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春秋兩季皆好
  “春風三序是我練習的入門內功,生出的內力有如春風,不會有傷人的風險,最適合奠基,也適合你們這樣身體較弱的書生,但我總覺得這隻是殘缺心法,越練到後來越感覺有分離之感,應當還有其他部分,但我未曾找到,後來我拜師學了師父的內功就沒再練它了,但是打基礎是極好的,我如今的成就也是因此而來,以後有時間來找我,我指點你學習,不管願不願意,這都是你父親留在世上為數不多的東西,練練內功養氣強身也是好的。”王乙仁看劉餘盯著,對他說道。

  劉餘哪裏會不願意,雖然他對武功沒有很深的追求,但是無論是在江湖日報,還是查明父親的事都應該有武學傍身,本來劉餘想著館中應當有教授武功的人,即便不會太好但也一定有,畢竟這是在江湖,完全不可能什麽也不學,有了春風三序,他也可以盡早學學了,於是對王乙仁謝道:“多謝王叔叔一番好意,日後多有打攪還請王叔叔體諒。”

  “這哪裏是打擾了,我也盼望你多來我府上住一住,我已經四十餘歲了,但膝下卻無子孫,也就在前不久收了個徒弟,你要是能經常來我才高興,說起來你們要更好好交流,我徒弟性子不好,也不怎麽讀書,日後小餘你也費點心,幫我帶著他多讀點書,來,人一,你和小餘認識一下。”王乙仁越說越興奮,真的是過於熱情,不愧是江湖人,惹不起,惹不起。

  鄭人一笑了笑上前說道:“師父,我和劉餘早就認識的,雖然盡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我現在卻是真真切切的感謝他,我能拜在師父門下也多虧了他。”

  王乙仁聽罷這段話,疑惑了一下,念頭一轉便明白了:“哈哈哈,春風如流水,奔拂不願停。清江暗悵然,黃昏樹無花。真是道盡我一生輾轉之苦,不過如今我也不再走了,江邊枝上也有兩朵花。”

  劉餘略微有些窘迫,自己當初便是料到王乙仁歸鄉是因為有了英雄遲暮之感,價值無後人繼承,所以才會正值壯年歸鄉,否則此刻定要在江湖上奔走為弟子撈些餘蔭。

  “其實也說得沒錯,我的確對不起井鎮,二十成名,現在這麽多年也沒對它做過什麽,即便回來也沒回來過幾次,也正因如此,我看人一這孩子根骨不錯,心性也還好,主動告訴我這詩並非他所寫,恰好我一直有收徒的心思,年紀也到了,該收個徒弟了。”王乙仁說。

  鄭人一聽罷也是心有感歎:“師父,我們與劉餘家還真是有緣分,當初劉伯伯贈您心法,如今劉餘又送我這麽好的師父,我日後定當堂堂正正,勤加練武,報答劉餘你的恩情,在此,我為之前那些打擾你的事鄭重道歉,冒犯之處還望見諒。”

  “不打緊,不打緊,我從不討厭你,相反我與你之間本就兩不相欠。”劉餘微微一笑。

  ···

  ···

  本來春華閣的采訪半日便足夠,但是劉餘在這待到了下午才走,孔小景他們離開時對劉餘說不用著急回報館,於是劉餘也很順理成章的留下來吃了個便飯,不必花錢呀!

  劉餘和李叔這三年過的不算苦,但也要精打細算,也因為父親母親的緣故,他們總是悶悶不樂,總歸要有一個外人的加入才能讓這潭幽暗的泉水重新見到陽光,幸好王乙仁來了,他和父親那些朋友不一樣,他雖然不清楚父親去世的具體情況,但仍舊表明要查下去。

  以前那些人,一直嘴上說著息事寧人,免得把命搭進去,劉餘便想問這還有理了?他們已經殺了人,還不能夠找麻煩,找麻煩還得再付出生命,這是怎樣的道理。

  不過劉餘現在也不急,也急不得,更何況,在王叔叔那劉餘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後,王乙仁說出要他和李叔一起過來住時他真的意動了,但是劉餘還是拒絕了,日後自己去查父親的事一定會有麻煩,王乙仁武功雖高,但是劉餘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呆過一陣,劉餘便回到了報館,井鎮真的不大,走哪去隻要腦子裏裝點事情就感覺一會就到了。回了報館他徑直去往春華閣,劉餘此前已經把記錄的東西給孔小景他們帶回去了,果然四人都在伏案寫著,分閣主也在埋頭看著,劉餘打開門,五人便都將目光投了過來。

  “小餘回來啦,沒想到你和王大俠有關係,日後有人撐腰了,苟富貴,勿相忘。”鍾霖鈴邊說著便抱拳拱手。

  嚴語見著他高呼:“小餘快過來幫我寫文章,你采訪時記的都比我寫的要好了,我去給你跑腿。”

  劉餘嘴角歪了歪,既然這樣,你是怎麽進的春華閣。

  他對著孔小景和孟月白笑了笑正準備去自己的位子上卻被分閣主叫去了。

  “剛剛的采訪感覺怎麽樣?”周惜音也不客套,開門見山。

  “還不錯,我知道大致流程,提前準備好,到時候應該不會有問題,就是不太清楚文章能不能寫好。”

  “文章我相信你,我看過你采訪時記的東西了,條理清晰,結構明確,這次我都是讓他們按你的思路寫的,但是我要提醒一下,春風劍是江湖中和善的那類人,喜歡提點後輩,但也有很多人有武人的慣病,所以他們高傲,自大,以後還是要注意,不能因為第一次采訪的印象太過於深刻就導致你對日後所有的采訪都是一樣的認知。你等會去幫嚴語寫一部分吧,正好練練手,晚上我帶你們出去吃飯。”

  “多謝閣主。”

  隨後周惜音便宣布了為劉餘接風的消息和幫嚴語寫文章的消息,嚴語簡直激動的不能再激動了,扶著劉餘到他桌邊開始分工。

  孔小景寫的是登在報紙上的具體內容,剩下三人再加上劉餘寫的

  是報館專門文冊上的內容,前者是精簡給大眾看的,後者則是詳細,等到年關時發行的《江湖人物紀》。

  說起來,春華閣的任務好像並不多,隻是有時要不眠不休去做一個任務,有時卻隻要做少量工作就好,時不時幫采風閣寫幾篇文章,給外麵的商家取名,寫標語什麽的,今天寫完王乙仁的采訪文章便可以回去了,總的來說,劉餘覺得很愜意,寫寫文章還不累,世界上如何會有這樣的工作。

  周惜音讓大家回去休息一下,晚上去吃飯,劉餘便也回去了,先沐個浴,和李叔提前說一下。

  今日的劉餘不用說,心情自然是極好的,連帶著讓李叔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沐浴完,劉餘又坐在後院的椅子上享受著日斜西山的時刻,李叔也在一旁坐下:“今天的工作怎麽樣,感覺還好嗎?”

  “挺好的李叔,工作任務也不多,寫文章又是我的強項放心吧,日後就算不考學也無所謂了。”劉餘笑著說:"不過今天我到是覺得很驚訝,不曾想我爹還有這本事,王乙仁都和他有不淺的交情,實在是厲害。"

  “那是自然,老爺從小便聰慧,後來更是一路進京,如論地位,不會比王乙仁差,更何況井鎮也不大,年歲差不多的孩子都在一起玩過。”李叔笑著道。

  在此時,劉餘忽地想起一件事:“李叔,我爹會武功嗎?”。

  聽完這話,李叔沉默了,劉餘見狀知道其中可能有些原因,而自家老爹一定是會武功的了,便道:“沒事李叔,不能說便不要說了,等日後你覺得時機成熟了再說吧。”

  “小餘,我去拿個東西。”

  劉餘看著李叔離開的背影,看來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

  不多久,李叔帶回來一個小盒子他交給劉餘說道:“打開吧,這是老爺留給你的,說最好不要給你看,但我明白,老爺留下來便是想讓你看的,先前老爺想著少爺如果不會武功就沒有能力去做某些事情,但我清楚少爺性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王大俠既然說了老爺習武的事,日後也少不了教你一些功夫,早晚的事,這樣不如讓少爺你早早練武,十五歲,不小了。”

  劉餘打開盒子,裏麵也是一本書,很熟悉的一本書,隻是書冊上的名字不一樣————《秋序九和》。

  這···是配套的麽,這麽說是不是還會有夏冬兩部分,以季節命名就應該有四季,劉餘現在飯都不想吃了,就想好好看看這兩本書,希望自己盡快練成一個絕頂高手,這樣不管做什麽都肆無忌憚了,但他還是得壓下心中的悸動。

  來日方丈,來日方長,今天先去吃飯,吃飯的興致必須要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