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紅薯粉條
  在當地,村民們都會大量種植紅薯,因為紅薯容易種植,而且不需要怎麽打理,隻要插扡下去地裏,澆點水施點肥就可以了。紅薯不僅可以充饑,而且可以磨成漿曬成紅薯粉,用來做丸子和其他食品。

  不過沈家去年吃了大半年的紅薯和麥子,所以今年是種植了大量玉米和麥子,換著吃,才不會膩。

  沈小荷先取了兩勺紅薯粉,放入盆中,接著放少量涼水,將這些紅薯粉完全融化,使它們變得細膩無顆粒。

  接著往裏頭倒入三勺的開水,快速攪拌,很快,這些雪白色的紅薯粉漿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變得透明起來。

  這一過程,叫做“打糊”,目的是讓紅薯粉變得有黏性,一會兒在做粉的時候容易成形。

  接著,往打好糊的透明紅薯漿裏繼續加入幹的紅薯粉,一邊加粉,一邊不斷地攪拌。到最後的時候,這些紅薯粉漿看上去就像是濃稠的米糊一樣。

  “當當當當,漿終於弄好了,接著馬上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沈小荷激動地說著。

  周老頭子和劉氏,兩位老人則默默地站在一旁不說話。至於周氏,心情不要太糟糕,她害怕沈小荷是在胡亂折騰。

  因為剛剛沈小荷在打糊做紅薯粉漿的時候,周子平和大妮用磚頭在院子裏壘了個簡單的小灶頭,現在這灶裏的柴火在熊熊燃燒,鍋中的水沸騰了起來。

  而灶的右邊,也已經按照沈小荷的要求,放了一小缸的涼井水。

  沈小荷把弄好的紅薯粉漿搬到灶的左邊,鳳丫早已將千瘡百孔像蜂窩一樣的水瓢洗幹淨了。

  沈小荷先用勺子將粉漿倒入這水瓢裏,幾秒後,水瓢底部開始流出了一條條長長的粉漿。

  緊接著,沈小荷立刻雙手拿著水瓢,置於鍋的上方四十厘米高,並且不斷地抖動著水瓢。

  那些從水瓢底部洞裏流出來的紅薯粉漿遇到開水,一下就變成了白色的“麵條”,並迅速浮出水麵。

  而沈小蘭則用一雙長長的筷子,將浮出水麵的粉條夾出來,撥入那裝滿涼水的小水缸中。

  “哇,這紅薯粉漿竟然成型了!”一旁看熱鬧的楊氏忍不住驚呼道。

  因為從頭到尾,這製作過程都是沈小荷周子平,大妮二妮這幾個小孩子自己完成。所以楊氏和周氏都是瞠目結舌,一臉不可思議。

  至於周老頭子,更是直接放話,說如果她們準備加工粉條,那他可以在院內壘一口大鍋。

  不過一刻多鍾,這半盆子紅薯粉漿便變成了透明滑溜溜的粉條。

  而周子平和大妮,這時候已經明白了,為什麽沈小荷要把好好的水瓢給弄成馬蜂窩一樣,原來是為了讓紅薯粉漿變成粉條。

  過了涼水的紅薯粉條變得十分勁道,不容易斷。如果想吃新鮮的,可以直接拿去炒,拌,或者煮。如果吃不完,可以拿去竹杆上曬,做成幹粉條,這些比較耐儲存。下次要煮的時候,隻需要提前拿水泡,便可以了。

  既然粉條做好了,那沈小荷自然必須來一碗粉條,給大家嚐嚐味道如何。

  盤子中加入醬油,鹽巴,蒜末,辣椒粉,陳醋,芝麻,和少量白糖。

  鍋中加油,把薑蔥蒜八角等,全部放入裏頭煸香,而後將這些香料全部弄掉,取裏頭的油倒入剛剛放著調味料的盤中。幾乎是一瞬間,這煸香的熱油一倒入調味料中,立刻激發出一陣濃鬱的香味。

  而後再次燒開水,將紅薯粉條放入鍋中煮熟。因為家裏沒有湯,所以沈小荷直接用醬油和少量鹽巴和蔥花,加一勺煮紅薯粉條的水,做成了簡單的湯。

  再把熟了的紅薯粉裝入湯中,最後淋上一勺先前做的調味料。筷子一攪,低配版的酸辣粉便做成了。

  大家還是第一次見這麽新奇的吃法,畢竟一直以來都是清湯寡麵,最多加點肉什麽的。想不到,現在又是加醋又是加辣椒粉,也太奇怪了吧。

  然而,看歸看,待眾人真正吃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打開了一扇新天地的大門。

  “不錯,這紅薯粉條好吃不膩,比麵條強多了。”周老頭說。

  “沒錯,不止這個粉條好吃,這個湯也開胃,太香了。”劉氏說道。

  “對呀,配上這辣椒粉,味道不要太美味。”沈小蘭亦道。

  朱氏亦開起了玩笑:“這粉條拿出去絕對大賣,我現在都不想搗鼓那麥芽糖了。”

  除了需要喂奶的何氏外,所有人都哧溜哧溜地吃著這自家做的酸辣紅薯粉。

  沈小荷邊吃邊說:“這酸辣粉若是加上花生米和香菜,或是酸豆角蘿卜幹什麽,更加好吃。”

  吃完酸辣粉後,則由周氏楊氏和朱氏三個大人,帶著大妮二妮,鳳丫和沈小菊幾人一起把剩下的紅薯粉做成粉條。

  至於周子平和沈小荷,則用小桶裝著部分紅薯粉條去鎮上。當然,一同去的還有沈小蘭,因為之前她沒怎麽去過鎮上,這一回要一道去逛一圈。

  “小荷,你看,以前我們每天忙著幹活,連出門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好了,連牛車都可以坐上了。”沈小蘭高興地說。

  “你放心,隻要繼續努力,我們的生活隻會越來越好。”沈小荷鄭重地說。

  不過是坐個牛車而已,有什麽好激動,她以後要買牛車,甚至買馬車,蓋新房……

  來到鎮上的清風酒館,沈小荷直接打開了裝著紅薯粉條的小木桶。

  “小荷,這是什麽東西?怎麽我從來沒見過?”李掌櫃好奇地問道。

  “叔,這是我剛做出來的粉條,性質和麵條一樣,但是冷了之後不容易糊,而且吃起來沒那麽膩,曬幹之後可以儲存很久。”沈小荷說道。聰明的她,並沒有知會李掌櫃這是由紅薯做成的。

  “粉條?”李掌櫃看著這粉條,晶瑩剔透,看起來就不錯。

  “叔,我可以借下你的廚房嗎?今天做碗粉條給你嚐嚐,保證你吃了還想吃。”沈小荷笑嘻嘻地說。

  “行,我等著。”李掌櫃豪爽地說。

  於是,沈小荷三人便直接拿著粉條去了酒館的後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