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決一死戰
  麴義站在陣前,雖然聽不清牽招與劉備對話的內容,但看到兩人一會抹淚一會搖頭,心裏也猜出了大概,估計正在憶往昔!

  劉備愛哭是出了名的,後世曾有一種說法,說劉備是哭出的蜀漢江山,雖是玩笑,但也不得不佩服劉備在這方麵的天賦,不說別的,就說這眼淚像是在兜裏揣著一樣,說有就有,麴義承認自己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

  當然,這也是日後需要勤加練習的地方。

  劉備痛哭了一會,拱手對牽招說道:“子經不避生死報信與麴義,可謂仁至義盡,恩情至也,何必繼續跟隨,顛沛流離?

  不若子經留在平原,吾二人朝夕相處,日夜為伴,情同手足,更可免去分離之苦,豈不美哉?”

  劉備這一番話說得情意懇懇,最後再度哽咽。

  牽招聽完亦是傷感,回道:“非是招不願與君相守,實乃不可辜負麴將軍之信任也,招雖追隨麴將軍日短,然深的將軍信任,視為心腹,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安肯背也!

  吾知玄德軍命在身,俱不由己,然亦不願與玄德為敵,罷了罷了,吾這便引劍自刎,以全忠義!”說罷作勢便向腰間佩劍摸去。

  劉備看到牽招說要自殺,心中大驚,趕忙搶先一步按住牽招的胳膊,口中說道:“子經休得如此,吾等從長計議!”

  牽招聽完忽然痛哭道:“玄德勿要阻攔,事因吾起,自該吾了!”說完便欲掙脫雙手。

  “子經欲讓世人言備逼死至友乎?”說到這裏劉備默然長歎,閉眼仰天,沉默片刻後說道:“罷罷罷,吾這便引軍退去,子經亦隨麴義去吧!”說完便鬆開了牽招的雙手。

  牽招聽完漸漸不在掙紮,抬頭看了一眼劉備,心虛的問道:“如此,玄德如何向公孫瓚交待?”

  此時劉備的神情慢慢恢複正常,雖依然眼中含淚,但臉上已無半點傷感,側身道:“子經且去吧,吾自有辦法答對!”

  說完轉身上馬,在馬上一抱拳,神情複雜的看了牽招一眼,說道:“子經保重,後會有期!”隨即調轉馬頭跑回本陣。

  牽招看著回去的劉備,眼裏閃過一絲愧疚,歎了一口氣同樣上馬回到本陣。

  麴義看到回來的牽招神情有些低落,以為與劉備談崩了,對牽招說道:“子經莫要自責,雖然劉備人多,但想留下吾等卻是妄想!”

  牽招知道麴義誤會,趕忙說道:“將軍放心,玄德雖受公孫瓚之命在此攔截,然已同意撤兵讓開道路,放吾等離去!”

  “哦……?”麴義聽完有些錯愕,劉備居然同意放自己走,隨即一想對方可是劉備,心裏當下釋然,又看到牽招情緒低落,心裏隱約猜出了緣由,想了想說道:“今日讓路之情吾當銘記於心,倘若來日劉備有難,吾必助之以報此情!”

  牽招聽了猛然抬頭看向麴義,眼生感激,抱拳道:“將軍高義,招必誓死追隨!”

  一旁的崔林看了看對麵的劉備,又瞧了瞧激動的牽招,最後又看了一眼凜然的麴義,笑了!

  三人行必有師焉,吾不足多也!

  ……

  過了片刻,對麵的劉備軍果然緩緩動了起來,陸續退到一側,不一會便開始慢慢退去。

  麴義看著緩緩離開的劉備,心中疑惑,不明白劉備是真的看在牽招情麵上才退兵,還是原本就不想與自己交手。

  忽然間麴義心裏閃過一絲明悟,似乎有些明白劉備為何屢戰屢敗,但卻總能化險為夷,最後還能三分天下了……

  ……

  去往平原的路上,張飛怒氣衝衝的對劉備說道:“哥哥為何執意要放了麴義那廝?”

  一旁的關羽也有些擔憂的說道:“哥哥,放走麴義恐怕公孫瓚那裏……?”

  劉備騎在馬上,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隻是淡淡的說道:“子經與吾相交莫逆,吾焉能刀兵相向?

  ……至於公孫瓚處,到時吾自去請罪便是,隻是……這平原怕是再呆不得了,唉……!”

  張飛聽完眼睛一瞪,三兄弟朝夕相處,張飛當然明白劉備的誌向,平原雖小但劉備卻極為看重,頓時嚷道:“哥哥與那牽招有舊,俺卻不識得他,這樣,哥哥與俺五百人馬,小弟這便追上麴義結果了那廝,大不了饒過牽子經就是。

  如此既與哥哥無關,公孫瓚那裏也無法再怪罪哥哥,如何?”

  張飛說完先是看了關羽一眼,隨後一臉期待的看著劉備。

  關羽聽了張飛的話並沒有表態,但從他看向劉備的眼神中不難看出,其實也是讚成張飛這個提議的。

  張飛以為劉備會同意,誰知劉備卻搖搖頭,一揮馬鞭說道:“三弟欲陷吾於不義乎?此事休要再提!”說完打馬先去。

  “唉……!”張飛看到劉備反對,氣的用力捶了一下大腿,眼中滿是憤憤不平的怒火。

  ……

  麴義領著人馬迅速前進,此地勢力複雜,還是快些趕路的好,別到時候又出什麽變故。

  雖說麴義不怕打仗,但以目前的情況和家底來說,多一事總不如少一事。

  急急趕了約半個時辰,麴義剛想鬆口氣,突然後方傳來陣陣喊叫聲:“麴義休走!”

  “休走了麴義!”

  “……”

  聽到喊聲麴義目光一凝,雖然不知道追來的是什麽人,但肯定是敵人無疑,當即吩咐道:“子經護著崔先生和糧草先行,儁乂與吾迎敵!”說完指揮先登營擺成陣勢。

  牽招和崔林也知道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當即指揮著車仗快速向前趕去。

  麴義和張郃各持武器站在陣前,經過幾次臨陣的洗禮,此時的麴義已經沒有那麽緊張了,即使他依然沒有真正動手打過一次。

  麴義盯著遠處的追兵,心裏猜測著追來的是什麽人,按理說不應該是劉備,不管後世的評價怎麽樣,但在誠信這方麵劉備應該還是不錯的。

  可如果不是劉備,又有什麽人會從後方追來呢?

  聲音雖然早已傳到,但是追兵的速度卻並沒有特別快。

  看著遠處追兵的速度,張郃對麴義說道:“不是騎兵,人數似乎也不是很多,會不會是劉備變卦了?”

  麴義現在也迷糊了,難道真的是劉備?

  不應該啊?

  終於隨著雙方距離的拉進,麴義看清了追兵的身份,其實已經根本不需要看了,因為領兵之將已經大聲報出了名號:

  “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吾決一死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