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
  機群係統是多個互相連接在一起的計算機的集合,這些計算機可以是單機也可以是多處理器係統,每個節點的係統都有自己獨立的一套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和操作係統,依靠主處理係統分配任務,合理化的利用資源。

  機群雖然由若幹計算機構成,但是麵對用戶應用的時候卻是一個單一的係統,完全和單機沒有區別,這就可以提供廉價高效的計算機環境和方便的操作環境。

  當然,以021處理器的能力想做到通用機群是不可能的,目前能做到的隻能是針對統計工作進行優化,取得相對較高的處理能力。

  這一切隻需要操作係統支持和一些硬件上的改變,對解決長久現在麵臨的問題絕對是再適合不過了。

  長久真是有點慶幸自己當時沒有冒失的將dos操作係統拿出來,否則又是一大麻煩。自己從大型機入手,寫出來的操作係統自然而然將unix作為首選,想不到在這裏居然用得上。

  要組建機群在硬件上必須要有高速計算機、高速網絡等等,最要緊的還要有分布式共享存儲的支持。高速網絡比較頭疼,長久還是借鑒了在交換機開發中的經驗,引入了環狀令牌係統,網絡傳輸速度還是跟不上。

  不過不能苛求,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路一定要寬,因此長久直接使用了757大型機的技術,使用分布式共享存儲係統來解決帶寬的問題。

  機群對操作係統的要求苛刻,必須支持多用戶及多任務,而且還要有較強的網絡功能,而長久編寫的操作係統簡直與之天生絕配,至少不用另起爐灶,在其上修改即可。為了能夠支持機群,長久添加了強勁的網絡協議,不管通用,直接就是針對這個係統的用途進行專門優化,保證了機器的速度。

  至於機群的靈魂理念——並行運算,這正是長久的長項,早在計算所的時候,他對並行編譯程序的優化就已經費了很大的精力,之後多處理器工作站出來,更是在這上麵下了功夫,實在是水到渠成。

  計算機總局為了這次的競標,特地給長久開了後門,聯合了國內12家微機生產廠和研究機構進行這次競標機器出樣工作,長久擔任顧問。

  好在這東西並不是太複雜,有過757大型並行機設計經驗的長久很快就搞出了設計方案,下麵就是搭積木了。

  操作係統比較麻煩,長久又掏出了塵封已久的操作係統源代碼開始添加各種需要的模塊。代碼改的比較爽,得益於長久初期就堅持的模塊化設計,雖然占資源比較多,但是可維護性強,像現在這樣就不用重寫,否則牽一發則動全身,那個工作量就大了。

  而且機群係統的存儲係統較大,長久他們也不用縮手縮腳的壓縮代碼,雖然糙了一點,但是保證了速度,否則趕不上工期就麻煩了。

  長久手下可供支配的程序人員有十幾個,都是各廠的研究人員,專業素質極高,長久也就放心的給他們分了幾個任務,係統由長久自己做,至於各種針對統計用的應用軟件則由他們代勞,隻有一個原則,不求精簡隻要保證工期就行。

  兩個月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反正長久是沒什麽感覺,他都習慣了,在沒結婚之前,沒有比編寫程序更愜意的工作了。

  隻是有時候長久會分不清到底是編程快活還是遊戲吸引他,他的初衷是能早日玩上遊戲,現在似乎玩大了,居然玩上了別的。

  就在長久完成了機群設計的時候,深圳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研究室萬門局用程控交換機成功問世,模擬試驗之下所有性能完全達到標準,等效於8000門用戶機型,國內暫無同類型產品,國外也隻有寥寥幾家廠商可以提供這種機器。

  消息很好,長久自然高興,但是他也知道這才剛剛開始,稍一不留神就能前功盡棄。因此他又特地回了一趟深圳,看了看研製成功的整機。

  這部整機占地麵積約一百多個個平方,由各種機櫃組成,相關線路密密麻麻,不過很整齊,看起來很有一點高科技的味道。

  “並網試驗了嗎?”長久問道,看著閃爍的小燈,很有成就感。

  “沒有隻是進行了模擬用戶試驗。”張怡答道,長久不在,她現在全麵接管研究室的協調工作,“沒你點頭,我們哪裏敢啊,嗬嗬。”

  “還是暫時不動的好,你人頭熟,打聽一下這東西要賣給國家得走什麽程序。”長久依稀記得國貨入網很繁瑣,老外的交換機反而很容易就能拿到入網執照,“要保密,保證突然性,該出點血還是要出的。”

  “這個我來做,你就專心做你的事吧。”張怡很奇怪這個半大小子技術疙瘩居然還有這些花花心思。

  “我雖然不喜歡這些,但並不表示我不懂,我可不想做改革的犧牲品。”長久抗議道,“對了,交換機隻是研製成功而已,後麵的路還很長,離工業化生產還有距離。下麵的目標一是測試機器,務必讓它穩定;二是找出它的不足,列個表格,以便下次改進;至於三嘛……”

  長久想了一會“要產業化!”

  “產業化?”張怡有點愣了,“現在客戶都沒有怎麽產業化?”

  “客戶就是國家,放那裏不會跑的,從現在開始就要尋找場地建生產線,如果時間緊地話還可以找廠家合作,供貨一定要通暢。”長久對這個太看重了,沒有產業化的交換機隻是一個符號而已,一切研發成果隻不過能在倉庫裏度過餘生。

  張怡雖不情願,心中有很多牢騷,不過她很知趣的沒在大庭廣眾之下質疑長久的意思,沒有出聲。

  在她看來,完全沒有市場調查的情況下就準備產業化,那無異於跳懸崖找秘笈,她哪裏知道長久這家夥就知道秘笈在哪裏。

  此時,研究室的全部成員都在現場,等待著長久發話。

  一個研發骨幹實在忍不住了,問長久“曹總,怎麽樣了,是不是成了。”

  “成了!”長久一笑,“這兩年大家辛苦了,我請大家吃海鮮!”

  頓時實驗室裏歡聲雷動,有的人甚至流下淚來。這兩年的辛苦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以前的朋友甚至嘲笑他們不務正業,堂堂國家科技人員本來研究計算機的,現在卻去搞這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實在是抬不起頭來。

  “大家的表現都在我眼裏,有苦同吃,有福同享。”長久繼續大聲講道,“這程控交換機研究成功,算是到一階段了,我曹某人說話算數,苦吃過了,現在該論功行賞了,稍後我會統計一下,給大家發研製成功獎金。”

  大家頓時不喧嘩了,開始竊竊私語,紛紛討論這研製成功獎金是個什麽玩意,能有多少錢。

  長久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說破,他還想給這幫人一個驚喜,安定他們的心,讓他們死心塌地的把根紮在研究室。

  近兩年的研發、生活都在一起,長久也對他們的能力有了認識,這些人絕對是值得挽留的,一個團隊並不是需要多少人,關鍵是要有凝聚力,成型之後則勢不可擋。

  一個星期之後,長久終於按照他的承諾給大夥發了獎金,不按級別,不按年齡,隻論貢獻。基礎獎是一萬人民幣,人人有份,其它則按各人在研發中的作用打分,標準以十分論,一分一千。

  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因為在研究室成立之時,張怡就製定了詳細的獎懲條例,實行積分製,無論什麽人,隻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積分,到了最後匯總換算成十分製,以此作為獎金發放的標準。

  這還是長久的創意,研究室草創,國內也沒有相應的製度,股份還談不上,全是長久自己的資金,為了整合隊伍,不得不賞罰分明,所以才提出了這個主意。

  這倒公平,憑本事吃飯,讓這些科技人員充滿了工作的熱情,幾乎是互相攀比著提升積分。

  張怡也沒有反對,她算是管理層,拿的是年薪,還不是長久給的,工資直接從香港那邊領,這邊研究室這邊隻是負責協調及處理日常事務,工作算是比較悠閑。

  數額比較巨大,所有獎金都是以存折的形式發放到研發人員的手中。存折不過一張硬紙,團隊人員們捧著卻如同寶貝,翻來覆去的看,數了幾十遍,那上麵的數字似乎還是五位,讓他們心中忐忑不安。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不知道是不是出錯了,還不敢互相詢問,因為天知道別人是多少?

  有老實一點的則單獨找長久詢問此事,是不是獎金發錯了。

  長久則笑眯眯的說“這是你們應得的,付出就要有收獲,否則還做什麽事情。”

  一時間大夥異常感激,簡直對這位不到二十歲的領導佩服的五體投地,不知道該說什麽。長久也不要大家說什麽,他就要這個效果。

  不過長久還是特地叮囑了一下,大家悶聲發大財就好了,不要到處宣傳,研究室不會虧待大家的。

  這個人人明白,誰也不想自找不必要的麻煩,在這個幾百塊錢就能蓋房子的年代,還是低調為好。

  第一階段算是成功,長久宣布放假一星期,七天後還在崗位上集合,有新的挑戰等著大家。

  有了錢包墊底,大家答應的聲音分外幹脆,紛紛表示不怕苦不怕累,有什麽困難舉手就能拿下。

  長久很滿意團隊的士氣,放心的讓張怡籌辦成果鑒定及入網事宜,自己則直飛北京,找總局領導看看招標的事情怎麽樣了。

  ~~~~~~~

  汗啦,一切都沒有準備好,工業基礎又這麽差,就要硬著頭皮讓長久上機群,感覺很對不起觀眾。安慰自己,yy吧,幸好隻是專門針對統計用的專用機,否則真不能解釋8位與16位的差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