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恐慌的氣息
  糧食的價格,開始暴漲。

  幾乎無人想到。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更是想都不敢想。

  毫無道理、不講道理的暴漲啊。

  就在當日,先前令得無數人感恩戴德的餘家米鋪,價格已是一路從一兩銀子,迅速飆升至五兩五錢。

  而其他鋪子見了,更是幹脆漲到了六兩。

  一石米,六兩銀子。

  這幾乎是有明以來,從未見過的天價。

  相對而言,京城已經很繁華了。

  諸多百姓,比如小販,好一點的呢,一年可賺十兩銀子左右。

  差一點的,一年收入大概也在五兩以上。

  這般昂貴的價格也就意味著,可能大家夥辛辛苦苦的一年的努力,也就能買一兩石米。

  才一百二十斤啊!

  算下來,一斤米,五十文錢!

  比肉都貴!

  簡直就是天價啊!

  最可怕的是,所有的米鋪仿佛提前商量好似的,售價幾乎一致。

  如此一來,大家夥豈不是要活活餓死?

  無數人憂心忡忡。

  家裏有些餘糧的倒也還好,沒餘糧的,已然漸漸絕望。

  因為跟隨米糧暴漲的同時,其他吃食也有了瘋狂上揚的勢頭。

  內閣之中。

  弘治皇帝與三位閣老麵目深沉,心急如焚。

  麻煩大了,已經有了不可控的趨勢。

  “那餘家米鋪到底是怎麽回事?好端端的,為何突然漲價啊?”弘治皇帝咬著牙道。

  沒人能給出回答。

  先前,因為餘家米鋪售價極低,又聽說江南那邊的米糧價格也低,故而,其他米鋪不得不從三四兩、四五兩銀子下降至二兩一下。

  可這……才過幾天啊?

  兩三天!

  那餘家米鋪就這般漲價?

  非但漲了,而且比之先前的價格,高了數倍不止。

  沉默了許久,劉健終於開口:“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輕舉妄動。”

  弘治皇帝無奈的點頭。

  他當然明白,這事,朝廷不能輕易管。

  一旦插手,就會被扣上與民爭利的帽子。

  就如當初寧遠建議朝廷下旨抑製米糧價格一樣,不能管。

  可……隻能眼睜睜看著米價這般高,百姓們吃不起嗎?

  弘治皇帝頭疼不已。

  要想當一位開明的君主,就得承受無盡的壓力以及麵對各種各樣的麻煩。

  他有時候會想,這要是當個昏君多好。

  或者如晉惠帝那般,問問百姓們,既然米糧漲價,何不食肉糜啊?

  “陛下,臣聽聞,此番米糧價格暴漲之前,那劉能大肆購買了三十萬石米糧。”

  李東陽緩緩道:“而且,臣還聽說,在此之前,諸多米鋪用一兩八錢的價格,跟那餘家米鋪預購了三十萬石米糧。”

  弘治皇帝立刻會意過來。

  同樣是三十萬石米,這裏大抵是陰謀詭計無疑了。

  肯定是壽寧侯那廝為了掙銀子,跟劉能聯手……劉能?

  這名字,很耳生啊!

  弘治皇帝皺起眉頭。

  劉東陽便解釋道:“劉能乃是吏部的一個小官,名不見經傳。”

  弘治皇帝輕輕應了下。

  無疑了!

  區區一個小官,如何拿得出幾十萬兩銀子?

  定是壽寧侯那混賬幹的好事。

  從諸多米鋪騙取了米糧,然後與諸多米鋪合夥起來,瘋狂漲價。

  簡直就是渣滓!敗類!混賬!

  氣歸氣,可問題還得繼續思慮。

  又想了許久,弘治皇帝忍不住問道:“依三位愛卿看,這米糧的價格是否還會繼續漲啊?”

  劉健緩緩搖頭:“臣以為,不會漲,非但不會漲,反而還會逐漸下跌至四兩銀子左右。”

  李東陽也跟著道:“這米糧之所以漲價,是因為糧食短缺,可即便再如何短缺,也得有個限度。”

  “是矣!”

  謝遷道:“這般昂貴的價格,定是沒人買的,沒人買,價格就會下降,一直等到有人買,才會止住下降的趨勢。”

  弘治皇帝悄然鬆了口氣。

  道理,都是對的。

  那些米鋪可都指望賣出米糧賺取銀子呢。

  沒人買,賣不出去,就沒銀子可賺。

  喝了口茶,弘治皇帝轉而問道:“大伴,近日來,太子都在忙什麽啊?”

  蕭敬想了想道:“回陛下,近日太子極為安分,大多時候都在讀書,幾位師傅見了,皆是誇讚不絕。”

  “哦?”

  弘治皇帝訝異:“他這般老實?還讀書?不像他啊,走,與朕去瞧瞧。”

  不多時,弘治皇帝擺駕東宮。

  正值中午時分,日光透過玻璃,直入宮殿之中,隻看過去便暖洋洋的。

  再看,宮殿裏麵,朱厚照正在跟寧遠打火鍋,熱氣騰騰。

  弘治皇帝扭頭瞪了蕭敬一眼。

  蕭敬垂著頭道:“想來,殿下應該是讀書太累餓了吧。”

  弘治皇帝也沒計較,快步走了進去。

  “呀,父皇,快來坐下吃。”朱厚照擺手。

  弘治皇帝平靜而嚴肅,聞了聞那騰騰香氣,點頭坐下。

  他看了看鍋,裏麵,正有兩條碩大的黃魚,略微詫異道:“這是何物啊?”

  朱厚照立刻解釋:“父皇,這是大黃魚,海魚!”

  “嗯?”

  弘治皇帝深深的皺眉。

  旁邊的寧遠忙開口道:“陛下,此魚乃是霸州那邊運送過來的,據說這兩條魚,是被海浪衝到了沙灘,並非下海捕捉。”

  海禁!

  這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話題。

  朝廷有規定,不允許民間出海、下海,就更別提捕魚了。

  開朝大佬,也就是太祖朱元璋更是說過的“板片不得下海”的至理名言,可見一斑。

  弘治皇帝聞言,這才點頭,夾起一塊魚肉,品了品。

  味道,確實鮮美,尤其是那股特殊的海魚的味道,與尋常的河魚截然不同。

  隻不過他不動聲色,放下筷子,滿不在意道:“一般般吧,不如河魚甜嫩。”

  寧遠險些沒忍住開口。

  這是死魚啊。

  要是活的,這麽大一條,清蒸之後,稍微放點作料,那味道,簡直能美上天。

  這時,弘治皇帝側頭問道:“寧愛卿,朕問你,你怎麽看此番米糧價格暴漲啊?”

  寧遠心下旗鼓不定。

  莫不是皇帝陛下發現了什麽?

  不應該吧?

  此番他跟太子殿下都極為隱秘,除了自己人,幾乎無外人知道。

  故而,他想了想,道:“回陛下,臣不大懂,不過仔細想來,應該是那些米鋪商量好的結果吧。”

  “嗯。”

  弘治皇帝應下,又問:“可有應對之策?”

  寧遠緩緩搖頭。

  弘治皇帝見了,暗自無奈。

  他過來東宮,自也有詢問寧遠的意思。

  一直以來,寧遠都怪招、奇招頻出,令人出其不意。

  可這次,卻是令人失望了。

  既如此,他也沒什麽好辦法,唯一的辦法便是等。

  等等看,等那諸多米鋪不斷降價吧。

  隻是,讓弘治皇帝,甚至大多數人都沒想到的是,米糧的價格並未下降,反而,逐漸上揚。

  就在當晚,諸多米鋪收檔之前,餘家米鋪掛出了新的牌子。

  ——明日米價,六兩一石!

  諸多米鋪見了,立刻跟上,價格來到了六兩五錢。

  天漸漸黑了。

  一股無助、恐慌的氣息,在這黑夜逐漸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