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讓肉的孩子
  豬肉,並不是什麽稀罕物,尋常百姓人家一年到頭也能吃上些許。

  而在這大明天下,誰人都知道豬肉沒那麽好吃,腥臊味太重。

  可眼下……簡直顛覆了大家對豬肉的認知。

  非但沒有腥臊味,反而相當可口,比之少見的羊肉、甚至是牛肉都不遑多讓。

  弘治皇帝忍不住問:“這豬肉,何以如此大不同啊?”

  寧遠笑道:“因為小子在殺豬之前,做過處理。”

  “怎樣處理的?此法可否推廣天下?”弘治皇帝忙問。

  寧遠偷偷瞥了眼不遠處的蕭敬。

  “自是可以的。”

  他壓低聲音道:“至於處理方法,也極為簡單,在豬小的時候,給上那麽一刀……自此後,小豬也就老實了,肉質也就變得鮮嫩可口起來。”

  “這……”

  弘治皇帝滿是驚奇。

  竟……還可以這樣?

  經過這麽簡單的處置,肉質就能突飛猛進,若是能推廣天下……豈不是百姓之福?

  豬肉好吃了,百姓們也就更願意吃了啊,體魄自然的也就跟著增強了。

  “不錯,不錯的!”

  弘治皇帝感慨著。

  他微服西山,本打算簡單看看作坊,順帶著散散心,卻沒想到,還有如此驚喜。

  “寧小子是吧?哈哈,你這豬肉不錯,老夫會向陛下舉薦,將你這豬肉作為禦貢之物。”

  弘治皇帝笑道:“另外,你這作坊既大量出產豬肉,亦可考慮供給邊軍。”

  寧遠自是瞬間會意,向前湊了幾分:“老先生,供給邊軍是朝廷采購嗎?您放心,價錢都好商量,按照市價合算即可。”

  弘治皇帝斜瞥了一眼。

  感覺,怪怪的。

  就仿佛這小子早就準備好,知道他會提議將作坊的豬肉供給邊軍似的。

  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成。”

  “好嘞。”

  寧遠一口答應下來。

  賬得算清啊!

  他自然也想邊軍吃的好一些,甚至已經在籌劃熏肉作坊,將豬肉保存更長久,也方便運輸。

  可問題是,朝廷不能稀裏糊塗的拿走豬肉啊!

  得花錢買,一碼歸一碼。

  如此才能穩步運行發展下去。

  暗中議事完畢,酒宴終於正式開始。

  此間,一名年輕的孩童端著一盤肘子,趔趔趄趄的跑向寧遠所在一桌。

  附近便裝的護衛見了,皆是警戒起來。

  蕭敬看了看,暗中打了手勢,護衛才放下已然按住刀柄的手。

  接著,便見那孩子走到弘治皇帝跟前,大眼天真無邪,將盤中的肘子遞上。

  “伯伯,您吃。”

  聲音稚嫩清脆,卻是令得所有人側目。

  弘治皇帝轉而看向寧遠,見寧遠緩緩搖頭,這才慈眉善目的垂下頭,望著那虎頭虎腦的孩子:“為什麽要給伯伯吃呀?”

  那孩提一手揉了揉小腦袋瓜,脆生生道:“因為孩子應該尊老敬長,先生說了,融四歲,能讓梨,狗娃子已經五歲啦,當然應該比四歲的孩子更懂事啊。”

  聞言,弘治皇帝略微一怔,聽著那天真爛漫的聲音,一顆心都快融化了。

  他自幼熟讀四書五經,對“融四歲,能讓梨”自是滾瓜爛熟,此段話出自蒙學的讀物《三字經》。

  一般大家大戶的孩子能知道這句話倒也正常,可眼前這狗娃子,先前隻是流民啊!

  窮苦的流民的孩子,竟然讀書了?

  最重要的是,還能通曉其中的意思,還能親身做到!

  “這……”

  弘治皇帝深深吸氣,不由得問道:“你的先生是誰啊?”

  狗娃子抬起稚嫩的小手指向唐寅:“就是這位唐先生啊。”

  弘治皇帝順著那小手看過去。

  唐寅忙主動起身見禮,笑道:“學生唐寅,閑來無事,便教一教孩子們。”

  弘治皇帝點頭。

  他對唐寅自有所耳聞,本身是南直隸會試的解元不說,來到京城後據傳又被寧遠強製抓來西山,當時還鬧了不大不小的風波。

  而今看來,應該不是寧遠強製抓人,是這唐寅確實喜歡這西山。

  天下讀書人,大多是高傲的,尤其是唐寅,南直隸的第一名。

  如這等才子又有幾人願意屈身教導大字不識的小孩子?

  “你,不錯。”

  弘治皇帝緩緩開口,又補充道:“很不錯!”

  唐伯虎又鞠躬下去:“學生不敢當。”

  弘治皇帝回過頭,衝著那狗娃子和藹一笑:“狗娃子,這名字不好聽,伯伯給你取個名,如何呀?”

  狗娃子點頭不迭。

  弘治皇帝道:“你姓什麽?”

  狗娃子道:“姓孟。”

  弘治皇帝略微思考,笑道:“就叫孟融,如何呀?”

  “好呀好呀,多謝伯伯。”

  說著,噗通跪地行了個大禮。

  弘治皇帝忙將其扶起,又把桌上的肘子還了回去:“孟融,這肉,伯伯就不吃了,你多吃點,多吃肉聰明,也能好好讀書,記得了嗎?”

  “嗯嗯,記得啦!”孟融端著肘子跑開了。

  弘治皇帝會心而笑,自是沒了胃口。

  他站了起來,沿著山路緩緩向前而去。

  寧遠不敢耽擱,急忙跟上去。

  山並不高,哪怕大雪封天,腳下依舊可見一條黑乎乎的小路。

  來到山頂,俯視過去,下麵是嫋嫋炊煙,蒸騰一片。

  弘治皇帝不由得感慨道:“這天下的孩童,若都如狗娃子這般,大明何愁不興啊!”

  跟上來的朱厚照忙道:“父皇,這個簡單啊,多設立一些蒙學,多請一些先生……”

  話還沒說完,朱厚照便感受到弘治皇帝冰冷的目光,乖乖閉嘴了。

  弘治皇帝橫著臉:“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好威風啊,你怎麽不給自己封個亞皇帝的職銜?”

  朱厚照悶著頭,小聲嘟囔:“沒必要啊,反正當皇帝是早晚的事兒,還封個亞的幹什麽?”

  “你……”

  弘治皇帝氣息一頓。

  這逆子,是在詛咒他死嗎?

  隻是,還不等他動粗,朱厚照就灰溜溜的跑到幾十丈外,抄著手、弓著腰,滿不在乎的樣子。

  弘治皇帝隻得作罷,沉默許久後,忽而道:“這西山一派祥和,讓朕,看到了些許希望,唯獨,你能老實些就好了。”

  這話,是對身後側寧遠說的。

  換做平時,寧遠聽了這話,定是惶恐萬分的伏拜下去。

  可這一次,他隻是輕輕一笑,帶著些許無奈道:“臣也是不想的。”

  弘治皇帝沒有糾結,轉而嚴肅道:“段長是必須要平叛的,你有什麽辦法,說說看。”

  寧遠道:“臣沒有辦法。”

  “嗯?”

  弘治皇帝猛的皺眉:“你再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