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
  蘇居甫之妻孔氏乃京城人士, 她娘家乃世代書香, 祖上亦曾有人在前朝入朝拜相, 中途孔氏受家禍牽連被大貶過一次,從此元氣大傷, 家族行至衛國已大不如以前,到現在國帝的順安年,孔氏在京的族人登記在族譜裏的有三百餘人,在朝為官者不過十餘, 孔氏乃本家之女,經蘇讖在京舊友牽線搭橋, 蘇居甫在見過此女幾麵後便上門求娶。

  孔氏乃家中三女,其上有一兄一姐, 下麵還有兩個妹妹三個弟弟,家中人丁盛旺, 但孔家到孔氏這代,隻出了其兄一人進了禮部為刀筆小吏。

  孔氏在娘家時不打眼,便連其親兄長孔闡明對他這個三妹妹也知之甚少, 但與蘇居甫成親後, 蘇居甫與舅兄性情相符,來往頗多, 又因蘇居甫在外逢人就執言蘇家家風不抬妾, 娶賢妻唯一人爾, 孔氏在娘家乃至孔氏家族族中因此頗具了一些聲名。

  後來她朝住在家中頤養天年的小姑子笑道:“我在家中時上尊長輩, 下護幼弟幼妹, 凡事委屈了自己也不曾怠慢他們,業業兢兢不曾大意一日卻無一人記得我,我嫁了你兄長,隻因你兄長不抬妾,我卻是成了人人羨慕人人皆知的人物了。”

  孔氏性辣心慧,由此可見一斑。

  可蘇居甫愛極了她這性子,一生尊她敬她,換來了孔氏的一生相隨,貧窮富貴不相離。

  蘇苑娘為妹隨兄,對長嫂尊敬又存孺慕,又她到長兄家中時,蘇居甫在朝地位牢固,蘇家已翻身,家中好景如日中天,孔氏愛極了這個心思幹淨透明的小姑子,待她如待愛女,照顧的無微不至。

  蘇苑娘甚是感念她。

  這廂她匆匆撫過淚眼,急往前去,丫鬟們緊跟著,胡三姐見娘子急見親人,便連眼都紅了,走的還甚快,連她也要急走方能跟上,連忙小跑了兩步上前扶住了娘子:“娘子,你慢些,前堂不遠。”

  “是了。”蘇苑娘草草點頭,腳下步子絲毫未慢,等走到前後院的小門,她已小跑了起來,迫不及待去找長嫂。

  孔氏將將被請進大堂不久,抱著小兒落坐不過片刻,就聽門邊響起了一連串的腳步聲,她方才掉頭看去,就聽門邊有人喊:“嫂嫂,嫂嫂……”

  孔氏不禁站了起來,腳步往門邊移了一步。

  “嫂嫂。”蘇苑娘提著褲子邁過高檻,又朝裏急喊了一聲。

  “欸。”孔氏不禁應道,展目朝邁進門來的人望去,隻見一身著青湖色綢衣綢裙,腳踩水青色小靴的貴家少女朝她急急直麵而來。

  再頓眼一看,豈是少女,此女往後梳著一個婦人發髻,雖說這婦人髻與孔氏常見的略微有些不同,但孔氏一望便知這是女子為人婦後才會梳的頭發,不是待字閨中的少女會挽的發。

  隻見此少婦玉臉光潔,臉帶薄汗神情急切伸長著雙手朝她走來,孔氏意圖也伸手時方才發覺手上還抱著小兒,不由臉帶笑意朝迎麵而來的小美婦道:“可是苑娘?”

  “呀?”蘇苑娘靠近才看到長嫂懷中的侄子,她小小的輕喚了一記,忙垂下雙手,朝嫂子蹲身行禮:“正是苑娘,苑娘見過長嫂。”

  她蹲身下福,行了大禮,孔氏連忙放下孩子去換她:“使不得,一家人何至於此?”

  她扶了蘇苑娘起身,隻見蘇苑娘眼睛含著淚珠,迫切又欣喜的急急看著她,孔氏不知她這小姑子的急切從何而來,心道許是在家曾經聽說她,又思極其兄,小孩子見著親人就喜極而泣了。

  孔氏常聽其夫道其妹心思澄明,見不到一絲汙垢,她還曾當丈夫是愛妹心切,如今一見,已然明了丈夫對她的喜愛與說辭乃從何而來。

  “嫂嫂。”蘇苑娘又喚了她一聲,言語急急切切,態度稍有唐突,但其中之情真意切更顯非同。

  “嫂嫂在的。”孔氏不由笑了起來,愛重地摸著她的手,往下看去,“來,見見你的侄兒子,跟你兄長長得極為像。”

  小兒正昂著頭,好奇在看著他們。

  蘇苑娘上輩子見到他的時候,他已長大了,莫說抱他,那時長侄已能照顧她,替她攔人了。

  可麵前小侄小小的一個,蘇苑娘頗有些手足無措,正在想要不要抱他之時,隻見小兒突地朝她揚起了手,露出了笑臉來,脆聲叫道:“姑姑……”

  蘇苑娘的手比心快,還沒想明白,她就把人抱了起來,抱著他就往外走,想去後院把她帶來的好東西都給他。

  走了兩步又想起長嫂,忙回頭喊她:“嫂嫂,後院去。”

  孔氏被小姑子一連貫的舉止微微嚇到,但此時不容她多想,小姑子一說罷,就見她身邊的丫鬟忙上前圍過來好聲好氣相請,她忙動了一步,就被丫鬟婆子們簇擁著與小姑子一道走了。

  等到了後院,孔氏被請入坐,就見小姑子一通忙,片晌之後,隻見她腳下有了火籠,手上有了剛沏的香茶,麵前桌上擺了滿桌的什物,從小兒的書本玩偶到婦人的首飾麵膏,種類繁多,其中不乏大金大玉等名貴之物。

  蘇苑娘把給嫂子侄兒的禮物擺了一桌,突然沒見到給兄長的,回頭茫然問三姐道:“我記得給哥哥備了一些的。”

  是備了,五匹新布,一箱新書一箱筆墨紙硯,書和紙裝了一個大箱方才壘住抬進馬車裏,那可是不少,胡三姐很是肯定點頭道:“備了許多的,娘子,有布有書還有新紙呢,新紙還是姑爺吩咐家丁去汾州城裏的蔡氏造紙坊抬來裝車的。”

  抬?

  孔氏看著小姑子腳邊打開的一箱糖,她小兒兩手此時皆拿著糖在吃,他吃得滿臉糖霜,小手糖漬漬不已,此時臉手已無一處幹淨的地方,孔氏再看看滿桌之物,心中已對富南的富有、小姑子夫家的富有已有了直觀之感。

  孔氏不動聲色,又聽小姑子指著門邊一個寫了丁字的大箱子與丫鬟道:“是丁九?”

  “正是。”

  “是了。”蘇苑娘頷首,轉頭朝嫂子展顏一笑:“給哥哥的那個箱子封死了,裏頭東西有些碎,等抬回去了嫂嫂和哥哥再一道看。”

  孔氏微笑不已。

  她也是被小姑子這一通鬧糊塗了。

  尋常見麵不是訴訴衷腸便罷嗎?但打她見到小姑子,就似是不能按常理來度之了,也罷,且看著她要做什麽。

  這廂蘇苑娘剛把帶來的好東西獻給長嫂,正要和嫂嫂好好說一會兒話,南和派人來請示入庫的事情,蘇苑娘一聽想要過去親眼看著箱籠的排放,又因初見的嫂子在,頗為依依不舍。

  孔氏一見她情態,忙道:“你且去忙,我在這坐著等你,不急。”

  嫂嫂還是跟上世一樣善解人意,蘇苑娘朝她快快一福,嫣然一笑,轉頭快快去了。

  快些去,也就能快些回。

  孔氏看著她輕盈而去的背影,臉上帶著的笑容一直未散,等到門被關上方才淡了些。

  這個小姑子,與她想的很是不同。

  **

  直到天黑,孔氏告辭了三番,蘇苑娘見委實留不住嫂子了,方才派車著人送她與侄兒回去。

  孔氏所住之處離常家在京的住宅不遠,常家在外城中間,蘇宅在內城最外邊,兩家之處僅隔了一段路,但也隔了一扇內外城的大門。

  這道大門,一到晚上戌時末端就會緊閉,把內外城隔成了兩個地方。

  內城非官宦與極富貴人家無法入住。

  蘇宅在內城同是兩進兩出的院子,隻是蘇宅那兩進兩出極小,比常家所在的兩進兩出少了近乎一半的地方。

  孔氏來見初來乍到的小姑子僅提了兩個裝著點心細布的大籃子,一擔簍筐的肉麵油,回去的時候,常家裝了一馬車的回禮派人送了她。

  等到家時,孔氏下了馬車,寒風朝她襲來,她的熱麵一寒,抱著在懷裏酣睡的小兒,孔氏方才覺著從小姑子的殷殷不舍的相送中回過神來。

  小姑子對她那種真摯篤定的熱望是裝不來的,到了家中,孔氏方才長吐一口氣,把那熱切拋在了腦後,等著常家人把東西放下,恭敬告辭後,她朝家中那睜著眼睛殷切看著她的丫鬟婆子道:“小娘子極好,以後她來了,你們待她要如待我。”

  “是了是了,夫人,小娘子給您送什麽回禮了,我瞧瞧……”奶娘迫不及待朝箱子奔了過去,滿臉的欣喜。

  孔氏搖搖頭,這婆子。

  這廂常氏在京所住之處,蘇苑娘送走了長嫂,便潛下心來收拾此前因嫂子在沒來得及處置的事情。

  常伯樊到家時,已近亥時。

  此時後院主屋裏亮著燈,大屋中間的火盆鐵架上燒著水。常伯樊進屋來,就見妻子身上披著雪白的狐披,盤腿坐在炕桌邊,她身前放著長冊,手中拿著筆,見到他進來,放下手中筆偏著頭看著他不放,直到他走到眼前。

  她睜著大眼望著他,頭抬得更高了。

  常伯樊把身上的披風解下,交給了長隨,朝不說話隻管望著他的小娘子微笑道:“今日回來的晚了,嶀堂兄先回去歇息了,說明早再過來和你說話。”

  常孝嶀一直在京打理常伯樊從臨蘇吩咐過來的各項事宜,從沒回去過,這裏的宅子就是他幫著買的。

  蘇苑娘路中聽常伯樊道了不少常孝嶀在京幫他所忙之事,聽了便頷首:“那明早你若是在家用早膳,叫他一道過來?他住的近嗎?”

  這半日,蘇苑娘忙著歸置和招待長嫂等等事情,還沒來得及問及這位常家的嶀堂兄的事情。

  “近,就在前麵家裏的鋪子後麵,走過來也就一柱香的功夫。”常伯樊在炕邊站了站,彎下腰伸出手在炕床上暖了暖,等身子沒那麽冷了,就開始坐下解靴。

  炕床太大,蘇苑娘便往他身邊挪了挪,和他說話:“我嫂嫂來了又走了。”

  “你沒留她?”常伯樊解著靴道。

  “留了,”蘇苑娘搖頭,“沒留住。”

  另又道:“她家中有事,聽她說哥哥也不在家,還不在城裏,他跟他上麵的大人出城辦事去了,也不知何時回。”

  “她怎麽先過來了?”常伯樊又問她。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24129321 20瓶;妮妮 8瓶;elady 5瓶;葉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