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第四更)
  鹹陽城。

  百官齊動,萬民祈福。

  對於這還沒有出生的公子,秦國上下是祝福不斷。

  而在胡亥頒布求師令之後,這種對小公子的殷切更是達到了頂峰,至於尉繚子的離去,根本沒有太多人注意。

  所有人都盯著公子師之位!

  如今王上就這一位子嗣,雖不知道為何王上確定為公子,但既然王上都認定是公子,他們也隻得以公子稱謂。

  百家爭鳴!

  秦國經過胡亥前兩年的禍害,對於公子的培養更加上心,尤其秦國現在國勢正強,六國伏誅不過早晚問題。

  胡亥重新登基為皇帝不過早晚的事。

  那這目前唯一的繼承人!

  自然就是太子!

  而且。

  胡亥多年無子,對於第一個子嗣一定會關懷備至,那時,即便後麵有其他公子降生,嬴斯年也會是皇位最有利的爭奪者。

  到時,各家的治國之學就可借由嬴斯年之後,推行至天下!

  秦家以法強國!

  法家對秦國影響太大了,嚴重的壓縮了其他學說的傳播性,而今,王上願采用百家之學來培養公子,無疑是給了各家改變局勢的機會。

  各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甚至很多學派不理世事的老人,問詢也將自己的竹簡翻了出來,重新修訂,想要整理歸納,進而作為學識教授給嬴斯年。

  鹹陽城內一片熱忱。

  而胡亥卻安靜的呆在趙宮裏。

  同時。

  他將自己批閱奏折的地方,也從鹹陽宮搬到了這裏,趙宮很大,懷孕麗妃所在的地方,並不會受到太大幹擾。

  獨自坐在殿內。

  胡亥的心緒早已平定下來。

  頒布求師令。

  這是方恒的建議。

  秦國以法強國,進而統一了六國。

  在秦未統一六國之時,秦法與軍功爵位製相輔相成,但秦國一統之後,這兩者之間卻是產生了裂隙,而且越來越大。

  甚至......

  成為了動亂之源。

  未統一之前,秦國可以借助戰功來提升爵位官職,同時可以靠戰功抵消罪責,而隨著秦國一統,戰事消弭,軍功爵位卻形同虛設。

  法還是那個法。

  但抵消罪責的戰功卻沒有了。

  這導致大量百姓因犯小錯而獲罪,但卻無法再得到開脫,最後罪名不斷累加,懲罰不斷加重,最後......

  罪責過重,激起民怨人怒!

  秦法需要變。

  但改變秦法不是根本,秦國更需要變的是軍功爵位製,它已經不再適用於和平時期,軍功爵位製不變,秦法改變再多也無濟於事。

  這是古時。

  百姓尚未完全開化,想約束百姓就要用強法。

  但同時要讓百姓有回旋的餘地,知錯就改,而不是一味的死抓,最後導致一錯再錯,一棒子給敲死了。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在這個時代,秦法充滿了霸道,但缺少了一定的彈性,戰時,軍功爵位製充當了調和的作用,但在和平時,卻完全失效。

  想讓秦國一直延續下去。

  就必須在除戰時,令立一條新的製度,用以補充調和霸道的秦法。

  而這個新製度。

  方恒一時間沒有想到。

  群裏的其他四人都沒有頭緒。

  於是,方恒就轉念,將這個思緒交給了秦國的百家,他們是一群嗅到了腥味的貓。

  始皇之時,百家也在暗中傳授。

  但始皇之威過重,他們不敢明目張膽,儒家好不容易引導了一個,結果被始皇一怒之下給發配到了邊疆。

  再然後,胡亥繼位了!

  胡亥跟百家沒有任何關係。

  他久居深宮,鮮少與外界大臣接觸。

  即便隨始皇巡遊,也全程跟在始皇身邊,百官根本無法接觸,因此胡亥的一切所學,在百官眼中,全是始皇的言傳身教。

  也就是行的法家!

  而現在不一樣了。

  胡亥親自頒布政令,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胡亥已經意識到了國家症結,想要改變,而他想要需求百家的建議。

  這是一個訊息。

  胡亥主動對外釋放的訊息。

  他想要改變!

  那家的治國之學,能入胡亥之眼,就可成為嬴斯年的夫子,授業解惑,將自家的治國之學,推行至全國。

  這是胡亥給百家的機會。

  同時。

  這也是給法家的一次提醒。

  時代變了!

  法家的法也該變了!

  不緊隨時代,就注定會被時代拋棄。

  不過。

  胡亥並不是以自己名義頒布的詔令。

  而是以為嬴斯年尋找老師為由,頒布的詔令,這就說明,他本人還是會遵循舊製,不會做過多改變,但他允許後麵的帝王去改變。

  這已經是胡亥最大的讓步!

  這點百官也知道。

  所以,在胡亥頒布詔令之後,百官齊動,各家紛紛獻計獻策,將自家的學說全部集中了起來,用以整理歸納。

  鹹陽城中無比熱鬧。

  城頭車水馬龍,滿載竹簡的馬車從街上不斷經過,絡繹不絕,儼然成為了城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對於城中的一切,胡亥都心知肚明。

  沒有勸止。

  隻是在趙宮靜等百家將自己的治國之學呈上來,顯然,胡亥對各家的治國之學毫無興趣,他更加關心的是這些竹簡!

  當年始皇焚書坑方士。

  從城中搜走了大批藏書,而現在城中又有大批藏書出現......

  胡亥站起身。

  冷笑道:

  “當年藏書的人何其多!”

  “父皇想將亂國之書全部銷毀,根本做不到,堵不如疏,既然他們想藏,孤就讓他們藏不住,孤給他們這個機會!”

  “孤不僅要這些書,還要他們為孤獻計獻策,更要他們為孤所用!”

  “嬴斯年!”

  “你當真是孤的麒麟兒!”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hu),孤就是要大秦國運綿長,萬世不朽!”

  “哈哈......”

  胡亥肆意的大笑。

  經過方恒的開導,他對百家,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

  對於百家的處置,也有了計劃。

  不過嬴斯年尚未出身,天下也尚未平定,一切都不必操之過急。

  他抬起頭,望向殿外。

  冷聲說道:

  “高要,派人去將城中來往的馬車全部登記入冊,孤要知道他們的來路、及去向,孤倒要看看,朝中百家有多少?!”

  “忠於朝廷的又有多少?”

  高要用力的答道:

  “嗨!”