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對手亮牌
  購置軍械人員的名單,在會議結束的第三天提交。提交這天,正是周例會。與群臣大會相比,這次例會的範圍要小得多。除了六卿,再加上重要部屬的長官,不超過二十人。

  按照之前的計劃,臾駢和郤缺當著眾人的麵,評定名單上的二十二人的人品、職務、辦事能力,列出他們的入選理由。地圖被懸掛在正廳。二人指著地圖分析各地人文民情,最後選定十一處作為此行的目的地。

  兩位將軍說得頭頭是道,條分縷析,有事實有論據。態度之認真,求證之嚴謹,令人欽佩。在座的許多人不由自主的連連稱是。打著‘先君遺誌’的名頭,誰敢提出異議?況且從表麵上看,這件事情屬中性,並未冒犯任何一方利益。

  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趙盾不動聲色,心裏暗暗高興。他吩咐二人,通知相關人員,準備行囊,兩兩結隊,三日後出發去往目的地。

  此事是今日會議的重頭戲。除此之外,有些部屬對所轄事宜有疑問的,也拿出來討論。幾人你來我往,很快就得到解決。這些事情,趙盾向來很少插手。部屬長官之上,有六卿合議,他隻需定奪即可。

  會議就要接近尾聲,“老臣派”的好戲緩緩拉開帷幕。

  “兩位將軍行事高效,在下實在佩服得緊。”箕鄭父上前一步,看看趙盾,又望向兩位將軍,大聲說道。心裏暗想,這定是私下已經商議好的,不過是當著眾人的麵走過場罷了。“兩位將軍為了先君遺誌,真是不辭辛苦。同朝為官,在下卻不能為晉國大業盡綿薄之力,實在慚愧。”說完,他用眼角瞟了瞟身旁的荀林父,示意他接過話頭。

  “荀某也有同感。”接到暗示,荀林父也站出來。“朝中諸事繁雜,我等身居朝堂,卻不能為國家分憂。真是忝居高位,有負國君重托。”荀林父言辭誠懇,表情配合也十分到位,似乎不勝愁苦,難以紓解。

  “大將軍收羅地方實情,也是想替國君整治敗壞之風氣。地方官員卻如此托大,實在令人痛心。這些人,食君之祿,卻不思終君之事,實在是可恨至極。”說完,荀林父一臉憤慨。

  “依屬下愚見,不如派能幹之臣去往各縣明察暗訪。將地方官員量刑用法、治理百姓的實情摸個清楚。”先都緊隨而上,在荀林父之後,把話題更推進一步。

  趙盾的表情仍是雲淡風輕,內心卻翻江倒海,驚詫不已。沒想到大費周章找到的隱密行事的理由,如此不堪一擊。他一直擔心——比如己方有人泄露行蹤,將此行真實目的透露給對方。或是對方事後察覺異樣,派人尾隨其後。想不到這些都沒發生,對方就已猜出此行的目的不同尋常。

  人員名單剛出來。知此事者,隻有他、先克、臾駢和郤缺四人。這三人絕不可能背叛。那麽,這些人是如何得知的?

  他環顧四周,先都正侃侃而談,荀林父表情高深莫測,梁益耳則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依先將軍之見,派哪些人去合適呢?”趙盾想,既然目的已經讓你們猜到,我倒要聽聽你們的想法。我的牌已經亮了,看看你們要出什麽牌。

  “人選一事,我等也要向臾將軍和郤將軍看齊,反複斟酌才能定案。”趙盾沒有異議,先都又添了把火,“如果大將軍將此事交與我等,我等定會不遺餘力,為大將軍分憂。務要將地方官員拖延成性的痼疾革除,還晉國朝野清靜祥和。”一番大義凜然的話說下來,先都隻覺得坳口。無奈事先預演,必須如此,隻能硬著頭皮來。

  “先君以來,外戰頻頻。國內雖穩定平和,卻是暗潮洶湧。地方官員,陽奉陰違。致使上下失和,君臣二心,利民之良政難以造福百姓。每每思及此……”說話的,正是好酒喜月,頗擅情趣的蒯得。他說得聲情並茂,音調抑揚頓挫。不了解內情的人,定會以為說此話的人是位心係百姓,憂心民間疾苦的青天大老爺。

  先都看向蒯得。視線交匯時,發自肺腑的崇拜起這位兄長來。想不到遊手好閑的少爺,說起憂國憂民的話,竟誠懇得令人動容。心中暗暗感歎,難怪自己雖長得風流倜儻,花銷用度也算大方闊綽,可是每每遭遇心儀女子,總是敗在蒯得手上。原來三寸不爛之舌,真能抵黃金萬兩。

  箕鄭父、荀林父、先都、蒯得逐一登場輪番表演,趙盾心中的波瀾反而漸漸平複。他心想,既然你們要唱這出戲,趙某就奉陪到底,讓你們盡情發揮。

  “說的好,眾位對國事如此重視,如果國君在場,必定大感欣慰。”靈公年紀尚小,正是多動好耍的年齡。所以朝堂議事,他都不會參與,由趙盾代為主持。趙盾看向士榖,抬了抬下巴問道:“士將軍,整治吏治之事,不知你以為如何?”

  士榖一直不語。聽到蒯得的發言,心下正覺好笑。這位蒯兄弟的戲演得真好,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隻顧看戲,毫無準備,卻被趙盾給點了名,隻得匆忙應戰。

  “各位說得好,把先某想說的話都說了出來。近年來,士某與地方官員接觸甚多。他們的行事,先某頗不以為然。此次,趁舉國上下嚴肅法治律令的大好時機,嚴懲一批瀆職官員,淘汰冗員,拔擢能人上位,乃是一舉兩得。”

  “哼,與地方官員接觸甚多?我看是接觸太多了吧?這些拖遝延宕之人,明明都是你們的黨羽。受你們指使,與你們沆瀣一氣,合力糊弄上官。如果沒有你們在背後撐腰,他們向誰借的膽?”趙盾在心中大罵。他看向臾駢,暗示他也說兩句。否則,倒顯得他們器量小了。

  “眾位將軍說的極是。”收到趙盾的暗示,臾駢一點即明。“臾某出身閭巷,見識過地方官員肆無忌憚的為非作惡。平民百姓可說是水深火熱,煎熬備至。如今,大將軍要著手的革故,就是要革吏治敗壞,除魚肉百姓之惡政。一旦流弊滌除,我國風氣定然一新,國運勢必昌隆。”

  “郤某也感同身受。”臾駢話音剛落,郤缺便上前增援。既然對方要做治世能臣,幹脆順水推舟,助他一臂。“我等都立於朝堂之上,如果不能為君分憂,實在有負這身朝服,辜負肩上所擔重責。”

  “臾將軍和郤將軍都要監督購置軍械一事,分身乏術。”趙盾想,你們眾口一詞,說要為國分憂,我不答應倒顯得我故意為難,不給機會你們報國了。好,機會給你們。“此事就交由荀將軍全權負責。不過,既然此事關係重大,如何操作,還要從長計議。需隱密進行才能訪得實情。派去的人也要可靠能幹才可,不能躁進。”

  幾個人一唱一和,想來私下已達成共識。否則不會你一言我一語,配合如此默契。既然有過商討,那就給你們機會,讓你們把大計傾囊而出,我也好知道你們的本事。趙盾幹脆就把窗戶紙給捅破,讓對方亮完他們的牌。

  “謝大將軍信任。荀某定當全力以赴,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終於等到趙盾決策,荀林父如釋重負。拿到這件事情的主導權,就意味著他們大功已經成了一半。

  “士某不才,想到一處,供各位參詳。”既然趙盾想要聽到更多意見,士榖想,今天趙盾的震驚已經夠多,反正遲早要讓他知,不如現在就當著眾人麵說出來。

  “既然要了解實情,收錄到的信息自然是越詳盡越好。除了這十一個縣,我們再加派人手去多幾處。這樣一來,尋訪的地方更多,獲取的信息必定更周全。當然,此次遲遲不肯如實上報的幾個縣一定要囊括,而且要列為查訪的重中之中。”

  拖延事項的有八個縣,臾駢和郤缺提交的一共十一個縣,已經將它們包括在內。看到地圖上標注的點,士榖馬上領會。趙盾的重點絕對是這八個縣,其餘幾個,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所以,他想,他們也用此計,劃分更多地域,也要掩他們耳目。

  “梁某與士將軍所想一致。”梁益耳一直冷眼旁觀。從荀林父提出要為國分憂到此刻,趙盾的麵部表情初看似乎沒有什麽大的變化。但是狡猾如梁益耳,還是從趙盾眼角、眉頭的細微表情中,捕捉到了許多信息。

  顯然,趙盾十分驚詫。說不定還在猜測,他們肯定是知道了什麽。但是既然他們已經提議,他又不能一口回絕。於是,隻能順著情節發展,聽他們陳說。

  他表情的變化,有可能是因為他派出購置器械的人,確實是另有他圖。也可能是對“老臣派”突然如此唱起高調不適應。

  其實梁益耳他們並不能確定趙盾的確切目的,隻是出於防範,生出此計。當然,如果給趙盾造成許多懷疑和聯想,那是求之不得。畢竟,對方亂了陣腳,必定會露出破綻,他們的勝算就會更大。

  “超出十一個縣的地方,容後再定。既然十一個縣是重合的,探訪民情和采買軍械的兩路人馬,不如一同出發。省時省力,還可互相照應,豈不更好?”聽到趙盾說‘從長計議’,箕鄭父就犯了嘀咕。生怕趙盾以此拖延,誤了他們的計劃。他提出一同前往,他們的人就可監視趙盾派去的人,不怕探不出趙盾的真實意圖。

  “想得真周全,確實是為國出力,連細節都兼顧了。”趙盾嘴上極力誇獎,心裏不由得想,這幾個人真是蓄謀已久啊。出行日期都要求一樣。這樣,他們就能牽製自己的人。自己派去的人隻能采買器械而已,真實意圖就無法實現。

  “考核地方,事關重大,什麽樣的人具備此等才幹呢?”趙盾又拋出一塊磚,引對方的玉。

  “依屬下看,務要覆蓋廣泛才能擇出賢良。”士榖接過話題,“軍中、農田、水利、賦稅、司行各部,均要有人參與進來。集思廣益才可多方了解實情。雖說能者多勞,畢竟精力有限,恐怕會顧及不來。還是多多益善。”

  名單肯定不會現在出。首先是沒有仔細想過。再者,就算心中有人選,此時說出,恰恰暴露了自己是有預謀有計劃的。惹得對方生疑,怕是反彈太大。

  “正是。範圍擴大才可將各色人才納入,收獲的實情也會更全麵詳盡。”說著,荀林父還看了看臾駢,“此事雖由荀某負責,還要仰仗各方支持,為荀某舉薦人才。”

  “一定會。”臾駢接收到荀林父的眼神,回應道:“為國出力,人人有責。臾某雖有要事在身,事關晉國百姓福祉,荀將軍但有所求,臾某一定全力配合。”

  荀林父的意思,大約是為了表示自己客觀公平,所以請臾駢給他推薦幾個人。但是,主事之人必是荀林父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臾駢想,既然對方說的是場麵話,估且也虛應一下。實在不行,隨便派兩個無關痛癢的人去即可。

  “如蒙不棄,我願親往縣邑,勘察實情。”先都這一聲,把趙盾嚇了一跳。

  “先將軍在軍中職守關鍵,不可或缺。前往地方之事,容後再議。”趙盾想,荀林父統管就算了,他還不至於要親自前往。至於選派的人員,無非是各部長官再配些辦事小吏而已。如果先都去了,那就不得了了,萬萬不可。“此次去往地方,隻是以執政命令下達。如有要員親往,恐怕造成地方有他想。動靜太大,適得其反。”

  “屬下隻想為國竭盡忠心而已,還望大將軍成全。”說著,先都還環顧四周。猛然發現,先氏另一支的代言人——先克,竟然不在。先克經驗淺顯,不便多談,以往會議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但是今天不同。商談如此重大的事情,竟然人影都不見,實在是不同尋常。

  “先氏一門忠正為國,世人皆知。隻是先將軍身份尊貴,親下縣邑之事,派能人幹將去便可,還是不要勉強。”聽先都的口氣,似乎是誌在必得,趙盾有些不快。隻能表明討論到此為止,不願再繼續。

  “先將軍身居要職,確實不便親往,還是留下為好。”蒯得察覺到氣氛有絲不快,趕緊出來打圓場。本來他和先都設想過二人並肩作戰,當時不過是隨口說說,沒想到此時先都竟說了出來。說也罷了,當是試探趙盾的反應而已。不想趙盾的態度如此堅決。再僵持下去,隻會讓場麵難堪而已,實在沒有必要。

  “新君初立,革舊迎新,屬下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既是不能親往地方,此番購置軍械一事,好歹也要讓先某出點力才行。否則一味袖手旁觀,實在有負職事。”先都又道。

  他已經提出一個要求,被趙盾拒絕。現在退而求其次,趙盾如果一味回絕,顯然太不近人情。所以先都料想,趙盾應該不會再拒絕。隻要趙盾同意,他就可以插手他們的事情。給他們製造問題也好,總之能破壞一點是一點。

  “先將軍對國家政事一番熱忱,實在令人感動。”趙盾心想,好你個先都,就你腦子轉得快。趙氏跟先氏真是有不解之緣——一支和自己交情至深,一支卻處處針對,不讓人省心。

  趙盾調轉視線,發現大家都看向他。先都的請求不可謂不誠懇,其職位與軍械之事又非常匹配,實在找不到理由拒絕。可是,他不想如此痛快就讓對方如願,於是找了個理由。“購置軍械之事,本由臾將軍和郤將軍全權負責,人員也由他們二人擬定。”

  “如果臨時更換長官,恐怕引起不便。眼看出行在即,再有更改恐怕會耽誤行程。不如這樣,購置過程有任何疑問,請臾將軍和郤將軍直接向先將軍稟報,由先將軍全權負責協調。”

  趙盾想,這個回答滴水不漏,左右逢源,你應該滿意了吧?三天前提出此事,你並未提出異議。現在議定了,你說要來掌控。那好,就給你安個全權負責的虛名,中間有任何差錯,別怪我治你的罪。

  “如此甚好,謝大將軍成全。”得到這個承諾,先都滿心歡喜。能夠有機會插手,還能指手劃腳,算是又進了一步。如果對方是真的購置軍械也就罷了。如果讓他察覺有其它內容,定要攪得天翻地覆,讓他們不得安寧。

  “末將聽憑先將軍調遣。”趙盾發令後,臾駢和郤缺一齊上前向先都行禮。兩人心想,今天朝堂上的這出戲真是愈來愈精彩。乍一看,對方牽製了我方,我方不可謂不被動。轉念一想,被動與主動通常因時而化,回環往複,一時又難下定論。

  “今日議事可說是成果頗豐。不僅定下購置軍械的出行人員,還新增了派人前往地方查訪民情的大事。荀將軍、先將軍等人一番熱忱更是令在下感動。我晉國上下一心,諸侯聽聞,恐怕更是不敢小覷。”今日議題本來不多,硬是讓箕鄭父等人攪動得水花四濺,好不熱鬧。時間耽誤得夠久了,趙盾想要趕緊結束,故此總結一番。

  “荀某自知責任重大,定會盡快將何人出行、去往何地,督辦何事一一列名,盡量讓去往同一縣邑者與購置軍械的官員一同出發。”趙盾總結,意味著會議很快就要結束。荀林父趕緊出來表決心說時間表。他怕夜長夢多,萬一趙盾找個什麽理由推托,他們出手晚了,可能就要與真相失之交臂。

  “那就有勞荀將軍。民生之事,關係重大,務要加緊列出。讓賢人能臣盡速趕往地方,以便實情及時上達。”荀林父如此急切,趙盾心中好笑。看來你們是認定我派人去是另有目的了?所以才如此迫切想要監視我的人,以便窺視真相。

  國家大事何時見你們如此上心?前幾次見我幾番催促,地方諸多借口,還為他們緩頰。你們的轉變,比六月變天還生硬,竟絲毫沒有察覺?

  “謝大將軍勉勵。”趙盾的反應如此淡定,倒讓荀林父有點意外。難道趙盾派人出去隻是單純的置辦器械?如果另有隱情,為什麽他一副聽之任之的口氣,一路都順著他們?不管怎樣,己方的目的是達到了。管趙盾出的是真仙還是假鬼,總之,他們爭取到了主動權。

  趙盾又問眾人有何事要議,眾人皆搖頭。於是,趙盾宣布會議結束。眾人魚貫而出,陸續離開議事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