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蓄勢待發(2)
  大將軍對先家照顧有餘,關照有加。如果讓他知道此事,定會追究到底。到時,必定有更多的人牽扯進來。這是老夫人不願意看到的。先克母親心疼兒子,心有怨念。無奈婆婆是一家之主,既有她的嚴令,任何人不敢違抗。先夫人隻得按捺情緒,日夜守護在兒子身邊,希望他早日康複。

  憑心而論,對著年輕稚嫩就大權在手的孫子,老夫人總是不太放心。依她看來,男子漢大丈夫,必須身體力行,浴血奮戰。漸漸成熟之後,加官晉爵才是正道。坐享其成,則易滋生傲慢,惹事生非。先克坐到這個位置,有先家的福蔭,更有大將軍的眷顧有加。出了這樣的事,絕對不能驚動大將軍。唯有低調處置,希望順利過關。

  先克的箭傷很重。箭頭沒入,傷了筋骨。出現發熱流汗症狀,三天之後,才漸漸清醒。此時,他的假期已過。隻得對趙盾謊稱,自己貪玩受涼,染上風寒,臥床在家休養。

  趙盾一方麵忙著處理朝中大臣的良言善策,另一方麵,還要安排出行人員回歸後的情報整理人員調度,無暇顧及其它。他差人給先克送了些滋補藥材,要他放心養病,爭取早日痊愈。

  從慢慢恢複,到開始下床活動,漸漸行動自如,已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受傷之後的先克,一反常態,沉默不語。他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整日心事重重。

  四大護衛把他平時最喜愛的玩偶買來,陪他玩耍,都不能引起他半點興趣。由於有傷在身,不得進行劇烈活動,隻得隨意走走。於是,他動不動就靜靜坐著發呆。一坐就是半天,然後陷入深深的思考。沒人知道,他到底在琢磨些什麽。

  既然已經可以活動,先克自然是日日上朝,天天外出。連續幾日,他顯得特別忙碌。每日早出晚歸,連休值日也不沾家。四大護衛,本是負責府裏侍衛工作。隻是外出遠門才陪著先克。朝中之事,如果先克不開口,他們如果問了,便是越界。所以,無人敢開口詢問緣由。

  又過了幾日,先克整個人又放鬆下來。整日樂嗬嗬的,回複到受傷之前活潑開朗的樣子。四大護衛才慢慢放心。幾人私下琢磨,之前少爺的反常應該是有傷在身所致。現在身體恢複,性格自然回到以往。

  先克受傷之事,漸漸被淡忘。

  如今,朝野上下熱議的,當屬已經回歸的五十二人。

  這五十二人,去時一前一後。中間還不乏相互追擊、堵截、閃躲。最終,他們約定,一同返回絳城。

  回到絳城,自然是大擺宴席,犒勞這些遠離都城,深入地方的功臣。大將軍趙盾親自敬酒自不必說,連年幼的君主也出現在宴席上,像模像樣的說了幾句應酬話。

  這些辛苦一個多月,四處尋訪,疲憊不堪的人,得到這樣高規格的招待,自然是感激不盡。其中有些人,除了深入田間,與普通百姓吃荇菜糙米之外,進城之前,還經曆了幾次突圍。他們喬裝改扮,與對手鬥智鬥勇,身心備受煎熬。回想種種艱辛,今日終得認可。付出的一切,得到報償。禁不住感慨良多。

  相反,這些人中,反對派的人,吃著喝著,則有點心不在焉。他們心情沉重,卻不便與人言說。過去一段時間,他們曾想盡辦法,對趙盾的人,極盡阻撓攔截之能事。可是,當他們一起進入縣城時,這些人如魚得水,像聞到花香的蜜蜂般,迅速融入了當地環境。

  他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點一滴收集信息。他們的刻苦勤奮,讓他們自歎弗如。他們本應為革新事業收集情報而去。但是,他們被私下交待,他們的任務是阻撓對方的行動。他們要替當地縣府文過飾非,隱惡護短。他們忙著弄虛作假,修修補補。他們手上也有成遝的資料,無非是歌功頌德,力挽狂瀾之作。

  這次,如此規模龐大的官員小吏去往各縣。最有意思的是,趙盾的人是以購置軍械器具的名義而去,他們隻是是象征性的買了些器械回來。除此之外,他們一遝遝的匯編材料中,淨是與武器無關,卻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信息。他們對“主業”隻略談一二。對“副業”卻是長篇大論,洋洋灑灑。大有主次顛倒,本末倒置之嫌疑。

  除卻旗幟鮮明,烙印深刻的兩派人物之外,這次被趙盾啟用的十人中,毛遂自薦的三人,可說是心無旁騖,意氣風發。

  從前,他們隻能在一年一次的大會上,遠遠看一眼高高在上的大將軍。因為他們的勇敢突破,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他們長期懷才不遇的苦悶,得知被納入出行名單之時,一掃而空。

  過去一個多月的地方生活,對他們而言,像是仙境一般。盡管腳踩泥濘,頭頂傾盆暴雨,仍然澆不熄他們心中熊熊燃燒的希望之火。是的,就是希望!他們長期被絕望掩埋,終於呼吸到一絲希望的空氣。於是,他們就著這點空氣,慢慢扒開淤泥,希望一點點擴大。他們已經來到地麵,怎能不好好見識這花的芬芳,鳥的啁啾呢?

  身體的辛勞不算什麽,總比無所事事卻心處黑暗強十倍。他們不像那些一直圍繞在權貴身旁的紅人。那些人,來到此地,時時覺得煎熬。他們是甘之如飴。

  此刻,坐在宴席上,喝著大將軍遞過來的酒,他們恍如夢中,激動得幾乎要流淚。他們曾經如小灌木,被參天樹木遮蓋住陽光雨露,苟延殘喘。忽然間,恩波降臨,普雨至身,怎能不雀躍歡呼?

  十人中,被四位‘伯樂’相中的‘千裏馬’,更覺天降好運,喜不自勝。他們雖滿懷一腔熱忱,卻不如自薦的三人般,對自身處境如此深惡痛絕,急於掙脫。

  他們將不滿深藏。平時小心翼翼,行事做人盡量圓融,卻又不滑入左右逢源的滑頭之列。他們左右平衡,對人對事很少公開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關鍵時刻,他們會毅然站出來,聲明立場。所以,他們不是鄉願,沒有人人稱道,個個說好。支持他們的人會欣賞他們。反對他們的,也不會視之如眼中釘肉中刺。

  他們才華過人,堅忍不拔。持之以恒,養晦待機。最後雨收雲斷,薄霧散盡,終得見朗朗晴空。他們歡欣並克製,感恩化為行動。一旦他們選擇了某一方,便會全力以赴,盡忠竭能。

  剩下三人,雖是“五君子”陣營的,卻一直備受冷落。本不在名單之上,後來竟意外被選中。此時的他們,內心獨白是:矛盾掙紮,忐忑不安。

  當初,“五君子”等人擬好名單,還未上呈趙盾,名單已經在內部傳開。誰在誰不在,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這三人,做事有能力有拚勁。無奈出身低,平時又笨嘴拙舌。無錢也無力取悅討好上官。所以,他們並沒有進入六人的法眼。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想想自己的處境也是意料之中。幾番自我安慰之後,也便釋然。

  偏偏造化弄人,他們被通知上了名單。可是轉眼卻發現,他們實際任務竟與名義上的背道而馳。還沒從震驚中緩過神來,趙盾那邊又有意無意的暗示他們,要知恩圖報。要求他們為“改革派”效力,努力查訪民情,如實回報。必許諾,將來自當重用,前途遠大雲雲。

  可是,他們身在六人麾下。如果投靠“改革派”,那是對現在主子的背叛。如果繼續目前的情勢,他們也不過是“五君子”等人無足輕重的棋子而已。相反,如果他們棄暗投明,相當於從此重生。未來有種種可能。他們的處境自然會比目前好太多。功名、厚祿,這些過去他們在底層,苦苦壓抑不敢奢望的,爭吵著,翻騰著,企圖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