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這也行
  米糧價格暴漲,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人自然就是諸多米鋪背後之人。

  六兩五錢了啊!

  即便掉下來,掉到三兩銀子,那也是妥妥的暴利啊。

  歸根結底,因為大家夥手中的米糧,本錢甚至不足一兩。

  聚賢樓。

  諸多米鋪的大掌櫃再度請來劉五。

  先前,大家雖是有被劉五擺了一道的嫌疑,但總歸價格漲上來了,大家夥也能正常售賣了。

  “哈哈,一切還要多謝劉掌櫃啊。”

  “是啊,劉掌櫃要是不漲價,大家隻能被動的降價。”

  “自此後,老夫願意尊餘家米鋪為米糧龍頭。”

  諸多掌櫃先後吹捧著劉五。

  雖都是恭維的詞匯,卻也有一定的道理。

  按資曆來說,餘家米鋪隻是後起之秀,但因一開始一兩二錢的售價,火爆京城,影響甚大。

  到得此時,價格漲上來,大多也都是餘家米鋪帶的頭。

  還有便是,餘家米鋪後麵可是壽寧侯張鶴齡,皇親國戚。

  大家夥跟在後麵混,沒什麽壞處。

  酒過三巡。

  有人不由得開口道:“劉掌櫃,漲價雖是緊要,可此番漲到六兩銀子,是不是稍微過了點?”

  “價格漲的太離譜,幾乎趕得上豬肉的價格了,大家夥的糧食恐怕賣不出去啊。”

  “依老夫看,劉掌櫃的用意應該是先大幅漲價,嚇一嚇外人。”

  “有了這等離譜的價格,當再次降價,定會有許多人大批量購買吧?”

  “高!高啊!劉掌櫃太高了!”

  一眾人先後開口,旋即齊齊提起杯子敬酒。

  劉五陪了一杯酒,卻是沒有多說。

  他自是明白這些人有試探他的意思,問他接下來要不要降價。

  畢竟眾人之所以期望漲價,為的就是售賣米糧。

  隻是……這價格漲都漲起來了,又豈能輕易降下去?

  猶豫了一下,劉五神秘一笑,道:“大家夥不必盯著餘家米鋪看,餘家米鋪有自己的經營方略,對諸位來說,也不一定適合,所以,接下來,無論是漲價還是降價,都隨意吧。”

  眾人紛紛訝異。

  這話有意思了。

  有自己的經營策略?

  無論怎麽說,還不都是售賣米糧嗎?

  把糧食擺出來,等著客人買。

  簡簡單單,還需要用什麽策略?

  可這話是劉五說的,味道就不一樣了。

  於是有人忍不住道:“敢問劉掌櫃,可有新路子?”

  劉五隻是笑笑,沒有解釋。

  也正因如此,一眾人見了,皆是狐疑起來。

  有問題!

  肯定有問題!

  先前,劉五還說大家夥要抱團,要擰成一根繩,漲價一起漲,降價一起降。

  現在呢?

  劉五卻又說讓大家該怎樣怎樣,就仿佛……不再跟大家夥報團取暖了似的。

  這前後矛盾的言語,若說沒問題,鬼都不信。

  接下來,眾人吃喝的熱情減退,一個個皆是心裏打著小算盤。

  劉五見狀,眼底深處閃過一抹笑意。

  不出意外的話,大事將成啊。

  魚兒都開始惦記餌料的,距離上鉤,指日可待。

  翌日。

  因為價格太過昂貴的關係,諸多米鋪跟前幾乎沒人,生意冷清至極。

  隻不過,因為劉五昨晚的那番話,諸多米鋪並未輕易降價,反而是派出了許多人手,盯緊餘家米鋪。

  而此刻,在餘家米鋪跟前,同樣沒有客人。

  但在開檔之際,一個牌子擺了出來。

  意思很簡單:從即日起,餘家米鋪出售“糧票”。

  糧票!

  這兩個字,拆分開來,大家夥倒是都能理解。

  可合在一起,就顯得格外的古怪。

  什麽意思啊?

  糧食的票子?

  購買糧食的票子?

  無數人皆是相當不解。

  恰巧此時,一名幾位年輕的富家公子經由餘家米鋪跟前。

  眼見糧票兩個字,幹脆大聲開口問:“掌櫃的,你這糧票是怎麽回事啊?”

  掌櫃劉五忙走出,笑著解釋道:“糧票,顧名思義,乃是兌換米糧的票子。”

  那富家公子又問:“兌換米糧?你家鋪子不是賣米的嗎?用銀子買你的米就是,關糧票屁事啊?”

  劉五又解釋:“這位公子,是這樣的,因為米糧運輸極不方便,故而為了購買的顧客朋友著想,隻要從餘家米鋪購買糧票,就可以持糧票到西山附近的糧庫兌換糧食,屆時,將會有專人運送糧食,親自送貨上門!”

  真相大白了。

  原本,售賣米糧乃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

  可是,米糧太重了,一石一百二十斤,許多人買了米,隻能用牲口來拉運。

  而有了這糧票就不一樣了。

  買了糧票,再用糧票去糧庫兌換,就有專人幫忙運送。

  省卻了許多麻煩。

  那富家公子點了點頭,旋即又有些不解:“你既然想著方便大家,何不在你家鋪子買了糧後,直接幫忙運送呢?還要大家跑去那什麽西山糧庫?豈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對啊!

  許多後湊過來的人皆表示認同。

  真要方便大家夥的話,那也應該是大家在這邊買了糧,你餘家米鋪派人取糧幫忙運送,豈不更簡單省事?

  劉五笑了笑,解釋道:“大家夥,並非餘家米鋪不想方便大家,而是餘家米鋪是幫人代賣糧食的,每個月要對賬,而對賬用的,便是這糧票。”

  眾人漸漸恍然。

  倒也有幾分道理。

  這裏麵涉及的問題較多,畢竟是幫人代賣,中間存在許多作弊的空間。

  假若兩邊的賬目出現了不一致的現象,就會出現分歧。

  可若以糧票作為憑證,賣出去多少,另外一邊收到多少,簡單一對賬,就清晰明確了。

  諸多疑惑解釋開來,那富家公子開口道:“倒是挺新鮮的,你家這糧怎麽賣啊?”

  劉五便指了指牌子上的小字:“六兩一石。”

  富家公子當即拍出寶鈔:“本公子要十石,你點下寶鈔,沒問題的話,就給本公子糧票吧。”

  劉五簡單檢查了一番,從下方取出糧票,交代道:“這位公子,請收好,糧票是不記名的,您若遺失了,可就無法兌換米糧了。”

  那富家公子隻是簡單查看,便大咧咧的收了糧票。

  緊接著,圍攏在附近的人先後湊上去,皆是掏出寶鈔,購買糧票。

  很快,大家夥發現,這糧票的規格並不一樣。

  有一石的,有五石的,也有十石的。

  而在糧票上麵,都蓋著印章,隻不過角度、位置都各不相同,同時還有一串複雜的字符。

  簡而言之,這玩意就像每一張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著不同的印記暗號,極難仿製。

  當日上午,消息傳出,到了下午的時候,已是有數百人跑到餘家米鋪跟前,紛紛購買糧票。

  其餘米鋪掌櫃的見了,皆是目瞪口呆。

  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