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兩敗俱傷(2)
  “什麽?五人都處死?”聽到趙盾的提議,靈公驚得下巴快掉下來。他雖年幼,卻也清楚,五人可不是尋常小吏,都是朝中有權有勢的卿大夫。怎麽可以一下子全都殺了?

  “正是。”此時,靈公和圍繞身邊的近臣個個大驚失色。趙盾從容解釋道:“為一己之私利,逞一時之快。陰謀殺死堂堂中軍佐,罪不容誅。”縱然先克有奪田之錯,卻不至於要付出生命為代價。對方的做法,實在是殘忍無比。

  “可是——”先克與蒯得的糾紛,聽了近臣所說,靈公大略也知道實情。“殺死先克的是先都,其它人不應該被牽連啊。”近侍告訴靈公,先克將軍有錯在先。不應該為了報複,奪人祖產。當然,不管怎樣,先都將軍把先克殺死,也的確該死。可是,其它四人何錯之有?

  “五人之所以要死,先克的死,隻是原因之一。”趙盾不緊不慢說道:“矯君主命令,私自調動軍隊。此為欺君罔上,大逆不道。論法——當斬。”光這一點,就可以讓這五人滅族,更何況是他們本人?他們根本沒理由繼續存活在世上。

  “趙將軍所說極是。擅自調動軍隊,實在罪大惡極。”趙盾說的這些,靈公實在也找不到理由反駁。可是,又隱隱覺得哪裏不對。他小心翼翼辯解道:“隻是……一日之內,處死五位卿大夫,實在太過嚴酷。恐怕……朝臣會有他想。”

  調動軍隊的權力屬於君主。靈公年幼,由趙盾攝政。調動軍隊的權力自然屬於中軍元帥,其餘人不得僭越,否則便可處死。可是,近臣跟靈公說過,五位卿大夫,都出身名門。祖輩父輩均在晉國為官多年。將他們全部處死,恐怕影響太大。

  “五人不死……恐怕朝臣更有他想。”說完,趙盾抬頭看看年幼的君主,又環顧四周,打量君主的侍從和站立一旁的幾位大夫。他心裏清楚,肯定有人在君主麵前向五人求過情。他們一定也提到過,殺戮太重會影響政局穩定。

  趙盾對這些說辭,不以為然。“煽動地方官員聯名上書。說是實地查訪之後,對他們做出的處罰太重,要求從輕。這是威脅上官,導致政令無法下達;調動地方衙役捕快,進入絳城,助其作亂。致使地方政事人手不足,盜賊猖獗,危害民生。”

  “購置大量兵器甲仗,謊稱軍隊置換,實則配備給自己的眾多黨羽。這些人執刀拿棍,闖入將軍府,要將趙某置於死地。此為冒犯上官,意圖不軌。”

  “他們的種種行為,皆是離經叛道之舉。若非及時製止,還有更多無辜軍士被連累。甚至是無辜百姓,也會牽涉其中。他們是晉國內政不穩的罪魁禍首,罪不容誅。”

  趙盾列舉“五君子”所犯罪行,皆與民生、政令緊密相連。一番話,說得流暢清晰,條理分明,一氣嗬成。靈公和一眾侍立近臣聽後,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趙盾繼續道:“五人所犯,件件皆是危及民生政務的重罪。不將他們名正典刑,隻怕人心浮動。不知何時,他們又會卷土重來。到時,整個國家卷入紛爭,百姓惶惶不可終日。鄰國借機尋釁滋事,還談何安居樂業,光大霸業?”

  “趙將軍說的是,他們的確犯下禍亂朝綱的重罪。”說完,靈公看看近臣。個個眼神閃避,顯然都已詞窮。

  他們隻知道,五人撞破趙府的大門,要血洗將軍府,與趙盾決一死戰。但是,前因後果,中間種種細節,還有不為人知的內情,他們都一知半解。

  畢竟,侍從本不在官僚序列之中。他們對政事的了解,往往流於表麵。近臣也非位高權重的能臣賢人,政治觸覺本就不夠敏感。君主還是個孩童,左右就算清楚,也未必能說得明白易懂,更何況他們自己都是稀裏糊塗。所以,趙盾的一番話,他們隻有點頭的份。

  “秦軍還未退兵,楚軍又要攻我盟國。此時處置大臣,恐怕……”一想到外敵當前,國內又要處決重臣,靈公隻覺得不妥。

  “正是因為對五人的處理遲遲未定,才令秦楚兩國生出事端來。”說到這裏,趙盾就來氣。眼前這一幹人,隻知鄰國來犯,卻不知原因。他不得不耐心解釋:“我軍本已打算撤軍。秦軍要占地勢之利,也不打算擴大戰果。無謂兩方相持,消耗實力。不如我方主動給他們台階下。到時,他們有勝利的名頭,定會主動撤軍。”

  “可是,因為五人作亂,現在撤軍,就會給秦軍造成錯覺。讓對方以為,因為國內不穩,我軍才急急撤退。如果不退,撤軍預期落空,又恐我軍士士氣受影響,被秦軍利用。所以,我們現在是進退兩難。”

  “楚國提前預判五人要動手,早已備齊糧草。五人一動,他們便直奔鄭衛兩國而去。”說著,趙盾長歎一聲,“如今,外事全係於內事。如果不將五人及時處決,內外觀望,恐生變故。一旦事情失控,怕是狂瀾難挽。”

  趙盾一改咄咄逼人為低眉歎氣。畢竟,排山倒海的責問,顯得自己太過急躁。傳出去,又說他威逼主君發令。多事之時,不能再惹無謂的非議。

  趙盾所說,的確不假。所列也都是事實,絕非虛浮誇張,隻為一己私仇而已。因為先克的緣故,他仇視五人。可是,先克一人的死,並不足以要五人的命。雖然他執掌大權,也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肆意殺伐。

  如果說,趙盾要殺五人,還涉及私人利害的話,有一點是無法回避的——這些人的存在,的確已經對他醉心的變革理想構成威脅。而這,正是他的核心利益所在。擋路者,必須死。

  之前無數次的隔空喊話,暗中較勁,明爭暗鬥,直到最近一次的亮劍,都在向世人證明——他們雙方,實在找不出一個雙方共存共贏的模式,在晉國的政治舞台上並駕齊驅。

  趙盾要的是耳目一新、改天換日式的激濁揚清,五人要的則是繼續昏天暗地的渾水摸魚。所以,對趙盾而言,說是為先克報仇也好,為權力私欲也罷,五人都必須死。唯有這五人死了,連帶肅清他們的黨羽,趙盾才能真正施展拳腳,指點國政。

  趙盾旗幟鮮明的表明立場之後,不再言語。靈公想了想,低頭和一班近臣左右商量。

  如果真如趙盾所言,此事如此重要,已經威脅到軍事行動的成敗,必須馬上做決定。究竟如何處置是好?

  五人所為,確實是離經叛道、忤逆犯上。趙盾中軍元帥和執政大夫的地位,是先君所給,名正言順。這些人公開率兵破門而入,如果不是趙盾有備在先,恐怕……此時的趙府上下,定是無一活口。真是膽大妄為,無法無天到極致。

  就外圍形勢而言,單獨秦軍還好對付,單獨楚軍也不成問題。可是,兩個大國同時發難,意味著,晉國要雙線作戰。這樣一來,結果實在不容樂觀。如果真如趙盾所說,肅清五人就能扭轉局勢,那麽——五人看來是難留了。

  上一次,五人請靈公給趙盾施壓。他們說,趙盾權力太大。如果不加限製,君主的權力會定會被削弱。就算未來親政,也會多方掣肘。

  言猶在耳。轉眼間,五人竟要全部被處決?靈公有種不知置身何處的迷惘。

  看著眼前官服整齊姿態威嚴的趙盾,靈公又覺得,未來如何,誰又能知?偌大國家,如今內外交困,隻得趙盾足以信服依賴。難道還有別的人選可以勝任?難道眼下還有更好的處置辦法嗎?

  “既然如此,一切聽憑執政大人處置。”信任趙盾,是靈公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