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的承諾
  在國內,村落分為自然村和行政村。

  所謂自然村是指,在農村地區因為自然聚落而形成的村落。

  而行政村則是國家行政區劃體係中最基層的一級,設有村民委員會或者是村公所等權力機構。

  盡管國家沒有明確規定設立行政村的具體戶數和人數,但按照約定俗成的標準,一般一百戶以上,或者是總人口超過五百人的大村,會設立為行政村。

  達德板村目前有村民一千人,理所當然應該設立為行政村。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內容涉及村民的衣、食、住、行,在實施如此龐大事務的過程中,需要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

  這些機構包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劃生育等委員會。

  因此,達德板村村民委員會除了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還有負責各個委員會的委員七八人。

  待掌聲止歇,梁昌榮把李子丞一行隆重介紹給村支書、村委會主任以及各個委員。

  分賓主落座後,李子丞一邊品著香茗,一邊把古州裝備製造集團和梁昌榮聯合開發煤礦的事情詳細講給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聽。

  聽了李子丞的講述,村支書開口問:“李總,昌榮原先跟我們說,他想拿著村民集資款買下貴公司的那座年產六萬噸的煤礦。

  “可您方才說的卻是聯合開發,如此一來,村民們的收益不就減少了?”

  李子丞聽後反問道:“梁書記,我能不能問一下,梁師傅是如何向你們做出承諾的?”

  村委會主任答道:“李總,昌榮承諾說,兩到三年內,他會讓所有參與集資的村民家裏的資產增加兩倍。”

  李子丞扭頭問梁昌榮:“梁師傅,是這樣的嗎?”

  梁昌榮用力點了點頭:“李總,是這樣的。”

  “那就簡單了。”

  李子丞輕輕拍了拍手:“梁書記、梁主任,我在這裏向你們表個態,不管梁師傅是買下煤礦單幹還是跟古州裝備製造集團聯合搞開發,梁師傅向你們以及全體村民做出的承諾不會變。

  “不僅如此,如果國內商品煤的價格繼續上漲的話,我可以代表梁師傅向你們以及全體村民做出新的承諾。

  “國內商品煤的價格如果上漲到每噸二百八十塊錢,所有參與集資的村民家裏的資產將增加三倍。

  “如果國內商品煤的價格上漲到每噸三百塊錢或者是三百塊錢以上,所有參與集資的村民家裏的資產會增加四倍。”

  此言一出,一座皆驚。

  增加四倍,這是什麽概念。如果每戶村民集資五十萬,增加四倍的話,五十萬就會變成二百五十萬。

  兩到三年的時間,投入五十萬淨獲利二百萬,傻子才不幹呢。

  因此,李子丞在當眾做出新的承諾後,村支書突然激動的站起身:“李總,您方才說的可是真的?”

  李子丞點了點頭答道:“真的,絕無一句妄言。”

  “好極了。”

  村支書聽後開心道:“李總,你們大老遠從山南省跑過來,一路風塵仆仆,身心疲憊。今天晚上你們就好好休息,明天白天讓昌榮領著你們到雲中山上看看風景。

  “到了明天晚上,我們村委會召集全體村民開大會,當眾宣布這一好消息。”

  李子丞聽後一邊站起身,一邊伸出手:“梁書記、梁主任,那我們就先回去了。明天晚上咱們再見。”

  從村委會走出來,梁昌榮一邊走,一邊問:“李總,我有些想不明白,方才在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麵前,你為什麽代表我做出新的承諾?”

  李子丞聽後笑問:“梁師傅,你是不是心疼那多出來的五千萬或者是一個億?”

  梁昌榮搖了搖頭:“那倒沒有,我隻是擔心,萬一將來咱們沒能兌現咱們的承諾,那可就麻煩了。”

  李子丞停下腳步,兩眼凝視著梁昌榮:“梁師傅,你放心,沒有萬一。

  “況且,我做出的新的承諾是建立在國內商品煤價格上漲基礎之上的。

  “你想想看,假如國內商品煤價格每噸上漲二十塊錢,一千萬噸原煤就可以多賣兩個億。

  “咱們從兩個億裏麵拿出五千萬分給你們村裏的父老鄉親,既可以收買人心,又能夠幫你樹立威信,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啊。”

  梁昌榮細細品味著李子丞的話,覺得李子丞說的很有道理。

  既可以收買人心,又能樹立威信,這多出來的五千萬花的值。

  達德板村有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姓梁,這百分之八十姓梁的村民都供奉著一個祖先。從某種意義上說,達德板村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家族。

  梁昌榮至今記得,十多年前,在梁家老祖宗誕辰一千年的那一天,梁家祠堂裏裏外外站滿了人。

  這些人西裝革履,氣度不凡,均是早年間流落到海外的梁氏族人。

  他們借著梁家老祖宗誕辰一千年之際回到達德板村尋根問祖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想在有生之年落葉歸根。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達德板村每年出產的茶葉有百分之七十遠銷海外。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達德板村的父老鄉親終於可以不用再苦哈哈的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窮日子。

  經過十多年的積累,達德板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之村。這都得益於國家的政策好。

  老話說,窮則思變,富則思遠。

  達德板村的村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可村裏的茶園就那麽多,每年出產的茶葉數量是固定的。因此,達德板村的村民若是想從小康邁步進入富裕,僅靠種茶、炒茶、賣茶是遠遠不夠的。

  按照國際糧農組織規定,吃占到家庭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下或者是百分之五十以上,剛剛達到溫飽線。

  如果吃占到家庭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下或者是百分之四十以上,就可以認定為小康。

  假如吃占到家庭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以下或者是百分之二十以上,就可以認定為富裕。

  按照這個規定,梁昌榮算了一筆賬,達德板村若是想從小康邁步進入富裕,單靠種茶、炒茶、賣茶還得再等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

  梁昌榮不想等,所以他才萌發了集資購買煤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