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玻璃問世
  朱厚照看著手中瓶狀的透明琉璃,暗抽一口涼氣。

  琉璃倒是很常見,有些品相好的,一般用作裝飾了,品相一般的,製作成琉璃瓦,鑲嵌在窗子上,美觀的同時又能防風禦寒。

  可這透明的琉璃,卻是聞所未聞,史所未見啊!

  他將透明琉璃湊近眼前,隻見此琉璃清晰透明,雖有些許雜質,卻也比普通的琉璃強太多了。

  “老寧,這……是你搗鼓的新玩意?”朱厚照忍不住道。

  “不錯,不過卑下更願意稱此物為‘玻璃’。”寧遠笑道。

  玻璃的製作很複雜,他曆經數日也才成功燒出幾塊而已,而這巴掌大小的玻璃瓶,更是傾盡了他的全力,才勉強成功。

  他轉而道:“殿下,所謂‘玻’,乃玉之皮也,而此物透徹無暇,可當得起玉之皮的稱呼?”

  朱厚照深以為然的點頭。

  賦予一個新的名字更能顯得此物獨一無二的特性,更能體現尊貴感。

  換句話說,這是什麽?

  寶物啊!

  天下獨一份的奇珍異寶!

  “老寧,本宮明白了,將此寶物獻給太皇太後,博她老人家開心,父皇那邊也就不好打本宮了,對吧?”

  朱厚照大為欣喜,晃了晃玻璃瓶,又好奇道:“這裏麵是什麽啊?”

  寧遠笑而不語。

  朱厚照打開瓶子,聞了聞,又是驚奇萬分:“這……是甘油,製作香皂的剩餘之物?”

  寧遠卻搖了搖頭:“非也,此物乃‘護膚水’,可駐容顏眼,乃養護皮膚的絕頂珍品。”

  “哦~”

  朱厚照恍然過來。

  同樣是名字的問題。

  你叫甘油,有幾人知道是幹嘛的?可護膚水這三個字一出,隻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其效用。

  他心底徹底放鬆,忍不住大笑:“妙啊!莫說護膚水了,便是隻一玻璃瓶,本宮都能讓太皇太後開心,她老人家開心了,給父皇幾個膽子也不敢揍本宮,本宮無憂矣!哈哈哈。”

  寧遠也跟著笑了出來。

  玻璃瓶的製作隻是順手而為罷了,真正大頭還是玻璃,既已發明出來,接下來就要試著生產了。

  隻有大批量生產出來,才能真正的掙銀子啊。

  而今建了二十多個香皂作坊,香皂價格肯定要下降再下降的,雖說也有利可圖,但比起玻璃這種新玩意,自是差遠了去了。

  對大部分人來說,香皂可有可無,有了,用著方便,也有麵子。

  可當市場飽和後,也就沒了麵子效應,不出意外,便會充作尋常百姓的日用。

  而玻璃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玩意對一部分人甚至是必需品!

  宮中。

  弘治皇帝正閉目養神,平靜的麵上看不出半點情緒。

  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太子和寧遠應該快回來了吧?”

  蕭敬忙道:“想來,應該進城了。”

  “嗯。”弘治皇帝隻是點頭。

  蕭敬見了,悄然退了幾步。

  陛下的樣子看似平和,可在這平和的背後卻蘊著猛烈的暴風雨,一旦發作,定驚天動地。

  又過了一會,弘治皇帝又開口:“此時,他們應該入宮了吧?”

  蕭敬也是剛得到消息,一臉的為難:“這……太子殿下倒是入宮了,隻是那寧千戶,似是……回府了。”

  “什麽?”

  弘治皇帝猛然睜開眼,怒色盡顯。

  回府了?

  闖了這麽大的禍,回京的第一件事不是進宮覲見,反而回家了?

  嫌棄腦袋掛脖子上太久累了嗎?

  他深沉的呼吸,已是有些不耐煩。

  霸州等地的事,鬧的太大了。

  原本,他壓下那十多條人命一事,就是想看看太子跟寧遠到底有怎樣的後手,畢竟寧遠那小子既然敢提出改製馬戶,應該會有些出乎意料的方略。

  可是呢,將養馬戶的馬匹收繳後,隻是建了一些香皂作坊,還有什麽狗屁養豬場,接著,就沒了。

  沒了!!!

  以為不讓農戶養馬,就完事了?

  若真如此簡單,這等利國利民、惠澤萬千農戶之大事,朕用得著你們兩個臭小子去做?

  “混賬,平白浪費朕的苦心啊!”

  弘治皇帝咬著牙,一揮手:“把那兩個混賬叫去內閣,朕……要親自審問!”

  “是。”

  蕭敬立刻應下,頓了頓,悶著頭道:“隻是……太子殿下似是奔著清寧宮去了。”

  “什麽?”弘治皇帝猛的一瞪眼。

  這混賬,平日間不見去給太皇太後問安,做錯了事,就乖溜溜的跑去求救?

  豈有此理!

  “耍小心思是吧,朕倒要看看你能躲哪兒去!”喃喃著,旋即龍行虎步,朝著清寧宮而去。

  而此時,在清寧宮。

  太皇太後周氏正緩慢的揉搓著膝蓋。

  作為一個經曆數朝的女人,她見過太多了風浪,現在年近七十,腿腳不靈活了,老眼也昏花了,唯一期盼的,便是兒孫能好一些,江山更穩固些。

  所幸孫兒,也就是當今皇帝,還算爭氣,曾孫皇太子聰明伶俐,她也能安心的頤養天年了。

  “說來,已是許久不見皇太子來問安了啊,他最近都在忙什麽啊?”太皇太後問。

  侍在旁邊的太監想了想道:“聽聞太子殿下……似是去了霸州。”

  太皇太後有些不喜:“這不是胡鬧嗎,他今年方才出閣讀書,豈能四處亂跑,不學無術?”

  話音剛落,便有侍女傳信,太子來了。

  接著便見朱厚照急匆匆而來,噗通跪倒:“孫兒給太祖母請安,祝太祖母身體康健,壽與天齊。”

  唰!

  一下子,太皇太後的臉色以眼見的速度轉怒為喜,笑的合不攏嘴:“好好好,孫兒快起,到哀家跟前來。”

  朱厚照一臉乖巧的樣子,湊到近前坐下。

  太皇太後努力睜眼看著,又伸手摸了著朱厚照的臉龐,滿是心疼道:“距上次哀家見,清瘦了許多啊,孫兒你近來跑去哪裏了啊?”

  朱厚照一臉天真似的,道:“回曾祖母,孫兒去體察民情啦,父皇總是教導孫兒,以後要當一個好皇帝,孫兒聽聞霸州等地農戶貧苦,便過去看了看,所見之下是農戶們日子尤其艱難啊。”

  “諸位老師以及大臣們都說父皇勤懇賢明,可即便如此,仍有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令孫兒感觸頗深啊,以後定要努力向上,讓我大明更加強盛。”

  一番話落下,太皇太後深以為然的點頭,越發的慈愛了。

  看看,太子,多好啊!

  身體力行體察民情,知道百姓們過的日子不好,勵誌要當一個好皇帝,多麽的難得!

  大明有幸,祖宗有德啊!

  “好,好孫兒,但無論如何,也要千萬注意身體,萬一累著了,太祖母會心疼的。”太皇太後開心的笑著。

  “是,孫兒會記得的,太祖母也要多多注意身體呀。”朱厚照保持乖巧的樣子。

  這時,外麵忽而一道憤怒的聲音,接著,還不等宮女來報,弘治皇帝便氣衝衝的走了進來。

  弘治皇帝見了朱厚照,怒火騰騰,正要發作,卻見太皇太後笑的合不攏嘴,身軀一震,下一刻,所有的怒火盡數壓下,恭敬道:“孫兒見過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