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楚王問策(3)
  “其三,耗時費財之外,還需要很多人手。不僅如此,人員的派遣還要靈活多變。有的地方疏浚河道,需要的人手眾多。過一段修建陂塘,又要削減用人。人員增減不定,需要時又要馬上到位,否則也會延誤工期。”

  “本王明白。”水利工程雖耗時費財,可是一旦興建成功,則是澤被後世,利國利民。楚國北部糧田灌溉問題解決,農業生產有了保障,北上霸業便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麵,這些舉措的意義有多深遠,它的困難程度就有多複雜變幻,也屬情理之中。

  “興建水利,要給主事者足夠的人事、財物的調配權限,才能統籌安排,專心一意把事情做成。所以,本王決定,將大夫升任左尹,全權負責北疆水利工事。”莊王生怕有遺漏,又補充道:“與水利農田有關的所有事項,由你一人總管,直接向本王稟報。”

  “謝大王*信任!微臣一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蔿賈之所以列舉枚多,就是想莊王給他足夠的權力,他才好放手去幹。否則,以他現在的職位,去到哪裏都沒人肯與他配合。屆時,君主的命令是下達了,他卻不能完成,受罪辛苦的還是他。

  “好,好,好。”莊王心中的大石總算放下。解決了農業生產問題,楚國的內政穩定就有了堅實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其餘都是空中樓閣。“萬事全仰賴左尹了。”

  經濟基礎已經解決,剩下的事情還想聽聽蔿賈的意見,於是莊王又問:“修禮之事,何人為好?”

  “修禮同興修水利,異曲同工。要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不可一蹴而就。蘇大夫出身書香門第,飽讀經書,為人處世頗受推崇。由他引領,再加廣納天下飽學之士到郢都宣揚教化,想必一定成效顯著。”

  “蘇從?”蔿賈推薦他,莊王有點意外。想起那日兩人在宮室中對坐的情形,至今仍覺得好笑。“就是那日罵本王是亡國之君的蘇從?”

  “啊?何時的事?”蔿賈一聽大驚。蘇從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怎麽會口出大逆不道之語?

  “當日,他衝進宮室,勸本王趕緊懸崖勒馬,親理朝政。一時氣憤,故有如此說辭。”莊王把當時的情形,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給蔿賈聽。

  蔿賈聽得是一愣一愣的。他曾經向蘇從打聽勸說君主的過程,蘇從卻諱莫如深隻字不提。後來,莊王出現在大殿。眾人都忙著商量對策。接著,又厲兵秣馬,準備應戰。個個忙得人仰馬翻,事後也忘記去追問了。想不到過程竟如此糾結反複。

  “蘇大夫差點被本王殺了,估計現在還心有餘悸。不過——”說到此處,莊王突然嚴肅起來,感慨道:“想來,他定是鼓了極大勇氣才敢來規勸本王。畢竟,那時候,所有的勸說,本王都聽不進去。別人都是旁敲側擊拐彎抹角,偏偏他劍走偏鋒。一上來就單刀直入主題,一副視死如歸的氣勢,本王當時就被震住了。”

  “後來侍衛他拉出去,已經準備行刑。不榖突然反應過來,罪大惡極的囚犯,臨死前都會大叫‘饒命饒命’,他卻一言不發,一心求死,必有蹊蹺。這才趕忙叫停。”

  “想不到他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骨子裏卻很硬氣。現在回想起來,他勸不榖的方法倒是耳目一新。他沒有循正常人的途徑,苦口婆心。如果那樣,可能他一句話還沒說,已經被砍了。可見,他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

  再次憶起這些細節,仍是曆曆在目。回想過去三年的荒唐,莊王不禁汗顏。幸好,這些大臣從未放棄。否則,後果真的很難設想。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大家都以為,隻能被動等著蠻邦打來。隻有他站出來,想來,他才配稱得上是真的勇士。雖然不在戰場,同樣是赴死。”蘇從毅然決然的背影,蔿賈此生難忘。

  “對,蘇從的確是名勇士。”莊王不得不同意,這個把語言當成武器的蘇從勇氣非凡。“文化融合,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耐心恒心,蘇從應該能做好。”

  “最近,盧氏父子可有和大夫聯絡?”莊王忽然問起。

  “滅庸之後,他們曾經托人捎過一封信給微臣,之後就再無消息。”

  “信中可有提及什麽重要的信息?”

  “也沒什麽,不過是閑話家常。不過——”蔿賈努力回想,畢竟這封信已有一段時間了。“他們說,首次攻城時受傷的將士已經養好,現在個個生龍活虎,摩拳擦掌。至於盧揚窗,整日說閑得慌。巴不得有個機會像上次一樣,讓他帶領精兵強將回到廬地,再威風一把。”

  說到盧揚窗,蔿賈不禁莞爾,“盧揚窗就是個毛頭小子,整日想著上場拚殺。上次被俘,逃回來後,像個沒事人一樣。聽他父親說,現在膽子更大,越發管不住了。”

  “年輕人就應該像他那樣,率真勇敢,樂觀上進。如果楚國多湧現這樣的年輕將士,才是國家之福。”盧揚窗的表現,給莊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隻身逃出敵營便迅速趕來回報軍情,回莊王的問題時也是有話便說,坦率從容,一點也不扭捏拘束。

  “看來大王對他倒是頗為上心。”

  “不榖被挾持經過廬地時,他父親盧戢黎詐稱要與逆賊同流合汙,對方信以為真。一番推心置腹後,推杯換盞。他設下埋伏,趁逆賊醉倒,將其殺死,不榖才得活命。為免橫生枝節,盧戢黎將不榖護送返回郢都才放心離去。其人忠直,計謀膽識均非凡人,實堪大用。”

  “剛才大夫說良將難求,這不就有現成的一員?保護國君乃是大功,再加滅庸表現英勇,兩功累加,嘉獎重用此人豈不正好?”

  “正是。”蔿賈與盧戢黎私交甚篤,對他的品行才華本就認同,聽莊王說要重用,自然大力讚同。“護駕之功,首當其衝。其人又智勇雙全,堪當大用。”

  想起剛才提到的盧揚窗,莊王繼續道:“更難得的是,父子倆同樣忠心勇敢。盧揚窗率直熱情,又好兵事。理應給他更多機會參與楚國的軍事活動。隻要用心培養,將來一定可以像他父親一樣有勇善謀。”

  “說起盧揚窗,還有更有趣的。”君臣二人越說越投機,話題漸漸生活化。蔿賈想到一些關於他的趣事,說道:“小時候,他爹戍守邊關,他便整日鬧著要去找父親。母親不許,他就發誓,說是長大以後要跟父親一起守邊關,這樣就不用分開了。當時大家還取笑他,誰知現在他竟如願以償了。”

  “大夫可曾鬧著要和父親一起巡查河流堤岸?”莊王調侃道。

  “這——”話題忽然扯到自己身上,蔿賈變得有些局促,“大王真是慧眼如炬。小時候,微臣也跟父親提過,要跟他一起去看他在地圖上標示的所在。不過——”說到這,蔿賈的眼神黯淡,“沒有盧揚窗幸運,微臣沒有跟父親並肩作戰過。”蔿賈的父親前幾年已經病故。

  “那有何難?”莊王突發其想,“大夫的長子跟本王年紀相仿,此次前去修建水利便可帶上他。一來父子連心,合作無間;二來還可相互照應。”

  “犬子已經弱冠,確實也到了做事謀生的年紀。待微臣與內人商量之後再做決定。”話題突然從盧氏父子一下轉移到自家身上,蔿賈不覺愕然。年輕的君主言行還像個孩子般,說風是雨的。不過,也正因此,頗有幾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