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族會
  “快,高一點,再高一點,太高了!”

  “哥,你再往下一點,往左一些。不夠,再往左!”

  “安寧,你再往中間一點。好了,停。我看看正了沒有?”

  “嗯…差不多了,可以了!”

  “你看看你們幾個,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習武之人呢,這才多大一會兒啊,就累成這樣了?”

  清脆悅耳的聲音從林宅傳來,原來是陸清雅在指揮著林凡幾人貼春聯。

  林凡喘著氣道:“我說我的陸大小姐,你這也太難侍候了。不就貼個春聯嗎,至於這樣嗎?錯一點點都不行!”

  陸清雅叉著腰,氣哼哼的對林凡說道:“那當然不行了!你馬上要出去做官了,這可關係到你未來一年的好運,可不能掉以輕心!”

  說著說著,她好像發現了不小心的暴露出了自己的小心思,臉刷的一下紅了起來。

  路清雅不好意思的低著頭,盯著自己的腳尖,有一種說不出的俏皮可愛。

  陸少甫看著自己的妹妹,又看了看林凡,打趣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啊!有了那誰誰就忘了哥哥,可憐我這個當哥哥的被人抓了苦力,也沒有人心疼。”

  陸清雅聞言更是恨不得在地下找條地縫鑽進去,她心虛地偷瞄了一眼林凡,見他沒有什麽異常,這才鬆了口氣。

  隻是她在心底裏卻隱隱間忍不住閃過了一絲失落!

  陸清雅抬起頭來,狠狠地白了陸少甫一眼,轉移話題道:“哥,你還好意思說,要不是你字寫的實在是太差,連爹都看不下去了,咱們會到林叔叔家來拿對聯嗎?會連累的我也被林叔叔抓住在這貼春聯嗎?”

  陸少甫從來都是拿自己的妹妹是一點招數都沒有的,這次麵對陸清雅的伶牙俐齒,自然也是毫不例外,又一次敗下陣來。

  他趕忙向自家妹妹求饒,又看到林凡和安寧在一旁偷笑。他隻好悻悻的作仰天長歎狀,自歎遇人不淑。

  不過隻是片刻後就再也裝不下去了,也忍不住的笑了出來。

  “不許笑!哎呀,你們不許笑!氣死我了!”看到幾人調笑自己,陸清雅惱羞成怒,張牙舞爪的對著三人威脅道。

  不過他雖然努力做出一副惡狠狠的樣子,卻隻是顯得更加惹人憐愛,實在是對林凡幾人沒有什麽威懾力。

  他們幾個肆無忌憚,反而是笑的更大聲了。氣的陸清雅直跺腳,氣呼呼的紅著臉扭過頭,不再搭理這幾人。

  現在正在發生的事,隻是他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個小小的插曲,溫馨而美好!

  他們幾個從小一起長大,有些事情雖然誰都從來沒有提起過,悄悄埋在心底。

  但是他們其實也都心知肚明,都知道這樣平靜祥和的時光終究是短暫的,更加是留不住的。而且分離的那一天,或許很快就會到來!

  和往年春聯都是由下人們張貼不同,今年的除夕日,府內大大小小的春聯,全都是林汝賢和林凡書寫,再由林凡他們幾個親手貼上去的。

  經過一整天的忙碌,林陸兩家的春聯總算是貼好了。

  這時候,天色已暗,府裏的大紅燈籠亦是高高掛起。

  從過了臘八開始,兩家的下人們就忙碌起來了,到了今天,家裏過年所需的各種年貨也全部都置辦齊備。

  萬事俱備,隻待新的一年來臨。

  每年的這個時候,整個江源鎮也都披紅掛彩起來。各家各戶都在為新年做著準備,一股新年的氣息撲麵而來。

  不論世間眾生想法如何,時間從來都不會停止

  自己的腳步。不管有人願不願意,新年的鍾聲如期而至!

  除夕夜!鞭炮聲就像是不會停歇一樣,劈裏啪啦的響個不停。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響了一夜的爆竹聲才稍稍安靜下來。

  到了天色大亮的時候,鎮上的人們開始走出家門。他們穿著用自己家織的粗布做成的新衣新帽,向路上遇到的每一個人祝福問好。

  可以看出,街上百姓們那飽經風霜、幹枯黑瘦的臉上,都在不知不覺間綻放出那一種久違而純粹的笑容。

  一些稚童在成群結隊,挨家挨戶的撿著那些殘餘下來沒有爆開的爆竹,歡聲笑語傳出去老遠。

  大家一起翻著那一個又一個的紅紙堆,每當有人撿到一個完好的,都會興奮的大喊大叫,拿在手中用力的揮舞,向其他同伴炫耀。然後在同伴們投來羨慕的視線中大模大樣的將爆竹放進兜裏,然後又全身心的投入接下來的尋找中。

  對於尚未體會世事艱辛的小孩子來說,快樂和幸福總是那麽容易滿足。

  至於大人們,則都在走街串巷,相互拜年祝福。

  平民百姓,一年從頭到尾的辛勞,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窮苦的日子一天接著一天,從祖祖輩輩開始都是如此,仿佛永無止境。

  對於處於社會底層非世族出身的平民來說,富庶或許不過三代,但貧窮困苦卻總是代代相傳。

  也許正是那一年又一年的對於新年的期盼,支撐著無數的勞苦大眾活下去。

  在這一天,每個人會都對相遇的任何一個人抱有最大的善意。無論是相熟的街坊故鄰,又或者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會互相拱手作揖,衷心祝福。

  在普通鎮民為了新年興高采烈,鞭炮齊鳴的同時,作為本地望族的林氏一族自然也不會閑著。

  但是,今年的林氏一族與往常好像不太一樣。

  數百年以來,林氏一族長盛不衰,可以說是江州一等一的世家大族。

  自從前朝行科舉取士以來,原本地位崇高到可無視皇帝至尊之位的傳統世族漸趨式微。

  科舉取士數百年,世族根基土崩瓦解。又加上了幾場波及天下的亂世紛爭,一次次削弱著各大世族,很多世族直至消亡也未能恢複祖上的榮光。

  時至今日,各大世族早已不複往日之盛。甚至就連以前能夠數次曆經改朝換代而不倒、數百年而不衰的王、謝、裴等門閥都已經消逝在了時間長河之中。

  如今世族對於天下大勢,對於朝局的影響也早就微乎其微,再難左右大局。對於這一點,林氏一族自然也不例外。

  林氏一族原本不過是寒門士族,哪怕是在林氏最繁盛時,依然不能與王、謝等高門大閥相提並論。

  曾幾何時,林氏也在亂世中也經曆了一段時間的風雨飄搖的淒慘日子。而林氏卻能夠長盛不衰,甚至在世家衰微的本朝更進一步,自然是有其道理在其中。

  與其他大族固步自封,一味地對科舉的抵製不同,當時的林氏族長在科舉之初,便預見到了今日局麵是大勢所趨。

  那時的世家大族,尚有著尊崇的地位。然而那時的林氏一族就已然明白,世族沒落已成定居。

  科舉既開,有此利器,曆代帝王必然會借此事不遺餘力的打壓各大世族。

  之後的數百年間,世族勢力縱有反複,也不過是回光返照。

  那些選擇強硬對抗的世族,都在大勢下被碾壓的灰飛煙滅。而順勢而為的林氏一族,反倒能保全自身。

  所以林氏在那以後,就放下了所謂世族的架子,讓族人與那些原本看不起的下等人一同參與到科舉考試之中。

  世族畢竟是世族,有著平民所不具備的幾百年積累的底蘊和影響在。

  有了這份底蘊,林氏族人往往在科舉之中更有優勢。雖沒有了以往通過九品中正製直接被舉薦做官的權力,但在科舉之下,曆代卻也不缺入朝為官者。其中出將入相者,也不乏其人。

  曆經數代經營,林氏族人們早已開枝散葉。除了江州主脈之外,支脈旁氏也是遍及各地,林氏一族的影響力,早已不再局限於江州一隅之地。

  林氏各地族人中,優者為官吏、次者為商賈。如果資質再差一些,連族內產業也無法打理,那也不用害怕。在族人們的照料下,怎麽著也能有份衣食無憂的營生。

  在江州主脈的庇護下,這些旁支大多都在當地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雖說論起地位、財力來說不及主脈,卻也不可小視。

  這次的新年,林氏一族顯得格外熱鬧。就在年前,族長林汝賢以祭祖的名義召集各地族人,使得多年以來分散在江州各地的林氏族人紛紛趕了回來,重新聚集在江源鎮林氏祖地。

  那些上了年紀的族人還依稀記得,林氏一族上次聚集族人,還是在十五年前林汝賢繼承族長之位的時候。

  除夕當晚,在林氏宗祠裏,林氏一脈舉行了至今已沿襲千百年的祭祖儀式。

  儀式首先由宗老宣讀祭文,而後再由出身嫡長房的當代族長林汝賢為首,其餘眾人按照長幼嫡庶的順序,依次對祖先靈位進行祭拜。

  祭祖儀式之後,林汝賢請各位族老留在了宗祠議事廳議事,包括林凡在內的其餘人等都退了出去。

  林汝賢與幾位族老分主次落座之後,一位族老笑嗬嗬說道:“不知族長將我等召集而來,所為何事啊?”

  林汝賢笑了笑:“幾位族叔,我之所以將大家聚來,確是因為有要事相商。”

  “想必幾位族叔也都聽說了,年後我就要入京為官,擔任禦史台的左僉都禦史。這事耽誤不得,我下個月就要出發。”

  “各位族叔,此去京城舟車勞頓,我與夫人年紀大了,路途上需要人照料。再說京城不比江州,很多事情不像家裏這麽方便,到時各種事務也需要有人打理。所以我想從咱們林氏宗族裏選兩名年輕後輩跟我一同入京,不知幾位族叔可有好的人選?”

  族老們聽到此言,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他們知道自家後輩若是能跟著林汝賢這位朝中重臣,自然是前途無量。

  隻要有了林汝賢的傾力提拔,就算是以後沒有功名在身,步入仕途為官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就算是以後不能做官,作為林汝賢的後輩,在京城往來皆是達官貴人以及權貴子弟,也可以借此開拓眼界和積累人脈。去京城曆練一番,對他們的以後也是好事。

  片刻的沉默後,其中一位道:“族長言之有理,出門在外,外人哪裏有自家人用起來可靠和順心。我有一個孫兒林紹,為人忠厚勤勉,手腳勤快,頭腦也算靈光。現在已經開始接手家裏的生意了,有他照應族長,我這把老骨頭也可以放心許多!”

  林汝賢點頭:“林紹這個孩子我也見過幾次,此子頗有些聰慧。年紀輕輕就將家族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條,待人接物也極有禮數,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另一位族老這時候說道:“林紹這小子自然是極好,可是既然族長有意培養族內年輕後輩,大家就都不要藏著掖著了,把各家的青年才俊都拿出來曬曬,選兩個合適的。”

  其餘幾位族老也都點頭附和,七嘴八舌的向林汝賢推薦著自己的後輩。

  經過一番爭論以及利益交換,最終確定由林紹和另一位族老的後輩林青陽隨林汝賢入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