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所以,中西合璧了,”時宜低頭看自己的禮服,“難怪,所有你送來的衣服,都很特別,卻也精致的嚇人,不像尋常禮服。”

  林叔叩門不久,就有人開門。

  看到是林叔,都恭恭敬敬地喚了聲,倒不認得周生辰。

  他們跟著進了院子,倒是不大。青石地雕,石雕門樓,樓層不高,皆隱於樹木中。幸好早已用複古的壁燈,取代了燈籠,否則時宜真會懷疑,某個地方,會走出紅衣女子。

  時宜輕聲說:“這樣的院子,還像江南的老宅。”

  周生辰說:“你的意思是,我的祖宅不像?”

  時宜搖頭:“你家太大了,我都數不清是幾進。”

  他頷首:“聽起來,像暴發戶?”

  她搖頭,一本正經說:“不是暴發戶,像香港電影的鬼片拍攝地。”

  他搖頭,笑起來:“那裏也不常住人,隻有祭祖時才有人回去。”

  “平常有人看管?”

  “每一代都會有,基本都是最老的管家去養老,”他說,“半是看管,半是給他們頤養天年。”他們說著,來接的老媽媽已經撩起繡線軟簾:“林老先生,先在這裏坐坐,我去叫太太來。”林叔頷首:“告訴太太,今日是正主來了,要親自挑選衣服樣子。”

  老媽媽應聲去了,不大會兒就有人端茶來。

  時宜剛和周生辰拿起茶杯,沒來得及抿一口,就見有兩男兩女前來,除卻一個年邁的婆婆,餘下三個都是年輕人。兩個男人,一個穿著長袍,另外那個倒是西服革履,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到了某部民國片子的片場。倒是女孩子,穿著簡單的體恤長裙,手裏抱著畫冊,還算正常些。

  也隻有那個時代,能看到這麽中西夾雜的衣著。

  時宜有些愣,那個穿長袍的眼睛掃了掃,就落在時宜身上:“我猜,這位肯定是時宜小姐。”女孩子笑起來:“廢話啦,隻有這個是女孩子,當然是她。喏,二哥哥,她穿著的是你打的樣,這次二哥勝了。”

  “你們三個,”老婆婆笑著揮揮手,“要尊重客人。”

  老婆婆走過來,看到林叔是站在一側,就大概明白了周生辰的身份,微笑頷首:“大少爺,我還是你四歲時見過。這麽多年了,給你做了不少衣服,卻一直沒見到人,沒想到,竟然再見,是帶了新娘子來。”

  周生辰欲要起身,老婆婆卻先落了座:“婆婆我啊腿腳不好,就先沒規矩,坐下了。”

  “婆婆請便,”他倒不大在意,“抱歉,這麽晚來。”

  “沒關係,你是忙人,科學家,”老婆婆很欣賞看他,笑眯眯地說,“周家人呢,就是聰明的多。老一輩也是,小一輩也是。”

  他們閑說了會兒話,老婆婆就開始認真打量時宜。

  先前周生辰雖給了些尺寸,卻比不得見到真人,衣裳終歸是要配人的,不止是尺寸,甚至是容貌氣質。做了一輩子的衣裳,倒真難碰到時宜如此身材容貌俱佳的,自然歡喜,不止是老婆婆,那幾個孫子輩的,也像看到珍寶,看時宜的神情都像是看寶貝。

  重新量了尺寸,因為時宜是女孩子,自然那個穿著便服的女孩和她親近,低聲和她交流著衣服的細微末節處,甚至說到興起,又拿來各色料子,一一品評建議。

  “時宜,你的腿好長,”那個女孩感慨,“我記得,我有個表妹考舞蹈院校,要求,一定要腿比上身長14厘米,你大概,超出標準快2厘米了。”

  她笑一笑。

  由始至終,除了腿腳不方便的婆婆,倒真的沒人坐下來。

  看起來,他們都很尊敬周生辰。

  整個過程中,周生辰都在一旁安靜坐著。

  非常耐心。他沒有看書,偶爾和老婆婆說上幾句話,在幾個年輕設計師的詢問中,表達自己的意見。離開時,已經是兩個小時以後。

  此處離鎮江不遠,時宜以為,她大概會在鎮江住一晚。

  卻未料,周生辰堅持把她送回了上海。

  待看到她房間的燈亮起來,他坐回車上。

  如果不是非常時期,他也不想如此長途跋涉,送她回來。

  他忽然說:“我希望,她能一直都平安無事。”

  林叔頷首:“大少爺放心,如今周生家的人,都在靜候訂婚日。在這之前,時宜小姐不會發生任何事,否則,所有人都會懷疑周生行,他不會出此下策。”

  周生行掌權已二十幾年,心思縝密,謀算深重。

  他的確不會這麽做。

  周生辰等到她浴室的燈滅,臥室燈亮後,習慣性看了眼手表。

  這次用了38分鍾。所以……她習慣的時間,應該是25-38分鍾之間。

  林叔繼續說道:“周生家規森嚴,無人敢破。大少爺放寬心,周生行不敢不讓權。”

  他的將手搭在車窗邊沿,說,“走吧。”

  車內並未有照明燈,隻有月光透過車窗,照進來。

  很安靜。

  林叔把車開上路,平穩行駛著,“大少爺為何忽然想要扭轉時局?逆市引資,扶持江南經濟。”周生辰因為累了,說話的語速有些慢,“五到十年內,中國不再有全球最低廉的勞工,內陸製造工廠陸續關閉,made in China,會變成made in Cambodia, made in Vietnam。龐大的失業人群,會造成巨大衝擊,一定要提前緩衝。”

  林叔在沉默。

  這個大少爺,和旁人不同。

  從他十四歲進入大學開始,就已經注定他和旁人不同。5-10年的逆市投資,需要的,是龐大的人脈和資金。如今替周生辰出麵的,隻是外姓和一眾幕僚,但如此長期項目,必須要他真正的支持,而此舉,必然違背周生不得從商的家規。

  倘若沒有周生行這個叔父,或許,還簡單些。

  時宜本以為,他會如先前一樣,白日返回鎮江,深夜再來。卻未料,次日清晨,她從公寓附近的酒店健身房回來,周生辰已經等在樓下。她有些驚訝,他卻說:“我來陪你吃早飯。”清晨七點,忽然出現的人說要陪你吃早飯。

  她忽然覺得,這種場景,極像是讀書時,那些在宿舍樓下、校食堂邊出現的年輕男女。

  可惜不巧,她已經吃過了。

  可他卻還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