飛殺散的劉翊士卒逃奔回城,見到張邈痛哭道:“回太守,劉將軍領兵途徑平原,本正要劫殺麴義,卻不想從平原殺出一豹頭環眼之將,趁劉將軍不備,隻一槍便將劉將軍挑於馬下!”

  “什麽?”張邈和座下一眾文武盡皆大驚,急忙問道:“可知那賊將何人?”

  士兵回憶道:“賊將動手之前口稱燕人張翼德!”

  “燕人張翼德?”張邈感覺這個名字很是耳熟,這時座下董訪提醒道:“主公怎地忘卻?這張翼德便是那劉備義弟,劉備乃是公孫瓚任命的平原令,曾隨公孫瓚參加會盟,主公亦曾見過!”

  張邈聽完猛然醒悟,回道:“難怪如此耳熟,原來卻是此人,隻是吾與劉玄德無隙,何以令其義弟劫殺子相?”

  這一點董訪也想不明白,搖了搖頭。

  張邈臉色忐忑,哭喪道:“本欲借機討好袁紹,不想如此,恐那袁本初更加相恨,如之奈何耶?”

  董訪略一思考,笑道:“主公勿憂,事已至此,無論緣何,劉備殺害子相皆乃事實,主公可修書於袁紹,隻說派遣子相劫殺麴義,卻被劉備於平原阻攔,以致損兵折將,功虧一簣。

  那袁紹正與公孫瓚交戰,其必認為劉備乃受公孫瓚指使,故而遷怒於公孫瓚,不怨主公也!”

  張邈聽完眼睛一亮,高呼道:“言之有理!”話音剛落卻又憤恨道:“隻可恨那劉玄德,殺吾部下,不得報也!”

  董訪聽完又笑,緩緩說道:“此事易爾!”

  張邈聽聞急忙問道:“仲義可有良謀?”

  董訪拱手回道:“素聞劉備好虛名,自詡仁義,其心必野,不甘久居人下,主公隻需將子相被劉備殺害一事,傳回其老家穎川,以子相在當地之賢名,劉備必遭穎川各世家所唾棄。

  以穎川世家之能量,那劉玄德今後有難矣!”

  “哈哈,妙極!”張邈聽完董訪的計策大笑,說道:“如此,吾恨稍解!”隨即一邊給袁紹修書,一邊派人前去穎川大肆宣傳。

  ……

  穎川城外一普通宅子內,一名清瘦公子隨意的躺在榻上,一邊聽著隨從的稟報,一邊抖著腳尖。

  等隨從說完劉翊遇害的事,清瘦公子隨意的揮揮手讓其下去,待隨從走後緩緩起身,麵色轉冷,口中輕輕念叨:“劉備,劉玄德……”隨即似乎又想到什麽,喃喃道:“要選擇北海嗎?不錯……有點意思!”說完再次隨意的躺在了榻上。

  ……

  穎川城內一處大宅中,一名老者聽完劉翊被害一事,麵露憎惡,提筆寫下兩封書信,隨手交與仆人,吩咐道:“第一封派人送去河北交與友若,另一封送去東郡交與文若!”

  ……

  穎川陽翟,一名身著舊衣,腰懸佩劍的青年,聽好友說完劉翊被害之事,緊緊握住了劍柄,一臉怒容起身便走。

  好友不解急忙問道:“元直何往?”

  “平原!”

  “平原?汝不是欲同廣元去荊州,何以改去平原?”

  青年頭也不回,冷冷道:“殺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