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世外桃源
  兩小時四十分後,波音737客機平穩的降落在鷺島機場。

  前來接機的是梁昌榮的兒子,梁振邦。

  梁振邦長得人高馬大,說話的口音一點都不像是閩東省人。

  經過介紹,李子丞才知道,梁振邦曾經就讀於京城林業大學,去年剛剛畢業。

  梁振邦帶來的車是一輛十二座的金杯麵包車。幫眾人把行李箱搬上車,梁振邦駕駛著麵包車離開機場停車場,沿著公路一路向北疾馳。

  李子丞等人此行的目的地位於鷺島的正北方向,距離鷺島的直線距離大約有二百多公裏。

  李子丞已經側麵了解過了,梁昌榮和毛學仁的家鄉盛產茶葉,是國內著名的產茶區。

  國內有十大名茶,閩東省出產的岩茶和鐵觀音分列十大名茶的第六位和第九位。

  梁昌榮和毛學仁的家鄉出產的就是鐵觀音。

  李子丞還知道,閩東省境內有五條江,分別是閩江、九龍江、晉江、交溪和汀江。其中晉江有兩大支流,一條是東溪,另一條是西溪。

  梁昌榮和毛學仁的家鄉就坐落在西溪的發源地雲中山。

  雲中山腳下有兩個村落,一個叫達德板,一個叫大竹坑。

  達德板約有村民一千人,大竹坑約有村民八百人,都是五百人以上的大村。

  這裏的村民世代種茶,炒茶,賣茶。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達德板和大竹坑的村民就是靠著賣茶所得不僅過上了小康生活,而且家家都有五六十萬的存款。

  這在內陸地區是不敢想象的。

  山南省總共有八十五個縣,其中三十五個縣為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

  全國共有六百三十五個貧困縣,而閩東省的國家級貧困縣的數目為零。由此可見東南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巨大差異。

  曆經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在太陽落山之前,金杯麵包車駛進一座曆史悠久、風景如畫的美麗村落。

  這裏山巒秀美,穀幽水媚。撲麵而來的是陶淵明筆下山環水繞的田園美景。

  往遠處看,空濛清新的青山蒼翠欲滴。往近處瞧,瑩潤清澈的溪水汩汩流淌。

  或許是負氧離子含量高的緣故,一行人下車後,聞著夾雜著泥土和茶香的清新空氣,連續數小時旅途的疲憊感陡然消失。

  梁昌榮頭前帶路,將李子丞一行領進一個農家小院。

  小院麵南背北,正北方向矗立著一幢二層小樓。小樓共有八間房,樓下四間,樓上四間。

  在南方地區,因為一年降水比較多,氣候潮濕,一樓通常是不住人的。

  因此,梁昌榮領著李子丞一行登上二樓,把正在客房內忙活的老伴兒介紹給李子丞認識。

  梁昌榮的老伴兒年紀大約在四十五六歲,個子高挑,肌膚白皙。

  見到李子丞一行,女主人憨笑著請眾人坐下喝茶。

  梁昌榮對著自己的老伴兒嘰裏咕嚕說了幾句本地方言,讓老伴兒去準備晚飯,而後坐下來陪李子丞等人聊天。

  “梁師傅。”

  一杯清茶落肚,李子丞笑著開口問:“我們晚上住哪裏?”

  梁昌榮聽後輕輕一拍自己的腦門:“是我糊塗,是我糊塗,還沒有把你們安頓好就拽著你們聊天。”

  嘴裏說著話,梁昌榮站起身:“謝經理、楚經理,你們倆住最東頭的那間客房。

  “小馮姑娘、小柳姑娘,你們倆住隔壁那間客房。李總,您就屈就住我兒子的這間房吧。這間房裏有電腦,您睡不著覺的時候可以上網看看電影,打打遊戲。”

  李子丞聽後笑了笑:“梁師傅,我住了你兒子的房間,他晚上住哪裏?”

  梁昌榮答道:“李總放心,小毛家裏有空房子,我兒子可以到小毛家裏暫住幾天,不礙事的。”

  既然如此,李子丞欣然接受了梁昌榮的安排。

  安頓好之後,李子丞一行下樓來到院子裏吃晚飯。

  如你所知,南方人都喜歡吃米飯。可閩東省人吃米飯和南方其他省份的吃法略有不同。

  閩東省靠海,海產品比較豐富。同時,閩東省人又喜歡吃熏烤、醃製的肉類。

  因此,閩東省人在蒸米飯的時候,喜歡把切成薄片的熏腸,以及泡好的瑤柱(幹貝)一起放入電飯煲中和大米一起蒸。

  這種吃法有點像港島人喜歡吃的煲仔飯。唯一的區別就是,烹調煲仔飯用的是陶製器皿,而不是電飯煲。

  鮮香可口的米飯配上綠色有機青菜,立刻勾起了李子丞等人的食欲。

  平日裏謹記晚餐少食這一古訓的李子丞,竟然破例吃了三碗米飯。就連成天嚷嚷著減肥的馮冰豔和柳兮兮也都各自貢獻了兩碗米飯。

  吃飽喝足,梁昌榮領著李子丞等人出了小院,趕往村委會。

  梁昌榮此舉的目的是想讓李子丞先跟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碰個麵,商量一下明天晚上召開全體村民大會的事。

  盡管梁昌榮是個茶農,可是他懂法。梁昌榮很清楚,如果沒有李子丞出麵幫他證明,他有可能會涉嫌集資詐騙罪。

  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行為就構成了集資詐騙罪。

  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有關部門會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梁昌榮這次的集資數額可不是十萬元,而是五千萬元,如果有關部門把他集資開采煤礦的行為定性為集資詐騙罪,他這輩子恐怕就要把牢底坐穿了。

  沒錯,梁昌榮是想賺錢,他還想帶著全體村民一起賺錢,可非法的事他不能做也不敢做。

  第一次麵見李子丞的時候,梁昌榮並沒有說實話,他把李子丞一行請到自己的家鄉,其實不是為了幫他籌措資金,而是為了給他證明。

  李子丞是大型國有企業的一把手,梁昌榮開發的兩座年產六萬噸的小型煤礦,又是古州裝備製造集團名下的固定資產。

  隻要李子丞肯出麵,不管是村裏的父老鄉親還是上級管理部門,都不會把梁昌榮這一次的集資行為定性為集資詐騙罪。

  這才是梁昌榮把李子丞一行請來的真正目的。

  一行六人走進村委會,迎接他們的居然是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