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江湖日報
  劉餘今日同樣起的很早,接了別人的信總歸要快些去赴約,要是遲了,別人忘記了可咋整。

  整理好自己出攤的東西,劉餘準備出門買早點,路過李叔房間時又聽見了他的哼哼聲,李叔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每到夜深的時候就全身痛,劉餘每次聽見哼哼聲都很揪心,可是沒有辦法,不是錢的問題,沒人知道他這是什麽病,治也治不了,他也沒個一兒半女,所以劉餘現在隻想能夠穩穩當當進入江湖日報,等生活穩定下來找個人還可以伺候他。

  跨出大門,劉餘仍然這樣想著,突然覺得,生活越來越好了,未來一片光明啊。

  自己在外麵吃了二兩餛飩,給李叔買回來包子豆漿後,看著太陽越來越大,劉餘往江湖日報去了。

  仍舊是哪個無人往來的店麵,劉餘通報了一聲,無人應答便直接進去了,仔細瞧了瞧四周才發現門房趴在前台睡著了。劉餘頓時無語了,這裏還真是寬鬆冷清,一大清早來這睡覺,夠享福的,自己每天一大早起來冒著大太陽去擺攤真是像個傻子一樣,唉,被生活逼迫的人呐,如果能當個廢物,誰不想當。

  “小夥計,小夥計。”劉餘推了推門房的肩膀,喊了兩聲,隻見那門房微微動了動身子,眼睛都沒睜說道:“賣新聞進去右轉找人,想登新聞找東西的進去後右轉,麵試的進去左轉。”說完把頭換了個麵繼續睡去。

  劉餘撇撇嘴,欲言又止,但還是止住了,沒有打擾他的清夢。

  徑直走進去,穿過院子從左偏門進去了。這次看見有個人在櫃台上寫字心裏踏實了不少。

  “先生好,我是劉餘,收到江湖日報來信前來麵談的。”劉餘上前對寫字的中年人說道。

  “對麵這間房,進去吧。”中年人抬頭看了看劉餘,明明打量了很久,但是最終卻隻是說了這幾個字,不過劉餘覺得,那副嚴厲的樣子一看就是不苟言笑的人,也不多想,道謝一句就轉身進了房間。

  一進門劉餘發現不止他一個人,還有三個人坐在板凳上等著,其中一個正在麵試。

  “談談你對江湖日報的理解。”

  “我覺得江湖日報既然身為報紙一類就必須實事求是,堅決要揭露武林中的不正之風,對於那些為國為民的大俠也要真是地頌揚他的精神品質,為武林中人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身為江湖中實事話語權最重的組織,我認為這些就是我們應該做的。”衣冠楚楚的麵試者從容地回答完這個問題推了推眼鏡。麵試官點了點頭,暗道一聲可以了,青年便又坐回了板凳上。

  麵試官忽然喊道:“剛進來的,來吧。”劉餘這才反應過來,這些人都被麵試過了,在等結果,這麽突然,搞得他心裏頓時慌了不少。

  “介紹一下你自己。”

  “晚輩劉餘,井鎮本地人,如今已十五歲,在文章詩詞方麵都有一些小心得,為人寫傳也嚐試過

  ,雖然筆法仍舊生澀,但我也會慢慢打磨,至於平日裏新聞的寫法,我並未深入研究過,但是常常看報還是有些印象。”

  “嗯,聽說過你,既然如此那你說說你對我們門房的看法。”

  劉餘愣了愣,門房?那個大清早睡覺的人?“我以為,我並不太好評價,我進來時時間已是不早,但他仍舊在睡覺,聽人言語也不理不采,我對此沒有過多的感受,但大眾一定不太喜歡,不管他昨天是經曆了什麽而導致如此困倦,都不該在該做事的時候偷懶睡覺,在剛進入這扇門前我無所謂,但是大部分人對於這種做法是不認可的,如果我在這裏工作的話我也不會喜歡有人這樣。”

  “那你再談談對於江湖日報的理解。”

  “從我平時看報來說,日報裏有各種江湖事跡的報道,有人物專欄訪問,有交易需求,還有武林趣事記。那麽我認為我們江湖日報應當主要有三大類職責。一是像江湖傳遞消息,把每一次的大事更新讓更多江湖人士知道,這也是所有報紙的共性;二是為武林後輩指路,交流心得,聯絡起武林這張大網,人物專欄和需求這部分可以證明;三則是像普通人傳遞江湖的安全可靠性,讓百姓與武林之間的隔閡少一些,同時提高大家的防範意識,使百姓對江湖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認識。至於其他,我知道江湖日報有江湖版和井鎮版,那麽其他地區理應也是這樣,所以江湖日報同樣也分地區,這應當是能夠讓讓大家獲取的消息更加詳盡,我所認為的就是這些。”

  麵試官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退下了,劉餘便坐回板凳,且聽見麵試官又叫了一個人的名字,劉餘旁邊的那人便直接上前,此時,某人心中直覺有一千頭那啥飄過,劉餘豎了豎大拇指,暗道:“絕了。”

  不過好在那人是最後一個,麵試完他,麵試的中年人便對劉餘等人說:“我們沒有招募人數上限,隻要符合標準我們就會錄取,江湖日報雖然是一家報社但免不了麵對江湖中的打打殺殺所以還是會有一定風險,我們三天後會將結果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好好考慮,在收到結果後能夠立刻給出答複,因為猶豫不決而錯過的人我們就不再考慮了。”

  劉餘等人點頭表示明白就離開了,四人在報館前拱手告別就各自回家。邁進家門,李叔已經醒了,在修剪棠梨,劉餘看見這棵醜的不像樣的矮樹就沒有好心情,對著李叔說:“李叔,您歇著吧,這樹沒必要剪了,咱倆曬曬太陽。”說著還奪過李叔手裏的剪子,拉著他往花園去了。

  樹下的桌子上有泡好的茶,劉餘邊給李叔倒茶邊說著:“李叔,今日已經麵試過了,三天後等通知,這幾天我還是早上出攤,要是我被錄用日後咱們的日子就穩定了。”

  “什麽錄用,少爺您今早沒去寫字?”李叔一臉疑惑,同時還很震驚。劉餘這才想起來信根本沒讓李叔看見,隻得又詳細解釋了一遍由來。

  李

  叔把頭緩緩仰起,讓背能夠更舒服地靠在椅子上,對著劉餘說:“這樣也好,少爺能夠放下功名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也不錯,隻是,如果是因為生活拮據的話不用擔心,我攢了不少銀子,省一點足夠我們用了,隻要少爺還想考學,沒必要去委屈自己。”

  劉餘知道李叔又心疼了,其實他也沒多重視功名,這些年憑著自己的才氣在井鎮已經被大家承認了,父母離開後大家對自己也多了幾分同情,功名對於劉餘來說不是證明自己的東西,也不耽誤自己未來的生活,於是又安慰了一陣李叔便回房練字去了。

  ······

  這幾日劉餘過得像往常一樣,倒是李叔總在擔心,於是劉餘常常取笑李叔,說他怕自己又要考學隻希望能有個工作拴住自己。話雖這麽說但是第三日早上,劉餘也早早起來,像往常一樣鍛煉身體,突然劉餘總感覺門外應該有人,不知為何,自己就是有這種感覺,於是他上前去,開門,果然果然有個人正想敲門,劉餘打開門,兩人大眼瞪小眼,來人敲門的手還懸在半空。

  還是來人先開口:“劉公子,我是江湖日報信使,這裏有您的信,以後一起工作還要互幫互助,如果做好了決定明日便可以去報道了。”

  劉餘聽完知道這次穩了,連忙感謝,送走了那人,回到院子也暗自高興,以後不必出攤了,恰好天氣也熱,於是劉餘走進廚房開始做酸梅湯。“今日和李叔出去玩一趟,其他事都不想了。”劉餘心中暗暗想到。

  井鎮沒有什麽特色菜,因為這什麽菜式都有,一代代人沿著長江,在井鎮停泊歇息中轉,這裏成為了消息最為富集之地,每道菜的傳承者都在這裏駐足過,即便最後離開,菜式留了下來。

  既然要放鬆,那麽一定要去觀瀾閣一次,那裏是文人墨客最愛聚集的地方,而哪裏的清魚羹也是井鎮最根深蒂固的美食,如果不是舍不得,劉餘早就想去了。

  憑自己的名頭輕易進入觀瀾閣,劉餘要了個頂層的單間,李叔混了這麽多年自然知道這裏的掌櫃和老爺有舊,並且今日若不出意外,少爺心情一定極好,最後又要相贈一兩首詩。

  坐在觀瀾閣頂層,這裏視野開闊,雖然是夏天,風卻帶了股寒意,吃著清魚羹,和李叔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劉餘也在心中默默想著幾件事。日後要不要考學,即便考個秀才,有了讀書人的身份也是好的,自己的能力雖然毫無問題,但是自己一旦走上這條路,承受的就不隻是一個人未來的壓力;江湖日報的工作又具體是什麽樣子,有一定危險,那危險程度有該是多大,如果考學不急那目前主要的任務就是這份工作了;最後自己怎樣處理父親的事。

  歎了口氣,劉餘不再想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現在沒有辦法,以後說不定靈光咋現這些事情順理成章地就解決了,於是劉餘很高興地喊道:“拿紙筆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