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和暢察出不對,“周懌?”

  周懌搖頭,“和暢,你不知道。”

  他語氣中的凝重逼得和暢也跟著站起身來——

  “什麽事,是我不知道的?”

  周懌僵硬的臉孔裂開,幾縷苦意流瀉出來。他道:“在京時,王爺曾請旨,準我尚長寧大長公主。”

  和暢難得一愣。

  “這……”他開口,又道:“你……”

  旨降而婚未竟,這讓一向能言善辯的和暢都一時失了語。他左右踱了兩步,再抬首望周懌。

  他不必再多聽解釋,已自明白。

  曾經周懌是為了什麽而狠心割斷和戚炳瑜的感情,如今他便再一次為了相同的原因而斷然放棄可以和她再續前緣的機會。

  和暢長歎一息,道:“周懌。”

  這時的這一聲中含著的深意,已大不同於先前。二人是同僚,亦是好友,多年的默契在二人之間靜靜流淌。

  周懌重複一遍:“我當回京。”

  倘說此前他還沒想明白戚炳靖為何遲遲不準他回京,那麽在今日看到邸報上的那道二王下獄的消息時,他便統統全明白了。

  卓少炎有孕,戚炳靖看似是命周懌率軍護送她南回晉煕郡,實則是借此機會讓他遠離京中晉室風雲。晉室一旦遭逢大難,周懌與此事的關聯可以被撇得一幹二淨。當初麵對周懌抗旨,戚炳靖的確沒有逼迫周懌;但誰能想到他會以自己一貫沉默而強勢的手段,幹脆利落地替周懌做出了取舍。

  和暢這回沒再勸阻。

  今京中暴雨將臨,這一封朝廷發來的邸報言簡意賅,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麽事,近日來戚炳靖函中不提,晉煕郡便無人得知。周懌是什麽性子,豈能容忍自己置身事外,留戚炳靖一人在京中犯險?

  隻是和暢心有疑憂:“你若一走,英王必定生疑,又如何能將她再瞞下去。她懷著王爺骨肉,萬不能有所差池。”

  周懌道:“英王心思靈透,縱使我不走,你以為王爺京中諸事,她會毫無所察?至於還能再瞞多久,你我隻能盡力罷了。”

  和暢不得不承認。

  稍思後,他對摯友道:“周懌,你去罷。”

  除此之外,也無須他再多囑托什麽。

  此輩兒郎的忠與誌,非死難滅。

  ……

  周懌臨走前,至卓少炎處行禮、告別。

  他將戚炳靖發來通報平安的書信送至卓少炎眼前,隨後按軍禮行過,說道:“王爺來函,召末將回京。”

  卓少炎問他:“京中有事?”

  周懌回答說:“並無大事。隻是陳無宇將軍不日將調任兵部,諸事雜多,王爺叫末將回去幫忙。”

  這番說辭是和暢幾番斟酌過後出的主意。卓少炎太聰敏,若說無事,她必定起疑,不如從三道消息中擇其一,據實相告。

  聽後,卓少炎先是有點詫異,隨即微微笑了,麵露理解,又道:“將軍在晉煕郡守了好些時日,確是耽擱了京中正事。炳靖在京,沒有將軍膀助,也定疲累。如此,將軍便早些啟程罷。”

  周懌說了個“好”,就將告退。

  但卓少炎又追問道:“朝廷的邸報,已有許久沒送來我這邊了。便連陳將軍調任兵部這樣的大事,我都不曾聽說。將軍可知是何故?”

  周懌低下頭,答道:“和暢不願讓朝廷的事情惹殿下煩心,想要殿下安心養胎。這也是王爺的意思。”

  卓少炎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然後再度微微一笑,沒多為難他。

  她從衣袖中摸出一封信,交給周懌,“本打算今日遞出的,既然將軍要回京中,便勞煩將軍代為親手交給炳靖。”

  周懌慎重接過,應了。

  卓少炎最後道:“將軍此去,務必保重。”

  周懌謝過,再行一禮,徹底與她作別。

  ……

  當夜,周懌即離府北上。

  在快馬兼程的途中,他與鄂王府眾人一樣,並不知道京中朝堂上下已因桓王、睿王下獄一事而鬧了個天翻地覆。

  正月十三日,鄂王在內都堂中宣令,命人持王令向南,詔謝淖歸京,驗問其殺害易王之罪。

  然而一直等到了二月初十,謝淖連個影子都沒出現在京畿境內過。

  這期間,桓王、睿王不止一次地到都堂發問,質疑鄂王包庇謝淖,意欲淹蓋其罪行,故而無視朝綱,欺瞞朝廷,假意傳令詔其回京以拖延時間,實則在暗中操控兵部、刑部諸吏,以謀助其脫罪。

  又過五日,戶部新酒稅令頒行,桓王當廷大發雷霆,於文武眾臣前再次指斥鄂王行不臣之事。

  廷上,鄂王麵無表情地聽罷桓王怒氣衝天的言論,破天荒地正麵應對了桓王聽似毫無理智的質詰。

  他對眾臣道:“自接桓王、睿王奏舉謝淖殺宗親之罪以來,本王已叫兵部、刑部查驗其證,此事的確是謝淖所為。”

  朝臣們聞之愕然。

  鄂王又道:“然謝淖殺人,有其緣由,本王並不認為謝淖當罪,而朝廷也沒有必要再詔謝淖歸京。”

  桓王上前怒稱:“豈有此理!你倒說說,是何緣由,可在我大晉殺人而不伏罪!”

  鄂王轉頭看向刑部尚書詹丹,“有勞詹卿為桓王解惑。”

  詹丹聞之,持笏出列,一板一眼道:“自建初十六年六月起,易王便與大平之成王暗通款曲,以出賣大晉疆土、軍馬為籌,謀換私利。永仁二年夏八月,謝淖軍駐大平金峽關,夜間截獲一隊被派往大平的易王府親兵,又自他們身上收得易王與成王往來之書信。罪證確鑿,謝淖因按軍法,處以斬刑,然後又命人將他們的首級送往易王封地。易王在看到這些首級後,受驚而亡。”

  “簡直是胡說八道!”桓王臉都漲紅了,飛快地環顧四周,高聲道:“易王死時,身被數刃,分明是為人所暗殺!此前所奏之匿名物證,樣樣都可證明是謝淖派人去下的殺手!至於謝淖是奉了何人之命,刑部與兵部竟不查?!”

  詹丹像是沒有聽見一般,反向鄂王道:“刑部與兵部在查驗易王之案時,也查出了一些別的。”

  鄂王道:“卿可直言。”

  詹丹的聲音極其清晰:“是。臣等查出,當初與易王一樣同大平成王通謀賣國的,還有桓王及睿王。”

  鄂王問:“依大晉律法,此當何罪?”

  詹丹答稱:“罪當棄市。”

  這般冷酷的話語,經由這般平實的語氣說出,更加令聽者股粟。因有譚君前事為鑒,在場諸臣無人敢輕舉妄動、為二王求情說話。

  詹丹聲音剛落,戚炳衡滿是驚怒的聲音便在另一邊響起:“四哥,你是不是瘋了!”他毫不顧及宗室威儀及體麵,竟下意識地抬手去拔腰間的飾劍。

  有殿衛眼疾手快,立刻上前將他押住。他掙紮了幾下,正將叫罵,卻連嘴也叫人給堵住了。

  這一出兄弟鬩牆,毫無遮掩地赤裸於眾臣目前,且即將要向著更加不可收拾的地步衝去。

  戚炳昱雙眼赤紅,於廷上厲聲呼喝:“刑部證據何在!”

  詹丹未語,垂袖等著。

  冷蕩蕩的大殿上,鄂王不帶任何情緒的聲音傳入眾臣耳中:

  “下獄問審,證據自然就有了。”

  ……

  永仁三年二月十五日,桓王戚炳昱、睿王戚炳衡坐通敵賣國之罪,下刑部獄。

  就在桓王、睿王鋃鐺入獄後的次日,內宮中傳出消息,一直寢疾不起的少年皇帝終於恢複了神智,能夠如常讀書並說話了。

  第68章 陸拾捌

  皇帝身體大為好轉的消息一早傳至昌慶宮,戚炳靖不見驚訝,隻是頷首表示知道,並不急於去問視皇帝平安。早膳用罷,他著人安排,動身前往刑部牢獄。

  鄂王儀仗出行,沿途無禁卻人人自避,這不光是因對其權勢慣有的敬畏,更源於聽聞昨日二王下獄一事後的駭懼。

  刑部內,詹丹早已命人安排妥當。

  戚炳靖一到,即有刑部官吏迎前,無須吩咐,便將他一路引入收押桓王、睿王的兩間牢房外。

  刑部為二人打造的牢獄稱不上差。不算狹小的窗洞,不算厚實的隔牆,不算粗重的鎖鏈,不算潮黴的臥具,以及不算重防的守衛。總言之,以這等待遇來招呼犯有通敵賣國大罪之人,已足夠彰顯刑部對二人的心慈手軟。

  牢房的地上有生鮮觸目的血痕正如細蛇般蜿蜒流動。對比前述之善待,此正透著截然相反的、詭異的冷酷與殘忍。

  血的腥氣被牢房門外靜燃的艾條苦味壓沒。

  僅僅一牆相隔的兩間牢房內,戚炳昱、戚炳衡麵上已無血色,因經徹夜刑訊,此時疲痛交加,皆臥縮於牆側,陷入半昏半迷的狀態,不察門外來者。

  有人遞上審訊堂錄。戚炳靖接過,一張接一張地翻看,看完後原封不動地遞還,然後抬眼看向鐵門內二人。

  他的表情平靜得如同凜冬中凍結成冰的湖麵,除非春至,否則任是何等狂風暴雪都掠不起湖麵一絲波瀾。

  詹丹站於他的側後方,同樣一臉平靜地問:“王爺想要如何處置此二人?”

  戚炳靖回答:“按律處置。”

  詹丹說:“王爺雖提供了二人與大平成王交通的實證,然二人所謀不曾真的施行。按大晉律法,宗親犯法罪減一等,若量二人之刑,罪難等死。”

  戚炳靖道:“詹卿治下之刑獄,雖嫌苛狠,但行鐵律,不偏不枉,為本王一向所敬服。大晉律法,在世一日,便為尺一日。”

  這話坦蕩,亦足以表達他的態度。可詹丹沉默了一下,再次向他確認了一遍:“王爺能容此二人不死?”

  戚炳靖卻不再回答。

  這一番對話帶起的響動,驚擾了牢房中人。戚炳靖的聲音雖極低沉,然於被囚困在此的人而言卻如惡夢中刺,寥寥數聲便能激得人自渾噩之中警醒。

  神智忽自昏沉中抽出,戚炳昱勉力抬動眼皮,精神隨之聚起,很快就緊緊盯牢門外的戚炳靖。他的兩顆眼珠爆滿血絲,渾身因突然分明數倍的疼痛而止不住地打顫。他的嘴唇因高熱而幹涸龜裂,喉間擠出的聲音支離破碎:“……你……二哥就是你殺的……”

  他試圖抬起胳膊,可力氣最終也隻能夠讓他將血跡斑斑的手掌握成拳頭、飽含恨意地壓在地上。他忽然咯咯笑了:“……四弟,你殺他……可決不是為了我大晉……你並不是因為他與大平的英肅然通謀一事才殺了他的!”

  這一聲喝斥引動劇烈的咳嗽,咳嗽令戚炳昱更加痛苦且猙獰。新鮮的血液從他身上不曾有機會愈合的傷口中爭先恐後地冒出,他的冷汗與熱血將衣衫交替浸透。他說:“……你,你是因二哥當初暗中派人去軍前查謝淖的身份,才下狠手去殺他……哈,我和五弟今次……今次也是因觸到了你的這塊逆鱗,才引得你再次不顧親兄弟的情分……我說的,對不對?!”

  戚炳靖接住他的目光,接住他的問話,卻不語不動。

  從窗洞處漏進來的陽光在這暗室中顯得異常慘白。恨意層層堆加,被這一把陽光燎著,給了戚炳昱奮起一擊的力量。

  他像瘋了一樣拖著傷痕累累的軀體向前一躍,不出意外地狼狽跌落在腥臭髒汙的地上。可他不肯放棄,竭力伸手去夠門柵,不顧一切地撕扯著嗓子吼道:“謝淖究竟是誰?!他和你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關係!你要殺我們,你要像殺父皇、大哥、二哥那樣地殺我們……!”

  戚炳靖的目光逐漸變冷。

  他無聲地轉過身。

  “……四弟!你給兄弟們一個痛快罷!”

  身後鬼哭狼嚎的聲音不肯罷休地一路追趕他,被他不疾不徐的步伐盡數踩在腳下。詹丹示意刑獄諸吏處理牢獄中人,然後側頭看向戚炳靖穩如蒼山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