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賊破長安
  董卓時期,呂布便為騎都尉,後升中郎將,都亭侯。

  而李傕郭汜等人隻是小小的校尉,在地位上與呂布根本無法相比。

  正因為如此,呂布才對四人嗤之以鼻,蔑視至極。

  城門處王允與太常卿種拂,大鴻臚周奐,太仆魯馗,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一眾大臣,早已等候呂布多時。

  不管這些人平時如何輕視呂布,值此危極關頭,卻都心裏明白,能解此危者,整個長安隻有呂布一人。

  呂布看到百官皆在,心中得意,亦不下馬,隻在馬上對眾人拱手回禮。

  王允拱手笑道:“些許賊寇,如何能與溫侯敵,此番出城必大勝而還,吾與諸公在城上專等,以觀溫侯神威!”

  呂布聽此仰天大笑,回道:“諸公放心,布今日定殺得城外賊寇血流成河,潰不成軍,放解吾恨!”說完打馬而去。

  王允看著呂布出城,麵露微笑,與一眾公卿走上城牆觀戰。

  呂布從東門出,正為李傕把守之地。

  李傕正與賈詡坐於帳中,忽聽呂布出城,急忙引兵而出。

  到得陣前,看到呂布騎馬提戟,耀武揚威,心中冷笑,對傳令兵吩咐道:“命三千飛熊軍皆著重甲,手持巨盾,圍攻呂布,再命兩千弓弩手伏於兩側射殺!”

  “諾”傳令兵答應一聲,快速離去。

  呂布看到李傕出寨,高喊道:“匹夫可敢一戰否?”

  話音剛落,卻見李傕陣中門旗一開,數千飛熊軍舉巨盾而出,雖步伐緩慢,卻給人一種極強的壓迫感。

  呂布見此心中明了,怒罵一聲:“卑鄙!”隨後將畫戟一揮,下令衝鋒。

  王允等人站在城牆之上,皆凝神屏氣,事關生死,心裏緊張至極,李傕等人敗退,尚可遠遁涼州,若呂布敗,眾人可能死無葬身之地矣!

  城下,呂布早與飛熊兵殺在一處,憑仗個人勇力,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但還未來得及高興,忽見兩側箭矢如雨落下。

  呂布急揮舞畫戟撥打箭矢,攻勢頓時驟減,而身後的士兵則避閃不及,頓時慘叫連連。

  城上眾人見到呂布進攻受阻,全都臉色大變,若是連呂布都難以取勝,城中還有何人能勝焉?

  李傕見到賈詡計策果然奏效,放聲大笑,對左右說道:“派出騎兵,勿必將呂布之兵全殲。”

  聽到李傕的命令,號聲頓時響起,隨即便見大批西涼騎兵從兩側向呂布包抄過去。

  呂布手下士卒,多有畏懼者,見交戰不利,慢慢後退。

  呂布見此大恨,唯恐士兵嘩變,無奈退兵。

  “豈有此理!”王允見到呂布敗退,重重捶了一下城牆,又見西涼騎兵追來,急命城上守軍放箭,呂布趁機逃回城中。

  王允看著走上城牆的呂布,臉上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笑容,冷冷問道:“溫侯何以不勝耶?”

  呂布暴怒,大聲喊道:“李傕匹夫,不顧道義,待來日再戰,吾必殺之!”

  王允眼中鄙夷之色一閃而過,麵無表情道:“如此甚好,明日且觀溫侯斬敵!”說完引公卿離去。

  呂布看著離去的王允,怒火中燒。

  晚間,長安城中一處不起眼的宅邸,燈火微亮。

  董卓舊部,李蒙,王方,胡軫聚集一起,低聲籌謀。

  胡軫掃視二人,輕聲問道:“徐榮亦在城中,何不請之?”

  李蒙微微搖頭,回道:“徐榮非太師涼州嫡係,值此要命關頭,未必與吾等齊心也!”

  胡軫聽完眼晴微轉,點頭而笑,不再多方。

  李蒙開口說道:“今李傕郭汜等人兵臨長安,聲勢浩大,連呂布亦難勝之。

  吾等原為太師麾下,雖然歸降,卻屢遭輕視,朝中公卿,視吾等如同草芥,待之甚薄,何不趁此機會,打開城門,迎大軍入城,同享富貴耶?”

  李蒙話音剛落,一旁王方當即起身說道:“呂布暴而無義,王允剛愎不仁,以吾等之前身份,待將來平穩,必難相容。

  李郭二人與吾等有舊,且皆為涼州人,見吾等相助,定然欣喜,彼時挾持聖上,以令大臣,豈不好過坐以待斃乎?”

  胡軫聽到二人一唱一和,心中明了,看著李蒙手中緩緩端起的酒樽,心中想道:“二人必已聯合,如今屋外恐早已伏下刀斧手,若不從之,必遭殺害。”

  一念至此,佯裝義憤填膺道:“想太師在世之時,吾等何其風光,滿朝公卿見到吾等,俱唯唯諾諾,哪似今日,趾高氣昂,不理不睬,當真豈有此理!

  不瞞二位,吾對此不滿久已,隻未得其便,不好出頭,今李郭四人在外,吾等當同心協力,以為內應,引兵入城,重振當日之威也!”

  李蒙和王方,聽到胡軫同意,心下大喜,李蒙將酒樽放下,大笑說道:“有吾三人同心,大事成矣!”

  三人隨即又細細籌劃一番,隻覺再無遺露,方才散去。

  呂布一連數日出城迎戰,皆不能勝,王允對其多有譏諷,態度亦大不如前,呂布心中焦躁,借酒消愁。

  正飲前,忽聽外麵喊聲陣陣,嘈雜不堪,起身喊道:“發生何事耶?”

  士兵慌張跑進,回道:“董卓舊部李蒙,王方,胡軫偷開城門,引賊兵入城!”

  呂布大驚,急提戟而出,牽過赤免馬便引兵向城門殺去,正遇敵兵殺來,當下混戰,呂布人少,左右抵擋不住,正欲回身去接家人,卻見後方亦有敵兵殺來,心中大急,再顧不得家小,引兵殺出城門,投袁術去了。

  李郭樊張四人,引兵入城,大肆劫掠,殺人無數,其中城門校尉王烈,太常種拂,大鴻臚周奐等人,盡皆死於國難。

  四人引兵殺至內城,至宣平門外,見到王允扶天子站於城上,遂約束士卒,亦不下馬,隻抬手施禮。

  天子見城下兵勢浩大,憶起當初董卓殘暴之事,心中忐忑,顫抖曰:“卿等無奏而入長安,意欲何為?”

  李郭二人仰視城上,回道:“董太師國之棟梁,卻為王允所害,臣等特來為太師報仇爾,但見王允,即便撤兵!”

  王允正在帝側,聽到二人之言,緩步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