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那禁軍答,“皇上已經命大理寺少卿杜大人和刑部侍郎徐大人進宮徹查此事,為防止賊人逃竄,命輔國將軍帶兩百禁軍在禁廷布陣。”

  陸茗庭聽到顧湛的名字,有一瞬的怔愣。

  盜取佛骨是株連九族的死罪,賊人一旦落網,便要押入昭獄嚴審。

  顧湛素有狠辣名聲在外,這半年掌管昭獄,行事愈發嗜血,禦史台曾多次參他有“酷吏”之名,奈何他權勢滔天,區區言官的參奏,不能動他一絲一毫。

  陸茗庭沉思了一會兒,衝玉階下擺了擺手,那禁軍行了一禮,按著腰間寶劍,小跑著跟上走遠的隊伍。

  珍果耳朵好使的很,聽到顧湛的名諱,立刻壓低聲音問,“如今顧將軍在宮裏,長公主還要去安福殿嗎?”

  陸茗庭提步緩行,繡著孔雀百鳥的宮裝下擺在白玉甬道上逶迤拂過,“當然要去的。黃河水患,大量流民湧入京中,輔國將軍奉命把守京城,安置流民,想來不會在宮中呆的太久。既然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麽?咱們先到安福宮附近,等他離開,再進安福宮便是。”

  珍果應了句是。

  說話的功夫,兩人已經行下玉階,一頂鑾駕正停在階下。

  那鑾駕通體漆金雕花,頂上一朵鑲東珠的寶相蓮花,自頂上垂下三丈長的帷帳,用來遮擋貴人的儀容。

  珍果挑開白色的綃紗帳幔,請陸茗庭坐入鑾駕中。

  ……

  安福殿外,禁軍裏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

  一行人從殿中行出,為首的玄衣男子眉眼冷峻,身後七八個親衛按劍隨行,禁軍們齊齊衝他抱拳行禮,氣勢威嚴如山。

  旁邊手持折扇的男子一襲白衣,樣貌風流倜儻。“殿中的窗台上有兩隻腳印,似乎是賊人留下的,可是皇宮大內守衛森嚴,賊人是如何在三十名禁軍的眼皮子底下潛入安福宮,又是如何逃出的呢?”

  杜斂百思不得其解,拿折扇的木柄敲了敲腦門兒,看向顧湛,“將軍有何高見?”

  禁廷的秋光正好,碧空如洗,湛藍無邊,遠處的宮殿重疊如山巒。

  顧湛麵沉如水,眺著遠處的金鑾殿,眯了眯鳳眸,“如實呈報皇上即可。”

  黃河泛濫成災,大量流民湧入京城,為了避免引發聚|眾暴|亂,他奉命把守京城,並派出麾下顧家軍,在京城方圓三裏的範圍內搭建臨時居所,搭棚施粥,妥善安置流民。

  天災人禍已經令人無暇分|身,元慶帝卻一意孤行大肆迎接佛骨,簡直荒唐的令人發指。

  杜斂甩開折扇,笑道,“不說我都忘了,顧兄正率兵安置流民,臨時被召入宮中,真是分|身乏術,辛苦,辛苦。”

  青石板地麵坎坷不平,行出一道宮門,杜斂回身一望,瞧見一頂鑾駕姍姍而至。

  “那好似是長公主的鑾駕。說來奇怪,這位長公主進宮已有半年,竟從未與我們打過照麵兒,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她是故意避開我們。”

  顧湛邁過宮門,漠然道,“身為外臣,本來就該處處避讓後宮女眷。”

  高大的宮門投下一片暗影,映在他一張出塵玉麵上,愈顯眉眼鋒利,凜冽入骨。

  他穿玄色錦袍,腰間懸一柄長劍,衣裳下擺用金線織成金蟒,在日光下張牙舞爪,熠熠生輝。

  杜斂看他一眼,唰地闔上扇子,笑道,“瞧瞧你這冷淡語氣,當年皇上為你和長公主指腹為婚,全京城的人可都知道這事兒。”

  當年元慶帝和顧父許下諾言,倘若宛妃或江貴妃誕下女兒,便和顧湛結成娃娃親。

  顧湛聽到「婚約」二字,臉色驟然一沉,“陳年舊事,早不算數了。”

  當初他答應元慶帝的賜婚,傷透了陸茗庭的心,現在隻要一聽到「婚約」這兩個字,就忍不住怒氣上湧。

  這半年來,顧湛私下裏從來沒停止尋找陸茗庭,派去揚州和江寧的人去了一波又一波,甚至把範圍擴大到了北漠玉門關以北,隻因她說過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然而一次次尋找,一次次落空,他的希望悉數化成零碎的泡沫,午夜夢回之際,他總會夢到她的臉龐,夢到她的聲音,夢到她嬌嬌軟軟地喚他「湛郎」。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這一場綺夢太過絢爛,他沉溺其中,無法抽身,無法遺忘,甚至不知道該怎麽收場。

  杜斂看著他冷峻的側臉,歎了口氣。

  如今他權勢顯赫,當年的口頭婚約,他不想當真,誰能逼他?

  顧湛此人,一身凶煞冰冷,陸茗庭好不容易把他變得有點人情味了,沒想到竟是突然逃了,簡直叫人措手不及。

  杜斂沉默了片刻,轉移話題道,“聽說長公主到了婚嫁的年紀,皇上有為她議親的意思,京中的高門顯貴紛紛求娶,徐閣老心急的很,半年前被皇上推拒了一回,準備再替自家兒子求娶一次呢。”

  徐閣老之子徐然,任刑部侍郎一職,這兩年屢破奇案,本領不凡,很得皇上器重。

  徐氏世代從文,和顧氏祖上有些來往,細細算來,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

  顧湛嗯了聲,菱唇微抿,再無他話。

  兩側朱漆宮牆巍峨高聳,夾著長長一條青石板甬道,直通往宮外。

  延喜門是百官停放車馬的地方,走出宮門,親衛將駿馬牽到顧湛跟前,躬身請他上馬。

  顧湛下意識撫上衣襟,前襟的暗袋裏空空如也,他臉色微變。

  岑慶跟在他身邊多年,見狀知道他丟了東西,躬身問,“不知將軍丟了何物?屬下立刻安福殿去尋找。”

  顧湛眸光微沉,抬手製止,“不必,我親自回去尋。”

  說罷,他轉身大步而去,玄色錦緞披風劃出一串弧度,他身量頎長,步伐很急,寬肩窄腰的身影在朱紅色宮門裏一點點拉遠,很快消失在視線中。

  他素來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人物,很少外露出焦急的情緒。

  岑慶望著主子的背影,神情微愕,杜斂高坐馬上,俯身拍了下他的肩頭,“在想你主子丟了什麽?”

  岑慶拱手,“屬下不敢妄自猜度主子的心思。”

  “無趣,無趣至極。”

  杜斂握住韁繩,嘖了一聲,“你不敢猜,我偏要告訴你,顧湛丟的定是那條銀鏈子!”

  岑慶聞言,也是一驚。

  那條銀鏈子頗有來頭。

  半年前,陸茗庭人間蒸發,顧湛苦尋無果,親自到她去過的金玉樓裏盤問了一番。

  金玉樓的小廝說那天陸茗庭看上去挺正常的,唯一的異樣便是盯著一條銀鏈子看了很久,像是很鍾意,卻又不舍得買下來。

  顧湛聽完,沉默了許久,將那條銀鏈子買下,半年來一直都隨身攜帶著。

  想起那段往事,岑慶不禁歎了口氣——自家主子麵冷心硬,偏偏栽在這位陸姑娘身上,瞧瞧,如今人都不在了,一根銀鏈子就能讓堂堂輔國將軍焦躁失態!威力堪比千軍萬馬,實在不容小覷!

  ……

  鳳攆停在安福殿一側,珍果撩起綃紗帷帳,低聲說,“殿下,杜大人和顧將軍前腳剛走。”

  陸茗庭鬆了一口氣,扶著珍果的手邁出步攆,揉了揉酸痛的肩膀。

  所謂春困秋乏,昨晚她挑燈讀書,一卷戰國策看了一半,便昏昏沉沉睡去了,早晨起來半邊肩膀都抬不起來。現在又遇上佛骨丟失的事情,恐怕一時半會都沒有歇息的空。

  她捏了捏額角,驅散困意,吩咐珍果,“我早膳用得少,這會子有點餓了,你去禦膳房取碟芸豆卷來。”

  珍果有點不放心,“安福殿剛遭了賊,佛骨不翼而飛,聽著怪滲人的!殿下一個人行麽……”

  這丫頭如今穩重許多,也變得嘮叨許多,有的時候,陸茗庭還真想念那個行事風風火火的珍果。

  她輕拍她的手背,纖纖玉指宛如水蔥,無奈道,“放心吧,你看看,兩百多名禁軍鎮守在此,別說賊人了,連一隻鳥雀都飛不進來!”

  安福殿周圍的確站著烏泱泱一片禁軍,一個個麵色凝重,如臨大敵,瞧上去分外可靠。

  珍果一步三回頭的離開,陸茗庭施施然提裙上玉階,兩側禁軍目及她的鳳顏,紛紛垂眸行禮。

  安福殿是元慶帝平日禮佛的場所,正殿供奉一尊如來佛祖的金身,左殿供奉三位菩薩,右殿則供奉四位羅漢。

  殿中高懸百十條經幡,長明萬盞蓮花燈,秋風穿殿而過,經幡隨風招展,蓮花燈的燭火也隨之搖曳。

  如來金身麵前,設著一尊三尺高的金台,金台上擺著一隻精巧的純金鑲寶石盒子。

  因佛骨丟失,盒子裏隻剩下明黃色的錦緞襯布。

  陸茗庭看了眼空盒子,心裏也仿佛空了一塊——慈悲佛祖的白骨丟失了,卻要用官員和宮女的鮮血陪葬,真是叫人唏噓。

  一陣隱隱約約的交談聲傳來,陸茗庭回過神,循著聲音往左殿走去。

  今日徐然在刑部當值,被元慶帝召入宮中,到安福殿的時候,杜斂已經帶著大理寺的人把安福殿徹查過一遍,為了避免遺漏重要證據,徐然和下屬在安福殿中重新排查了一遍。

  見到陸茗庭出現在此處,徐然稍感驚訝,旋即朝陸茗庭行了拜禮。

  徐閣老向元慶帝提親的事兒,徐然是點過頭的。

  這位長公主聰慧貌美,實在是百裏挑一的良配。

  徐家兩朝閣老,求娶皇家長公主,多少有些高攀,可是為了娶佳人,冒一冒險也是值得的。

  徐然是恪守禮法之輩,雖然對陸茗庭十分心儀,見過禮之後,並沒有和她過多攀談,繼續和下屬排查殿中情形。

  陸茗庭在禦書房見過徐然幾次,對他沒什麽男女之情,見他如此重禮數,反倒鬆了口氣。

  她繞了安福殿走了一圈,兜兜轉轉回到正殿,一無所獲,不禁懊惱。

  她提裙落座在佛像前的蒲團上,望著腳下萬盞蓮花燈燭火躍動,如來佛祖的金身法相莊嚴,心中的鬱結之氣仿佛瞬間消散了,索性雙手合十,行了一個拜禮。

  沒想到一睜眼,卻看見數萬盞蓮花燈下部的空隙處有一小片白色的布料,位置十分隱蔽。

  她捋起廣袖,將手臂探到蓮花燈下麵,取出布料,細細端詳。

  是一片麻布,紋樣普通,質地粗糙。

  她把布料湊近鼻尖,輕嗅了下,一縷皂角的清香鑽入鼻尖。

  她微微皺起眉。

  宮女們每日服侍貴人,身上多多少少會沾染香爐中的濃烈熏香味,斷斷不會有皂角的香味。

  若要說有……除非是浣衣局的宮女們,日日用皂角浣洗衣物,經年累月,衣衫上自然也沾染上皂角的香氣。

  可浣衣局宮女衣衫的布料,怎麽會在安福殿中?

  陸茗庭沉思了一會兒,握著布料起身,不料宮裝的下擺太過繁複,她絆了下,身子一歪,腳下好像踩到了什麽東西。

  她垂下桃花目,蒲團之下,一根細細的銀鏈子映入眼簾。

  那銀鏈子綴著幾塊碧玉和銀鈴鐺,用料華貴,樣式精巧——莫名眼熟的很。

  她略一回想,立刻勾起些模糊的記憶。

  半年之前,在金玉樓裏,她也見過一條一模一樣的手鏈。

  當時她身無分文,臨出門前,顧湛給了她一張萬兩麵值的銀票,她一眼相中這條鏈子,奈何價格駭人,她猶豫再三,不舍得揮霍錢財,萬分不舍地把鏈子放回了原處。

  手中的鏈子閃著爍爍銀光,碧玉質感通透,在燭火的映襯下,宛如一汪流動的碧水。

  沒想到半年過去,她會在安福殿中見到一條一模一樣的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