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
  四通雖然名聲不顯,但是有長久這個大老板做後台,四通開業產業聯盟的人卻是都來捧場,一時間也有些市場翹楚的意味。

  王輯質雖則接受了長久的資金,但是並不依賴,大丈夫當以自己的本事吃飯,如何能夠仰人鼻息!因此,這五十萬的資金全被王輯質投入到了開發之中,大量的招兵買馬,短短的兩個星期就成了中關村第一大公司,當然這隻是論人才的規模而言。

  人多有人多的好處,反正長久也答應了他們,研發打字機隻有五十萬,但是隻要是王輯質看的上眼的人物,不管‘花’多少錢、招多少人都無所謂。

  有了長久這句許諾,王安是自然從寬了‘花’錢,那些研究所、大學裏的失意技術人員還真被他的‘花’言巧語騙來不少,人人懷著幹一番事業的夢想來到了四通,成了王輯質的手下大將。

  資金是源源不絕,後顧已然無路,王輯質帶著手下的十幾員猛將就開始了傳奇生涯,近乎奇跡般的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就推出了四通的第一代產品——四通2013型打字機。

  按現在的眼光看,除了鍵盤,這簡直就是一部任天堂紅白機的翻版,除了字處理功能之外,別無其它的能力,以021處理器為中央處理基礎,其顯示屏也隻能支持兩行漢字顯示,外接oki型號的打印機,可以打印任何中文文件。

  由於部件簡化,這部史無前例的打字機僅僅賣四千五百塊,不用配顯示器,僅僅需要一部八針打印機就可以組成一套辦公係統,萬元之內的預算對當時所有的潛在客戶都是一個不小的。

  王安是時任四通總經理,以他的觀念那是隻等王輯質的產品一出來就掛在中關村各家店裏麵賣。長久微笑著阻止,而是‘花’了一筆小錢,在當時堪稱簡陋的中央電視台買了不短時間的廣告,大力的宣傳四通2013型打字機。

  廣告做的很奢華,裏麵含有洋人、白領、現代化辦公室等等要素,與當時那些字幕式的廣告堪稱雲泥,一時間幾乎國內所有能看到電視的人都在談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四通公司,還有那據說比電腦便宜十幾倍的打字機。

  電視的的力度還不夠,經曆過腦x金轟炸的長久自然不能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因此全國隻要是數得上字號的報紙雜誌全部淪陷,廣告還是其次,可恨的是長久還授意王安是高價收買了一部分槍手,大肆撰文無恥的為四通打字機鼓吹,那威力簡直壓得近似功能的產品抬不起頭。

  王安就是深受其害,本來王安公司就在82年的時候進入了中國,其辦公電子產品同0521計算機平分秋‘色’。

  83年王安的計劃是徹底完結0521的生命周期,完成辦公機器中國市場的一統,萬不曾想到半路殺出個四通,不但支持王安公司並不擅長的中文打印領域,價格還便宜的要死,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在中文字處理市場就完全取代了老化的0521機,連自己的辦公機器市場都萎縮了好大一塊。

  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安中國雖看不起這個新晉的小弟弟,但是還是解剖了四通產品,力圖找出其成本的秘密。也不是毫無所獲,以王安公司的實力,想仿製四通的產品那還是易如反掌,隻是大陸的市場根本不為王安美國本部的重視,遲遲沒有回音,而王安中國分公司沒有生產能力,因此也隻能幹瞪眼看著四通不停的擴大產能,賺的不亦樂乎。

  其實並不是怪王安公司反應遲鈍,他也麻煩纏身。王安以磁環存儲器發家,以文字處理機登上了辦公機器的頂峰,連ib都不放在眼裏。當時市場的主流是歐美發達國家,他們早了一步,遇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轉型時期,大量廉價高效的計算機進入了商業領域,人們對文字處理機的需求自然萎縮。

  王安也非等閑之輩,他也看到了這個朝氣蓬勃的微機市場,蘋果和ib的成功更是‘激’發起了他殺入其中的決心。因此作為這個辦公機器市場的主宰者,王安也決定開發微機意圖分一杯羹。

  如同那些傳統的計算機公司,王安依然想著怎樣把自己的產品設計的獨樹一幟,這樣才能賺到更多的錢而別人無法仿製。

  可惜硬件壟斷的時代已經過去,王安的決定是在自絕於人民,‘花’了大量金錢與時間開發出的王安微機雖然‘性’能不錯,但是不兼容主流市場,敗得是一塌糊塗。

  這時候的王安主要‘精’力就放在開發新產品上麵,根本無暇顧及自己在中國的市場,因此四通打字機以自己異常適合中國人習慣的‘操’作方式和近乎於白菜的價格賣出了大量的機器,樹立了中國文字處理機第一的品牌。

  四通2013中文打字機可以說是‘性’能差勁,bug連連,隻能滿足非常一般的中文文本需求。但是其價格便宜,隻要買一部對比東芝也同樣便宜的oki打印機即可組裝成一套辦公係統,一萬對五萬的價格比連傻子都知道該買哪個的產品。

  王安是也算能人,初次掌舵卻是有條有理,雖然巨大的市場需求量讓他瞠目結舌,但是卻絲毫不‘亂’,開發、生產、出貨、再投資,一切手段井井有條。要說四通為什麽可以發展的這麽大,王安是功不可沒,簡直比ba還ba,也算是草莽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