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滴水不漏的計劃
  慶王妃今晚的信息量太大,把南宮丞都驚到了。

  “沒看出來,大哥還有這等宏圖大誌,大宛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父皇都沒想過用和親來解決問題,他倒是聰明過人,要把十歲的女兒嫁過去和親。那赫紮少說也有二十七八歲,做昌齡的爹都行,虧他想得出來。”

  說著說著,南宮丞這個做叔叔的都生氣,也就能理解慶王妃為何會出此下策了。

  搞臭孩子們的爹,總比把孩子送入虎口強點。

  慶王妃現在最大的願望應該是慶王暴斃,如此還能落點同情分,夠她和孩子們下半輩子消費。

  南宮丞這個做弟弟的除了唏噓,倒也無甚同情,畢竟慶王眼中最大的釘子就是他這個中宮嫡子,若有機會和能耐,南宮丞相信大哥已經殺他幾千回。

  “我和南宮玨已然破鏡難圓,郡主們也倚仗不上他,所以,我的計劃,你們信了吧?”

  慶王妃收起眼淚,仿佛剛才那個為了女兒悲傷哭泣的婦人不是她,從今往後,她願意既做母親又做父親,給孩子們掙個好歸宿!

  “信倒是信,隻是這帽子現在戴在我頭上,也不是隨便就能往大哥頭上扣的,須有更有力的人證、物證和動機。”白晚舟挑眉看向慶王妃,等她一個完美的籌謀。

  慶王妃廣袖輕揮,“我已策反了他身邊最得力的屬下,他們會作證,是南宮玨下令讓他們在文王府放蛇傷人。”

  “他的手下都是你拿銀子養的,這不難辦。隻是,他死不承認呢?總得有個能說服天下人的動機。&34;

  首發網址htTp://m.lzww

  “妒忌。”

  慶王妃微微眯眼。

  “朝臣無人不知南宮玨小心眼,老五夫妻替父皇誕下名正言順的皇長孫,可慶王府除了我生的兩個郡主,隻有一個外室生的私生子,那外室還是臭名昭著的娼伎,孩子是不是南宮玨的,誰知道?當年南宮玨為了搶先占下皇長孫的名頭,硬生生認下這個孽種,還過繼到我名下給孽種博了個世子的封號。但假的真不了,父皇和皇祖母對這個所謂的世子從未正眼瞧過。他妒忌老五夫婦的孩子,太說得過去了!”

  白晚舟微微一愣,她還以為慶王妃的三個孩子都是親生的呢,沒想到唯一的世子竟是過繼而來,怪道她一向隻疼兩個女兒,也怪道文王妃生產時,晉文帝會高興成那個樣子。

  慶王妃接著道,“要說南宮玨也是真狠,提起褲子不認人的事兒他幹的也不是一回兩回,柳嬪死在他手裏不算,當年他為了永絕後患,把孩子過繼給我之後,就命人去除了孩子的生母。好在啊,我當年一時善心,可憐那女人剛產子,就心軟放了她。”

  說到這裏,慶王妃的嘴角露出了陰狠的微笑,“這女人現在我又找出來了,我答應了她十萬兩銀子,她隨時可以禦前作證:孩子不是南宮玨的,是南宮玨為了討好皇上和太後強認的。你們說,我這連環套,一環一環的套到南宮玨脖子上,還不能把他勒死嗎?”

  聽著慶王妃有條不紊的講述,白晚舟和南宮丞都不自禁的後背發涼——

  果然是跟慶王同床共枕十載的人,把慶王的所有弱點和特征都拿捏得死死的,她這一出手,慶王怕是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這就是我的全部計劃,全程都是我的手筆,不髒你們半點兒手,隻要你們不阻撓,不拆穿,關鍵時刻配合一下,七弟妹就可以洗脫嫌疑,七弟不說少個勁敵,起碼也是少了個使絆子的,怎麽樣,對你們來說,太上算了吧?”

  慶王妃聲音幽幽,仿似來自地獄。

  從錢莊出來,白晚舟問南宮丞,“我還是有點想不通,慶王妃的計劃如此完美,她一個人就把事情做完了,也沒需要我們幫什麽忙啊,幹嘛這麽鄭重其事的說是合作?”

  “正因為她一個人做完了,才要找個墊背的啊,萬一將來事發,能幫她分擔掉一半罪責。”

  白晚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但據我對大嫂的了解,她的心狠手辣可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個梟雄,她不出手則已,出手就不可能留下蛛絲馬跡,事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這麽說,還是我們占便宜啊,搞不懂,她怎麽會平白無故的給我們送便宜。”

  白晚舟又迷糊了,敲了敲腦袋,生疼,可還是漿糊一樣,什麽都想不出來。

  一孕傻三年,這話真不是蓋的!

  媽呀,她這一胎懷倆,豈不是要傻六年?

  看著白晚舟臉都嚇白了,南宮丞安慰道,“出息,一個婦道人家,多大點本事,就把你嚇成這樣!你以為她是白給咱送便宜啊?她這是邀情呢,她這回整老大,無意間讓咱們受益了,她要物盡其用,讓咱們記著她的恩情,將來照顧到她兩個女兒身上去。要不兩個郡主沒靠山,怎麽能找到像樣婆家?”

  腦袋裏峰回路轉,被南宮丞這麽一扭正,白晚舟一下子就清明了。

  “原來如此!”不由得又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沒過幾天,外頭就傳來消息。

  慶王的兩個親隨到京兆尹投案,承認文王府的毒蛇是他們受慶王指使所放。

  又有個風韻猶存的風塵女子嚷著要告禦狀,說慶王強搶了她的孩子,還想殺她滅口,那孩子如今在慶王府做了世子,但孩子壓根不是慶王的,是她當年在鳳仙樓裏和一個相好的恩客生的。

  京城裏最需要的就是八卦。

  這麽大的兩件事,頓時像煙花爆炸,街頭巷尾、茶樓酒坊裏的說書人把故事潤色了一下,說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很快就傳遍了洛城的每個角落。

  晉文帝是三天後聽到的。

  秦公公戰兢兢告訴他的時候,他差點氣得從龍椅上跌下來。

  <!-- 右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