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江豫燃抹了把臉,說:“惟巽被貶黜後,沈將軍又為她在兵部謀了個低階的差遣。我北上鎮邊,她留在京中。”

  “你二人一直未成婚?”

  “末將領兵,心中有愧。”

  他的回答耿直而赤誠。這愧,是對當初戰亡之袍澤,是對如今他麾下之雲麟軍,更是對眼前的卓少炎。

  這是他的選擇,卓少炎沒有置喙。

  她隻是道了句:“付一心予一人,是什麽感覺,我如今懂得了。”

  江豫燃聞此,想起當初他答她所問時說的話,不禁沉了沉眉。但她不多說,他便也不多問,一如過去從前。

  炭漸漸變冷了。

  卓少炎道:“身上可有輿圖?”

  “有。”江豫燃利索地摸出一卷來,在地上平攤開。

  天色已暗,輿圖上的畫與字很難看得清。可這一條疆線,這一片河山,早已牢牢地烙在他們的心底,再沒有別的東西,能夠比腳下踩著的土地更加讓他們熟悉。

  江豫燃捏了兩塊小石頭壓在輿圖邊角處,不假思索道:“卓帥此番調兵,是欲北進?計如何分兵,走哪幾條道?”

  卓少炎看了他一眼,“不去北邊。”

  江豫燃愣住,“……那去何處?”

  “哪裏都不去。”

  ……

  雲麟軍的這五萬三千人馬,經由卓少炎慎而嚴密地部署,在戎州以東、豫州以西的地界內,撐起了一道長達百裏的堅固防線。

  這支軍隊,駐紮在英王封地內,一步不北進,一步不南退。

  消息經大平兵部探報,傳回京中。

  沈毓章閱罷此報,沉默地看向英嘉央。後者則有些不解,問說:“少炎此舉何意?”

  卓少炎是何意,沈毓章幾乎是在看到這消息的當下便明白了。

  他不必再多慮,不必再猶豫。

  因她已替他做出了決定。

  沈毓章起身,踱了數步,站定,“今雲麟軍半數兵力被她抽調,雲麟軍主帥、我大平北疆最能征之將領被她留在身邊,朝廷和兵部若計北伐,還能拿得出什麽像樣的兵馬?她以麾下兵馬做長防,若朝廷果真發兵,則要先過得了她這關。如今她戰功、名聲皆赫赫,朝中有誰敢與她沙場對陣而言不敗?”

  這是釜底抽薪,這更是陳兵以諫。

  她此舉是為了什麽,或是為了什麽人,答案呼之欲出。

  沈毓章冷著麵孔轉回頭,看向案上擱著的一封未拆書函。書函發自卓少炎,同兵部的消息同時被送到京中。

  此刻,他不用去讀這封書函,也能想見上麵寫著什麽。

  英嘉央伸手取函,拆開後匆匆一閱,蹙眉,抬眼,遞向沈毓章。他不得不接過,勉為其難地低眼去讀。

  這封信十分的短,隻有八個字:

  “毓章兄,何不藏幹戈。”

  沈毓章捏住信箋。

  這八個字,足以體現出她的決意,她的氣魄,她的深情。

  而她的深情,令沈毓章無言而震撼。

  倘若那個男人真的死了,這便是他的遺誌,而他的遺誌,她欲來竟。

  ……

  在卓少炎衣不解甲的第十六日,沈毓章的回信送到了她帳中。

  回信同樣十分的短:

  “幹戈既藏,吾妹可歸國矣。”

  卓少炎閱罷,輕牽嘴角,將信原封不動地收好,裝入一隻用來收存家信的小匣中。她轉身,向前來稟事的顧易道:“今日一切如常?”

  顧易點頭,“五日前派出去的探馬回報,南北百裏之外皆不見大軍蹤跡。”

  雲麟軍在此,不進不退,為的是南防大平、北防大晉。而今大平終未出兵,固然可以令人放下心來,然大晉至今亦無所風動,則不得不令人生疑。

  顧易將心中疑惑訴出,卻未得到卓少炎的回答。

  她凝神細思,緩緩問道:“顧兄。……他已死了幾日?”

  顧易一怔。此事是他自以為的忌諱,這些時日以來從不敢在她麵前主動提起。眼下被她突然問起,他無所防備,竟毫不委婉地照實回答了。

  卓少炎聽後,表情未變,隻是道:“好。”

  外麵春日暖煦,金絲沿著四下揭起的帷幕下方鋪落進來,她整個人沐浴在這陽光中,猶如一塊化不開的冷冰。

  顧易欲退,恰有江豫燃身邊親兵來報事,他便略停了停。

  士兵疾跑而來,還喘著粗氣,入帳後行過禮後便急聲道:“稟殿下,望樓哨崗方才察得東北方向有一彪人馬正向我軍馳來,江帥請殿下前去看看。”

  “所擎軍旗為誰人之部?”

  “未見軍旗。”

  ……

  江豫燃等在距離望樓半裏處的小丘上。

  待卓少炎一到,他便引臂遙指,皺眉道:“卓帥看,不知何處來的人馬,數量不多,但馳速甚疾,直衝我大營而來。”

  不多時,那支軍隊便從模模糊糊的細小黑點,逐漸變成了清晰可辨的人馬身影與鐵蹄尥起的陣陣沙塵。

  卓少炎目不轉睛地看著那支人馬。

  直待戰馬鐵蹄踏入射程之內,她道:“放箭。”

  江豫燃二話不說地下令,早已準備好的千名弓弩手箭矢齊發。箭陣猶如銳利密網,照著馳來人馬的身前毫不留情地飛劈罩下,鐵鏃鑿地,駭得奔行在最前方的戰馬紛紛受驚,揚蹄長鳴,人馬一時大亂。

  亂不多時,陣腳自穩。

  有一麵軍旗被自陣中高高擎起。

  江豫燃看清,一震。他飛快地轉頭去看卓少炎,見她像是出神一般地,目光隨著野風一道,順著那麵旗幟而上下卷動。

  那些人馬不再進一尺一寸。

  少頃,風漸弱,軍旗漸平漸落。

  一個男人披著將甲,從旗後一步一步地踱至陣前。

  “謝”字軍旗下,他持刀縱馬,轉瞬間亦遙遙探目望來,隱隱約約地,似乎露出了久違的一點笑意。

  在江豫燃視線所及處,卓少炎周身的冰層毫無征兆地開始融化。

  陽光打在她的身上,可這光芒卻極黯淡,因那冰層融盡後,在她空空如也的心口處,一苗埋抑已久的火種被猛地引燃,由它爆發出的光芒竟百十倍壯烈於陽光。

  然後江豫燃聽見了雪崩的聲音。

  她冷靜理智的外表被撕裂,她鎮定多謀的神智被摧毀。

  她整個人由內而外地飛速坍塌,又由外而內地飛速重塑,最後她以像是著了火一般的嗓音問江豫燃:

  “來者何人?”

  “謝淖。”

  第73章 柒拾叁

  江豫燃奉命,開轅門,將這一小股人馬收入營中。事畢,他至卓少炎中軍帳前複命:“卓帥,都已安排妥當了。”

  中軍大帳內,卓少炎道:“知道了。”

  江豫燃將退時猶豫了一下,複進前兩步,想開口時又再度猶豫了一下,像是苦於不知該怎麽說話似的。

  “還有事?”卓少炎問他。

  江豫燃反複猶豫之後,最終還是放棄進言,搖頭後行禮告退。

  去中軍大帳約三十丈的地方,江豫燃碰上了急匆匆往這邊來的鄭至和。後者抱著醫箱,低頭疾行,險些一頭將他撞上。

  江豫燃將他一攔一扶,皺眉,“鄭太醫。”

  鄭至和看清人,拾袖摸額,“下官一聽傳,半刻都不敢耽擱地就趕來了。江將軍,下官可是晚了?”

  江豫燃搖頭,朝不遠處的一處兵帳揚了揚下巴,為他指明道路,“那邊。”

  “誒,好,好,下官這就過去。”鄭至和忙不迭地謝過他的好意,足下生風地向那兵帳走去。

  江豫燃看了一會兒那背影,然後歎了一口氣。

  至今日,他才後知後覺地明白過來,為何中軍大帳旁一直按卓少炎的要求留著一頂空帳,為何卓少炎從晉煕郡南下時沒帶一兵一馬,卻偏偏將醫術精湛的鄭至和一日未漏地帶在身邊。

  當時,箭結網,軍旗起。

  卓少炎一問,江豫燃一答。

  然後她點了點頭,目光落不到任何實處。她就那樣空著目光地轉過身,囑咐道:“收他所部入營。他若負傷,叫鄭至和去看。”

  言罷,她獨自離去,回了中軍。

  江豫燃直到催馬前去大營外接應時,方駭然察覺她話中何意。

  久經沙場之人,對血腥味皆極敏感。

  那個男人在見到江豫燃後,於馬上微微頷首致意,隨即下令麾下收戈。他的身形與氣質同從前幾無差別,仍然悍勇,仍然狠厲。

  但他渾身的氣味,卻如浴血歸來。

  江豫燃不知他身上發生了何事,可心中卻莫名地生出一股難掩的敬意,行軍禮道:“謝將軍,許久不見。”

  男人還他一禮,目光遙眺。

  江豫燃知悉他目中之意,道:“卓帥眼下無意見將軍。”

  男人聞言,收回目光,嘴角一動,卻沒說什麽。他握住馬韁,雙腳夾了夾馬腹,口中沉喝一聲,馭馬跟隨江豫燃進入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